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产品光电性能的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3245发布日期:2019-10-22 20:5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照明产品光电性能的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照明产品光电性能检测的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固态照明的普及,照明领域迎来了机遇与挑战,照明产品的质量尤其是照明产品的光电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及重视。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产品的性能无疑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日前,很多国家及地区对照明产品的光电性能相继出台了标准、法规,提出了各种要求。所以照明产品的光电性能的检测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照明产品的光电性能的检测工作,测试条件要求高,工作量大,重复性高,步骤繁琐且容易出错。

目前,检测机构对照明产品的光电特性都是采用人工检测结合积分球光谱测试系统进行测试。现有技术中也有对积分球进行改进的方案,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666341 U,公开了一种基于转轴联动的双灯架积分球,该积分球在测试光电参数时,一只积分球用于测试,另一只积分球点亮待测的产品,由此来缩短等待预热的时间,节约了时间成本,而且该积分球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然而这种积分球测试方案并不能解放测试工程师的双手,而且不同的照明产品待机预热时间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再加上由于采用联动轴的方式来解决待测灯具的预热问题,但联动轴的转动会改变灯的预热姿态和灯的散热方式,这一点对LED照明产品的影响尤为明显。

再加上照明产品光电性能测试所需的样品量较大(比如ErP法规(确立能源相关产品生态设计要求的框架)要求20pcs(数量单位)),很多情况还需要寿命以及维持率测试,很多工作内容重复性比较高,所以如若能开发一套能够智能地测试照明产品的光电性能的系统可以较大地节约人力、有效地管理实验室以及较大地提高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照明产品光电性能的测试过程中,测试条件要求高、工作量大、步骤繁琐、测试重复性高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能适应各种检测需求的照明产品光电性能的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照明产品光电性能的检测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主控制器、照明产品老练灯架、积分球测试系统和传送系统,其中,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照明产品老练灯架有线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积分球测试系统和所述传送系统无线连接,所述传送系统用于将待测试样品传送至所述照明产品老练灯架和所述积分球测试系统,其中,所述照明产品老练灯架用于照明产品开关测试和寿命测试,所述积分球测试系统用于测试照明产品的光电参数和预热照明产品。

优选地,所述传送系统包括导轨和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拆装灯机器人。

优选地,所述拆装灯机器人包括悬臂。

优选地,所述照明产品老练灯架包括多个灯座。

优选地,所述积分球测试系统包括用于放置照明产品的灯架。

优选地,所述积分球测试系统包括用于打开积分球门的电动开关。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实现了测试样品的有效、有序管理及测试安排,主控制器记录了每个样品的测试状态以及分配好每个样品在哪个时间点该做哪些测试。2、提高了整个照明产品光电性能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让照明产品老练灯架和积分球测试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相当于增加被测样品的预热时间同时有效缩短了总的测试时间。3、实现照明产品光电性能测试的无人化和自动化,整个照明产品的光电性能测试都不需要测试工程师(人工)的参与。4、该系统可以分析测试结果,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法规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批次(项目)会及时通知项目工程师,及时让客户整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待测试样品设置于照明产品老练灯架的灯座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积分球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照明产品光电性能的检测系统包括:主控制器1、照明产品老练灯架2、积分球测试系统3和传送系统4,其中,所述主控制器1和所述照明产品老练灯架2有线连接,所述主控制器1和所述积分球测试系统3和所述传送系统4无线连接(以虚线表示),所述传送系统4用于将待测试样品传送至所述照明产品老练灯架2和所述积分球测试系统3,其中,所述照明产品老练灯架用于照明产品开关测试和寿命测试,所述积分球测试系统用于预热照明产品和测试照明产品的光电参数。

其中所述传送系统4包括导轨41和在所述导轨41上滑动的拆装灯机器人42,所述拆装灯机器人42包括悬臂421。

在所述照明产品老练灯架2中包括多个灯座21,用于安装待测的照明产品51和52。

具体来说,所述积分球测试系统3包括用于放置照明产品的灯架34,所述积分球测试系统3包括有感应单元33,当其感应到有待测样品被送至积分球测试系统时,安装于积分球测试系统3上的电动开关31会打开积分球门32,之后送入待测样品并放置于灯架34上,关上积分球门32后开始光电测试,包括但不限于电参数,光谱,光通量,色坐标以及色温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主控制器的在线数据,包括积分球的球体的开与关、积分球测试系统的光谱扫描、电气参数测量、照明产品老练架各个接口的点灯数据都将实时显示,并且主控制器控制老练灯架各个接口的开关灯,记录拆装灯机器人的活动轨迹,记录各个照明产品光电性能的测试数据以及自动判定测试结果是否符合标准、法规的要求。积分球测试系统与拆装灯机器人紧密协作,自带照明产品预热功能以及自动开关球体,所述积分球测试系统主要测试照明产品的光电性能,包括电参数,光谱,光通量,色坐标以及色温等等。照明产品老练灯架中,灯架上每个灯头都可以被主控制器精确控制,所述照明产品老练灯架的主要作用是负责测试照明产品的寿命以及开关实验。而拆装灯机器人在积分球测试系统和照明产品老练灯架之间来回奔走,拆装需要测试的样品,上传照明产品的点灯情况和测试情况,判断是否有灯不亮。

下面简单介绍下所述检测系统的一种测试流程。首先将样品放置在预检区,确定产品类型及测试类型。之后由拆装灯机器人从预检区抓取样品,分别照明产品老练灯架进行开关测试和寿命测试。未能达到开关测试要求的样品将被送至整改区整改。对于寿命测试来说,先对样品进行预热,预热之后如果有样品不亮,那么将被传送至整改区。而符合开关测试和寿命测试的样品如果无需其他测试则被传送至存样区。开关测试和寿命测试可以按照顺序进行,先进行开关测试而后若有需求,再进行寿命测试。若还需要光电性能测试,则将样品传送至积分球检测系统进行各项光电参数的测试,不符合要求的样品将被传送至整改区。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来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系统。主控制器是整个检测系统的核心,其上安装有整个检测系统的软件,开始时只需要测试工程师把待测样品拿到拆装灯机器人前面,然后在系统输入测试类别(比如欧盟法规ErP测试),拆装灯机器人会读取待测样品的编号并将其传输至主控制器,而主控制器会根据目前以及照明产品老练灯架上的空闲情况,将空闲的灯座分配给这批样品并把指令发送给拆装灯机器人,拆装灯机器人会抓起待测样品沿着导轨送至照明产品老练灯架的空闲灯座上,当待测样品被成功安装至灯座后,主控制器会发送指令给照明产品老练灯架让其开灯以及做开关试验(如果法规有需求)。

下面以自镇流LED球泡灯的欧盟法规ErP测试要求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根据ErP的要求,自镇流LED球泡的做ErP测试需要40个样品,其中20个样品做开关试验,另外20个样品做6000小时寿命测试,在寿命测试中,需要做初始测试,2000小时维持率测试以及6000小时维持率测试。首先测试工程师会把这40个样品放置到待测区域,在主控制器中选好产品类型(自镇流LED灯泡)以及做什么测试(ErP测试),拆装灯机器人会在自己空闲时滑行至待测位置,将样品编号扫描至系统,并且系统会分配灯架上的空闲灯座给这些样品,这些样品会被拆装灯机器人送至灯架上点灯预热及做开关试验。20个样品预热结束后,拆装灯机器人会根据上灯的顺序,将最先上灯的样品取下(拆装灯机器人利用其悬臂将样品轻轻握住,其悬臂上的电机会慢慢旋转,将样品取下),送至积分球测试系统,当积分球上的感应单元探测到拆装灯机器人滑行至其面前时,其会发送指令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会发送指令给积分球上的电动开关让其打开积分球门。拆装灯机器人进入积分球中,将样品安装到积分球的灯架上,拆装灯机器人会发送装灯成功指令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会命令积分球测试系统开灯,但确定样品被完整安装且点亮时,拆装灯机器人会滑出积分球,积分球门会自动关闭,待积分球测试系统确认灯被稳定的点亮时,其会自动开始光电性能参数的测量,测量结束后,所有测试数据会被记录到该样品编号所对应的测试结果中,于是积分球门会被打开,样品会被拆装灯机器人送至灯架上的原来位置,接着下一给样品将会被送至积分球测试系统进行测量,如此反复,直到20个样品测试结束,主控制器会对这20样品的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法规的要求,如果测试结果符合法规要求,测试会继续进行,系统会自动生成下一个阶段的测试时间点,届时会对其自动进行测试;如果测试结果不符合法规要求,系统会暂停试验,并且拆装灯机器人会把所有样品送至放置整改样品的位置并通知工程师这批样品需要整改。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