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机综合性能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1206发布日期:2018-09-28 19:4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试验系统,具体是指一种新能源电机综合性能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机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随着各行业的发展,对电机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电机产品在出厂前都需要通过一些试验项目来验证其特性是否达到应用要求。电机测试技术对于电机的性能验证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的电机测试系统其对电机的各项参数检测不够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机性能的评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电机测试系统其对电机的各项参数检测不够准确的缺陷,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机综合性能试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能源电机综合性能试验系统,包括被测电机M,均与被测电机M相连接的变频器、负载电机、电压电流传感器以及扭矩传感器,与变频器相连接的工控机,与电压电流传感器相连接的调理模块,以及与扭矩传感器相连接的放大模块;所述调理模块和放大模块均与工控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理模块包括运放P1,一端经电阻R1后与运放P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2后与运放P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1,串接在运放P1的负极和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3,与电阻R3相并联的电容C2,一端与运放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3,以及一端与运放P1的正电源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所述电容C1和电阻R1的连接点与电压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和电阻R2的连接点接地;运放P1的输出端与工控机连接,其负电源端和正电源端均接电源。

所述放大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正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扭矩传感器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一端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7后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的电阻R4,与电容C7相并联的电阻R6,正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6,串接在极性电容C6的正极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5,以及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工控机连接的电阻R7;所述电阻R4和电容C7的连接点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源。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检测被测电机在各个工况下的运行电压、电流以及扭矩参数,并对检测到的参数进行处理,提高检测参数的准确性,从而能够更准确的评估被测电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理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电机综合性能试验系统,包括被测电机M,均与被测电机M相连接的变频器、负载电机、电压电流传感器以及扭矩传感器,与变频器相连接的工控机,与电压电流传感器相连接的调理模块,以及与扭矩传感器相连接的放大模块;所述调理模块和放大模块均与工控机相连接。

具体的,该工控机为计算机系统,其用于接收检测参数并发送控制指令给变频器。该变频器可以根据工控机的指令来控制被测电机M工作,该变频器通过Profibus总线与工控机相连接。负载电机用于模拟被测电机M在各种工况下工作。电压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被测电机M在各种工况下工作时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调理模块则对检测到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处理,提高信号的精确度。该扭矩传感器则用于检测被测电机M在各种工况下的扭矩信号,放大模块则对扭矩信号进行处理。

如图2所示,该调理模块包括运放P1,电容C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容C4。

连接时,该电容C1的一端经电阻R1后与运放P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2后与运放P1的正极相连接。电阻R3串接在运放P1的负极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容C2与电阻R3相并联。电容C3的一端与运放P1的负电源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4的一端与运放P1的正电源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和电阻R1的连接点与电压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和电阻R2的连接点接地。运放P1的输出端与工控机连接,其负电源端和正电源端均接12V电源。

在上述结构中,该电容C1可以对信号中的高频毛刺进行过滤,提高检测信号的精度,该电容C1的容值为0.1μF。该电阻R1和电阻R2组成分压链路,该分压链路可以对检测信号的幅度进行转换,使其符合工控机的输入要求,该电阻R1的阻值为3KΩ,电阻R2的阻值为10KΩ。该电容C3和电容C4可以使提供给运放P1的电压更加稳定,该电容C3和电容C4的容值均为10μF。运放P1、电阻R3以及电容C2共同形成一个放大器,该放大器可以提高检测信号的分辨率,该电阻R3为运放P1的负反馈电阻,其可以稳定运放P1的工作点;该电阻R20的阻值为20KΩ,电容C2的容值为0.01μF,运放P1的型号为AD811。

另外,如图3所示,该放大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极性电容C5,极性电容C6,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以及电容C7。

其中,该极性电容C5的正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扭矩传感器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7后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6与电容C7相并联。极性电容C6的正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电阻R5串接在极性电容C6的正极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7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工控机连接。所述电阻R4和电容C7的连接点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12V电源。

该三极管Q1、三极管Q2以及电阻R5形成一个放大器,该放大器对检测到的扭矩信号进行放大,该电阻R5为三极管Q2的基极偏置电阻,电阻R5的阻值为33KΩ,三极管Q1的型号为2N3565,三极管Q2的型号为2N3904。电阻R6和电容C7则共同形成RC滤波链路,其对放大后的扭矩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提高扭矩信号的精度,该电阻R6的阻值为680Ω,电容C7的容值为100μF。另外,该极性电容C5的容值为0.47μF,极性电容C6的容值为10μF,电阻R4的阻值为150KΩ,电阻R7的阻值为560Ω。扭矩传感器输出的扭矩信号经极性电容C5后输入到放大器中进行放大处理,放大后的扭矩信号经电阻R7后输出给工控机。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