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洛氏硬度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1763发布日期:2020-06-30 19:4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洛氏硬度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度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洛氏硬度计。



背景技术:

洛氏硬度测量是目前最为普遍的硬度检测方法之一,常常应用洛氏硬度计对检测试件的洛氏硬度进行测量。

中国专利cn207623165u公开了一种洛氏硬度计,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工作槽,工作槽的上端设置有金刚石压头,工作槽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靠近金刚石压头的端部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面设置有平台座。

上述洛氏硬度计在使用时,需要将待测物件放置于平台座上,但是上述平台座只能测量一些表面平整的待测物件,对于滚子或者表面不平整的待测物件将难以测量,需要不断更换不同的平台座,适用性较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洛氏硬度计,具有高适用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洛氏硬度计,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工作台,并且所述安装槽的顶壁设置有位于所述工作台正上方的压头;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并排设置有一对支撑条,每个所述支撑条的两端均向下弯折设置有支撑杆,并且所述支撑杆夹持所述工作台的两侧;所述工作台的两端端面上均水平设置有滑动槽,每对所述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的滑动杆,并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一对所述滑动杆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洛氏硬度计对平整的待测物件进行检测时,直接将待测物件放置于工作台上,即可实现待测物件的稳定放置,随后即可对待测物件进行硬度检测。当需要对滚子或者表面不平整的待测物件进行检测时,将待测物件放置于工作台上,并利用驱动机构控制一对滑动杆相互靠近,此时滑动杆带动支撑杆以及支撑条同步运动。直至一对支撑条夹持待测物件的两侧时,实现待测物件的夹持固定,此时即可对待测物件进行硬度检测。因此通过设置一对支撑条,实现滚子或者表面不平整的待测物件的夹持固定,使得上述工作台可以同时适配于不同形状的待测物件,达到了高适用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一对所述滑动槽之间,并且所述空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分别连通一对所述滑动槽的通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绞盘,所述绞盘上设置有一对铰绳,并且所述铰绳穿设过所述通孔后固定于所述滑动杆的内侧壁;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外部,所述工作台的外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转轴的锁定部,并且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工作台外部的一端还设置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控制一对滑动杆相互靠近时,摇动手轮带动转轴旋转,此时转轴带动绞盘同步运动,并实现铰绳的绕卷。此时铰绳拉动一对滑动杆相互靠近,并且直至滑动杆的位置合适后,利用锁定部对转轴进行固定,即可实现滑动杆的锁定。当需要控制一对滑动杆相互远离时,先将锁定部解除,然后摇动手轮带动转轴反向旋转,此时转轴带动绞盘同步运动,并实现铰绳的放线,从而实现滑动杆的锁定解除,此时直接拉动一对滑动杆相互远离即可。因此通过设置操作简便的驱动机构,使得一对支撑条的靠近或远离过程更加快捷方便,从而使得待测物件的固定和取卸过程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转轴下方的锁定管,所述锁定管的内部竖直滑动连接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转轴外壁的橡胶头,且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转轴外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挡板上端面和所述锁定管的下端面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解除锁定部时,拉动挡板向下运动,此时挡板拉动弹簧伸长,并带动锁定杆以及橡胶头同步向下运动。直至橡胶头脱离转轴的外壁时,实现转轴的锁定解除,即实现锁定部的解除。当锁紧锁定部时,松开挡板,此时弹簧缩回并驱动挡板向上运动,此时挡板带动锁定杆以及橡胶头同步向上运动。直至橡胶头压紧转轴的外壁时,利用橡胶头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对转轴进行锁定,即实现锁定部的锁紧。锁定部的结构简洁,并且操作过程轻松方便,进而实现转轴的快速锁紧和解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头的上端面设置有锁定条,所述转轴的外壁均布有若干供所述锁定条嵌入的锁定槽,并且多个所述锁定槽沿所述转轴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锁定块和锁定槽的配合,增大橡胶头与转轴之间的紧固程度,从而增大锁定部工作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的侧壁设置有书写板,所述书写板靠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书写纸和书写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多个待测物件逐一进行测试时,利用书写纸和书写笔的配合,实现每组数据的记载,从而使得数据的记载过程更加轻松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书写板铰接于所述机体的侧壁,所述机体的侧壁设置有供所述书写笔和所述书写纸嵌入的凹槽,并且所述书写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吸附所述机体侧壁的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铰接的书写板以及凹槽的配合,实现书写纸和书写笔的收纳,避免洛氏硬度计搬运时书写板出现断裂现象,从而使得上述洛氏硬度计的搬运过程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嵌设有照明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照明灯为工作台位置提供光亮,使得待测物件的检测过程更加方便,便于上述洛氏硬度计在黑暗环境下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照明灯启闭的按钮开关,并且所述书写板靠近所述书写纸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按压所述按钮开关的压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待测物件进行测试时,打开书写板,此时书写板带动压块同步运动,并且压块逐渐脱离按钮开关,实现照明灯的自动开启控制。当待测物件测试完毕时,关闭书写板,此时书写板带动压块同步运动,并且压块逐渐按压按钮开关,实现照明灯的自动关闭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一对支撑条,实现滚子或者表面不平整的待测物件的夹持固定,使得上述工作台可以同时适配于不同形状的待测物件,达到了高适用性的效果;

2.通过设置操作简便的驱动机构,使得一对支撑条的靠近或远离过程更加快捷方便,从而使得待测物件的固定和取卸过程更加方便;

3.通过设置结构简洁,并且操作过程轻松方便的锁定部,实现转轴的快速锁紧和解除;

4.通过设置书写纸和书写笔的配合,实现多组数据的快速记载,从而使得数据的记载过程更加轻松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锁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11、凹槽;12、按钮开关;2、安装槽;21、照明灯;3、升降台;4、工作台;41、支撑条;42、支撑杆;43、滑动槽;44、滑动杆;45、空腔;46、通孔;5、压头;6、书写板;61、书写纸;62、书写笔;63、磁铁;64、压块;7、驱动机构;71、转轴;72、绞盘;73、铰绳;74、手轮;75、锁定槽;8、锁定部;81、锁定管;82、锁定杆;83、橡胶头;84、锁定条;85、挡板;8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洛氏硬度计,包括机体1,机体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的底壁设置有升降台3,升降台3上设置有工作台4,并且安装槽2的顶壁设置有位于工作台4正上方的压头5。

当使用上述洛氏硬度计时,将待测物件放置于工作台4上,然后利用升降台3驱动工作台4向上运动,此时升降台3带动待测物件同步向上运动。直至待测物件抵触压头5时,继续驱动工作台4以及待测物件向上运动,即可实现待测物件的硬度测量。

如图1所示,机体1的侧壁铰接设置有书写板6,书写板6靠近安装槽2的一侧设置有书写纸61和书写笔62。机体1的侧壁设置有供书写笔62和书写纸61嵌入的凹槽11,并且书写板6上还设置有用于吸附机体1侧壁的磁铁63。

当对多个待测物件进行注意测量时,先拉动书写板6向外转动,此时书写板6带动书写纸61和书写笔62同步运动,随后即可利用书写纸61和书写笔62的配合,实现每组数据的快速记载,从而使得数据的记载过程更加轻松方便。

当待测物件检测完毕后,将书写笔62固定于书写板6上,然后驱动书写板6反向翻转,直至书写板6上的磁铁63吸引机体1的侧壁时,书写纸61和书写笔62嵌入凹槽11内,实现书写纸61和书写笔62的收纳。

如图1所示,安装槽2的内侧壁嵌设有照明灯21,凹槽1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照明灯21启闭的按钮开关12,并且书写板6靠近书写纸6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按压按钮开关12的压块64。

当打开书写板6时,书写板6带动压块64同步运动,并且压块64逐渐脱离按钮开关12。当压块64完全脱离按钮开关12时,实现照明灯21的自动开启控制。此时即可利用照明灯21为工作台4位置提供光亮,使得待测物件的检测过程更加方便。

当关闭书写板6时,书写板6带动压块64同步运动,并且压块64逐渐按压按钮开关12。直至书写板6上的磁铁63吸引机体1的侧壁时,压块64压紧按钮开关12,从而实现照明灯21的自动关闭控制。

如图2、图3所示,工作台4的上端面并排设置有一对支撑条41,每个支撑条41的两端均向下弯折设置有支撑杆42,并且支撑杆42夹持工作台4的两侧。

如图2、图3所示,工作台4的两端端面上均水平设置有滑动槽43,每对支撑杆42之间均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滑动槽43的滑动杆44,并且工作台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一对滑动杆44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机构7。

当需要对滚子或者表面不平整的待测物件进行检测时,将待测物件放置于工作台4上,然后利用驱动机构7控制一对滑动杆44相互靠近,此时滑动杆44带动支撑杆42以及支撑条41同步运动。直至一对支撑条41夹持待测物件的两侧时,对滑动杆44以及支撑条41进行固定,即可实现待测物件的夹持固定,此时即可对待测物件进行硬度检测。

如图2、图3所示,工作台4内设置有空腔45,空腔45位于一对滑动槽43之间,并且空腔45的两侧均设置有分别连通一对滑动槽43的通孔46。

如图2、图3所示,驱动机构7包括水平设置于空腔45内的转轴71,转轴71上设置有绞盘72,绞盘72上设置有一对铰绳73,并且铰绳73穿设过通孔46后固定于滑动杆44的内侧壁。

如图2、图3所示,转轴71的一端位于工作台4的外部,工作台4的外壁设置有用于固定转轴71的锁定部8,并且转轴71位于工作台4外部的一端还设置有手轮74。

当需要控制一对滑动杆44相互靠近时,摇动手轮74带动转轴71旋转,此时转轴71带动绞盘72同步运动,并实现铰绳73的绕卷。同时铰绳73将拉动一对滑动杆44相互靠近,并且直至滑动杆44的位置合适后,利用锁定部8对转轴71进行固定,即可实现滑动杆44的锁定,同时实现对待测物件的夹持固定。

当需要控制一对滑动杆44相互远离时,先将锁定部8解除,然后摇动手轮74带动转轴71反向旋转,此时转轴71带动绞盘72同步运动,并实现铰绳73的放线,从而实现滑动杆44的锁定解除,此时直接拉动一对滑动杆44相互远离,即可实现对待测物件的锁定解除。

如图2、图4所示,锁定部8包括设置于转轴71下方的锁定管81,锁定管81的内部竖直滑动连接有锁定杆82,锁定杆82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压紧转轴71外壁的橡胶头83。

如图2、图4所示,橡胶头83的上端面设置有锁定条84,转轴71的外壁均布有若干供锁定条84嵌入的锁定槽75,并且多个锁定槽75沿转轴71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如图2、图4所示,锁定杆82的下端设置有挡板85,并且转轴71外壁套设有弹簧86,弹簧86位于挡板85上端面和锁定管81的下端面之间。

当解除锁定部8时,拉动挡板85向下运动,此时挡板85拉动弹簧86伸长,并带动锁定杆82以及橡胶头83同步向下运动,此时橡胶头83带动锁定条84同步运动。直至橡胶头83上的锁定条84完全脱离转轴71外壁的锁定槽75时,实现转轴71的锁定解除,即实现锁定部8的解除。

当锁紧锁定部8时,松开挡板85,此时弹簧86缩回并驱动挡板85向上运动,并且挡板85带动锁定杆82以及橡胶头83同步向上运动。直至橡胶头83压紧转轴71的外壁时,橡胶头83上的锁定条84嵌入转轴71外壁的锁定槽75内,此时利用橡胶头83与转轴71之间的摩擦力以及锁定条84和锁定槽75的配合,对转轴71进行锁定,即实现锁定部8的锁紧。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