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线圈强度气动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6139发布日期:2020-04-07 22:21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音频线圈强度气动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力学性能测试装置领域,涉及一种断裂拉力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音频线圈强度气动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音频线圈在扬声器中已经广泛应用,对于音频线圈的力学指标和变形能力,特别是拉力指标以及断裂延伸率需要进行测试,但是现有的测试装置结构复杂,测试过程繁琐,不能有效测量其抗拉强度和变形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测量立式音频线圈断裂拉力的音频线圈强度气动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音频线圈强度气动测试装置,包括底座、线圈夹具装置、驱动装置和感应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为线圈夹具装置的运动提供驱动力,所述感应控制装置用于感应和测算线圈夹具装置的应力情况并据此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所述线圈夹具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左支撑轴、阶梯轴、被测线圈,所述左支撑轴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左支撑轴的右端设有锥孔,所述锥孔中安装有第一弹簧夹头及与第一弹簧夹头配套使用的第一压帽,所述阶梯轴设置于第一弹簧夹头的通孔中,所述阶梯轴呈阶梯状,包括外径依次减小的主体轴和右端轴,所述被测线圈的左侧部分被夹持于第一弹簧夹头与主体轴的右端之间;

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右支撑轴、盲孔轴,所述右支撑轴的左端设有锥孔,所述锥孔中安装有第二弹簧夹头及与第二弹簧夹头配套使用的第二压帽,所述第二弹簧夹头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盲孔轴,所述盲孔轴的左端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与阶梯轴的右端轴间隙配合,所述被测线圈的右侧部分套设于盲孔轴的外部,所述被测线圈的右侧部分被夹持于第二弹簧夹头与盲孔轴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磁阀、气缸和气源,所述气缸包括左腔体和右腔体,所述电磁阀在出气端设有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与左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与右腔体相连通,所述电磁阀在进气端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气源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感应控制装置包括s型拉力传感器、plc、控制显示屏,所述s型拉力传感器的左端与右支撑轴相连,右端与气缸相连,所述s型拉力传感器通过第一信号线与plc相连,所述plc通过通讯电缆与控制显示屏相连,所述plc还通过第二信号线与电磁阀相连。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右支撑轴和s型拉力传感器由所述第二垫块支撑。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垫块对右支撑轴、拉力传感器辅助支撑,并使右支撑轴、拉力传感器与左支撑轴同轴。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夹头与第二弹簧夹头的顶部紧密接触,相互抵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夹头和第二弹簧夹头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外端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弹簧夹头夹紧固定线圈,操作方便。

2、弹簧夹头的通孔上加工有凹槽,使夹紧力均匀、可靠,即使线圈长度短也可以夹紧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音频线圈强度气动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测试方法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座;2、支架;3、第一垫片;4、第一弹簧垫圈;5、第一螺钉;6、左支撑轴;7、螺母;8、第二弹簧垫圈;9、第二垫片;10、第一弹簧夹头;11、阶梯轴;12、第一压帽;13、被测线圈;14、第二压帽;15、第二弹簧夹头;16、盲孔轴;17、右支撑轴;18、第一双头螺柱;19、s型拉力传感器;20、第一信号线;21、plc;22、通讯电缆;23、控制显示屏;24、第二信号线;25、气源;26、进气管;27、电磁阀;28、第一出气管;29、第二出气管;30、气缸;31、第二双头螺柱;32、第三垫片;33、第三弹簧垫圈;34、第二螺钉;35、第一垫块;36、第二垫块;37、第四垫片;38、第四弹簧垫圈;39、第三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音频线圈强度气动测试装置如图1、图2所示:支架2通过垫片3、弹簧垫圈4和螺钉5固定在底座1上。左支撑轴6通过垫片9、弹簧垫圈8和螺母7固定在支架2的孔中。支撑轴6右端加工出外螺纹及锥孔,该锥孔安装有弹簧夹头10及与弹簧夹头配套使用的压帽12,弹簧夹头10的通孔上加工有凹槽。弹簧夹头10的通孔安装有阶梯轴11。右支撑轴17左端加工外螺纹及锥孔,该锥孔安装有弹簧夹头15及与弹簧夹头配套使用的压帽14,弹簧夹头15的通孔上加工有凹槽。弹簧夹头15的通孔安装有盲孔轴16。

盲孔轴16加工有盲孔,该盲孔与阶梯轴11右端轴间隙配合,阶梯轴11右端轴可在盲孔轴16的盲孔自由滑动;盲孔轴16的外径略小于被测线圈13的内径。右支撑轴17右端加工有螺纹孔,双头螺柱18左端旋入该螺纹孔,双头螺柱18右端旋入s型拉力传感器19左端螺纹孔。s型拉力传感器19右端螺纹孔安装有双头螺柱31,双头螺柱31的右端旋入气缸30的活塞杆螺纹孔。气缸30经过垫块35、垫片32、弹簧垫圈33和螺钉34固定在底座1上。

垫块36经过垫片37、弹簧垫圈38和螺钉39固定在底座1上,垫块36的上表面精加工以实现:对右支撑轴17、拉力传感器19起辅助支撑作用,并保证右支撑轴17的轴线、拉力传感器19螺纹孔的轴线与左支撑轴6同轴;右支撑轴17、拉力传感器19在垫块36的上表面上移动的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拉力传感器19的测量值经过信号线20进入plc21,plc21经过信号线24控制电磁阀27动作,电磁阀27的进气口经过进气管26与气源相连。电磁阀27的左、右出气口分别经过出气管28、29与气缸30的左、右进气口相连。触摸屏23经过通讯电缆22与plc实时通讯,可显示plc读取拉力传感器19的测量值,可通过触摸屏给plc21下达控制命令以控制电磁阀27的动作。例如:电磁阀27左位,则plc21控制电磁阀27的阀芯移动到左边,使得与电磁阀27相连的进气管26与出气管28相通,压缩空气进入气缸30的左腔,推动活塞杆向右移动。反之,气缸30的活塞杆向左移动。

测试方法如下:

1、松开压帽12,使弹簧夹头10处于松弛状态,阶梯轴11插入弹簧夹头10中,并使阶梯轴11的轴肩的右端面与弹簧夹头10的右端面对齐(如图3所示)。因弹簧夹头10处于松弛状态,阶梯轴11与弹簧夹头10内孔之间有间隙,被测线圈13放在的轴肩上,并使线圈13右半部分处于弹簧夹头10的外部。旋紧压帽12,弹簧夹头10处于收缩状态,把线圈13左半部分压紧固定在阶梯轴11的轴肩上,阶梯轴11也同时被压紧固定在左支撑轴6上。

2、盲孔轴16插入阶梯轴11右端小直径轴上,并使盲孔轴16插入线圈内孔中,盲孔轴16左端面与阶梯轴11的轴肩右端面相接触。

3、双头螺柱18左端螺纹全部旋入右支撑轴17右端螺纹孔中,

4、松开压帽14,使弹簧夹头15处于松弛状态,14-18作为整体插入盲孔轴16上,且弹簧夹头15的左端面与弹簧夹头10的右端面相接触。旋紧压帽14,弹簧夹头15处于收缩状态,把线圈13右半部分压紧固定在盲孔轴16的外圆面上,盲孔轴16也同时被压紧固定在右支撑轴17上。

5、从右支撑轴17右端螺纹孔中旋出双头螺柱18左端一部分螺纹,并使双头螺柱18的右端螺纹旋入拉力传感器19左端螺纹孔。

6、通过触摸屏23控制气缸30的活塞杆向右移动,通过双头螺柱31、拉力传感器19、双头螺柱18、右支撑轴17、弹簧夹头15和盲孔轴16最终带动线圈13右半部分向右移动,plc21不断读取拉力传感器19测量值f,触摸屏23中不断显示线圈13上加载的当前拉力f值,并保存显示拉力f的最大值fmax,当线圈13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分离后,触摸屏23中得到的fmax即为线圈13的断裂拉力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