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测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393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测厚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测厚仪。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测厚仪是一种以冲击回波检测技术为基础的混凝土厚度检测专用仪器,可广泛应用于现浇楼板、墙体等厚度的评定等方面。在未发明混凝土测厚仪时,混凝土的测量方法主要是钻孔取芯法,这种方法会对混凝土本身产生一定的破坏,尤其是采样较多时,多出钻孔可能会对混凝土整体结构造成损伤。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645018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隧道检测用混凝土测厚仪,包括机体,机体的底面设置有第一检测头,机体两侧的底部安装有滚轮,通过滚轮讲机体沿混凝土表面滚动前行,可减少仪器在移动过程中的磨损。

然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待检测的混凝土表面面积较小时,使用本测厚仪在其表面上进行滚动前行难以实施,因而在进行检测时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测厚仪,其优势在于,具有可拆卸的检测头,从而方便检测待检测面面积较小的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测厚仪,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两侧的下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检测头,所述机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置检测头的容置腔,所述检测头与所述容置腔可拆卸连接,所述容置腔内安装有收线器,所述检测头的信号线绕卷在所述收线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普通的混凝土进行测量时,可通过滚轮使测厚仪沿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滑动,减小混凝土表面对仪器的磨损。当待检测的混凝土面积较小时,将检测头从容置腔内拆下,信号线也随检测头的拆下而伸长,从而可使用检测头对待检测的混凝土进行检测,因而在检测面积较小的混凝土表面时十分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头与所述容置腔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头与容置腔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稳定可靠,从而提高了检测头与容置腔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头的周面上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包括与所述检测头的侧壁垂直的支撑部和与所述支撑部垂直的限位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的设置,增强了检测头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检测头的稳定性,提高了测厚仪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环绕所述容置腔的口部开设有与所述支撑环相配合的支撑槽,所述支撑槽靠近所述容置腔一侧的侧壁顶部形成一抵接部,在所述检测头安装入所述容置腔内时,所述抵接部可与所述支撑部相抵接,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支撑槽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槽与限位部的螺纹连接,提高了检测头与容置腔的结合强度,随着检测头逐渐旋入容置腔,限位部逐渐旋入支撑槽,支撑部逐渐向抵接部移动,并最终抵接在抵接部上,因而抵接部与支撑部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提高了检测头与容置腔螺纹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检测头发生意外周向转动,从而提高了测厚仪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头卡接于所述容置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头卡接于容置腔内,卡接相对螺纹连接,拆装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检测头拆装的速度,进而提高了测厚仪的测量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头的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弹块,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开设有供所述弹块卡入的弹块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块卡入弹块槽,即可实现检测头与容置腔的卡接;至少两个弹块的设置,提高了检测头与容置腔卡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测厚仪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弹块包括卡板,所述卡板通过一转轴与所述检测头的周面相铰接,所述弹块还包括套设于转轴上且用于弹起卡板的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扭簧支撑卡板,卡板可实现弹起或收起,从而可实现,检测头与容置腔卡接或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机体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弹块槽相连通的推块槽,所述推块槽内安装有用于将所述弹块推出所述弹块槽的推块,当所述弹块推出弹块槽后,所述检测头可沿所述容置腔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推块槽与弹块槽相连通,通过推块在推块槽内的滑动,推块可将弹块从弹块槽内推出,检测头就可沿容置腔滑动并从容置腔内取出。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头的周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弹块的嵌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槽的设置,可用于收纳弹块,当卡板被压入嵌槽内时,可防止检测头在滑动的过程中,卡板与容置腔的内壁摩擦,影响检测头在容置腔内的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的滑槽,所述检测头可通过所述弹块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弹块槽开设于所述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的设置,可防止检测头在容置腔内发生周向转动,同时提高了容置腔在滑槽内的导向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支撑环上支撑部与限位部及支撑槽的设置,通过支撑部与抵接部的抵接和限位部与支撑槽的螺纹连接,提高了检测头与容置腔的连接强度;

2、弹块、弹块槽、推块及推块槽的设置,通过弹块与弹块槽的抵接可实现检测头与容置腔内壁的卡接,再通过推块在推动槽内移动,可将弹块推出弹块槽,从而使检测头可在容置腔内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混凝土测厚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混凝土测厚仪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检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检测头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容置腔及支撑槽的仰视纵向剖面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检测头、容置腔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检测头、收线器、容置腔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推块槽;111、移动槽;112、连通槽;12、推块;2、滚轮;3、容置腔;31、支撑槽;32、抵接部;321、橡胶垫;33、滑槽;34、弹块槽;4、收线器;5、检测头;51、头部;52、尾部;53、支撑环;531、支撑部;532、限位部;533、防滑纹路;54、弹块;541、卡板;542、转轴;543、扭簧;55、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考附图1与附图2,一种混凝土测厚仪,包括机体1,机体1的下部设置有四个滚轮2,机体1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检测头5可拆卸连接的容置腔3,容置腔3的底部安装有收线器4,检测头5一侧的信号线绕卷在收线器4内。

参考附图2与附图3,容置腔3整体呈圆柱形,检测头5的头部51呈圆柱形,尾部52呈圆台形。检测头5的侧壁与容置腔3的侧壁通过螺纹连接,头部51靠近尾部52一端的周面上焊接有支撑环53。支撑环53包括与检测头5的侧壁垂直的支撑部531和与支撑部531垂直的限位部532,支撑环53的截面呈倒L形。限位部532对应的支撑环53的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533。

通过支撑环53的设置,增强了检测头5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检测头5的稳定性,提高了测厚仪的可靠性。

参考附图2与附图5,环绕容置腔3的口部开设有与支撑环53相配合的支撑槽31,支撑槽31靠近容置腔3一侧的侧壁顶部形成一抵接部32,支撑部531(参考附图4)朝向抵接部32的一侧安装有橡胶垫321。

当检测头5安装入容置腔3内时,检测头5的侧壁与容置腔3的侧壁螺纹连接,随着检测头5逐渐旋入容置腔3,限位部532逐渐旋入支撑槽31,支撑部531逐渐向抵接部32移动,并最终抵接在抵接部32上,此时具有防滑纹路533的部分支撑环53露出支撑槽31。

橡胶垫321的设置,增大了支撑部531与抵接部32间的摩擦力,可防止检测头5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生意外转动,提高了检测头5安装的稳定性。

当需要将检测头5取出容置腔3时,通过转动带有防滑纹路533的部分支撑环53,使检测头5逐渐旋出容置腔3。随着检测头5旋出容置腔3,信号线也随着从收线器4内伸长(由于收线器4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予赘述其详细结构)。再使用检测头5对面积较小的待测混凝土表面进行测量,待测量完毕后再放回容置腔3内。

实施例二、

参考附图6至附图8,一种混凝土测厚仪,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区别于,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头5与容置腔3通过卡接可拆卸连接。

检测头5的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弹块54,本实施例采用两个弹块54,容置腔3的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33,检测头5可通过弹块54沿滑槽33滑动。滑槽33内开设有供弹块54卡入的弹块槽34,检测头5的周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弹块54的嵌槽55。

弹块54包括卡板541,卡板541的上部通过一转轴542与嵌槽55的侧壁相铰接,弹块54还包括套设于转轴542上且用于弹起卡板541的扭簧543。卡板541的下部设置有抵接部32,当卡板541处于张开的最大角度时,卡板541的上端与嵌槽55相抵接,此时,抵接部32的下表面正好保持水平状态。弹块槽34的截面呈三角形,且其底面沿水平方向设置。

因而,当弹块54卡入弹块槽34时,抵接部32的下表面抵接在弹块槽34的底面,从而使得检测头5更加稳定。

机体1的底面开设有与弹块槽34相连通的推块槽11,推块槽11内安装有用于将弹块54推出弹块槽34的推块12,推块槽11呈L形,推块槽11包括移动槽111和连通槽112,连通槽112设置于推块槽11侧壁的底部,移动槽111的长度恰好与弹块槽34的最大深度一致。

因而,当需要将检测头5取出容置腔3时,沿移动槽111推动推块12,推块12的端部与弹块54的下部相抵接,随着推块12的移动,弹块54被逐渐推出推块槽11,且当推块12移动到移动槽111靠近推块槽11的一端时,此时推块12恰好完全被推出推块槽11并嵌入到嵌槽55内。此时,拉动检测头5,检测头5可沿滑槽33滑出容置腔3,同理,信号线从收线器4中伸长。再使用检测头5对面积较小的待测混凝土表面进行测量,待测量完毕后再放回容置腔3内。

当检测头5放入容置腔3时,将弹块54卡入滑槽33,并将检测头5向容置腔3底部推动,扭簧543在推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弹块54被压入嵌槽55内,继续推入,当弹块54经过弹块槽34时,弹块54卡入到弹块槽34内,并将推块12推动到移动槽111远离弹块槽34的一端,即实现了检测头5与容置腔3的卡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