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不同年份白鲜皮的红外及其双指标辅助分析的鉴别方法

文档序号:24545189发布日期:2021-04-06 11: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不同年份白鲜皮的红外及其双指标辅助分析的鉴别方法,并通过双指标序列辅助分析不同年份之间的化学成分之间的差异,以及与抗氧化作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白鲜皮的组分种类变化不大、但含量变化较大,抗氧化活性随着年限的延长而增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ft-ir和sd-ir测定2年生、3年生、4年生和7年生白鲜皮,结果不同生长年份的白鲜皮特征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不同,虽然2年生、3年生、4年生和7年生白鲜皮的光谱非常相似,但在通过红外二阶导数光谱可以观察到形状和强度上的一些差异,在3420、2927、1739、1630、1414、1045、928和781cm-1处出现特征峰,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白鲜碱、黄柏酮和梣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双指标序列分析中3年生:4年生共峰率为87.50%,变异峰比很低7.14%,将2年生:7年生,3年生:7年生,4年生:7年生与其他组综合分析,发现共峰率较低,变异峰率较高,说明7年生的组成与其他样本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7年生中黄柏酮的含量略有下降,白鲜碱的含量有所提高,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白鲜皮的组成种类变化不大、但含量有较大变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取不同浓度的白鲜皮甲醇提取液以及vc水溶液进行清除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在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体系中,vc、2年生、3年生、4年生、7年生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87、9.758、8.990、7.428、3.786μg/ml;在清除abts自由基的抗氧化体系中,ic50值分别为0.417、1.029、0.791、0.775、0.300μg/ml。


技术总结
不同生长期的白鲜皮的红外FT‑IR及其二阶导数光谱SD‑IR特征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不同,在3420、2927、1739、1630、1414、1045、928和781 cm‑1处出现特征峰,推测主要成分为多糖、白鲜碱、黄柏酮和梣酮;双指标序列综合分析,发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白鲜皮的组分种类变化不大、但含量有变化;抗氧化活性评价表明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强。红外光谱和生物活性分析表明,该技术为今后白鲜皮及其他天然产物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技术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周鸿立;曹冬雪;刘忆颖;林欣悦;孙睿;郝情情;王亚婷;张艺潼;陈堉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化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