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提取货物拥堵的安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920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解提取货物拥堵的安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检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缓解提取货物拥堵的安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开号为CN2057871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安检机,包括货物检测通道,货物检测通道内设有货物传送机构,所述货物检测通道为多层检测通道,所述货物传送机构的底部设有用于清理货物传送机构灰尘的清灰机构。对安检机的安检通道进行分渠道输送设计,大的货物走下层通道,小的货物走上层通道,方便游客放取货物,缩短了安检时间,提高了安全检查效率。

上述结构虽然简单方便,实用性强,但当旅客较多在取行李时会发生拥堵,而且当小货物在上部通道,若旅客来不及取货,则货物会直接掉落至下层。另外当取货人数较多时,考虑到顾客需要时间整理行李,则需要设置直线型取货传送带,但是这种设计易发生拥堵。

所以申请人认为,需要设计出另外一种带有双通道的安检设备,其不完全采用直线型取货传送带,而且单独设置整理行李的空间,从而有效缓解取货物时的拥堵状况,提高取货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缓解取货拥堵的安检装置,其取货方便、简单实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解提取货物拥堵的安检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板、安检部分、隔板,所述的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的支撑板两端固定有固定柱,两个固定柱之间固定有隔板;

所述的支撑板与安检部分对应处设有输送带;

所述的隔板将输送带分成两个区域,其中大件通道用于输送大件物品,小件通道用于输送小件物品,所述的大件通道出口端与转角输送机一端连接,所述的转角输送机另一端与输送辊连接;所述的小件通道出口端与弧形支架连接;在安检部分进、出口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让位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让位组件,包括,固定柱、延伸块,所述的延伸块固定在安检部分进、出口端面上,所述的延伸块上设有柱体导向滑槽、第一导向滑槽、第一导向副滑槽,所述的固定柱顶部装入柱体导向滑槽中且所述的固定柱顶部设有第一导向销,所述的第一导向销两端分别装入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一导向副滑槽中;

所述的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一导向副滑槽通过柱体导向滑槽中心面相互对称;

所述的固定柱底部设有第二导向销和底部夹板,所述的第二导向销装入第二导向槽中,所述的第二导向槽设置在支撑板上;

所述的底部夹板顶面与支撑板底面接触顶紧,所述的底部夹板与复位拉簧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复位拉簧另一端与拉簧固定柱连接固定,所述的拉簧固定柱固定在支撑板底面上;

所述的固定柱顶面上设有第二拉柱,所述的第二拉柱与拉条连接固定,连接条经过导向柱后与第一拉柱连接固定;

延长块设置在小件通道上方,所述的拉簧固定柱设置在大件通道下方;

所述的第二导向槽设置在小件通道下方;所述的拉条具有弹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拉条采用拉簧或弹性材料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弹性材料为橡胶或硅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送带与输送辊呈45°-90°夹角, 在同等的空间里,输送辊的长度增加,且一定的角度使得前一位旅客的取货整理不影响下一位旅客的离开。较之前的技术,其设计更加合理,大大提高了旅客拿取行李的速度和使用的舒适程度,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首先大小货物分开传运和取货。旅客先到小货物取货点取小货物并进行整理,而后到大货物取货点取大货物,避免由于取货时间紧张造成的拥挤和混乱。其次,大货物最终经由输送辊提取,小货物可在皮带运输机输出端提取,也可在与小货物相连的弧形物品放置架领取,避免发生小货物因密封不严而引起的内置物品掉落并找不到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缓解提取货物拥堵的安检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缓解提取货物拥堵的安检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缓解提取货物拥堵的安检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缓解提取货物拥堵的安检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缓解提取货物拥堵的安检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缓解提取货物拥堵的安检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缓解提取货物拥堵的安检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3,一种缓解提取货物拥堵的安检装置,包括支撑架100、支撑板110、安检部分200、隔板600,所述的支撑板110固定在支撑架100上,所述的支撑板110两端固定有固定柱610,两个固定柱610之间固定有隔板600;

所述的支撑板110与安检部分200对应处设有输送带120;

所述的安检部分200用于对通过物品进行安检,可以是安检机。

所述的隔板600将输送带分成两个区域,其中大件通道191用于输送大件物品,小件通道192用于输送小件物品,所述的大件通道出口端与转角输送机 400一端连接,所述的转角输送机400另一端与输送辊500连接;

所述的小件通道192出口端与弧形支架300连接。

使用时,体积较大的物品放入大件通道191、体积较小的放入小件通道192 中进行安检;

当物品通过安检部分200后,大件物品通过转交输送机400输送至输送辊 500上,以便于整理,而小件物品通过小件通道输送至弧形支架300,此时使用者可以在弧形支架300上取走物品。

本方案利用小件物品一般不需要整理,而大件物品却时常需要整理的特性将安检通道通过隔板分割为大件通道191和小件通道192。这样不仅能够防止大小件同时使用一个通道时,大件需要整理而造成安检部分拥堵,而且还能够为大件物品提供单独的整理空间,使得使用者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安检通道以缩短通过时间。

参见图4-图7,所示的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其改进点主要是使隔板600具备可调性,也就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体积太大的物品,且超过大件通道191宽度的时候,所述的隔板能够像小件通道移动以扩展大件通道的宽度,从而使得本技术方案能够适应更多的应用环境。

机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安检部分200进、出口端面上分别设置一个让位组件,所述的让位组件,包括,固定柱610、延伸块140,所述的延伸块140固定在安检部分200进、出口端面上,所述的延伸块140上设有柱体导向滑槽141、第一导向滑槽142、第一导向副滑槽143,所述的固定柱610顶部装入柱体导向滑槽141中且所述的固定柱顶部设有第一导向销621,所述的第一导向销621两端分别装入第一导向滑槽142和第一导向副滑槽143中;

所述的第一导向滑槽142和第一导向副滑槽143通过柱体导向滑槽141中心面(长度方向)相互对称;

所述的固定柱底部设有第二导向销622和底部夹板630,所述的第二导向销 622装入第二导向槽111中,所述的第二导向槽111设置在支撑板110上;

所述的底部夹板630顶面与支撑板110底面接触顶紧,所述的底部夹板630 与复位拉簧750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复位拉簧另一端与拉簧固定柱760连接固定,所述的拉簧固定柱固定在支撑板110底面上;

所述的固定柱600顶面上设有第二拉柱730,所述的第二拉柱730与拉条 740连接固定,连接条740经过导向柱720后与第一拉柱710连接固定;

延长块140设置在小件通道792上方,所述的拉簧固定柱760设置在大件通道191下方;

所述的第二导向槽111设置在小件通道792下方;

所述的拉条740具有弹性,可以被拉长,可采用拉簧或弹性材料制作,如橡胶、硅胶等。

初始状态时,所述的固定柱610位于柱体导向槽141靠近大件通道一端。当有超过大件通道初始宽度的物件需要通过大件通道过安检时,所述的物件能够通过推动隔板600使固定柱带动隔板向小件通道滑动,通过占用小件通道的宽度来扩充大件通道宽度,以此保证超宽物件能够正常通过。而在超宽物件通过安检部分后,所述的固定柱会在复位拉簧、拉条的弹力下恢复至原位,从而不影响小件通道的使用。

通过固定杆带动隔板可复位式滑动,能够使大件通道的宽度可以灵活地、实时地调整,且调整后自动复位从而避免影响小件通道额使用,使用起来十分灵活、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送辊可以更换成一个整体的台面,且所述的弧形支架可以直接设置在此台面上,所述的台面同时与小件通道和大件通道出口连通。这种设计使得使用者能够获得跟多的空间整理物件,特别是对即携带有大件物品和小件物品的使用者,这种设计能够使其“两头兼顾”,从而提高通过效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