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8149发布日期:2019-03-05 18:25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气密性检测装置,属于线束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束的两端大都是采用塑料件进行整体固定,在进行气密性检测的时候,由于塑料件的大小尺寸不定,对于检测的难度有所增高,同时,线束大都是大批量的生产,这就对于企业的检测设备的要求大大地提高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气密性检测装置,可以提高线束气密性检测的准确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模、下模、气压检测模块、调节拉环和显示模块;所述上模和下模上下拼合,形成检测区域;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同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拼合形成线束入口端;所述调节拉环设置在检测区域中,调节拉环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从下模上穿出,另一端在调节拉环上滑动;所述线束入口端与待检测线束之间形成密封;所述气压检测模块位于上模的顶部,底部与检测区域相连通,用于检测检测区域内的气压;所述移动杆在检测区域中水平移动,与下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显示模块与气压检测模块相连接。

前述的一种线束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线束入口端的内侧设置有气密性夹具;所述气密性夹具与待检测线束的端部相匹配,形成密封。

前述的一种线束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密性夹具与线束入口端通过螺纹连接。

前述的一种线束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线束入口端的外侧设置有凸起的外夹具;所述外夹具为缺少一面的长方体,记为顶面,缺失的一面与线束入口端相连接;所述外夹具的底面穿过待检测线束,并在穿过的地方设置有密封圈。

前述的一种线束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和下模均采用立方体形状。

前述的一种线束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拉环采用不封闭的环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气密性夹具和外夹具的配合,对于线束的端部的气密性形成双重检测,同时利用调节拉环对于内部的线束部分进行位置的挪动,以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检测,大大地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01-上模,102-下模,2-气压检测模块,3-调节拉环,4-外夹具,5-线束入口端,6-移动杆,7-气密性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装置使用时,首先线束的端部进行气密性检测,将气密性夹具套在线束的端部,然后通过螺母安装在下模的缺口处。上模向下运动与下模形成密封。

上模的顶部设置有通气模块,用于对检测区域内通气和排气。此时,进行通气,实时检测内部的压力。如果波动在允许范围内,代表该端部的气密性合格。

检测后,抬起上模,并将线束调转方向,检测线束端部另一方向的气密性,此时,线束就位于监测区域内,通过调节拉环将线束的中部勾住。线束的端部检测流程跟上面一样,但是在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拉动移动杆,调节线束中部的位置,从而线束与线束端部的相对位置就会有改变,检测各种状态下是否气密性均符合要求。

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在进行端部检测的时候,如果线束在检测区域外,线束可以穿过外夹具,并形成密封,此时检测区域,以及外夹具与下模、上模之间,均形成了密封,这样是为了防止线束入口端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下,入口端与气密性夹具的密封性不够,从而对检测产生误差,但又不易被发现,因此,采用双层密封,从而以提高整体的检测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