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支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空气环境监测仪器用支撑架。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就是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遥测、遥感、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监视、测定、监控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标志数据,从而对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的学科。既包括对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和对物理(能量)因子如噪声、振动、热能、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污染的监测;又包括对生物因环境质量变化所发出的各种反映和信息测试的生物监测,以及对区域群落、种群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等。
根据环境监测的特点,工作人员需要携带环境监测仪器到不同的区域位置对空气等进行检测,环境监测仪器需要放置到支撑架上进行固定,因此,要求支撑架需要具备高度可调以及便于携带拆装的特点,但是目前的支撑架的高度调节装置往往结构复杂,而且拆装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空气环境监测仪器用支撑架,结构简单,可调节高度,同时便于拆装携带。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携式空气环境监测仪器用支撑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左右端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框架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右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隔条,所述框架前后内壁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隔条内壁抵接且所述隔板通过销轴与所述框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底面中心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端通过转轴与轴座转动固定连接,所述轴座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左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左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或固定有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前后侧壁上均匀分布有销孔。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下方侧壁上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端部与所述框架侧壁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及支撑板底端固定有橡胶垫。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框架与支撑板交叉设置对基板进行支撑,环境监测仪器放置到基板上方,当需要调节高度时,调整隔板在框架上的位置,使隔板抵接支撑板底面不同位置上的隔条,从而可改变支撑板与框架的交叉角度,间接改变基板的高度。而且支撑板、框架与基板转动固定,当需要拆装时,转动支撑板与框架,使其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即可缩小本装置的体积,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拆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拆装时底部某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基板;2-框架;3-支撑板;4-隔条;5-隔板;6-销轴;7-伸缩杆;8-转轴;9-轴座;10-销孔;11-连接板;12-螺栓;13-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结合图1-2,一种便携式空气环境监测仪器用支撑架,包括基板1,基板1左右端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框架2及支撑板3,支撑板3右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隔条4,框架2前后内壁之间设有隔板5,隔板5与隔条4内壁抵接且隔板5通过销轴6与框架2固定。
框架2与支撑板3交叉设置对基板1进行支撑,环境监测仪器放置到基板1上方,当需要调节高度时,调整隔板5在框架2上的位置,使隔板5抵接支撑板3底面不同位置上的隔,4,从而可改变支撑板3与框架2的交叉角度,间接改变基板1的高度。而且支撑板3、框架2与基板1通过阻尼转轴转动固定,参见图3-4,当需要拆装时,转动支撑板3与框架2,使其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即可缩小本装置的体积,便于携带。
优选地,基板1底面中心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伸缩杆7,伸缩杆7底端通过转轴8与轴座9转动固定连接,轴座9滑动连接在支撑板3左侧壁上。伸缩杆7用于加强基板1与支撑板3的连接,当基板1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时候,轴座9在支撑板3上滑动,伸缩杆7改变自身的高度。当需要拆装时,拆掉伸缩杆7与基板1之间连接的螺栓,再行拆装。
优选地,支撑板3左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或固定有滑轨。
优选地,框架2前后侧壁上均匀分布有销孔10,隔板5侧壁上同样设置有销孔,根据基板1高度的不同,隔板5抵接的隔条4的位置不同,因此需要不同位置的销孔10对隔板5进行固定。
优选地,框架2下方侧壁上铰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端部与框架2侧壁通过螺栓12固定。连接板11用于加强框架2的连接强度。当需要拆装时,卸掉连接板11与框架2连接的螺栓12,然后转动支撑板3以及框架2。
优选地,框架2及支撑板3底端固定有橡胶垫13,用于使框架2、支撑板3抵接在地面上时,增强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