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校验一次接线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2243发布日期:2021-03-16 22:3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电流互感器校验一次接线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
技术领域
,具体来说,涉及电流互感器校验一次接线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需要经常对各级变电站、牵引站及电厂、大客户配电房等地的电流互感器开展校验工作,需要将校验设备的一次测试线依次与电流互感器的三相进行夹持接触。通常220kv、110kv电流互感器安装在室外设备区,场地空旷,便于工作的开展,35kv、10kv电流互感器通常安装在室内开关柜处,其中10kv开关柜内安装设备较少,电流互感器安装位置较浅,离后柜门近,也便于开展校验工作,但35kv开关柜内安装有绝缘头、避雷器等多种设备,电流互感器位置较深,离后柜门远,非常不利于工作人员将一次测试线接入电流互感器中。如图1:目前,对于35kv电流互感器校验,需要工作人员钻入开关柜内部进行接线,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对于过深过远的电流互感器,一般在工作地点临时寻找金属杆,一次测试线通过夹持金属杆与电流互感器连接,这些金属杆不易寻找,且导电性能无法保证、机械强度无法保证,易造成夹持不稳定、接线不牢靠,容易误碰其它设备,对安全性、校验效果和工作效率都深有影响。根据部分现场35kv电流互感器校验情况,检验检测一班qc小组统计了试验耗费人力记录,见表1:表1接线方式试验次数试验作业人数需要重复试验次数单次操作试验成功率(百分比%)作业时间钻入开关柜内104280%单次接线人均耗时6分钟使用临时金属杆104820%单次接线人均耗时4分钟由表1可知,上述两种校验接线方式均很耗时,单次电流互感器校验一次接线人均耗时平均值为5分钟,且使用临时金属杆存在接线不稳定,造成试验工作效率低下。为此,qc小组通过交流讨论提出构想,能否通过研制专用工具,解决35kv电流互感器校验一次测试线接线方法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校验工作的综合效益。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电流互感器校验一次接线辅助装置,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避免了人身、设备安全事故隐患。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流互感器校验一次接线辅助装置,它包括绝缘杆、金属夹、控制机构,所述绝缘杆前端设置有金属夹,所述绝缘杆后端设置为绝缘手柄,所述绝缘杆在距离前端1.2m处设置有安全警示线,在安全警示线靠近前端外设置有高压试验接地环,所述金属夹形状为双弧形,所述金属夹非固定侧的拉合控制线引入中空的绝缘杆内部,引入处设置滑轮,引入后改为矩形塑料片,所述高压试验接地环靠近绝缘杆前端外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托架和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从绝缘杆中穿过,其末端与固定托架的托臂连接,所述控制手柄还与矩形塑料片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夹单侧固定在绝缘杆前端的固定座上。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杆设计总长度为1.5m。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夹前端弧形较小,后端弧形较大。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夹单侧长度为10cm,最大开口为4cm,厚度为5mm。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夹采用黄铜材质。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夹非固定侧的拉合控制线选为铝绞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一是可以节省人力,不用作业人员钻入开关柜内,腾出作业空间,避免人身伤害;二是避免使用临时金属杆,避免工作过程中金属杆不稳定,误碰其他设备导致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电流互感器校验一次接线辅助装置。参照图1-3,它包括绝缘杆1、金属夹2、控制机构3,所述绝缘杆1前端设置有金属夹2,其中金属夹2单侧固定在绝缘杆1前端的固定座上4,所述绝缘杆1后端设置为绝缘手柄5,所述绝缘杆1设计总长度为1.5m,在距离前端1.2m处设置有安全警示线6,在安全警示线6靠近前端外设置有高压试验接地环7,高压试验接地环7不仅能方便地进行定期高压试验,还可使作业人员在操作时有明显的手持界限,作业时手持部位不得超过安全警示线标记,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绝缘杆1通过工频耐压试验,保证装置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确保作业的可靠性和人身安全。通过对多种35kv电流互感器尺寸的测量,讨论并计算后,最终确定金属夹2形状为双弧形,前端弧形较小,后端弧形较大,单侧长度为10cm,最大开口为4cm,厚度为5mm,以方便一次测试线鳄鱼夹1cm开口的夹持,金属夹2能牢固夹在电流互感器上,形状具有通用性,方便一次测试线夹持,金属夹2采用黄铜材质,导电性良好,机械强度合适,采用铝制弹簧,弹簧弹力为15牛,与人手的握力相当。前端金属夹2为常闭状态,作业时张开并夹住电流互感器,金属夹2非固定侧的拉合控制线选为铝绞线8,引入中空的绝缘杆1内部,引入处设置滑轮,引入后,无需弯折,改为与绝缘杆1同材质的矩形塑料片9,以保证机械强度和绝缘性,在高压试验接地环7靠近绝缘杆1前端外设置有控制机构3,所述控制机构3包括固定托架10和控制手柄11,所述控制手柄11从绝缘杆1中穿过,其末端与固定托架10的托臂连接,控制手柄可以绕其与托臂连接处转动,控制手柄11还与矩形塑料片连接,因为矩形塑料片绝缘,控制机构3仍使用铜制材料,保证了足够的机械强度,通过控制手柄控制前端金属夹的开合,前端导电良好,后端绝缘。装配后的验证结论:qc小组人员在计量室车间对组装好的35kv电流互感器校验一次接线连杆进行模拟测试,发现连杆长度、质量适中,控制机构操作方便,金属夹咬合力度适宜,仅需一人即可轻松将一次测试线连接至模拟互感器上,工具的研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改进后的一次接线连杆进行测试,利用停电检修机会,测试了春秋塘变、红石变、蓼城变3个变电站的35kv电流互感器,测试过程中接线工作均由一人完成,如表2所示:表2改进后单人即可完成整个压接线过程,26次试验均为一次完成,未出现重复试验的情况,单次操作试验成功率平均值100%,总平均接线时间为30.5秒,达到预期目标!效益分析(一)安全效益采用35kv电流互感器校验一次接线连杆:一是可以节省人力,不用作业人员钻入开关柜内,腾出作业空间,避免人身伤害;二是避免使用临时金属杆,避免工作过程中金属杆不稳定,误碰其他设备导致事故的发生。(二)经济效益35kv电流互感器校验一次接线连杆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工作时间,qc活动前电流互感器校验一次接线时间平均为5分钟,且经常因接线不牢导致重复试验。采用专用工具,单次操作试验成功率提升至100.00%,接线时间减少至30.5秒,由此减少了工作时间,同时,35kv电流互感器校验一次接线连杆的使用可有效缩短计划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为公司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优化供电服务。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