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钳及其钳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4910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钳及其钳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伸固定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钳及其钳口。



背景技术:

铜及铜合金绞线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通过吊弦线将接触线悬挂起来,承受接触线的重量。对于安全、高速、重载、大张力的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高质量、高强度的铜及铜合金绞线尤为重要。其中,组成绞线单线的伸长率、抗拉强度是影响绞线张力的关键因素,这两项指标通过拉力试验机进行测试。

拉力试验机配置有夹钳,夹钳具有平面钳口,进行伸长率或者抗拉强度测试试验时,铜或者铜合金绞线被夹持于夹钳的钳口位置。相关标准GB/T4909.3裸电线试验方法,明确规定“当进行伸长率测试时,试样的断裂应发生在标距长度内,且离标志线大于20mm。若断裂处离标志线距离小于20mm,且伸长率达不到规定时,应另取试件重新试验”。

实践证明,现有技术中铜等被试验件常常在夹钳的钳口位置断裂,导致拉伸试验无效,需要重复多次才能有效试验,导致试验效率比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拉伸试验效率,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钳的钳口,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夹持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纵向延伸且连通所述本体的两个端面,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咬纹。

与现有技术中钳口为平面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钳口的夹持表面设置有凹槽,并且凹槽内部设置有咬纹,工件被拉伸时,工件纵轴与拉伸的中心线基本重合,工件各处所受的轴向力基本相等,试验过程不会出现打滑,大大改善了工件拉伸时的受力情况,工件的断裂位置基本处于相关标准规定的标距长度范围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件伸长率测试无效和抗拉强度力值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拉伸试验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分别设置有纵向布置的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所述第一半槽和所述第二半槽对拼形成所述凹槽。

可选的,还包括夹持部,用于与拉伸设备配合固定;所述夹持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本体配合的安装槽,所述本体设于所述安装槽内部时,并且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凹槽相对位置设有开口。

可选的,所述本体的夹持表面与底面均为斜面结构,所述凹槽沿斜面方向布置;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为与所述本体的底面相匹配的斜面结构;并且所述本体设于所述安装槽内部时,所述本体的夹持表面与所述夹持部的上表面共面。

可选的,所述夹持部的安装槽的侧壁或者所述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一对凹陷部,各对凹陷部沿所述安装槽纵向中心面或者横向中心面对称布置。

可选的,所述本体为磁性材料,所述本体通过磁力吸附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部。

可选的,所述本体的夹持表面为斜面,所述凹槽沿斜面方向布置。

可选的,所述咬纹为沿纵向凹凸布置的齿状纹路。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夹钳,包括配合夹紧工件的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所述第一钳口和所述第二钳口均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钳口,当对工件进行拉伸试验时,工件部被压紧所述第一钳口的凹槽和所述第二钳口的凹槽围成的空间内。

本文所提供的夹具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钳口,故夹钳也具有钳口的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钳口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钳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咬纹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钳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夹持部的正视图。

其中,图1中:

平面结构1;

其中,图2至图8中:

本体10、凹槽10a、咬纹101、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第一半槽11a;

夹持部20、安装槽20a、凹陷部20b。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被试验件常常在夹钳的钳口位置断裂”的现象,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钳口基本上为图1所示结构,钳口为平面结构1,当被试验件(工件)进行拉伸试验时,工件被两钳口的平面结构夹紧,处于平面结构之间的工件各段所受夹紧力存在差异,导致工件各段所受轴向力大小等,位于钳口位置处工件的所受轴向力最大,故工件通常在钳口位置首先发生断裂。

在上述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具体描述如下。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钳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钳的钳口,包括本体10,本体10的具体材料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做具体论述。本体10的夹持表面上设置有凹槽10a,凹槽10a沿纵向延伸并且连通本体10的两个端面。本文将工件固定于设备上处于拉伸状态时,其长度方向定义为纵向。一般地,可以将本体10的夹持表面设置为斜面,凹槽10a沿斜面方向布置。当然,夹持表面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文中不做一一列举。

其中凹槽10a的横截面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半圆形或者其他形状。凹槽10a的横截面形状取决于工件的外表面轮廓。为了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凹槽10a的横截面形状一般与工件的外表面轮廓大致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的凹槽10a的内壁还进一步设置有咬纹101。咬纹101可以为沿纵向凹凸布置的齿状纹路,请参考图6,齿状纹路有利于可靠夹紧工件,避免出现打滑等现象。

夹钳通常具有配合夹紧工件的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当对工件进行拉伸实验前,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分别固定于拉伸设备上,工件的每一端部放置于一对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的凹槽10a围成的空间内部,并被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夹紧。进行拉伸实验时,拉伸设备拉动位于工件两端部的夹具(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

与现有技术中钳口为平面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钳口的夹持表面设置有凹槽10a,并且凹槽10a内部设置有咬纹101,工件被拉伸时,工件纵轴与拉伸的中心线基本重合,工件各处所受的轴向力基本相等,试验过程不会出现打滑,大大改善了工件拉伸时的受力情况,工件的断裂位置基本处于相关标准规定的标距长度范围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件伸长率测试无效和抗拉强度力值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拉伸试验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请参考图4、图5和图7,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本体11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钳口的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本体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分别设置有纵向布置的第一半槽11a和第二半槽,第一半槽11a和第二半槽对拼形成凹槽10a。图4和图5中仅示出了第一本体11的结构,第二本体12的结构可以与第一本体11对称。

如上所述,钳口还包括夹持部20,用于与拉伸设备配合固定。夹持部20可以与本体10一体式结构,夹持部20还可以与本体10为分体式结构,即夹持部20与本体10可拆卸连接,以下给出了夹持部20与本体10可拆卸安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请综合参考图8,图8为夹持部20的正视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夹持部20上设置有本体10配合安装的安装槽20a,本体10设于安装槽20a内部,安装槽20a与本体10凹槽10a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开口,工件可以穿过安装槽20a上开设的开口被夹紧于本体10的凹槽10a内部,避免夹持部20对工件产生作用力,影响拉伸测试的试验结果。

上述实施例中将夹持部20与本体10做成分体结构,当对多个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拉伸试验时,可以根据不同工件选取相应的本体10安装于夹持部20上,无需拆卸夹持部20,大大提高了拉伸测试的效率。

上述各实施例中,本体10的夹持表面与底面可以均为斜面结构,凹槽10a沿斜面方向布置,安装槽20a的槽底为与本体10的底面相匹配的斜面结构。本体10设于安装槽20a内部时,本体10的夹持表面与夹持部20的上表面共面。

为了便于本体10放置于安装槽20a的内部以及从安装槽20a内部取出,本文还进行了如下设置。

夹持部20的安装槽20a的侧壁或者本体10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一对凹陷部,各对凹陷部沿安装槽20a纵向中心面或者横向中心面对称布置。图7中示出了在安装槽20a的侧壁上设置凹陷部的实施方式,其中安装槽20a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凹陷部20b。

上述各实施例中,本体10可以为磁性材料,本体10通过磁力吸附固定于安装槽20a内部,这样在安装槽20a和本体10上无需设置其他配合固定的机械结构,简化了夹钳的结构。

当然,安装槽20a内部也可以进一步设置磁性部件,增加对本体10的固定。

本文所提供的夹钳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钳口,故夹钳也具有钳口的上述技术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夹钳及钳口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