汽车门铰链和盖铰链耐久性试验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113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汽车门铰链和盖铰链耐久性试验台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门铰链和盖铰链耐久性试验台架。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涉及多种零配件,每种零配件在使用前均要进行相关检测,在车门、前后盖与车架连接的零件中铰链是最为重要的部件,由于车门和前后盖在使用过程中要反复开合,因此对铰链的耐久性要求就特别高,然而目前整车厂均是以整车状态来试验铰链,每种车型要重新制作试验台架,成本高,耗时长,通用性差,同时在试验过程中,铰链反复开合后金属快速升温,极容易产生疲劳裂纹,而实际使用情况并不是一直反复开合,因此容易造成试验结果偏差,而且,常规试验时先设定开合次数,让机械自行运转,当达到设定次数后再取下铰链检查,如果铰链在设定次数之前就已经出现损坏,机械还会继续运转,此时就会浪费时间和能耗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汽车门铰链和盖铰链耐久性试验台架,其不仅更贴近实际使用情况,而且更节约时间和能耗。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铰链和盖铰链耐久性试验台架,包括:

平台。

后盖铰链试验装置,其包括:第一门形框架,其垂直设置于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一门形框架的两立杆上均连接有一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一端固定于所述平台上;模拟后盖,其位于所述第一门形框架一侧,所述模拟后盖通过两后盖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一门形框架的横梁上,两后盖铰链的销轴位于同一直线并与所述第一门形框架的横梁平行;第一气缸,其位于所述第一门形框架另一侧,所述第一气缸底端铰接在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顶端铰接在所述模拟后盖内侧面中心,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门形框架的横梁垂直;第一控制器,其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第一距离感应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门形框架一立杆上,所述第一距离感应器位置与所述模拟后盖底端运动至最低位置相对应;第一计数器,其与所述第一距离感应器通信连接;

前盖铰链试验装置,其包括:第二门形框架,其垂直设置于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二门形框架与所述平台连接端还设置有筋板;模拟前盖,其位于所述第二门形框架一侧,所述模拟前盖通过两前盖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二门形框架的横梁上,两前盖铰链的销轴位于同一直线并与所述第二门形框架的横梁平行;第二气缸,其与所述模拟前盖同侧且位于所述模拟前盖下方,所述第二气缸的底端铰接在地面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顶端铰接在所述模拟前盖内侧面中心,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门形框架的横梁垂直;第二控制器,其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第二距离感应器,其设置于所述模拟前盖下方,所述第二距离感应器通过一连杆连接在所述平台上,所述模拟前盖运动至最低位置时与所述第二距离感应器接触;第二计数器,其与所述第二距离感应器通信连接;

车门铰链试验装置,其包括:长方体凸台,其垂直设置于所述平台上;模拟车门,其通过两车门铰链连接在所述凸台侧面,两车门铰链的销轴位于同一直线并与所述凸台的竖直棱平行;第三气缸,其设置于所述模拟车门内侧,所述第三气缸的底端铰接在一竖板上,所述竖板设置于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顶端铰接在所述模拟车门内侧面中心,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凸台的竖直棱垂直;第三控制器,其与所述第三气缸连接;第三距离感应器,其设置于所述模拟车门内侧,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收缩至最短时,所述模拟车门与所述第三距离传感器接触;第三计数器,其与所述第三距离感应器通信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模拟后盖、模拟前盖及模拟车门的开度与整车状态实际开度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后盖铰链的连接座与所述第一门形框架和所述模拟后盖、所述前盖铰链的连接座与所述第二门形框架和所述模拟前盖以及所述车门铰链的连接座与所述凸台和所述模拟车门均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模拟后盖、模拟前盖、模拟车门均为矩形框架结构,且一对长边的中心通过一连杆连成一体,所述连杆上还设置有沿连杆中心对称分布的配重块。

优选的是,所述后盖铰链、前盖铰链以及车门铰链的销轴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一温度显示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后盖铰链、前盖铰链以及车门铰链的连接座上连接有金属探伤仪的探头,金属探伤仪还与一报警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车门铰链通过一夹具与所述凸台连接,所述夹具包括:两U形槽,两所述U形槽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凸台同一侧面,两所述U形槽的槽口正对且一个朝上一个朝下,两槽口间距与所述车门铰链连接座的凸起部分长度相同,两所述U形槽的一个同侧侧面开口封闭并连成一体,所述U形槽的槽宽数值大于所述车门铰链连接座的板厚值,槽深数值大于所述车门铰链连接座的长度值,所述U形槽正对所述凸台侧面的槽壁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位于所述U形槽内的末端连接有一圆形挡板。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门铰链和盖铰链耐久性试验台架通用性强,操作简单,能做多种车型的门铰链和盖铰链耐久性试验。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门铰链和盖铰链耐久性试验台架试验过程更接近实际使用情况,试验结果准确,有利于研发人员对汽车门铰链和盖铰链耐久性数据的掌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门铰链和盖铰链耐久性试验台架能及时通知工作人员终止不合格铰链的试验,节约了时间和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门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中所述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中所述夹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门铰链和盖铰链耐久性试验台架,包括:

平台1,所述平台1多为实心厚铁板,不仅能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等方式来固定下面介绍的汽车门铰链和盖铰链试验装置,还能以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力矩来平衡汽车门铰链和盖铰链试验装置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力矩,防止试验台架侧翻。

后盖铰链试验装置,其包括:第一门形框架2,其垂直设置于所述平台1上,能够模拟汽车骨架提供一个用于固定模拟后盖3的横梁,该设计简单易行而且对多种车型都比较适用,比如面包车或SUV等车型的模拟后盖3,所述第一门形框架2的两立杆上均连接有一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一端固定于所述平台1上,这样第一门形框架2就会更为稳固,避免在试验过程中框架摇晃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模拟后盖3,其位于所述第一门形框架2一侧,所述模拟后盖3通过两后盖铰链4连接在所述第一门形框架2的横梁上,可以通过螺栓将后盖铰链4连接座固定在第一门形框架2上,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者夹具将后盖铰链4连接座固定在第一门形框架2上,不过不建议用焊接的方法,因为焊接过程中高温会改变铰链金属的结晶形态,影响耐久性试验的结果,将两后盖铰链4的销轴位于同一直线并与所述第一门形框架2的横梁平行,如此模拟后盖3在第一门形框架2上与在实际整车状态下的情况接近;第一气缸5,其位于所述第一门形框架2另一侧,所述第一气缸5底端铰接在所述平台1上,所述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顶端铰接在所述模拟后盖3内侧面中心,以尽量使整个模拟后盖3的的受力分布均匀,所述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门形框架2的横梁垂直,这样第一气缸5就能通过活塞杆的运动来控制模拟后盖3做出开关盖运动;第一控制器6,其与所述第一气缸5连接,用来控制第一气缸5的运行状态,较为安全方便;第一距离感应器7,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门形框架2一立杆上,用来检测模拟后盖3的运动状态,所述第一距离感应器7位置与所述模拟后盖3底端运动至最低位置相对应,这样当模拟后盖3从一次运动至最低位到下一次运动至最低位即为一个行程;第一计数器8,其与所述第一距离感应器7通信连接,用来记录模拟后盖3运动至最低位的次数,初始状态计数器计数为零,那么当模拟后盖3再次运动至最低位时,计数器会计数为一,在此过程模拟后盖3完成一个行程,后盖铰链4进行了一次开合,接下来以此类推,通过计数器即可知道后盖铰链4的开合次数。

前盖铰链试验装置,其包括:第二门形框架9,其垂直设置于所述平台1上,第二门型框架的作用与第一门形框架2的类似,为固定模拟前盖10提供一个横梁,另外,由于小轿车的后盖同前盖结构类似,故小轿车型的后盖铰链4耐久性也可使用第二门形框架9来进行试验,所述第二门形框架9与所述平台1连接端还设置有筋板,用以加强第二门形框架9的稳固性;模拟前盖10,其位于所述第二门形框架9一侧,所述模拟前盖10通过两前盖铰链11连接在所述第二门形框架9的横梁上,两前盖铰链11的销轴位于同一直线并与所述第二门形框架9的横梁平行;第二气缸12,其与所述模拟前盖10同侧且位于所述模拟前盖10下方,所述第二气缸12的底端铰接在地面上,所述第二气缸12的活塞杆顶端铰接在所述模拟前盖10内侧面中心,所述第二气缸12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门形框架9的横梁垂直;第二控制器13,其与所述第二气缸12连接;第二距离感应器14,其设置于所述模拟前盖10下方,所述第二距离感应器14通过一连杆连接在所述平台1上,所述模拟前盖10运动至最低位置时与所述第二距离感应器14接触;第二计数器15,其与所述第二距离感应器14通信连接。由于前盖铰链试验装置各部件与后盖铰链试验装置各部件的功能类似,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车门铰链试验装置,其包括:长方体凸台16,其垂直设置于所述平台1上;模拟车门17,其通过两车门铰链18连接在所述凸台16侧面,两车门铰链18的销轴位于同一直线并与所述凸台16的竖直棱平行;第三气缸19,其设置于所述模拟车门17内侧,所述第三气缸19的底端铰接在一竖板上,所述竖板设置于所述平台1上,所述第三气缸19的活塞杆顶端铰接在所述模拟车门17内侧面中心,所述第三气缸19的活塞杆与所述凸台16的竖直棱垂直;第三控制器20,其与所述第三气缸19连接;第三距离感应器21,其设置于所述模拟车门17内侧,所述第三气缸19的活塞杆收缩至最短时,所述模拟车门17与所述第三距离传感器接触;第三计数器22,其与所述第三距离感应器21通信连接。由于车门铰链试验装置各部件与后盖铰链试验装置和前盖铰链试验装置各部件的功能类似,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上述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开启第一控制器6、第二控制器13和第三控制器20,使模拟后盖3、模拟前盖10、模拟车门17做接近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开关运动,同时,计数器便会记下模拟后盖3、模拟前盖10、模拟车门17的开合次数,当达到目标数值后,关掉第一控制器6、第二控制器13和第三控制器20,停止模拟后盖3、模拟前盖10、模拟车门17的运动,观察后盖铰链4、前盖铰链11以及车门铰链18的受损情况,若出现裂纹或者断裂即为不合格品,大量试验后即可得出同批次铰链的耐久性数据。该试验台架通用性强,操作简单,还能同时试验多种车型不同部位铰链的耐久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模拟后盖3、模拟前盖10及模拟车门17的开度与整车状态实际开度一致,这样可以以最接近实际使用的状况来测试后盖铰链4、前盖铰链11以及车门铰链18的耐久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后盖铰链4的连接座与所述第一门形框架2和所述模拟后盖3、所述前盖铰链11的连接座与所述第二门形框架9和所述模拟前盖10以及所述车门铰链18的连接座与所述凸台16和所述模拟车门17均通过螺栓连接,这样连接牢固不易松动,也比较接近实际使用的状况,且相比焊接方式不影响铰链金属的晶体结构,试验结果更为准确。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模拟后盖3、模拟前盖10、模拟车门17均为矩形框架结构,该结构造型简单方便加工制作,且一对长边的中心通过一连杆连成一体,所述连杆上还设置有沿连杆中心对称分布的配重块,通过加减配重块能模拟不同重量的车门与前后盖,通用性强。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后盖铰链4、前盖铰链11以及车门铰链18的销轴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一温度显示器连接,当铰链上的温度达到或超过影响金属晶体结构的温度阈值时,可以人为停止试验,待铰链上的温度恢复室温再继续,这样才比较符合铰链的实际使用状况。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后盖铰链4、前盖铰链11以及车门铰链18的连接座上连接有金属探伤仪的探头,金属探伤仪还与一报警器连接,当铰链上已经出现裂纹或断裂就会发出警报,通知工作人员停止试验,防止在无人看管时,铰链已损坏而无人知晓还继续试验,造成的时间和能耗的浪费。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车门铰链18通过一夹具与所述凸台16连接,所述夹具包括:两U形槽23,两所述U形槽23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凸台16同一侧面,两所述U形槽23的槽口正对且一个朝上一个朝下,两槽口间距与所述车门铰链18连接座的凸起部分长度相同,两所述U形槽23的一个同侧侧面开口封闭并连成一体,所述U形槽23的槽宽数值大于所述车门铰链18连接座的板厚值,槽深数值大于所述车门铰链18连接座的长度值,所述U形槽23正对所述凸台16侧面的槽壁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穿设有螺栓24,所述螺栓24位于所述U形槽23内的末端连接有一圆形挡板25。

如图2和图4所示,一般常用的车门铰链形式为冲压式车门铰链18,故可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将车门铰链18连接座的凸起部分对着两U形槽23之间的空余部分平行移动,使连接座的两端移动到U形槽23的内部,再拧紧螺栓24时,使螺栓24末端的圆形挡板25抵紧车门铰链18连接座的两端,即可完成对车门铰链18的固定,使用该夹具避免了在窄小空间反复拆装固定铰链螺栓24,较为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该夹具操作简单,对不同类型的冲压车门铰链18都可以适用,通用性也较强。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