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3247发布日期:2018-08-17 22:0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谱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炉原子化装置。



背景技术: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为:从空心阴极灯或光源中发射出一束特定波长的入射光,在原子化器中待测成分的基态原子蒸汽对其产生吸收,未被吸收的部分投射过去。通过测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量大小,来求出待测元素的含量。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将处理好的待测样品注入可被加热的石墨管中,经过预先设定的干燥、灰化、原子化等升温程序使共存机体成分蒸发出去,同时在原子化阶段的高温下化合物解离为基态原子蒸汽,并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在选择的最佳条件下,通过背景扣除,测定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吸光度,从而得出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含量。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原子吸收光谱仪已成为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分析的重要常规设备,在产品有毒有害元素和常规金属元素检测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结果稳定可靠和分析成本低的优点。

但是一直以来,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食品、矿物等样品中成分的测定首先要进行长时间的消解,然后多次稀释,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还有可能造成很大误差。

在送样进炉的时候,手动送入会使得样品碰壁,影响测试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接进样的石墨炉原子化器,包括炉体1、石墨管2和送样舟3,炉体外设置有两条轨道5和一把送样叉6,两条轨道5固定在炉体支架8上,送样叉固定在支撑架7上,支撑架可以在所述轨道上移动,所述送样舟由石墨材料组成。

进一步的,石墨管内设置有四个支撑柱4,用来支撑送样舟。

进一步的,所述送样舟的形状为椭圆形舟状,可以盛放固体和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送样舟由送样叉送入石墨管中。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管直径尺寸大于传统石墨炉原子化器的石墨管直径。

进一步的,减缓炉体升温过程,避免样品溅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直接样品分析,为微量样品、难消解样品、易污染样品的检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对石墨炉直径的增大,有利于样品测试的多样性;

炉体为设置轨道、支撑架和送样叉,使得送样舟能够平稳准确得送达炉内支撑柱上;

由于其样品处理简单易行,所需样品量很少,为测定食品、矿物、生物组织,土壤,沉积物,淤泥,尘土,灰烬,塑料,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玻璃,陶瓷,催化剂中的成分提供了很大方便,无溶样误差,不需要经过酸碱处理的步骤,简单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石墨炉原子化器的剖面图;

图2为石墨炉原子化器外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包括炉体1、石墨管2和送样舟3,炉体外设置有两条轨道5,和一把送样叉6,轨道固定于炉体支架8 上,送样叉固定在支撑架7上,支撑架可以在所述轨道上移动,所述送样舟由石墨材料组成。

进料时,将测试样料置于送样舟3上,将送样舟放在送样叉6上,缓缓滑动支撑架7,支撑架7沿着轨道5将样品送入石墨炉内。

实施例二;

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包括炉体1、石墨管2和送样舟3,炉体外设置有两条轨道5,和一把送样叉6,轨道固定于炉体支架8 上,送样叉固定在支撑架7上,支撑架可以在所述轨道上移动,所述送样舟由石墨材料组成,石墨炉内置有四个支撑柱,用来支撑送样舟。

进料时,将测试样料置于送样舟3上,将送样舟放在送样叉6上,缓缓滑动支撑架7,支撑架7沿着轨道5将样品送入石墨炉内,放置在支撑柱4上,抽出送样叉。

实施例三:

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包括炉体1、石墨管2和送样舟3,炉体外设置有两条轨道5,和一把送样叉6,轨道固定于炉体支架8 上,送样叉固定在支撑架7上,支撑架可以在所述轨道上移动,所述送样舟由石墨材料组成,石墨炉内置有四个支撑柱,用来支撑送样舟,所述轨道上画有刻度,显示送样舟进入石墨炉里的距离。

进料时,将测试样料置于送样舟3上,将送样舟放在送样叉6上,缓缓滑动支撑架7,支撑架7沿着轨道5将样品送入石墨炉内,根据轨道5上的刻度来判断送样舟在石墨炉内的位置,确定好位置好,将送样舟轻放于石墨炉内的支撑柱4上,抽出送样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