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尺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0277发布日期:2019-03-02 02:4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塔尺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测量仪器,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塔尺固定架。



背景技术:

塔尺是一种套接的组合尺,由两节或三节套接在一起,尺的底部为零点,尺面上黑白格相间,且尺面上在米和分米处由数字注记。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128542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提高塔尺垂直度减小测量高度误差的装置,包括撑腿和能在撑腿内活动的伸缩撑脚,撑腿上设置有与之铰接的三脚架,三脚架内部设置有定位夹紧装置一,定位夹紧装置一包括连接轴、定位件、垫片和紧固螺母,连接轴为阶梯轴且一端焊接在三脚架一边上,连接轴另一端穿过定位件的轴套、垫片和三脚架的另一边与紧固螺母连接,连接轴垂直于三脚架的穿过边,定位件下方设有配重锤,三脚架内部还设置有与定位夹紧装置一结构相同的定位夹紧装置二,定位夹紧装置一的连接轴与定位夹紧装置二的连接轴平行且关于三脚架垂线对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能够提高塔尺垂直度,减小测量高度误差。

但是,上述装置在不平的地面上使用时,三脚架容易倾斜,这样固定在三脚架上的塔尺所测量的数据就会有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尺固定架,可以将倾斜的塔尺调整到竖直状态,这样可以降低塔尺在测量时所产生的误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塔尺固定架,包括支撑板、气泡水平仪、三脚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上用于夹紧塔尺的夹紧机构,所述三脚架的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凸块;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水平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将支撑板固定的第一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三脚架架设在地面上,将塔尺放到夹紧机构上夹紧,通过气泡水平仪观察塔尺是否倾斜,当发现塔尺倾斜时,通过转动支撑板将塔尺调整到竖直状态,塔尺处于竖直状态可以降低塔尺在测量时所产生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插销、第一弹簧以及齿轮;所述凸块内设有供所述第一插销沿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插销处于第一滑槽的部分,其一端外周面上套设固定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弹簧套接于第一插销,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圆板和第一滑槽的一端内壁;所述第一插销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凸出所述凸块的外侧壁设置;所述第一插销远离第一手柄的一端端面上固接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开设有卡槽,所述齿轮套设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卡槽与所述齿轮的齿卡固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支撑板时,通过拉动第一手柄拉动第一插销,使卡槽与齿轮分离,此时第一圆板抵接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形成弹力。当通过转动支撑板使塔尺处于竖直状态时,松开手柄,此时第一弹簧通过推动第一圆板推动第一插销,第一插销上的卡槽与齿轮的齿卡固配合将支撑板固定。第一固定组件可将支撑板固定,这样可以防止支撑板晃动而造成塔尺测量的不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脚架包括多个支脚,每个所述支脚上套设有套筒,所述支脚可滑移连接于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将支脚固定的第二固定组件,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和地面抵接的抵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支脚相对套筒的位置,使塔尺处于一个最佳的视角,然后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将支脚固定,这样测量人员在测量时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板的底部设有波浪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波浪边可增加抵接板与地面的摩擦力,这样可以增加固定架立在地面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板上竖直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杠使丝杠稍微嵌入地面一点,丝杠在抵接块的重力作用下,与地面紧紧的抵接,这样可以增加固定架立在地面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杠远离手轮的一端设有尖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尖刺部可以增加丝杠嵌入地面的深度,丝杠嵌入地面的深度越深,抵接块朝水平方向滑移的可能性越低,这样可增加抵接块与地面贴合的稳定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固定架立在地面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插销、第二弹簧以及第二圆板;所述第二插销滑移设置于套筒的内部,所述支脚上沿支脚高度方向均布有多个插孔,所述第二插销与所述插孔配合;所述第二插销一端固接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凸出套筒侧壁设置;所述第二圆板套设固接在第二插销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弹簧套接于第二插销,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圆板和套筒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动第二手柄拉动第二插销,此时第二圆板抵接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形成弹力,支脚相对套筒移动以改变支脚相对地面的高度,当支脚相对地面的高度调整好以后,松开第二手柄,第二弹簧推动第二插销与支脚上的插孔配合,第二插销与插孔配合将支脚固定在套筒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脚的相对两侧均固接有滑块,所述套筒内设有供所述滑块沿套筒长度方向滑移的第二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槽对滑块具有导向作用,这样可以增加支脚相对套筒滑动的准确性;第二滑槽对滑块具有限位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支脚从套筒上脱落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机构设于支撑板的上端,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夹板以及用于抵接塔尺的抵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塔尺放到两块夹板之间,然后通过抵接组件将塔尺固定,抵接组件可以降低塔尺发生晃动的可能性,这样可以增加塔尺测量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组件包括第三插销、第三弹簧以及抵接块;所述第三插销滑移设置于夹板的内部,所述第三插销处于两块夹板外部的一端固接有第三手柄,所述第三手柄凸出所述夹板侧壁设置;所述第三插销处于两块夹板之间的一端与抵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套接于第三插销,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抵接块和夹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动第三手柄拉动第三插销,此时,抵接块抵压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形成弹力,将塔尺放到两块夹板之间,松快第三手柄,第三弹簧推动抵接块与塔尺抵接,这样抵接组件可将塔尺固定的比较牢固,从而可以减少塔尺的晃动,再者塔尺是能够伸缩的,抵接组件操作简单方便,这样对塔尺进行伸缩操作时可操作性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先将三脚架架设在地面上,将塔尺放到夹紧机构上夹紧,通过气泡水平仪观察塔尺是否倾斜,当塔尺倾斜时,通过转动支撑板将塔尺调整到竖直状态,塔尺处于竖直状态可以降低塔尺在测量时所产生的误差;

2.设置波浪边可增加抵接板与地面的摩擦力,这样可以增加固定架立在地面的稳定性;

3.通过拉动第三手柄拉动第三插销,此时,抵接块抵压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形成弹力,将塔尺放到两块夹板之间,松快第三手柄,第三弹簧推动抵接块与塔尺抵接,这样抵接组件可将塔尺固定的比较牢固,从而可以减少塔尺的晃动,再者塔尺是能够伸缩的,抵接组件操作简单方便,这样对塔尺进行伸缩操作时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突显第一固定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中突显支脚与套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11、转轴;12、方块;13、气泡水平仪;2、三脚架;21、支脚;211、滑块;212、插孔;3、顶板;31、凸块;311、第一滑槽;4、第一固定组件;41、第一插销;411、第一手柄;412、凸起;413、卡槽;42、第一弹簧;43、齿轮;44、第一圆板;5、套筒;51、第二滑槽;52、抵接板;521、波浪边;522、螺纹孔;53、丝杠;531、手轮;532、尖刺部;6、第二固定组件;61、第二插销;62、第二手柄;63、第二弹簧;64、第二圆板;7、连接板;8、夹紧机构;81、夹板;82、抵接组件;821、第三插销;822、第三手柄;823、第三弹簧;824、抵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塔尺固定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支撑板1、气泡水平仪13、三脚架2以及设置在支撑板1上用于夹紧塔尺的夹紧机构8,三脚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顶板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凸块31;支撑板1的底部水平设置有转轴11,转轴1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凸块31;每个凸块31上安装有将支撑板1固定的第一固定组件4,为了便于第一固定组件4对支撑板1进行固定,支撑板1可选用内部开有内腔的中空板或重量比较轻的铝合金板;支撑板1一侧固接有与其垂直的方块12,气泡水平仪13水平固接在方块12的顶部。先将三脚架2架设在地面上,将塔尺放到夹紧机构8上夹紧,通过气泡水平仪13观察塔尺是否倾斜,当发现塔尺倾斜时,通过转动支撑板1将塔尺调整到竖直状态,塔尺处于竖直状态可以降低塔尺在测量时所产生的误差。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固定组件4包括第一插销41、第一弹簧42以及齿轮43;凸块31内部开设有供第一插销41沿水平方向滑移的第一滑槽311;第一插销41处于第一滑槽311的部分,其一端外周面上套设固定有第一圆板44,第一圆板44用于抵接第一弹簧42。第一弹簧42套接于第一插销41,第一弹簧4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圆板44和第一滑槽311的一端内壁,第一圆板44抵接第一弹簧42,第一弹簧42抵接第一滑槽311的一端内壁,这样第一弹簧42形成弹力。第一插销41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手柄411,第一手柄411凸出凸块31的外侧壁设置,设置第一手柄411是为了便于拉动第一插销41。第一插销41远离第一手柄411的一端端面上固接有凸起412,凸起412上开设有卡槽413,齿轮43套设固定在转轴11上,卡槽413与齿轮43的齿卡固配合可将支撑板1固定。在安装第一插销41与第一弹簧42时,将第一滑槽311一端开口,把第一插销41与第一弹簧42放入到第一滑槽311中,然后将该开口以焊接的方式堵住。

如图1和图4所示,三脚架2上倾斜设置有多个支脚21,每个支脚21上套设有套筒5,支脚21的相对两侧均固接有滑块211,套筒5内开设有供滑块211沿套筒5长度方向滑移的第二滑槽51,支脚21通过滑块211滑移连接于套筒5。套筒5上安装有将支脚21固定的第二固定组件6,套筒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和地面抵接的抵接板52。调整支脚21相对套筒5的位置,使塔尺处于一个最佳的视角,然后通过第二固定组件6将支脚21固定。套筒5上设置的抵接板52能够紧密的贴合地面,通过抵接板52与地面的紧密贴合可使固定架比较稳定的立在地面上,这样便于固定架对塔尺进行固定。

如图1所示,抵接板5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波浪边521,设置波浪边521是为了增加抵接板52与地面的摩擦力。抵接板52上竖直设置有螺纹孔522,螺纹孔522上螺纹连接有丝杠53,丝杠5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轮531,设置手轮531是为了便于转动丝杠53。丝杠53远离手轮531的一端固接有尖刺部532,尖刺部532可以嵌入地面,这样可以减少抵接板52的晃动。

如图4所示,第二固定组件6包括第二插销61、第二弹簧63以及第二圆板64;第二插销61滑移设置于套筒5的内部,支脚21上沿支脚21高度方向均布有多个插孔212,第二插销61与插孔212配合可将支脚21固定在套筒5上;第二插销61一端固接有第二手柄62,第二手柄62凸出套筒5侧壁设置,设置第二手柄62是为了便于拉动第二插销61;第二圆板64套设固接在第二插销61的外周面上,为了便于将第二固定组件6安装到套筒5上,可将第二圆板64通过螺纹与第二插销61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弹簧63套接于第二插销61,第二弹簧63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圆板64和套筒5的内壁,第二圆板64抵压第二弹簧63,第二弹簧63抵压套筒5的内壁,这样第二弹簧63形成弹力,第二弹簧63形成弹力可推动第二插销61与插孔212配合。

如图1所示,支撑板1上端固接有连接板7,夹紧机构8安装于连接板7一侧;夹紧机构8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夹板81以及用于抵接塔尺的抵接组件82,两块夹板81均垂直固接于连接板7的一侧,抵接组件82安装在夹板81上。将塔尺放到两块夹板81之间,且使塔尺贴合支撑板1放置,然后通过抵接组件82将塔尺固定。

如图1所示,抵接组件82包括第三插销821、第三弹簧823以及抵接块824;第三插销821滑移设置于夹板81的内部,第三插销821处于两块夹板81外部的一端固接有第三手柄822,第三手柄822凸出夹板81侧壁设置,设置第三手柄822是为了便于拉动第三插销821;第三插销821处于两块夹板81之间的一端与抵接块824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将抵接组件82安装到夹板81上,可将抵接块824通过螺纹与第三插销821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三弹簧823套接于第三插销821,第三弹簧823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抵接块824和夹板81,夹板81抵压第三弹簧823,第三弹簧823抵压夹板81,这样第三弹簧823形成弹力,第三弹簧823形成弹力可推动抵接块824将塔尺夹紧。

该种塔尺固定架的使用过程如下:

将塔尺固定架放到地面上,通过转动手轮531转动丝杠53使丝杠53上的尖刺部532稍微嵌入地面一点,尖刺部532在抵接块824的重力作用下与地面紧紧的抵接。然后调整支脚21相对地面的高度,具体过程如下:通过拉动第二手柄62拉动第二插销61,此时第二圆板64抵接第二弹簧63,第二弹簧63形成弹力,支脚21相对套筒5移动以改变支脚21相对地面的高度,当支脚21相对地面的高度调整好以后,松开第二手柄62,第二弹簧63推动第二插销61与支脚21上的插孔212配合,第二插销61与插孔212配合将支脚21固定在套筒5上。最后将塔尺放到夹紧机构8上夹紧,具体过程如下:通过拉动第三手柄822拉动第三插销821,此时,抵接块824抵压第三弹簧823,第三弹簧823形成弹力,将塔尺放到两块夹板81之间,松快第三手柄822,第三弹簧823推动抵接块824与塔尺抵接,这样抵接组件82便将塔尺固定。

当需要将支撑板1上的塔尺调整到竖直状态时,通过拉动第一手柄411拉动第一插销41,使卡槽413与齿轮43分离,此时第一圆板44抵接第一弹簧42,第一弹簧42形成弹力;转动支撑板1,通过气泡水平仪13观察支撑板1是否处于竖直状态,当支撑板1处于竖直状态后,松开第一手柄411,此时第一弹簧42通过推动第一圆板44推动第一插销41,第一插销41上的卡槽413与齿轮43的齿卡固配合将支撑板1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