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材料测试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挤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与图2,对制作完成的材料进行挤压测试时,通常是将一待测材料10定位于一平台11上,并且通过一个能以一垂直方向D1朝向该平台11移动的挤压件12挤压该待测材料10,测试该待测材料10沿该垂直方向D1受到挤压的表现,并将该待测材料10耐挤压的特性数据化。
由于该待测材料10在垂直于该垂直方向D1的一水平方向D2上并没有支撑或者限制力,故该挤压件12挤压位于该平台11上的该待测材料10时,该待测材料相当容易朝该水平方向D2产生形变,因而影响测试的准确度。
另外,由于某些种类的材料在使用时,大多是处在潮湿的环境,甚至是浸润于液体当中,故对所述材料进行测试时,当然较佳也是在潮湿或者浸润于液体的环境中进行测试。然而,若采用如图1及图2所示的方式对该待测材料10进行测试,并无法达成使该待测材料10浸润于特定液体而进行测试的需求,故势必需要就既有的测试方式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限制待测材料在非测试方向产生的形变,且能配合浸润液体的需求的挤压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挤压测试装置,一底座、一能相对于该底座移动的顶盖、至少一设置于该底座与该顶盖间的测试单元,及一连接于该顶盖的驱动单元。
该底座包括一底盘,及一个一体连设于该底盘上,且与该底盘共同界定一个沿一轴线延伸的容纳空间的环绕壁。其中,该顶盖是沿该轴线的方向相对于该底座移动。
该至少一测试单元包括一凹设于该底盘的凹槽、一设置于该凹槽并以多孔通透性材质制成的限位件,及一自该顶盖凸伸且位置对应该凹槽的挤压件。该限位件围绕出一沿该轴线延伸的测试腔。
该顶盖盖设于该底座而封闭该容纳空间时,通过该驱动单元产生的动力,使该至少一测试单元的该挤压件伸置于该限位件的测试腔中,对放置于该测试腔中的一待测材料进行挤压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挤压测试装置,其中,该挤压测试装置还包含一个设置于底座与该顶盖间的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一个夹制于该底座与该顶盖间的本体,及至少一个贯穿该本体且位置对应该测试单元的挤压件的通孔。
较佳地,前述挤压测试装置,其中,该底座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底盘上且位于该容纳空间中的底围绕壁,该顶盖包括一个盖体,及一个设置于该盖体上且位置对应该底围绕壁的顶围绕壁,该挤压测试装置还包含一个顶抵于该底盘与该盖体间的压缩弹簧,该底盘、该底围绕壁、该盖体,及该顶围绕壁共同界定出一个供该压缩弹簧设置于其中的设置空间。
较佳地,前述挤压测试装置,其中,该支撑架还包括一个呈贯通状而供该压缩弹簧通过的贯孔。
较佳地,前述挤压测试装置,其中,该测试单元的凹槽是呈圆形,而该限位件是呈管状。
较佳地,前述挤压测试装置,其中,该测试单元的凹槽是呈环状,而该限位件是呈管状。
较佳地,前述挤压测试装置,其中,该底座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底盘上,并衔接至该环绕壁,且将该容纳空间分隔为多个容纳区的分隔壁,而该挤压测试装置包含多个测试单元,每一个容纳区的位置对应至少一个测试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将所述的待测材料置放于该测试腔中,能通过该限位件限制所述待测材料在非测试方向的形变,当该顶盖盖设于该底座时,该容纳空间呈现封闭状态,故得以在该容纳空间或者所述的测试腔中填充液体,以营造潮湿环境或者浸润所述的待测材料,特别当在浸润状态以该挤压件挤压所述待测材料时,通过该限位件的多孔通透性材质的特性,液体得以自该测试腔透过该限位件而渗透,避免在进行测试时因液压而影响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皆是示意图,说明其中一种进行挤压测试的现有方式;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挤压测试装置的一第一实施例;
图4与图5皆是一剖视图,说明使用该第一实施例对一待测材料进行测试的情况;
图6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态样;及
图7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挤压测试装置的一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挤压测试装置的一第一实施例,包含一底座2、一能相对于该底座2移动的顶盖3、多个设置于该底座2与该顶盖3间的测试单元4、一设置于该底座2与该顶盖3间的支撑架5、一顶抵于该底座2与该顶盖3间的压缩弹簧6,及一连接于该顶盖3并用于提供挤压动力的驱动单元7。
该底座2包括一底盘21、一个一体连设于该底盘21上且与该底盘21共同界定一个沿一轴线L延伸的容纳空间20的环绕壁22,及一设置于该底盘21上且位于该容纳空间20中的底围绕壁23。
该顶盖3能沿该轴线L的方向相对于该底座2移动,并包括一盖体31,及一设置于该盖体31上且位置对应该底围绕壁23的顶围绕壁32。该底盘21、该底围绕壁23、该盖体31,及该顶围绕壁32共同界定出一供该压缩弹簧6设置于其中的设置空间203。
每一个测试单元4包括一凹设于该底盘21的凹槽41、一设置于该凹槽41并以多孔通透性材质制成的限位件42,及一自该顶盖3凸伸且位置对应该凹槽41的挤压件43。其中,该凹槽41是呈圆形,而该限位件42是呈管状,每一个限位件42是通过形状的相互配合而定位于对应的凹槽41中。每一个限位件42围绕出一沿该轴线延伸的测试腔420,而每一个测试腔420皆可放置一待测材料9。
该支撑架5包括一夹制于该底座2与该顶盖3间的本体51、多个贯穿该本体51且位置分别对应所述测试单元4的挤压件43的通孔52,及一呈贯通状而供该压缩弹簧6通过的贯孔53。
该驱动单元7较佳得以采用一步进马达,借此得以控制该顶盖3相对于该底座2来回移动,以配合对所述待测材料9进行挤压测试的各种需求。
进行测试时,先将欲进行测试的多个待测材料9分别置入所述限位件42的测试腔420中,以该顶盖3盖设于该底座2而封闭该容纳空间20,接着即可通过该驱动单元7产生的动力,使该顶盖3朝向该底座2移动,此时所述测试单元4的挤压件43分别伸置于所述限位件42的测试腔420中,对放置于所述测试腔420中的待测材料9进行挤压测试。
欲评估所述待测材料9受到挤压的表现,得以就受挤压而可复原的挤压次数、可承受的挤压力大小,以及持续一段时间受到挤压仍可复原等等的测试方式来呈现。使用该第一实施例时,得以由该驱动单元7带动该顶盖3相对于该底座2而来回移动,使所述挤压件43对所述待测材料9进行多次的挤压测试,借此可检测所述待测材料9受挤压仍可复原的挤压次数。另外,通过调整该驱动单元7的马力,也能控制所述挤压件43挤压所述待测材料的挤压力,以针对所述待测材料9可承受的挤压力大小进行测试。而当该驱动单元7朝向该底座2移动时,只要在所述挤压件43挤压所述待测材料9一定程度后让该驱动单元7定位,即能针对受到挤压而仍可复原的时间进行测试。
由于每一个测试单元4的挤压件43以一个测试方向D挤压对应的待测材料9时,所述待测材料9会在对应的测试腔420中由该限位件42所限位,借此在所述待测材料9受到挤压时,限制所述待测材料9沿与该测试方向D垂直的方向产生的形变量,故能在该挤压件43挤压所述待测材料9时,确实得到所述待测材料9沿该测试方向D受到挤压的表现。
要特别说明的是,该支撑架5设置的目的,在于自相反于所述凹槽41的一侧,辅助定位所述测试单元4的限位件42。因此若所述凹槽41的尺寸得以供所述限位件42紧配合,则在实际实施时亦能选择不设置该支撑架5。
参阅图5,当该顶盖3受到驱动力而朝向该底座2移动时,该压缩弹簧6会累积一弹性恢复力,所述的弹性恢复力得以在挤压动作完成后,使该顶盖3恢复至初始的位置,预备进行下一次的挤压测试。值得特别说明的是,若是如图4所示的该驱动单元7得以提供使该顶盖3恢复至初始位置的驱动功能,就组件精简的考虑角度而言,也能选择省略该压缩弹簧6。
参阅图6,为该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态样,与如图4所示的态样的差别在于:每一个测试单元4的凹槽41是呈环状,得以自径向的两侧分别定位呈管状的限位件42,使所述的限位件42更确实地固定于对应的凹槽41中,借此提高以该第一实施例进行挤压测试的稳定性。
续参阅图6并配合图4,使用该第一实施例而在潮湿环境下或者浸润于液体的环境进行测试时,得以在该容纳空间20及所述测试腔420中填充液体,模拟所述待测材料9在液体环境下使用的情况。在填充液体的环境中,无论进行测试的待测材料9是否具有吸附液体的性质,在所述挤压件43分别伸置于所述测试腔420而挤压所述待测材料9时,所述测试腔420中的液体都会同时受到挤压。此时,由于所述限位件42是采用多孔通透性材质所制成,故液体得以通过所述限位件42,避免液压过度增加而影响挤压测试结果。而当所述挤压件43恢复至原本位置时,所填充的液体亦会因液压平衡的关系,透过所述限位件42而渗透回所述测试腔420。
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挤压测试装置的一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该底座2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底盘21上,并衔接至该环绕壁22,且将该容纳空间20分隔为多个容纳区200的分隔壁24,而该第二实施例包含多个测试单元4,每一个容纳区200的位置对应多个测试单元4。由于该容纳空间20由该分隔壁24分隔为多个容纳区200,而每个容纳区200中又能配合多个测试单元4,故能在单次的挤压测试动作中,同时针对多组的待测材料9进行挤压测试。此外,若在不同的容纳区200中营造例如填充不同液体的环境差异,更能方便地在一次挤压测试中,同时得到多组在不同测试环境下的测试数据,有效提高挤压测试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