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实时监测渗透注浆过程注浆压力的装置,属于岩石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19世纪初,法国人Charles.Berlghy将注浆技术用于Dieppe冲刷闸上之后,经过各国学者专家的不断研究与探索,目前其已发展运用到冶金、地铁、建筑、铁路、军事、公路及军事等领域的岩土工程实用施工技术。
渗透注浆理论是研究注浆压力、注浆时间、浆液流变性质与被注介质力学性质间的变化关系,以便为注浆设计及实际注浆工程实践提供科学支撑与理论依据。然而,目前在渗透注浆研究领域,注浆理论远滞后于实际工程实践,因此其难以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及保证实际的注浆效果。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一定的渗透注浆试验研究,并以此探索了较多的渗透注浆扩散效果与注浆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式。然而,现有的这些试验并未考虑注浆压力在整个渗透注浆过程中的时空变化规律,也未研究注浆压力在注浆管路中的损失变化特征,导致目前的注浆经验公式的准确性及精确性与注浆工程实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实时监测渗透注浆过程注浆压力的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开展试验获得的结果,不仅能分析渗透注浆压力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在注浆管路中的损失变化特征,而且可研究精度与可靠性较高的渗透注浆扩散效果与注浆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以期可为实际注浆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实时监测渗透注浆过程注浆压力的装置,包括氮气储气瓶、储浆容器、液压表、数据采集分析器、试验箱;氮气储气瓶的出口端设置有压力减压器,压力减压器通过输压管道与储浆容器顶端中心的通气孔连通,储浆容器侧面底部的液体出口端通过输液管道与试验箱的注浆管连通,注浆管垂直设置在试验箱顶壁的中心并向下延伸至试验箱内,试验箱设置在基座上;
输压管道上依次设置有气体调节开关、气压表且气体调节开关位于压力减压器的出口端;
储浆容器为圆柱形钢化玻璃桶,储浆容器设置在钢支撑架上,储浆容器的顶壁设置有浆料入口;
输液管道包括直管和弯管,输液管道的直管上均匀设置有液压表,输液管道的弯管上与靠近注浆管的直管上也设置有液压表;
液压表外壳涂覆有耐腐蚀层,液压表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外接数据采集分析器;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箱为正立方体结构,玻璃钢箱体的底壁和侧壁均为钢化玻璃钢板,玻璃钢箱体侧壁的钢化玻璃钢板间通过竖直设置的角钢支架、高强螺栓连接,玻璃钢箱体底壁的钢化玻璃钢板通过水平设置的角钢支架、钢筋肋条与高强螺栓连接,玻璃钢箱体侧壁的钢化玻璃钢板与玻璃钢箱体底壁的钢化玻璃钢板通过水平设置的角钢支架与高强螺栓固定,玻璃钢板的接缝处设置有橡胶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试验装置可在整个注浆试验过程中实时监测不同时间与不同位置注浆管路的注浆压力变化情况;本试验装置可实时观测注浆压力在注浆管路中的损失变化特征;本实用新型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方便安装与拆卸、可多次循环重复使用与费用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可实时监测渗透注浆过程注浆压力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氮气储气瓶;2-压力减压器;3-气体调节开关;4-气压表;5-输压管道;6-储浆容器;7-钢支撑架;8-输液管道;9-液压表;10-数据采集分析器;11-试验箱;12-注浆管;13-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可实时监测渗透注浆过程注浆压力的装置,包括氮气储气瓶1、储浆容器6、液压表9、数据采集分析器10、试验箱11;氮气储气瓶1的出口端设置有压力减压器2,压力减压器2通过输压管道5与储浆容器6顶端中心的通气孔连通,储浆容器6侧面底部的液体出口端通过输液管道8与试验箱11的注浆管12连通,注浆管12垂直设置在试验箱11顶壁的中心并向下延伸至试验箱11内,试验箱11设置在基座13上;
输压管道5上依次设置有气体调节开关3、气压表4且气体调节开关3位于近压力减压器2的出口端;
储浆容器6为圆柱形钢化玻璃桶,储浆容器6设置在钢支撑架7上,储浆容器6的顶壁设置有浆料入口;
输液管道8包括直管和弯管,输液管道8的直管上均匀设置有液压表9,输液管道8的弯管上与靠近注浆管12的直管上也设置有液压表;
液压表9外壳涂覆有耐腐蚀层,液压表9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外接数据采集分析器10;
试验箱11为正立方体结构,玻璃钢箱体的底壁和侧壁均为钢化玻璃钢板,玻璃钢箱体侧壁的钢化玻璃钢板间通过竖直设置的角钢支架、高强螺栓连接,玻璃钢箱体底壁的钢化玻璃钢板通过水平设置的角钢支架、钢筋肋条与高强螺栓连接,玻璃钢箱体侧壁的钢化玻璃钢板与玻璃钢箱体底壁的钢化玻璃钢板通过水平设置的角钢支架与高强螺栓固定,玻璃钢板的接缝处设置有橡胶密封条。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