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原始观测量感知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1926发布日期:2020-08-11 21:1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星原始观测量感知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和边缘计算技术的卫星原始观测数据感知终端,用于提供区域内卫星定位信息、干扰功率、载波相位等原始观测量的实时感知。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卫星导航信息观测中,设备体积巨大,成本高昂,无法实现数据的高速有效回传。这种方式为分析区域内的干扰,校验当地的卫星定位信息带来很大困难;且得到的卫星数据不具备实时性,不能快速的适应地域内信息产生的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的卫星原始信息感知终端,能够实时将卫星信号在终端进行边缘计算后,通过4g网络打包传给云端;多台设备可进行灵活组网,实现区域内卫星数据的实时感知,在云端通过数据的分析,可有效剔除差异化数据,提高区域内功率感知与定位信息的准确性;可以在秒级范围内满足数据接收、处理与转发;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下支持ip地址,sim卡注册信息的设置;同时具备较大的电池容量,和低电量指示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卫星原始观测量感知终端,包括干扰功率感知模块、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4gdtu模块、mcu控制与计算模块和eerom存储配置模块,通过微带天线接收卫星信号,卫星信号经过干扰功率感知模块进入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解析出导航信息与原始观测量,然后通过mcu控制与计算模块进行边缘计算与数据打包,通过4gdtu模块将数据包发送至固定ip地址的服务端,eerom存储配置模块用于将数据进行存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干扰功率感知模块包括截止滤波器dfc1575、声表滤波器ta1621a、ta1575、hdf1602a、滤波器ta1575ll、第一功分器gp2s1+u38、第二功分器gp2s1+u36、放大器spf-5043z、限幅器smp1330-005l和检波器ad8362,集成电路u1的引脚1、引脚2、引脚4、引脚5接地,引脚3分别连接电阻r18和电阻r19的第一端,电阻r18的第二端与电感l17的第一端连接后与截止滤波器dfc1575的引脚1相连,电阻r19的第二端和电感l17的第二端接地,截止滤波器dfc1575的引脚2依次与电容c20、电容c21和电感l3串联连接后与放大器grf2051的引脚2连接,电容c21和电感l3的连接端与电容c25连接后接地,放大器grf2051的引脚8依次与电容c22和电容c23串联连接后与声表滤波器ta1621a引脚2相连,电容c22和电容c23的连接端与电容c26连接后接地,声表滤波器ta1621a引脚5与电容c24连接后与第一功分器gp2s1+u38的引脚2相连;

信号通过第一功分器gp2s1+u38分离为两路,一路为第一功分器gp2s1+u38的引脚7与电容c16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和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电阻r15的第一端相连后电容c17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7的第二端与第一放大器spf-5043zu2的引脚3连接,电阻r14的第二端和电阻r15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放大器spf-5043zu2的引脚1分别与电感l1的第一端和电容c18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7的第一端、电容c10的第一端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5v电源连接,电容c7的第二端、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18的第二端与限幅器smp1330-005l的引脚2连接,限幅器smp1330-005l的引脚1与电容c19连接后与第二功分器gp2s1+u36的引脚2连接,第二功分器gp2s1+u36将信号进行分离,第二功分器gp2s1+u36的引脚9与电容c48相连后与声表滤波器ta1575引脚2连接,声表滤波器ta1575引脚5分别与电阻r39的第一端和电阻r4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9的第二端与电阻r46的第一端连接后与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中的gps接收模块相连,电阻r45的第二端和电阻r46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功分器gp2s1+u36的引脚7与电容c49相连后与声表滤波器hdf1602a的引脚2连接,声表滤波器hdf1602a的引脚5分别与电阻r13的第一端和电阻r1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3的第二端与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后与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中的glonass接收模块相连,电阻r16的第二端和电阻r17的第二端接地;

另一路为第一功分器gp2s1+u38的引脚9与电容c29连接后与滤波器ta1575ll的引脚2相连,滤波器ta1575ll的引脚5分别与电阻r22的第一端和电阻r2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2的第二端与电阻r24的第一端连接后与电容c32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2的第二端与第二放大器spf-5043zu6的引脚3连接,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电阻r24的第二端接地,第二放大器spf-5043zu6的引脚1分别与电感l4和电容c31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7、电容c28、电阻r2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1的第二端与5v电源连接,电容c27和电容c28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31的第二端与电阻r49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9的第二端与集成电路u11的引脚5连接,集成电路u11的引脚4接地,集成电路u11的引脚1与电容c6连接后与检波器ad8362的引脚4相连,集成电路u11的引脚3与电容c8连接后与检波器ad8362的引脚5相连,检波器ad8362的引脚11和引脚12连接后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50、电容c52和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0和电容c52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5的第二端与mcu控制与计算模块相连,检波器ad8362的引脚13分别与电容c5、电容c4、电容c1和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5、电容c4、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5v电源。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的gps接收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7,集成电路u7的型号采用neo-m8t-0-10,集成电路u7的引脚1为gps使能开关,集成电路u7的引脚11为rf输入端口,与干扰功率感知模块相连,集成电路u7的引脚21为gps接收端口,集成电路u7的引脚22为gps发送端口,集成电路u7的引脚21和引脚22均与mcu控制与计算模块相连,集成电路u7的引脚10、引脚12、引脚13和引脚24接地,集成电路u7的引脚22与供电电路相连,集成电路u7的引脚23分别与电感l5、电容c33和电容c34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33和电容c34的第二端接地,电感l5的第二端与供电电路相连。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的glonass接收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8,集成电路u8的型号采用neo-m8t-0-10,集成电路u8的引脚1为glonass使能开关,集成电路u8的引脚11为rf输入端口,与干扰功率感知模块相连,集成电路u8的引脚21为glonass接收端口,集成电路u8的引脚22为glonass发送端口,集成电路u8的引脚21和引脚22均与mcu控制与计算模块相连,集成电路u8的引脚10、引脚12、引脚13和引脚24接地,集成电路u8的引脚22与供电电路相连,集成电路u8的引脚23分别与电感l6、电容c35和电容c36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35和电容c36的第二端接地,电感l6的第二端与供电电路相连。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mcu控制与计算模块为本终端核心控制部分和计算处理部分,包括一颗拥有三路串口的芯片stm32rbt6,芯片stm32rbt6的引脚3和引脚4连接32.768khz晶振电路,芯片stm32rbt6的引脚5和引脚6连接8mhz晶振电路,芯片stm32rbt6的引脚16分别与电阻r116和电阻r12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16的第二端与4gdtu模块中的7600接收端口相连,电阻r121的第二端与4gdtu模块中的ec20接收端口相连,芯片stm32rbt6的引脚17分别与电阻r95和电阻r11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95的第二端与4gdtu模块中的7600发送端口连接,电阻r113的第二端与4gdtu模块中的ec20发送端口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29与glonass接收模块中集成电路u8的引脚21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30与glonass接收模块中集成电路u8的引脚20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42与gps接收模块中集成电路u7的引脚21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43与gps接收模块中集成电路u7的引脚20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24干扰功率检测管脚,与干扰功率感知模块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25为20000mah电池电量检测管脚,与电池电量检测电路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33、引脚34、引脚35和引脚36通过flash预留电路与eerom存储配置模块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40、引脚58和引脚59直接与eerom存储配置模块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53为4g通信成功指示管脚,指示灯尝试通信时闪烁,通信成功时常亮,芯片stm32rbt6的引脚51为电池电量指示管脚,与电量指示电路连接,指示灯电量高时常灭,电量低时常亮。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池电量检测电路包括与芯片stm32rbt6的引脚25连接的电阻r65,电阻r6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70、电阻r66和电阻r6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6的第二端与电阻r6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7的第二端与电容c70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62的第二端与电源插头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量指示电路包括与芯片stm32rbt6的引脚51连接的电阻r56,电阻r56的第二端连接红灯。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eerom存储配置模块包括芯片at24c16a,芯片at24c16a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和引脚4分别接地和与电容c100的第一端连接,芯片at24c16a的引脚5分别与电阻r123的第一端和芯片stm32rbt6的引脚59连接,芯片at24c16a的引脚6分别与电阻r122的第一端和芯片stm32rbt6的引脚58连接,芯片at24c16a的引脚7和芯片stm32rbt6的引脚40连接,芯片stm32rbt6通过芯片at24c16a的引脚5、引脚6、引脚7配置ip地址、ip协议类型、目标ip、目标端口号、设备序列号、电话号码和缓存信息,如果配置超时或者失败会向mcu控制与计算模块返回错误信息,芯片at24c16a的引脚8、电阻r122的第二端、电阻r123的第二端和电容c100的第二端均与flash预留电路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flash预留电路包括芯片u17,所述芯片u17的型号为m25p16-vmn6t,芯片u17的引脚1分别与芯片stm32rbt6的引脚33和电阻r42的第一端连接,芯片u17的引脚2与芯片stm32rbt6的引脚35连接,芯片u17的引脚3与电阻r4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2和电阻r4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46的第一端和电感l8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46的第二端接地,芯片u17的引脚4接地,芯片u17的引脚5分别与电阻r52的第一端和电阻r4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2的第二端与芯片stm32rbt6的引脚36连接,芯片u17的引脚6分别与电阻r47的第一端和芯片stm32rbt6的引脚34连接,芯片u17的引脚7和引脚8分别与电容c50的第一端、电阻r47的第二端、电阻r48的第二端和电感l8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8的第二端与eerom存储配置模块相连,电容c50的第二端接地。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4gdtu模块包括芯片ec20,芯片ec20的引脚22为7600接收端口,引脚19为7600发送端口,引脚23为ec20接收端口,引脚31为ec20发送端口,引脚42为网络透传指示灯,网络通信成功时,指示灯会闪烁,引脚22为dtu重新启动端口,引脚36和引脚38为usb控制端口,引脚14为sim卡重启端口,引脚10为sim卡数据端口,引脚12为sim卡时钟端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发明通过微带天线接收卫星信号,然后通过两路ublox-8系列芯片解析出导航信息与原始观测量,通过mcu的边缘计算与数据打包,将导航信息、原始观测量、干扰功率、设备信息、电池电量以与约定好的通信格式整理,通过at指令将数据包以每包以固定字节的形式发出,通过4g网络发送该数据包至固定ip地址的服务端,能够实时将经过处理的glonass&gps导航信息原始观测量发往云端;多台设备可进行灵活组网,实现区域内卫星数据的实时感知,在云端通过数据的分析,可有效剔除差异化数据,提高区域内功率感知与定位信息的准确性。

2、本发明同一个串口既可以用于配置ip协议类型,目标ip,目标端口号,设备序列号,电话号码,缓存信息,又可以用于rmc信息,原始观测量的发送与接收,在仅只有两路接收串口,一路发射串口的基础上进行了复用,进一步提高了mcu片上资源的利用效率。

3、本发明功率检测与电池电量检测采用计时器挂起的方式,独立于导航信息的接收,功率检测每500ms检测一次干扰功率,电池电量检测每500ms通过电压检测法,检测一次电池电量,即使在没有导航信息的情况下,电池电量功能依然有效,功率检测值为最后接收到的数据值。

4、本发明接收导航信息采用双路ublox-8高精度导航芯片,射频电路采用巴伦滤波,mcu采用stm32rbt6,dtu采用移远ec-20,射频与数字电路处理整合在一块电路板上,设计高度芯片化,一体化;stm32rbt6芯片基于arm-m3架构,支持72mhz时钟分频,通过优化中断优先级与数据打包方式实现秒级的数据传输。

5、本发明能够设置服务端ip和设备信息,即使服务器地址发生变动也可以进行重新配置部署,能够在移动组网的场景下工作,用户使用不同运营商物联网卡都可以进行工作。

6、本发明能够连续十几个小时工作,程序带有低电量预警指示功能,当电池电压低于2.5v时,低电量指示灯亮起,同时本发明采用整体防水设计,包括防水航插、倾斜角弧面角设计等,能够有效的在雨天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干扰功率感知模块第一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干扰功率感知模块第二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gps接收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glonass接收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mcu控制与计算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电池电量检测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发明电量指示电路原理图;

图9是本发明eerom存储配置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10是本发明flash预留电路原理图;

图11是本发明4gdtu模块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卫星原始观测量感知终端,包括干扰功率感知模块、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4gdtu模块、mcu控制与计算模块和eerom存储配置模块,通过微带天线接收卫星信号,卫星信号经过干扰功率感知模块进入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解析出导航信息与原始观测量,然后通过mcu控制与计算模块进行边缘计算与数据打包,通过4gdtu模块将数据包发送至固定ip地址的服务端,eerom存储配置模块用于将数据进行存储。本发明将导航信息、原始观测量、干扰功率、设备信息、电池电量以与约定好的通信格式整理,通过at指令将数据包以每包以固定字节的形式发出,通过4g网络发送该数据包至固定ip地址的服务端,能够实时将经过处理的glonass&gps导航信息原始观测量发往云端。

如图2和图3所示,干扰功率感知模块包括截止滤波器dfc1575、声表滤波器ta1621a、ta1575、hdf1602a、滤波器ta1575ll、第一功分器gp2s1+u38、第二功分器gp2s1+u36、放大器spf-5043z、限幅器smp1330-005l和检波器ad8362,集成电路u1的引脚1、引脚2、引脚4、引脚5接地,引脚3分别连接电阻r18和电阻r19的第一端,电阻r18的第二端与电感l17的第一端连接后与截止滤波器dfc1575的引脚1相连,电阻r19的第二端和电感l17的第二端接地,截止滤波器dfc1575的引脚2依次与电容c20、电容c21和电感l3串联连接后与放大器grf2051的引脚2连接,电容c21和电感l3的连接端与电容c25连接后接地,放大器grf2051的引脚8依次与电容c22和电容c23串联连接后与声表滤波器ta1621a引脚2相连,电容c22和电容c23的连接端与电容c26连接后接地,声表滤波器ta1621a引脚5与电容c24连接后与第一功分器gp2s1+u38的引脚2相连;

信号通过第一功分器gp2s1+u38分离为两路,一路为第一功分器gp2s1+u38的引脚7与电容c16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和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电阻r15的第一端相连后电容c17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7的第二端与第一放大器spf-5043zu2的引脚3连接,电阻r14的第二端和电阻r15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放大器spf-5043zu2的引脚1分别与电感l1的第一端和电容c18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7的第一端、电容c10的第一端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5v电源连接,电容c7的第二端、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18的第二端与限幅器smp1330-005l的引脚2连接,限幅器smp1330-005l的引脚1与电容c19连接后与第二功分器gp2s1+u36的引脚2连接,第二功分器gp2s1+u36将信号进行分离,第二功分器gp2s1+u36的引脚9与电容c48相连后与声表滤波器ta1575引脚2连接,声表滤波器ta1575引脚5分别与电阻r39的第一端和电阻r4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9的第二端与电阻r46的第一端连接后与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中的gps接收模块相连,电阻r45的第二端和电阻r46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功分器gp2s1+u36的引脚7与电容c49相连后与声表滤波器hdf1602a的引脚2连接,声表滤波器hdf1602a的引脚5分别与电阻r13的第一端和电阻r1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3的第二端与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后与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中的glonass接收模块相连,电阻r16的第二端和电阻r17的第二端接地;

另一路为第一功分器gp2s1+u38的引脚9与电容c29连接后与滤波器ta1575ll的引脚2相连,滤波器ta1575ll的引脚5分别与电阻r22的第一端和电阻r2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2的第二端与电阻r24的第一端连接后与电容c32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2的第二端与第二放大器spf-5043zu6的引脚3连接,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电阻r24的第二端接地,第二放大器spf-5043zu6的引脚1分别与电感l4和电容c31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7、电容c28、电阻r2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1的第二端与5v电源连接,电容c27和电容c28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31的第二端与电阻r49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9的第二端与集成电路u11的引脚5连接,集成电路u11的引脚4接地,集成电路u11的引脚1与电容c6连接后与检波器ad8362的引脚4相连,集成电路u11的引脚3与电容c8连接后与检波器ad8362的引脚5相连,检波器ad8362的引脚11和引脚12连接后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50、电容c52和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0和电容c52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5的第二端与mcu控制与计算模块相连,检波器ad8362的引脚13分别与电容c5、电容c4、电容c1和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5、电容c4、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5v电源。

如图4和图5所示,gps&glonass双路接收模块分别采用两颗ublox-8系列高精度导航芯片对gps与glonass导航信息与原始观测量进行输出。如图4所示,gps接收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7,集成电路u7的型号采用neo-m8t-0-10,集成电路u7的引脚1为gps使能开关,集成电路u7的引脚11为rf输入端口,与干扰功率感知模块相连,集成电路u7的引脚21为gps接收端口,集成电路u7的引脚22为gps发送端口,集成电路u7的引脚21和引脚22均与mcu控制与计算模块相连,集成电路u7的引脚10、引脚12、引脚13和引脚24接地,集成电路u7的引脚22与供电电路相连,集成电路u7的引脚23分别与电感l5、电容c33和电容c34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33和电容c34的第二端接地,电感l5的第二端与供电电路相连。

如图5所示,glonass接收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8,集成电路u8的型号采用neo-m8t-0-10,集成电路u8的引脚1为glonass使能开关,集成电路u8的引脚11为rf输入端口,与干扰功率感知模块相连,集成电路u8的引脚21为glonass接收端口,集成电路u8的引脚22为glonass发送端口,集成电路u8的引脚21和引脚22均与mcu控制与计算模块相连,集成电路u8的引脚10、引脚12、引脚13和引脚24接地,集成电路u8的引脚22与供电电路相连,集成电路u8的引脚23分别与电感l6、电容c35和电容c36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35和电容c36的第二端接地,电感l6的第二端与供电电路相连。

如图6所示,mcu控制与计算模块为本终端核心控制部分和计算处理部分,包括一颗拥有三路串口的芯片stm32rbt6,该stm32芯片基于arm-m3架构,支持72mhz时钟分频,通过优化中断优先级与数据打包方式实现秒级的数据传输。芯片stm32rbt6的引脚3和引脚4连接32.768khz晶振电路,芯片stm32rbt6的引脚5和引脚6连接8mhz晶振电路,芯片stm32rbt6的引脚16分别与电阻r116和电阻r12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16的第二端与4gdtu模块中的7600接收端口相连,电阻r121的第二端与4gdtu模块中的ec20接收端口相连,芯片stm32rbt6的引脚17分别与电阻r95和电阻r11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95的第二端与4gdtu模块中的7600发送端口连接,电阻r113的第二端与4gdtu模块中的ec20发送端口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29与glonass接收模块中集成电路u8的引脚21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30与glonass接收模块中集成电路u8的引脚20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42与gps接收模块中集成电路u7的引脚21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43与gps接收模块中集成电路u7的引脚20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24干扰功率检测管脚,与干扰功率感知模块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25为20000mah电池电量检测管脚,与电池电量检测电路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33、引脚34、引脚35和引脚36通过flash预留电路与eerom存储配置模块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40、引脚58和引脚59直接与eerom存储配置模块连接,芯片stm32rbt6的引脚53为4g通信成功指示管脚,指示灯尝试通信时闪烁,通信成功时常亮,芯片stm32rbt6的引脚51为电池电量指示管脚,与电量指示电路连接,指示灯电量高时常灭,电量低时常亮。

如图7所示,电池电量检测电路包括与芯片stm32rbt6的引脚25连接的电阻r65,电阻r6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70、电阻r66和电阻r6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6的第二端与电阻r6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7的第二端与电容c70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62的第二端与电源插头连接。程序带有低电量预警指示功能,当电池电压低于2.5v时,低电量指示灯亮起。

如图8所示,电量指示电路包括与芯片stm32rbt6的引脚51连接的电阻r56,电阻r56的第二端连接红灯。

如图9所示,eerom存储配置模块包括芯片at24c16a,芯片at24c16a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和引脚4分别接地和与电容c100的第一端连接,芯片at24c16a的引脚5分别与电阻r123的第一端和芯片stm32rbt6的引脚59连接,芯片at24c16a的引脚6分别与电阻r122的第一端和芯片stm32rbt6的引脚58连接,芯片at24c16a的引脚7和芯片stm32rbt6的引脚40连接,芯片stm32rbt6通过芯片at24c16a的引脚5、引脚6、引脚7配置ip地址、ip协议类型、目标ip、目标端口号、设备序列号、电话号码和缓存信息,如果配置超时或者失败会向mcu控制与计算模块返回错误信息,芯片at24c16a的引脚8、电阻r122的第二端、电阻r123的第二端和电容c100的第二端均与flash预留电路连接。

其中,flash预留电路如图10所示,包括芯片u17,所述芯片u17的型号为m25p16-vmn6t,芯片u17的引脚1分别与芯片stm32rbt6的引脚33和电阻r42的第一端连接,芯片u17的引脚2与芯片stm32rbt6的引脚35连接,芯片u17的引脚3与电阻r4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2和电阻r4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46的第一端和电感l8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46的第二端接地,芯片u17的引脚4接地,芯片u17的引脚5分别与电阻r52的第一端和电阻r4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2的第二端与芯片stm32rbt6的引脚36连接,芯片u17的引脚6分别与电阻r47的第一端和芯片stm32rbt6的引脚34连接,芯片u17的引脚7和引脚8分别与电容c50的第一端、电阻r47的第二端、电阻r48的第二端和电感l8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8的第二端与eerom存储配置模块相连,电容c50的第二端接地。

如图11所示,4gdtu模块包括芯片ec20,芯片ec20的引脚22为7600接收端口,引脚19为7600发送端口,引脚23为ec20接收端口,引脚31为ec20发送端口,引脚42为网络透传指示灯,网络通信成功时,指示灯会闪烁,引脚22为dtu重新启动端口,引脚36和引脚38为usb控制端口,引脚14为sim卡重启端口,引脚10为sim卡数据端口,引脚12为sim卡时钟端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