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整理平台和安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9798发布日期:2019-11-25 22:1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行李整理平台和安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李整理平台和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安检设施中,通常对受检人员携带的行李通过x光机进行检查,受检人员的身份和其携带的行李分开检查,并分别保存,保存的信息之间并未建立有效的关联,很难进行安检过程的追查。因此在需要调取受检人员信息和其所携带的行李的信息时,例如,当出现可疑行李,需要确认其对应的受检人员信息,一般都是通过安检人员人工喊话确定;另外,当出现受检人员遗漏行李,则需要通过其他辅助手段,如现场视频回放等配合确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李整理平台和安检系统,能够自动实现行李与人员信息的关联,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李整理平台,所述行李整理平台包括:

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人脸面部信息;

行李整理装置,具有行李传送口和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设置在所述行李传送口处,并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人脸面部信息控制所述行李传送口的通过状态。

优选地,所述阻挡装置具有固定装置和阻挡板,所述阻挡板被配置为受控相对于所述固定装置移动。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设置有滑轨,所述阻挡板沿所述滑轨移动。

优选地,所述行李整理平台还包括:

信息处理装置,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人脸面部信息;

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阻挡装置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人脸面部信息控制所述阻挡装置移动。

优选地,所述行李整理平台还包括:

安检托盘,放置于所述行李整理装置上,用于放置行李;

第一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行李整理装置上,用于传送所述安检托盘;

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行李整理装置上,用于检测所述安检托盘。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传送辊,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相邻的传送辊之间。

优选地,所述行李整理平台还包括rfid读卡器,设置于所述行李整理装置上,用于获取旅客信息;

照明装置和语音装置,用于辅助所述信息采集装置获取人脸面部信息。

优选地,所述行李整理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台,用于限制所述安检托盘的放置位置。

优选地,所述行李整理装置具有中空结构,用于放置所述安检托盘。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检系统,所述安检系统包括: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行李整理平台;

行李安检装置,设置于所述行李整理平台的一侧,用于传送并检测行李。

通过信息采集装置获取人脸面部信息,然后根据所述人脸面部信息控制行李整理装置的阻挡装置移动以达到控制行李传送口的通过状态,本实施例能够自动实现行李与人员信息的关联,可以快速的查询携带行李的人员信息。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行李整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阻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行李整理平台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行李整理平台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行李整理平台的框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安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施例中,行李整理平台设置于行李安检装置之前,用于将旅客的行李和旅客的信息进行绑定关联,当出现可疑行李或遗漏行李时,可以快速地查询到携带该行李的旅客信息,进而找到该旅客。

图1-图4为第一实施例的行李整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行李整理平台包括信息采集装置1、行李整理装置2和安检托盘4。其中,信息采集装置1设置于行李整理装置2上,用于采集获取旅客的人脸面部信息。安检托盘4用于放置旅客的行李。当旅客通过闸机或人工安检处经过人证安检后,旅客将携带的行李放置于空置的安检托盘4内,并将所述安检托盘4放置于行李整理装置2上,此时信息采集装置1受控采集获取旅客的人脸面部信息,然后通过获得的人脸面部信息判断控制是否让行李整理装置2上的安检托盘4通过行李传送口。

在本实施例中,信息采集装置1通过支架11设置于行李整理装置2的上方,用于采集获取当前旅客的人脸面部信息。其中,支架11可以通过柔性材料制作形成。旅客可以通过改变支架11的高度和弯曲度等,实现对信息采集装置1的位置调节,以适应不同旅客的身高需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采集装置1可以为高清摄像头,通过摄像头采集获取旅客的人脸面部信息。所述行李整理平台还包括照明装置12和语音装置13,照明装置12和语音装置13设置于摄像头的附近,如图2所示。其中,照明装置12可以为led灯,用于为摄像头提供灯光辅助,便于更好的采集获取人脸面部信息。语音装置13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提示旅客进行人脸扫描等。对应地,信息采集装置1的一侧还设置有图像显示单元14,可以用于显示当前旅客的人脸面部信息,提示旅客调整姿势以使得信息采集装置1可以获取到清晰完整的的面部信息情况。

行李整理装置2包括行李传送口,当行李通过行李传送口后可进入后续安检流程。行李整理装置2还具有第一传送装置21和阻挡装置22,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传送装置21设置于行李整理装置2上,用于传送放置于上面的安检托盘4。阻挡装置22设置在第一传送装置21的一侧,也即行李传送口处,用于控制行李传送口的通过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李整理装置2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设置于第一传送装置21末端一侧即行李传送口处,且所述容置空间低于所述行李整理装置2的上表面。所述阻挡装置22可以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可以受控从容置空间的开口进行上升移动,最终高于行李整理装置2的上表面进而阻挡安检托盘4通过行李传送口。也就是说,当行李整理装置2上的安检托盘4可以通过时,阻挡装置22受控下降至容置空间内,此时阻挡装置22低于行李整理装置2的上表面,允许安检托盘4通过。当行李整理装置2上的安检托盘4不能通过时,阻挡装置22受控升起,高于行李整理装置2的顶部,阻止安检托盘4通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挡装置22的初始状态为阻挡状态。

所述阻挡装置22具有固定装置221和阻挡板222。阻挡板222可以受控与固定装置221相对移动,所述阻挡板222用于阻挡安检托盘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221固定于所述容置空间内,阻挡板222受控与固定装置221发生相对移动。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221上设置有滑轨,所述阻挡板222可以沿所述滑轨移动。

在另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挡装置22的固定装置221可以固定设置于行李整理装置2的侧边,即行李传送口的侧边,固定装置221低于行李整理装置2的上表面。当阻挡板222受控与固定装置221发生相对移动进行上升移动,实现对安检托盘4的阻挡。在另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装置221也可以设置于行李整理装置2的两侧,阻挡板222高于行李整理装置2的上表面。当阻挡板222受控与固定装置221发生横向相对移动,且移动到行李传送口处时,阻挡板222可以阻挡安检托盘4通过行李传送口。当阻挡板222受控与固定装置221发生横向相对移动,且移动到行李整理装置2的两侧时,安检托盘4可以通过行李传送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装置21可以设置为多根并排设置的传送辊,也可以设置为传送带,均可以受控运动将其上的安检托盘4传送出去。

在本实施例中,行李整理平台还包括检测模块5、信息处理装置6和控制装置7,如图5所示。检测模块5固定于行李整理装置2上,用于检测当前行李整理装置2上是否存在安检托盘4。当第一传送装置21为多根并排设置的传送辊时,检测模块5可以设置于相邻的传送辊之间。当第一传送装置21为传送带时,检测模块5可以设置于传送带的末端或者传送带的两侧。优选地,行李整理装置2的下方还设置有中空结构24,可以用于放置空置的安检托盘4,以便于旅客安检时使用。在另一可选实现方式中,在行李整理平台的附近还可以放置有托盘架,用于放置空置的安检托盘4。

在本实施例中,行李整理装置2的内部还设置有走线槽,所述检测模块5、信息处理装置6、控制装置7以及分别用于驱动第一传送装置21和阻挡装置22运动的驱动装置的导线均可以通过走线槽走线实现相互之间的电连接,不仅可以提高行李整理平台的美观性,还可以避免导线被破坏。

优选地,所述行李整理装置2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凸台23,使得行李整理装置2的顶部形成一个可以限位的通道,安检托盘4可以沿通道运动。安检托盘4的宽度与通道的宽度相适配,可以避免安检托盘4的放置位置不适当,而使得检测模块5不能及时的获取到信号,影响信息采集装置1及时的采集人脸面部信息。同时,当安检托盘4的放置位置不适当时,也会影响安检托盘4后续的传送。

具体地,旅客从行李整理装置2下方的中空结构24内取出一个空置的安检托盘4,将其放置于行李整理装置2上,然后将行李放置于安检托盘4内,此时检测模块5检测到行李整理装置2上存在安检托盘4,将信号传输至信息处理装置6,信息处理装置6控制信息采集装置1开始进行人脸面部信息采集。当信息采集装置1采集完人脸面部信息后,信息采集装置1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6,信息处理装置6将从信息采集装置1采集接收到的所述人脸面部信息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人脸面部信息进行比对,确定该行李的旅客个人信息并进行绑定。当比对通过时,信息处理装置6将比对结果发送至控制装置7,控制装置7控制阻挡装置22降落至容置空间内,也即降落至低于行李整理装置2的上表面。同时,控制装置7控制第一传送装置21转动将安检托盘4从行李传送口传送出去,进行后续的行李安检工作。同时,信息处理装置6还将所述行李与所采集获得的人脸面部信息进行绑定关联,以便于当行李在安检或者候车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查找到相应行李的旅客。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库中的存储的人脸面部信息可以通过旅客在闸机安检处或在人工安检处对旅客本人和身份证进行人证合一验证时获得。

在本实施例中,当阻挡装置22降落或移动使得安检托盘4传送出去一定时间后,信息处理装置6可以通过控制装置7控制阻挡装置22升起或移动处于阻挡状态,从而进入下一次的人脸面部信息的获取以及行李的安检。优选地,行李整理平台还可以设置有位置检测模块。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可以设置于行李整理装置2的侧边或者行李安检装置3上,用于检测安检托盘4是否完全移动至行李安检装置3上。当位置检测模块检测到安检托盘4移动到行李安检装置3上后,将信号传输至信息处理装置6,信息处理装置6通过控制装置7可以及时控制阻挡装置22进行阻挡,从而进入下一次的人脸面部信息的获取以及行李的安检。优选地,所述检测模块5和位置检测模块均可以采用光电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等进行信号检测。所述控制装置7可以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在另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行李整理平台还包括rfid读卡器8,设置于所述行李整理装置2上,用于获取旅客信息。具体地,所述rfid读卡器8可以用于识别旅客的身份证信息,也可以用于识别旅客的登机牌信息等。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旅客在闸机安检处或在人工安检处对旅客本人和身份证进行人证合一验证时,旅客的个人信息、人脸面部信息、机票或火车票等乘车信息都进行了一一对应绑定并存储。因此,当通过rfid读卡器8刷旅客的身份证或登机牌时,可以获取到旅客的所有信息,进而可以将旅客的信息与行李进行关联绑定。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信息采集装置1获取人脸面部信息失败后,可以通过语音装置13和/或图像显示单元14提示旅客当前的人脸面部信息获取失败,需要通过rfid读卡器8刷身份证或登机牌进行认证。当旅客通过rfid读卡器8刷取身份证或登机牌后,rfid读卡器8将读取到的旅客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装置6,信息处理装置6根据读取到的旅客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并进行绑定。然后,信息处理装置6将比对结果发送给控制装置7,控制阻挡装置22下降到容置空间内,同时控制安检托盘4从行李传送口传输出去。由此,避免了因为信息采集装置1获取人脸面部信息失败而造成的无法对行李进行安检的漏洞。在本实施例中,获取人脸面部信息失败包括多种情况,例如:由于旅客面部遮挡、低头、操作不当等原因,未获取到有效的人脸面部信息,或者信息采集装置1出现故障未获取到有效的人脸面部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旅客在闸机安检处或在人工安检处对旅客本人和身份证进行人证合一验证时,登机牌中的个人信息或旅客的身份证信息或护照信息等所有的信息都是一一对应绑定的。因此,通过rfid读卡器8刷身份证或登机牌时,可以获取到旅客的具体个人信息,可以实现将旅客个人信息与行李进行关联绑定的目的。

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安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安检系统包括行李整理平台和行李安检装置3。其中,行李整理平台和第一实施例中的行李整理平台结构相同。行李安检装置3设置于行李整理平台2的一侧,即安检托盘4传送方向所在的一侧。当行李整理平台控制阻挡装置22下降低于行李整理装置2的上表面时,安检托盘4通过第一传送装置21传送至行李安检装置3上进行安检。

具体地,所述行李安检装置3包括第二传送装置31、安检模块32和显示器33,如图6所示。第二传送装置31的一端与所述行李整理装置2连接,用于接收传送的安检托盘4。优选地,所述第二传送装置31低于所述行李整理装置2,以便于安检托盘4能够更好的传送至第二传送装置31上。安检模块32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31的上方,当安检托盘4通过安检模块32时,安检模块32对安检托盘4内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显示器33与所述安检模块32连接,用于显示所述行李的安检图片,以便于安检人员对行李的安全性进行判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送装置31可以为多根平行设置的传动辊形成,或者为传送带,或者为传动辊与传送带相结合的形式,其底部均设置有对应的驱动装置,对其进行驱动。所述安检模块32可以为x光机,横跨在第二传送装置31上,当携带行李的安检托盘4输送到x光机中,安检人员通过x光机的显示器33可以查看x光机得到的行李x光图片,并对行李的安全性进行判断。优选地,显示器33还可以通过所述x光机得到的行李x光图片进行自动的图像识别,判断所述行李的安全性。

当行李存在可疑情况时,安检人员还可以通过显示器33显示查询与所述可疑行李的相关联的旅客的个人信息,通过所述旅客的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护照、登机牌、人脸面部信息等,可以确定所述可疑行李的所有者。同时,对于安检过程中时有发生的旅客遗漏行李的问题,安检人员可以通过查询并显示与所述行李相关联的旅客的个人信息,然后根据所述旅客个人信息通过广播等手段通知所述旅客,以便其取回遗漏行李。本实施例实现了对行李与人员信息的关联,节省了对行李进行安检的人力和时间。

本实施例通过信息采集装置获取人脸面部信息,然后根据所述人脸面部信息控制行李整理平台的行李传送口的通过状态,进而控制行李是否进入行李安检装置进行后续的检测,本实施例能够自动实现行李与人员信息的关联,在查询行李时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