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306发布日期:2019-01-04 23:33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学检验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取样吸管,它由玻璃吸管和安装在玻璃吸管上端的吸液气囊组成,现有技术的取样吸管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吸管为玻璃材质,其吸嘴端容易破损;吸液过程中液体容易抽吸进吸液气囊中,导致液体中的病毒或细菌残留,影响检测效果;吸液无法定量,需要量筒配合使用,于是便有了医学检验取样装置,但是现有的医学检验取样装置在取样时容易混合空气,并且只能进行单个样品的取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

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吸液过程中容易将液体吸入吸液气囊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液无法定量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取样时容易混合空气且只能进行单个样品取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该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包括:箱体;

精确取样装置,所述精确取样装置包括取样吸管,以及负压泵,所述负压泵通过负压管与所述取样吸管相连接;

第一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箱体的顶板,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用于放置盛有样品溶液试管的试管架;

第二旋转装置,所述第二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箱体的顶板,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用于连接所述精确取样装置的架体,所述架体设置于所述试管架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试管架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圆盘,以及与所述第一圆盘通过支柱相连接的第二圆盘。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盘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试管凹槽,所述第二圆盘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试管孔,且所述多个试管孔与所述多个试管凹槽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架体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竖杆,以及与所述竖杆的上端相连接的横杆。

优选的,所述取样吸管通过电动伸缩杆竖直设置于所述横杆的一端。

优选的,还包括记号笔,所述记号笔通过立柱与所述箱体相连接,且所述记号笔水平位于所述试管架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步进电机。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的四角设置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精确取样装置,达到了对医学检验样品精确取样以及取样时防止空气与样品混合的目的;通过设置的第一旋转装置,达到了在取样时可以对多个试管内的样品进行取样的目的;通过设置的记号笔,达到了对取样过的试管进行标记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的记号笔和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的第二圆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的防滑垫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的记号笔和立柱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的第二圆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的防滑垫的位置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该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包括:箱体1;

精确取样装置2,所述精确取样装置2包括取样吸管21,以及负压泵22,所述负压泵22通过负压管23与所述取样吸管21相连接;

第一旋转装置3,所述第一旋转装置3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32穿设于所述箱体1的顶板,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32连接有用于放置盛有样品溶液试管的试管架33;

第二旋转装置4,所述第二旋转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第二电机41,所述第二电机41位于所述第一电机31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42穿设于所述箱体1的顶板,所述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42连接有用于连接所述精确取样装置2的架体43,所述架体43设置于所述试管架33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精确取样装置2,达到了对医学检验样品精确取样以及取样时防止空气与样品混合的目的;通过设置的第一旋转装置3,达到了在取样时可以对多个试管内的样品进行取样的目的;通过设置的记号笔6,达到了对取样过的试管进行标记的目的。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继续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该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包括一个箱体1。

精确取样装置2,所述精确取样装置2包括取样吸管21,以及负压泵22,所述负压泵22通过负压管23与所述取样吸管21相连接。

进行样品取样时,先将取样吸管21伸入到样品的液面以下,然后将负压泵22启动,负压泵22通过负压管23将取样吸管21中的空气抽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样品进入到取样试管21内。通过控制负压泵22抽出取样试管21内空气的多少,从而实现对样品取样的量的精确控制。通过取样吸管21和负压泵22的相互配合,达到了防止在取样过程中样品与空气混合的目的;同时还达到了对医学检验样品取样时,对取样的量进行精确控制的目的。

第一旋转装置3,所述第一旋转装置3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32穿设于所述箱体1的顶板,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32连接有用于放置盛有样品溶液试管的试管架33;所述试管架33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32相连接的第一圆盘34,以及与所述第一圆盘34通过支柱相连接的第二圆盘35。所述第一电机31为步进电机。

所述第一圆盘3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试管凹槽36,所述第二圆盘3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试管孔37,且所述多个试管孔37与所述多个试管凹槽36一一对应。

在进行取样时,将盛有医学检验样品的多个试管依次放置于试管架33上,试管的底部放置于第一圆盘34的试管凹槽36内,试管的中部穿设于所述第二圆盘35的试管孔37,通过试管孔37将试管固定,防止试管在取样过程中发生倾倒。

在当前试管取样完成后,第一电机31带动试管架33转动设定圈数,从而将取样过的试管从当前取样位置转走,将未取样过的试管转动到当前取样位置。

同时医务人员可以将取样过的试管从试管架33上拿走,并将新的未取样过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33上,以达到连续取样的目的。

第二旋转装置4,所述第二旋转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第二电机41,所述第二电机41位于所述第一电机31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42穿设于所述箱体1的顶板,所述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42连接有用于连接所述精确取样装置2的架体43,所述架体43设置于所述试管架33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41为步进电机。

所述架体43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42相连接的竖杆44,以及与所述竖杆44的上端相连接的横杆45。

在取样时,先通过电动伸缩杆5带动取样吸管21向下伸缩到合适位置,从而将取样吸管21的取样口置于试管内医学检验样品的液面以下。然后将负压泵22启动,负压泵22通过负压管23将取样吸管21中的空气抽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样品进入到取样试管21内。

取样完成后,电动伸缩杆5带动取样吸管21向上伸缩到合适位置,从而将取样吸管21的取样口置于试管口的上方。然后通过第二电机41旋转设定圈数,从而带动取样吸管21旋转设定圈数。此时,取样吸管21位于空的用于放置医学检验样品试管的正上方。

然后,将负压泵22停止工作,空气通过负压管23进入取样吸管21内,此时取样吸管21内外不存在压强差,取样吸管21内的医学检验样品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进入到空的用于放置医学检验样品试管内。从而完成取样过程。

然后,第二电机41往回旋转设定圈数,从而带动取样吸管21回到原始取样位置。

然后此医学检验样品取样装置重复上述过程,将放置在试管架33上的多个试管内的医学检验样品依次进行取样,并将取出的样品依次放入空的试管中,从而达到了连续取样的目的;同时达到了对多种医学检验样品连续依次进行取样的目的。

所述取样吸管21通过电动伸缩杆5竖直设置于所述横杆45的一端。

在取样时,通过电动伸缩杆5的伸缩从而达到带动取样吸管21的取样口进入或者移出试管的目的。

还包括记号笔6,所述记号笔6通过立柱61与所述箱体1相连接,且所述记号笔6水平位于所述试管架33的一侧。

立柱6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记号笔6的固定环。在取样之前将记号笔6通过固定环水平固定在立柱61的顶端。并将记号笔6的笔头与试管贴在一起。

在试管取样完成后,第一电机31带动试管架33转动设定圈数。由于记号笔6水平位于试管架33的右侧,且记号笔6的笔头与试管贴在一起,所以在试管架33转动的同时,记号笔6对取样完成的试管进行标记。防止在后续取样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的疏忽造成重复取样的问题。

所述箱体1的底部的四角设置有防滑垫7。

由于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7,所以可以防止在取样过程中箱体1因外力而产生移动,提高医学检验样品取样的成功率。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通过设置的精确取样装置2,达到了对医学检验样品精确取样以及取样时防止空气与样品混合的目的;通过设置的第一旋转装置3,达到了在取样时可以对多个试管内的样品进行取样的目的;通过设置的记号笔6,达到了对取样过的试管进行标记的目的。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