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放线伸出方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测量用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电缆放线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种,使用吊车配合放线,这种方式只适合在室外比较开阔的地方,而且各种起重设备运输困难。第二种,是搭设一个简易的架子进行放线。这种方式,一般架子比较笨重,变换位置或者电缆盘大小不一时都需要重新搭设,费时费力。因此就有了线盘型的,比如公告号为CN201720007219.3的“一种工程测量用放线装置,包括蓄电池、太阳能光伏板、电灯、支撑杆、底板、顶板、箱体、开口、气缸、连接杆、电动机以及转盘,所述底板通过四个支撑杆与顶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电灯,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均装配在顶板上端面上,所述蓄电池右侧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与太阳能光伏板相连接,该设计实现节约传统电能,所述电动机装配在连接杆上端,所述转盘安装在电动机上端,所述电动机通过连接杆与气缸相连接,所述箱体安装在转盘上端,所述开口装配有箱体右端,该设计便于测量,本实用新型可节约电能,可旋转升降,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但是,铅锤一般从墙体顶部放下,而这里的是从下端底部放线,这样的话,放线时整体要悬空,不方便使用,放在一侧的话线体容易被摩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市场上线盘型的放线装置不具有伸出放线的作用,不方便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工程测量用放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工程测量用放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万向轮,且底板的上端设有前后两个向上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上套接有线筒,所述线筒与转杆固定连接,且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左端设有向左的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左端设有滑轮,所述线筒上套接有拉绳,且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连接有铅锤,所述转杆向前穿过支撑板连接有摇柄机构。
优选的,所述摇柄机构包括导向杆,且导向杆呈向前的方形,所述导向杆固定在转杆的前端,所述导向杆的前端套接有导向筒,且导向杆的前端与导向筒的内腔前端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导向筒的前端设有相垂直的连杆,且连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设置的摇手,所述摇手前后伸出连杆,且前侧的支撑板上以转杆为中心等间隔设有多个与摇手对应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呈方形,且支撑杆的左端套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前端设有紧固旋钮,且滑轮固定在支撑筒的左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的上端左侧设有导向环,且拉绳穿过导向环。
优选的,两个支撑板的上端之间通过顶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程测量用放线装置,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将底板放到墙体顶部的楼板上,靠近测量部位,固定万向轮,这里支撑杆伸出,便于拉绳竖直贴近墙体,进行测量,拉绳就不会与墙体之间产生摩擦,增加了使用寿命,向前拉动摇手,导向筒和摇手向前移动,摇手滑出卡槽,便可以转动转杆,从而转动线筒,调节拉绳的长度,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程测量用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程测量用放线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程测量用放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板、3线筒、4支撑杆、5滑轮、6拉绳、7铅锤、8导向筒、9摇手、10卡槽、11支撑筒、12导向环、13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工程测量用放线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下端设有万向轮,这里的万向轮带有刹车,且底板1的上端设有前后两个向上的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的上端之间通过顶板13连接,增加连接的稳定性,两个支撑板2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上套接有线筒3,线筒3与转杆固定连接,且两个支撑板2之间设有横板,横板的左端设有向左的支撑杆4,且支撑杆4的左端设有滑轮5,支撑杆4呈方形,且支撑杆4的左端套接有支撑筒11,支撑筒11的前端设有紧固旋钮,且滑轮5固定在支撑筒11的左端,调节拉绳9的伸出长度,方便使用,支撑筒11的上端左侧设有导向环12,且拉绳6穿过导向环12,防止拉绳6滑脱滑轮5,线筒3上套接有拉绳6,且拉绳6的另一端绕过滑轮5连接有铅锤7,转杆向前穿过支撑板2连接有摇柄机构。
摇柄机构包括导向杆,且导向杆呈向前的方形,导向杆固定在转杆的前端,导向杆的前端套接有导向筒8,且导向杆的前端与导向筒8的内腔前端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导向筒8的前端设有相垂直的连杆,且连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设置的摇手9,摇手9前后伸出连杆,且前侧的支撑板2上以转杆为中心等间隔设有多个与摇手9对应的卡槽10,向前拉动摇手9,导向筒8和摇手9向前移动,摇手9滑出卡槽10,便可以转动转杆,从而转动线筒3,调节拉绳6的长度。
使用时,将底板1放到墙体顶部的楼板上,靠近测量部位,固定万向轮,这里支撑杆4伸出,便于拉绳6竖直贴近墙体,进行测量,拉绳6就不会与墙体之间产生摩擦,增加了使用寿命,向前拉动摇手9,导向筒8和摇手9向前移动,摇手9滑出卡槽10,便可以转动转杆,从而转动线筒3,调节拉绳6的长度,使用更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