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温湿度及VOC多参数在线监测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7775发布日期:2018-12-19 06:0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温湿度及VOC多参数在线监测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温湿度及voc多参数在线监测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有力推动着环境监测事业的大跨步迈进。大气温湿度及voc等参数监测是环境监测中较为重要的指标,截至目前,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环境温湿度及voc多参数在线监测终端并不少见,但其中的大部分设备属于通用设备,环境适应能力较为有限。据统计,应用在户外恶劣工况下的温湿度及voc多参数监测终端存在续航时间短、无线通讯距离短、时钟系统漂移、防护等级低、施工困难、运维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温湿度及voc多参数在线监测终端。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温湿度及voc多参数在线监测终端,包括

中央处理单元:用于自组织网络、自恢复网络、时钟同步、温湿度及voc数据采样及计算、射频通讯、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及回补、控制指令执行、状态机切换及低功耗实现;

时钟管理单元:其包括实时时钟模块及其外围处理电路;中央处理单元读取时钟模块的相关寄存器,获取系统时钟;中央处理器定期从父节点获取时间,并将时间数据写入时钟模块的寄存器单元,以校准时间;

温湿度信号采集单元: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及采样信号调理电路;中央处理器定期从该单元获取环境温湿度数据,并完成采样数据计算;

voc信号采集单元:其包括voc传感器及采样信号调理电路;中央处理器定期从该单元获取环境voc监测数据,并完成采样数据计算;

射频通讯单元:其包括射频接收机、射频发射机及射频信号调理电路;中央处理器通过该单元完成与网关等外部终端的数据交互,包含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

数据存储单元:其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及其外围处理电路;中央处理器可以从该单元读取数据,也可以将数据写入该单元;

电源管理系统:为各单元提供电力;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所述的时钟管理单元、温湿度信号采集单元、voc信号采集单元、射频通讯单元、数据储存单元电连接形成电回路。

所述中央处理器为mcu。

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型号为msp430f5438a。

所述实时时钟模块的型号为ds3231。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型号为sht15。

所述voc传感器的型号为:maq400a。

所述射频通讯接收机、射频发送机的型号为sx1276。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型号为at24cm01。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了低功耗处理技术,中央处理器可以控制与电源管理系统相连接的所有单元,使温湿度及voc多参数在线监测终端只用电池供电便可以续航2年以上。

2、本发明采用了lora通讯技术,集成了定制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使温湿度及voc多参数在线监测终端可以和10公里外的网关进行稳定的双向无线通讯。

3、本发明采用了实时时钟校准技术,使温湿度及voc多参数在线监测终端的实时时钟和网络时间协议服务器保持同步。

4、本发明采用了掉电非易失数据存储技术,可使温湿度及voc多参数在线监测终端在极端工况下保持数据的连续性。

5、本发明的壳体结构采用增材制造技术,防雨防潮,可使其防护等级达到ip67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监测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时钟管理单元、温湿度信号采集单元、voc信号采集单元、射频通讯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以及电源管理系统。

为便于行文描述,中央处理器以msp430f5438a为优选对象,但本专利所述技术几乎适用于所有微处理器。

中央处理单元主要完成下述工作:自组织网络、自恢复网络、时钟同步、温湿度数据采样及计算、射频通讯、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及回补、控制指令执行、状态机切换及低功耗实现。

自组织网络技术交底。监测终端开机后,通过发送广播信号寻找网关等父节点设备,收到父节点回应后,视为自组织网络成功;否则,应继续搜索,直到成功加入网络。

自恢复网络技术交底。监测终端数据发送失败后,视为断开网络,需要重新恢复,监测终端重新发送广播信号寻找网关等父节点设备,收到父节点回应后,视为自恢复网络成功;否则,应继续搜索,直到成功恢复网络。

数据传输及回补技术交底。监测终端数据发送失败后,将本次发送失败的数据写入非易失存储器相应的地址中;当监测终端网络恢复后,再将存储的数据发送给父节点,同时,删除原地址中的数据。

控制指令执行技术交底。监测终端从休眠态进入工作态后,会给父节点发送握手信号,以查询缓存的指令,若得到命令指示,则开始接收并执行命令。

时钟管理单元包括实时时钟模块及与其连接的外围处理电路。

时钟管理单元技术交底。中央处理器和时钟管理模块(ds3231)通过iic总线相连。中央处理器的gpiop8.7与ds3231的scl连接,gpiop8.6与ds3231的sda连接,这两个接口上均配置10kω的上拉电阻,供电电压为3.3v。中央处理器通过iic总线,读取时钟模块的相关寄存器,获取系统时钟;中央处理器定期从网关等父节点获取时间,并将时间数据写入时钟模块的寄存器单元,以校准时间。

温湿度信号采集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及采样信号调理电路。

温湿度信号采集单元技术交底。中央处理器定期从温湿度信号采集单元获取环境温湿度数据,并完成采样数据计算。中央处理器和温湿度传感器(sht15)通过iic总线相连。中央处理器的gpiop5.4与sht15的scl连接,gpiop3.7与sht15的sda连接,这两个接口上均配置10kω的上拉电阻,供电电压为3.3v。

voc信号采集单元包括voc传感器及采样信号调理电路。

voc信号采集单元技术交底。中央处理器定期从voc信号采集单元获取环境voc数据,并完成采样数据计算。中央处理器和voc传感器(maq400a)通过uart总线相连。中央处理器的u5_rx与maq400a的txd连接,u5_tx与maq400a的rxd连接,供电电压为5v。

射频通讯单元包括射频接收机、射频发射机及射频信号调理电路。

射频通讯单元技术交底。射频通讯单元具有唯一的地址,这样,多个不同地址的监测终端可以在同一个通讯信道中工作;中央处理器通过该单元实现其与网关等外部终端的数据交互,包含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中央处理器和射频模块(sx1276)通过spi总线相连。中央处理器的gpiop2.1与sx1276的发送控制引脚连接,用于控制sx1276处于发送状态;gpiop2.2与sx1276的接收控制引脚连接,用于控制sx1276处于接收状态;gpiop2.3与sx1276的复位控制引脚连接,用于控制sx1276复位;gpiop2.4与sx1276的gp0引脚连接,当射频接收到数据的时候,处理器可进入中断状态,接收数据;gpiop3.3与sx1276的sck引脚连接,用于同步时钟;gpiop3.2与sx1276的miso引脚连接,gpiop3.1与sx1276的mosi引脚连接,用于数据交换。

数据存储单元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及其外围处理电路。

数据存储单元技术交底。中央处理器可以从该单元读取数据,也可以将数据写入该单元,该单元具备掉电非易失特性,监测终端开关机后,原有存储数据不会丢失。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存储模块(at24cm01)通过iic总线相连。中央处理器的gpiop10.2与at24cm01的scl连接,gpiop10.1与at24cm01的sda连接,这两个接口上均配置10kω的上拉电阻,供电电压为3.3v。中央处理器通过iic总线,读取数据存储模块的相关寄存器,从指定地址空间获取数据;也可以将初始化信息及采样数据写入指定的地址空间。

电源管理系统与中央处理单元、时钟管理单元、温湿度信号采集单元、voc信号采集单元、射频通讯单元、数据存储单元相连接。

电源管理系统技术交底。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中央处理单元可灵活切换状态机,进入工作状态或者休眠状态,以降低整个系统的功耗。中央处理单元从休眠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后,首先,会依次打开温湿度信号采集单元、voc信号采集单元的电源系统,采样完毕后,关闭其电源系统;其次,会打开射频通讯单元的的电源系统,数据交互完毕后,关闭该电源系统;然后,再进入休眠模式。上述状态机的切换周而复始,因大部分时间处于休眠状态,故可大大延长续航时间。

中央处理器通过gpiop4.5控制sht15的电源,采样开始的时候,gpiop4.5输出高电平,为sht15上电;采样结束后,gpiop4.5输出低电平,为sht15断电。中央处理器通过gpiop4.3控制maq400a的电源,采样开始的时候,gpiop4.3输出高电平,为maq400a上电;采样结束后,gpiop4.3输出低电平,为maq400a断电。中央处理器的gpiop4.7与sx1276的信号发射放大器端口相连接。数据发射时,gpiop4.7输出为高电平,可以将发射电压提高到5v,同时,sx1276射频发射功率平均功耗可达150ma;终端休眠时,gpiop4.7输出为低电平,sx1276的信号发射放大电路电源被切断,sx1276休眠功耗只有2μa。

监测终端采样期间,平均功耗大致为20ma;发射瞬间,平均功耗大致为160ma;休眠前,中央处理单元逐个处理gpio引脚配置,再进入低功耗模式(lpm3),可将平均功耗降到10μa左右。据此,当监测终端采样周期为十分钟时,配置的10ah的电池可供其续航2年时间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