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激光测距仪防尘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0413发布日期:2020-06-23 21:1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激光测距仪防尘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式激光测距仪防尘外壳。



背景技术: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建筑领域常用的测距设备,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发射激光并测量激光在测距仪和待测平面之间往返需要的时间,通过光速和大气折射率计算测距仪与待测平面之间的距离,具有快捷、方便、精准等特点。然而,激光测距仪在施工现场使用时,由于施工现场扬尘大,往往会导致激光测距仪表面淤积灰尘,进而导致激光测距仪测量不准,甚至损毁。

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550983.6、申请日为2018年9月21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激光测距仪保护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本体,激光测距仪本体包括外层壳体、聚光透镜与发射透镜,外层壳体的边沿处设置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保护上板与保护下板,保护上板与保护下板分别连接于外层壳体的上边沿与下边沿,保护上板为一空心体,其靠近保护下板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保护上板内设置有动力箱、转动块、保护帘与保护帘缠绕轴,动力箱固接于保护上板侧板壁,其内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轴端连接有传动块,传动块设置于动力箱内,其输出端伸出动力箱与保护帘缠绕轴传动连接;保护帘缠绕轴可转动连接转动块,保护帘缠绕轴上缠绕保护帘,保护帘的一头固定缠绕在保护帘缠绕轴上,另一头向下穿过开口并延伸保护上板外。保护帘上还设有上磁块,在连接槽上设置有下磁块,通过上磁块和下磁块的相互吸引将保护帘固定在连接槽上。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机转动驱动传动块转动,并进一步驱动保护帘缠绕轴发生转动,从而实现保护帘的收放。但是在上述方案中,由于保护帘为软质结构,所以即使通过上磁块和下磁块相互吸引固定,也无法将保护帘紧密盖设于外层壳体上,导致难以对聚光透镜与发射透镜部位的防尘效果不佳。此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电机控制保护帘的收放,结构繁琐,操作步骤复杂,导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激光测距仪防尘外壳,兼具对聚光透镜与发射透镜部位具有较好的防尘作用和在现场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手持式激光测距仪防尘外壳,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的端盖;所述端盖和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卡固结构;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固定覆盖有透明盖板,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按压手持式激光测距仪上按钮的弹性按压部;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供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发射和接收激光的透光口,所述壳体还转动连接有用于覆盖透光口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和壳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卡固遮挡板和壳体的第二卡固结构;当所述遮挡板通过第二卡固结构卡固于壳体上时,所述遮挡板和壳体的外表面抵紧。

打开端盖并将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放入壳体中,闭合并通过第一卡固结构卡固端盖,即可完成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存放。在使用时,打开透光口上的遮挡板并露出聚光透镜与发射透镜部位。当停止使用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时,关闭遮挡板并通过第二卡固结构将遮挡板卡设在壳体上,此时遮挡板与壳体之间抵紧,由于遮挡板为刚性,其与壳体抵紧时不易留有缝隙。因此,上述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可被封闭于壳体中,不易使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沾染灰尘,更适合施工现场的使用和存放。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卡固结构为固定设置于遮挡板上的弹性凸起和开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弹性凹槽;当所述弹性凸起卡设于第二弹性凹槽时,所述遮挡板覆盖透光口并与壳体外表面抵紧。

在闭合遮挡板时,通过弹性凸起和第二弹性凹槽之间的相互卡固,使遮挡板紧密抵接于壳体,从而实现保护壳体内的手持式激光测距仪不受灰尘污染的效果,且使用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观察口上还向内一体设置有用于支撑透明盖板的支撑台,所述壳体与透明盖板的外表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透明盖板放置于支撑台上,减少透明盖板与壳体之间设置的缝隙,从而减少灰尘对壳体内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盖板与所述观察口之间填充有热熔胶层。

利用热熔胶层固定透明盖板和壳体,并形成平整平面,进一步减少透明盖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隙,同时减少壳体外表面的褶皱结构,从而减少灰尘淤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的一侧铰接于壳体上;所述端盖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包覆所述端盖和壳体的铰接处的软质的连接件。

通过设置铰接结构和软质的连接件,端盖被连接在壳体表面,不易丢失且方便使用。用软质的连接件覆盖端盖与壳体转动连接处并覆盖铰接轴,可以减少壳体和端盖的缝隙,进而减少灰尘对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固结构为固定设置于所述端盖上远离端盖与壳体连接处的弹性凸条,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弹性凹槽;当所述弹性凸条紧密嵌设于第一弹性凹槽中时,所述端盖和壳体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凸条卡固于第一弹性凹槽中即可闭合端盖,减少端盖盖合时壳体表面的缝隙,提高壳体的防尘效果,且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包括硬质的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所述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填充有缓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手持式激光测距仪跌落时,设置于外层壳体和内层之间的缓冲层会吸收落地时的冲量,从而起到保护激光测距仪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按钮孔,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按钮嵌入所述按钮孔中;所述弹性按压部包括一体设置于所述外层壳体上并覆盖按钮孔的弹性按压键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按压键上且与按钮抵接的抵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弹性按压键时,弹性按压键向下压动抵接块使抵接块按压按钮,从而完成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操作。且通过上述方案在按压键和外层壳体之间没有缝隙,可以避免灰尘通过按压结构中的缝隙进入壳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挡板上设置有磁性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磁性吸引部;当所述遮挡板从透光口上翻转打开并靠近壳体时,所述磁性部被所述磁性吸引部吸引并固定在壳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在遮挡板打开并通过磁性部固定在壳体上,避免遮挡板来回晃动干扰激光测距仪的正常工作。其中磁性部和磁性吸引部可以分别是磁感线相连的磁铁,也可以分别是磁铁和铁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翻转连接于壳体遮挡板和用于卡固遮挡板的第二卡固结构,可以在使用时打开壳体表面的遮挡板,手持式激光测距仪通过透光口发射和接收激光,不影响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在使用完成后闭合遮挡板,减少壳体内部的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受到的灰尘污染,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2.在进一步设置中,将卡固结构设置为紧密卡设的弹性凸起(凸条)和凹槽,进而减少壳体表面的褶皱结构,减少灰尘的淤积。

3.在进一步设置中,让透明盖板和壳体之间通过热熔胶层相互连接,使壳体表面更加平整;减少灰尘对壳体的污染。

4.在进一步设置中,通过用软质的连接部覆盖端盖和壳体之间的铰接结构,防止灰尘从铰接结构的缝隙中进入壳体从而污染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5.在进一步设置中,通过一体连接的弹性按压键压动抵接块对按钮进行操作,避免灰尘通过按键位置的缝隙中进入壳体从而污染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安装有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端盖和壳体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弹性按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开口;111、第一弹性凹槽;112、连接件;113、铰接轴;12、透光口;121、第二弹性凹槽;13、观察口;131、支撑台;132、透明盖板;133、热熔胶层;14、弹性按压部;141、弹性按压键;142、抵接块;15、磁性吸引部;16、外层壳体;17、缓冲层;18、内层壳体;19、按钮孔;2、端盖;21、弹性凸条;22、铰接部;3、遮挡板;31、弹性凸起;32、磁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手持式激光测距仪防尘外壳,参照图1和图2,包括长方体状的壳体1,由壳体1的一端设有开口11,开口11上盖设有端盖2,端盖2为硬质长方形盖板,端盖2的一侧铰接于壳体1上,在端盖2和壳体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卡固端盖2和壳体1的第一卡固结构。壳体1的一个表面上开设有长方形的观察口13,观察口13上覆盖有透明盖板132。壳体1上还设有若干用于按压按钮的弹性按压部14;开口11的对面开设有长方形的透光口12,透光口12上覆盖有遮挡板3,遮挡板3一边翻转连接于透光口12一侧的壳体1上,另一边通过第二卡固结构卡固在壳体1的外表面。

打开端盖3并将手持式激光测距仪通过开口放入壳体1中,随后通过第二卡固结构将端盖盖合在壳体1上,可以防止灰尘淤积在壳体1表面。需要使用时,打开遮挡板3,以便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发射和吸收激光。在停止使用时,翻转闭合遮挡板3并通过第二卡固结构将遮挡板3卡设在壳体1上,可以减少灰尘落入手持式激光测距仪中。

参照图3,壳体1包括长方体的内层壳体18、包覆在内层壳体18上的缓冲层17和包覆在缓冲层17外的外层壳体16。外层壳体16和内层壳体18均为硬质材料制成。缓冲层17可以在壳体1跌落时吸收壳体1与地面撞击时受到的冲量。

参照图3,所述观察口13内表面的内层壳体18向内延伸有支撑台131,透明盖板132固定放置在支撑台131上,透明盖板132与壳体1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热熔胶层133,所述透明盖板132、热熔胶层133和壳体1的上表面为一平面。上述设置减少了壳体1表面的褶皱结构,不易淤积灰尘。

参照图4和图5,在壳体1的开口处的内层壳体18上开设有铰接孔(图中未标出),在铰接孔中穿设有铰接轴113,端盖2上还设置有铰接部22,铰接轴113穿设于铰接部22中并将端盖2铰接于内层壳体18上,在铰接轴113外端盖2和外层壳体16之间还连接有软质的连接件112。开口11上铰接轴113对面开设有第一弹性凹槽111,端盖2上设置有弹性凸条21,当端盖2翻转至覆盖在开口11上时,弹性凸条21紧密嵌设于第一弹性凹槽111中。

利用软质的连接件112覆盖铰接轴113,可以减少壳体1和端盖3之间的缝隙,从而减少通过缝隙落入壳体1中的灰尘,进而保护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参照图6,遮挡板3的一面上一体设置有弹性凸起31,透光口12一体设置有第二弹性凹槽121,当遮挡板3翻转至盖合透光口12时,弹性凸起31紧密嵌设于第二弹性凹槽121中。

参照图1,遮挡板3上还设置有在弹性凸起31的背面还设置有磁性部32,在壳体1上开设有透光口12的一面设置有磁性吸引部15,磁性部32和磁性吸引部15是磁感线相互连接的磁铁,当遮挡板3从透光口12上打开并翻转180°时,磁性部32与磁性吸引部15通过磁相互作用力相互吸引并固定。

在打开遮挡板3时,可以将遮挡板3固定在磁性吸引部15上,避免遮挡板3晃动从而影响使用。在放置时,关闭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并通过弹性凸起31和第二弹性凹槽121即可将遮挡板3卡固在透光口12上,防止灰尘污染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

参照图7,在壳体1上还开设有若干按钮孔19,在外层壳体16上一体设置有覆盖按钮孔19的弹性按压键141,弹性按压键141向壳体1内部方向一体设置有抵接块142,当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放置于壳体1中时,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按钮嵌设于按钮孔19中并抵接于抵接块142的下表面。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和工作状况如下:

对于实施例中的手持式激光测距仪保护壳,在储存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时,将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放入壳体1,使聚光透镜与发射透镜部位对准透光口12,激光测距仪的视窗正对观察口13,激光测距仪的按钮穿设于按钮孔142中。将弹性凸条21嵌设于第一弹性凹槽111中即可闭合端盖2。将弹性凸起31嵌入第二弹性凹槽121中,将遮挡板3覆盖在透光口12上,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即被完全封闭在壳体1中,可以有效减少尘埃对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污染。

在需要使用手持式激光测距仪进行测距时,打开遮挡板3并通过磁性吸引部15和磁性部32相互吸引,将遮挡板3固定在壳体1表面,通过按压弹性按压键141从而按压手持式激光测距仪上的按钮即可进行测量。当测量完成后,关闭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并通过弹性凸起31和第二弹性凹槽121相互卡合,将遮挡板3重新覆盖在透光口12上,可减少灰尘落入壳体1中,从而起到保护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