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定量辅助盖玻片及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9906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可定量辅助盖玻片及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可定量辅助盖玻片及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是常见的科研检测方法,通常需要利用载玻片制备细胞或者组织切片,并在载玻片上进行生物酶学反应、一抗二抗的孵育、染色和抗淬灭等处理。普通载玻片表面光滑,实验中将液体试剂滴加于载玻片表面进行生物学反应时,试剂液滴靠表面张力维持在载玻片上,形状不易控制,拿持载玻片的过程中极易引起试剂溢流出固定组织或细胞所在区域,造成生物学反应不充分,无法定量,达不到理想的实验效果,不利于科学实验结果的重复,并可能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污染,危及实验人员健康,同时由于免疫荧光或者组化实验关键试剂价格昂贵,不受控制的溢流最终也导致了试剂的不必要浪费。免疫荧光或组化过程中如何防止试剂液滴溢流并保证定量操作的顺利完成是目前实验流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多数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采取蜡笔在载玻片上已固定组织四周画圈的方式来固定微量液滴,但是此方法仍然不能保证转移载玻片时液滴的稳定,同时也不利于最后封片时普通盖玻片与载玻片的亲密贴合。另外,人们也设计出多种带有定量凹槽的载玻片试图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若增加凹槽设计,同样使普通盖玻片与载玻片贴合不紧密,影响了显微镜下组织的观察和成片的长期保存,而且实验室常用的普通载玻片厚度仅仅1mm,这无疑也增加载玻片的工艺难度,载玻片价格也随之升高。而且通常免疫组织化学成片最终需要长期保存留作临床或者科研证据,昂贵精细的载玻片重复使用受到限制,故可定量的凹槽式的载玻片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定量辅助盖玻片及实验装置,其是在基于不破坏原有的载玻片结构和实验室基本操作流程的原则上设计出的盖玻片,该盖玻片不仅可以防溢流并可以对液体试剂定量,且可拆卸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定量辅助盖玻片,包括盖玻片本体,所述盖玻片本体设有贯穿其本体的定量窗口,所述盖玻片本体设有用于安装防蒸发片的安装凹槽,该安装凹槽设有开口,用于供防蒸发片平移脱出所述安装凹槽,所述定量窗口设置在盖玻片本体的安装凹槽的槽底,使盖玻片本体的安装凹槽内安装防蒸发片时,定量窗口被防蒸发片盖住。

优选地,本盖玻片还包括防蒸发片,所述防蒸发片安装在盖玻片本体设有的安装凹槽中,盖住定量窗口。

优选地,所述定量窗口的边缘设有刻度。

优选地,所述定量窗口为正方形。因为所有的载玻片大小尺寸固定,形状较难改变,正方形有利于底面积计算,液体深度计算。

优选地,所述防蒸发片设有底面、顶面以及四个侧面,所述防蒸发片的其中三个侧面分别与盖玻片本体的安装凹槽设有的三个凹槽侧壁对应,所述防蒸发片的另一个侧面与安装凹槽的开口侧对应。

一种包含上述盖玻片的生物制片定量辅助装置,还包括载玻片和弹性夹持器,所述盖玻片本体底部与载玻片紧贴,使盖玻片本体的定量窗孔与载玻片表面形成定量凹槽,所述弹性夹持器包括用于支撑载玻片的支撑板以及用于将盖玻片紧密固定在载玻片上的两个压板,两个压板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压板固定在夹持臂上,所述夹持臂的前端与压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夹持臂与压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夹持臂与支撑板上设有的支撑架铰接,所述夹持臂与支撑架之间设有弹性回位装置。

优选地,左右两个压板之间的间距大于定量窗口的左右侧壁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夹持臂位于铰接点前端的部分为阻力臂,夹持臂位于铰接点后端的部分为动力臂,所述夹持臂设有两个阻力臂和一个动力臂,两个阻力臂分别与两个压板固定连接,两个阻力臂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夹持臂的动力臂与支撑架之间设置弹性回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夹持臂包括铰接座,两个阻力臂的前端分别与两个压板固定连接,两个阻力臂的后端均与铰接座的前端连接,铰接座的后端与动力臂连接,所述铰接座的下端设有开口朝下的U型座,U型座的两侧壁均设有铰接孔,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有铰接头,所述支撑架上端的铰接头伸入U型座中通过销轴铰接。所述铰接座的下端至少设置两个U型座,铰接座的左边至少设置一个U型座,铰接座的右边也至少设置一个U型座,销轴通过左、右两边的U型座支撑。所述弹性回位装置为扭簧,所述扭簧套在销轴上,扭簧的一端与夹持臂的动力臂接触,扭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架接触。

优选地,所述弹性回位装置为扭簧,所述扭簧为圆弧形,扭簧的一端与夹持臂的动力臂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

所述支撑板为两块,两块支撑板并排且间隔设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盖玻片本体设有贯穿其本体的定量窗口,所述盖玻片本体设有用于安装防蒸发片的安装凹槽,该安装凹槽设有开口,用于供防蒸发片平移脱出所述安装凹槽,所述定量窗口设置在盖玻片本体的安装凹槽的槽底,使盖玻片本体的安装凹槽内安装防蒸发片时,定量窗口被防蒸发片盖住。上述结构的盖玻片本体的底部与载玻片紧贴后,定量窗孔与载玻片表面形成定量凹槽,可用于试剂生物学反应,且底面面积固定,可根据所滴加试剂体积计算反应液的深度,达到辅助定量效果,增加了实验可重复性。该盖玻片有效避免了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实验过程中试剂的溢流和浪费,避免了相关实验室的污染。

采用上述结构的盖玻片,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冲洗时,倾斜盖玻片本体后,盖玻片本体一侧的开口方便多余液体流出,将滤纸放至开口处或者定量凹槽的底边,可快速吸尽剩余液体,加快冲洗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不破坏固定在载玻片上的样本。

采用上述结构的盖玻片,在制作成片时,该盖玻片很方便取下,不影响封片时盖玻片与载玻片的贴合和后期显微镜的观察。

采用上述结构的盖玻片,防蒸发片方便将反应液固定在密闭空间内,减少试剂蒸发且不会对载玻片上的组织或细胞造成影响。

采用上述结构的盖玻片,该盖玻片清洗后可以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总之,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免疫荧光/组化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基于不破坏原有的载玻片结构和实验室基本操作流程的原则上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盖玻片,该盖玻片防溢流并可以对液体试剂定量,更重要的是可拆卸重复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定量辅助盖玻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定量辅助盖玻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盖玻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C向剖视图;

图7为图5的D-D向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盖玻片与载玻片的组合示意图;

图9为图8的E-E向剖视图;

图10为图8的F-F向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验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11的O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验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13的P部放大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验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中,1为盖玻片本体,11为安装凹槽,12为开口,13为定量窗孔,2为刻度,3为防蒸发片,4为载玻片,5为弹性夹持器,51为支撑板,52为压板,53为夹持臂,531为阻力臂,532为动力臂,533为铰接座,534为U型座,54为支撑架,541为铰接头,55为销轴,56为扭簧,6为定量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7,一种可定量辅助盖玻片,包括盖玻片本体1和防蒸发片3,所述盖玻片本体1设有贯穿其本体的定量窗口。所述定量窗口为正方形。所述定量窗口的边缘设有刻度2。所述盖玻片本体1设有用于安装防蒸发片3的安装凹槽11,该安装凹槽11设有开口12,用于供防蒸发片3平移脱出所述安装凹槽11,所述定量窗口设置在盖玻片本体1的安装凹槽11的槽底,使盖玻片本体1的安装凹槽11内安装防蒸发片3时,定量窗口被防蒸发片3盖住。本实施例的盖玻片本体1的长宽高分别为3cm×2.5cm×2mm,定量窗孔13的长宽高分别为1cm×1cm×1mm,可容纳100ml液体。盖玻片本体1的安装凹槽11的三个侧壁到定量窗孔13的边缘距离均为0.3cm,安装凹槽11深度为1mm。防蒸发片3的长宽高分别为2.3cm×1.5cm×1mm,防蒸发片3的宽略小于安装凹槽11的宽度H, 防蒸发片3的长略大于安装凹槽11的长度L,便于移出。

所述防蒸发片3设有底面、顶面以及四个侧面,所述防蒸发片3的其中三个侧面分别与盖玻片本体1安装凹槽11设有的三个安装凹槽11侧壁对应,所述防蒸发片3的另一个侧面与盖玻片本体1安装凹槽11的开口12侧对应。

参见图1至图15,一种包含上述盖玻片的实验装置,还包括载玻片4和弹性夹持器5,所述盖玻片本体1底部与载玻片4紧贴,使盖玻片本体1的定量窗孔13与载玻片4表面形成定量凹槽6,所述弹性夹持器5包括用于支撑载玻片4的支撑板51以及用于将盖玻片紧密固定在载玻片4上的两个压板52,两个压板52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压板52固定在夹持臂53上,所述夹持臂53的前端与压板5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夹持臂53与压板5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夹持臂53与支撑板51上设有的支撑架54铰接,所述夹持臂53与支撑架54之间设有弹性回位装置。左右两个压板52之间的间距大于定量窗口的左右侧壁或边缘之间的间距H1。优选地,左右两个压板52之间的间距大于安装凹槽11的宽度H。本实施例的所述支撑板51为两块,两块支撑板51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载玻片4采用普通载玻片4(长7.5cm,宽2.5cm,厚0.1cm玻璃片,一段2cm长的标记板区)即可。

所述夹持臂53位于铰接点前端的部分为阻力臂531,夹持臂53位于铰接点后端的部分为动力臂532,所述夹持臂53设有两个阻力臂531和一个动力臂532,两个阻力臂531分别与两个压板52固定连接,两个阻力臂531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夹持臂53的动力臂532与支撑架54之间设置弹性回位装置。

参见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所述夹持臂53包括铰接座533,两个阻力臂531的前端分别与两个压板52固定连接,两个阻力臂531的后端均与铰接座533的前端连接,铰接座533的后端与动力臂532连接。当然,铰接座533、动力臂532、阻力臂531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铰接座533的下端设有开口12朝下的U型座534,U型座534的两侧壁均设有铰接孔,所述支撑架54的上端设有铰接头541,所述支撑架54上端的铰接头541伸入U型座534中通过销轴55铰接。所述铰接座533的下端至少设置两个U型座534,铰接座533的左边至少设置一个U型座534,铰接座533的右边也至少设置一个U型座534,销轴55通过左、右两边的U型座534支撑。所述弹性回位装置为螺旋形扭簧56,所述扭簧56套在销轴55上,扭簧56的一端与夹持臂53的动力臂532接触,扭簧56的另一端与支撑架54接触。

参见图13和图14,当然,所述扭簧56也可以采用圆弧形,优选地,扭簧56采用优弧形。此时,优弧形扭簧56不用设置在销轴55上,该优弧形扭簧56直接位于夹持臂53的动力臂532与支撑架54之间,开口12朝向铰接点。然后将扭簧56的一端与夹持臂53的动力臂532连接,扭簧56的另一端与支撑架54连接。

向下给夹持臂53的动力臂532施加压力时,压迫弹性回位装置,两个压板52远离支撑板51,将载玻片4放在支撑板51上,撤除外力,通过弹性回位装置的弹性回复,夹持臂53带动压板52回位,将盖玻片本体1和载玻片4紧密固定,在实验过程中不会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进行免疫组化或者免疫荧光实验时,将盖玻片本体1的定量窗孔13对准载玻片4上的细胞或者组织标本,并使盖玻片本体1与载玻片4紧贴边缘对齐,定量窗口与载玻片4表面形成定量凹槽6,用弹性夹持器5在盖玻片本体1表面左右两边进行固定,然后向定量凹槽6内滴加抗体等试剂进行生物学反应,若需长时间孵育可加盖防蒸发片3防止试剂蒸发。若实验过程中需要冲洗,移除防蒸发片3,将载玻片4和盖玻片本体1朝开口12方向倾斜,使反应液沿开口12流出,将滤纸放至开口12处或者定量凹槽6的底边可快速吸尽剩余液体,再平放载玻片4和盖玻片本体1,滴加冲洗液反复进行上述操作。如需制备成片时,将弹性夹去除,并小心移除盖玻片本体1,然后进行后续操作。实验结束后对盖玻片本体1与防蒸发片3进行清洗,干燥后保存,供实验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1、该盖玻片本体1底部与载玻片4紧贴后定量窗孔13与载玻片4表面形成定量凹槽6,可用于试剂生物学反应,且底面面积固定,可根据所滴加试剂体积计算反应液的深度,达到辅助定量效果,增加了实验可重复性。2、该盖玻片有效避免了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实验过程中试剂的溢流和浪费,避免了相关实验室的污染。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冲洗时,倾斜盖玻片本体1后,一侧开口12方便多余液体流出,将滤纸放至开口12处或者定量凹槽6的底边可快速吸尽剩余液体,加快冲洗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不破坏固定在载玻片4上的样本。4、制作成片时,该盖玻片很方便取下,不影响本盖玻片与普通载玻片4的贴合和后期显微镜的观察。5、防蒸发片3方便将反应液固定在密闭空间内,减少试剂蒸发且不会对载玻片4上的组织或细胞造成影响。6、该盖玻片清洗后可以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原则精神的情况下进行些许改动的技术方案,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