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强度测试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7881发布日期:2020-09-18 18:5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电气强度测试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强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强度测试用工装。



背景技术:

传统上,需要对商用空调模块机室外机电气盒进行打绝缘耐压测试,以便测试电气盒的耐压绝缘性能现行品中央空调模块机室外机的电气盒,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耐压绝缘测试对于单层电气盒适用,原因在于需短接的测试元件都在可视可操作范围内,从而可以将这些元器件直接短接在一起。但是随着用户对产品的多功能化和外观的要求,新型机的电气盒分为两层,使得充分利用电气盒内空间,该电气盒除了ib在上层直接可视及可操作,其他需要短接的元器件都在底层,如果仍将15个点短接在一起,则需要将上层钣金拆下,导致测试工作效率低,降低生产线效率,增加工人的测试工作量。

然后,在电气强度测试技术领域中,在测试电气强度时需要对多处的电气强度进行测试,这时需要对电气强度测试工装进行转移,而目前的电气强度测试工装大多都是移动不便的,在移动后没有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强度测试用工装,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电气强度测试工装移动后没有支撑装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气强度测试用工装,包括电气强度测试本体,所述电气强度测试本体的底部连接有焊接板,所述焊接板的底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侧面安装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侧面连接有提手,所述电气强度测试本体的侧面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连接有把手,所述底板的正面内侧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贯穿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侧面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底板的背面内侧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贯穿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侧面安装有第二磁铁。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为线性阵列,且第一磁铁的向外一端为南极,且第二磁铁的向外一端为北极。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关于底板的中心轴对称,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也关于底板的中心轴对称。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的面积相等,且第一防护板宽度与第一磁铁的长度加上第二防护板宽度与第二磁铁的长度等于底板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端安装在底板的两侧,且连接端关于底板的中心轴对称。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强度测试用工装。具备有益效果如下:

该电气强度测试用工装,通过焊接板增加了电气强度测试本体的固定,底板的两侧开设有豁口,当第一支撑板进行翻转时带动第一防护板进行翻转,第二转轴的表面贯穿有第二支撑板,当第二转轴进行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支撑板进行翻转,因为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防护板,所以当第二支撑板进行翻转时带动第二防护板进行翻转,当需要移动电气强度本体时,通过把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翻转到电气强度测试本体的上方,然后通过第一防护板侧面安装的第一磁铁的南极与第二防护板侧面安装的第二磁铁的北极相互吸引,可以对电气强度测试本体上方进行保护,当电气强度测试本体移动到达目的时,通过把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翻转到底板的底部,从而可以对电气强度测试本体进行支撑,解决了电气强度测试工装移动后没有支撑装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视角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中:1电气强度测试本体、2焊接板、3底板、4连接端、5提手、6螺旋杆、7把手、8第一转轴、9第一支撑板、10第一防护板、11第一磁铁、12第二转轴、13第二支撑板、14第二防护板、15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强度测试用工装,包括电气强度测试本体1,电气强度测试本体1的底部连接有焊接板2,焊接板2的底部连接有底板3,底板3的侧面安装有连接端4,连接端4的侧面连接有提手5,电气强度测试本体1的侧面连接有螺旋杆6,螺旋杆6的一端连接有把手7,底板3的正面内侧连接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表面贯穿有第一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9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防护板10,第一防护板10的侧面安装有第一磁铁11,底板3的背面内侧连接有第二转轴12,第二转轴12的表面贯穿有第二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1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防护板14,第二防护板14的侧面安装有第二磁铁15。

本实施方案中:还包括通过焊接板2增加了电气强度测试本体1的固定,底板3的两侧开设有豁口,豁口的内侧连接有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12,第一转轴8的表面贯穿有第一支撑板9,当第一转轴8进行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支撑板9进行翻转,因为第一支撑板9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防护板10,所以当第一支撑板9进行翻转时带动第一防护板10进行翻转,第二转轴12的表面贯穿有第二支撑板13,当第二转轴12进行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支撑板13进行翻转,因为第二支撑板13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防护板14,所以当第二支撑板13进行翻转时带动第二防护板14进行翻转,当需要移动电气强度本体1时,通过把第一防护板10与第二防护板14翻转到电气强度测试本体1的上方,然后通过第一防护板10侧面安装的第一磁铁11的南极与第二防护板14侧面安装的第二磁铁15的北极相互吸引,可以对电气强度测试本体1上方进行保护,当电气强度测试本体1移动到达目的时,通过把第一防护板10与第二防护板14翻转到底板3的底部,从而可以对电气强度测试本体1进行支撑,解决了电气强度测试工装移动后没有支撑装置的问题。

具体地:第一磁铁11与第二磁铁15为线性阵列,且第一磁铁11的向外一端为南极,且第二磁铁15的向外一端为北极;因此,通过第一磁铁11的向外一端为南极,第二磁铁15的向外一端为北极,可以使第一防护板10与第二防护板14进行连接。

具体地: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12关于底板3的中心轴对称,且第一支撑板9与第二支撑板13也关于底板3的中心轴对称;因此,通过第一支撑板9与第二支撑板13也关于底板3的中心轴对称,可以更好地对底板3进行支撑。

具体地:第一防护板10与第二防护板14的面积相等,且第一防护板10宽度与第一磁铁11的长度加上第二防护板14宽度与第二磁铁15的长度等于底板3的宽度;因此,通过第一防护板10宽度与第一磁铁11的长度加上第二防护板14宽度与第二磁铁15的长度等于底板3的宽度,可以对电气强度测试本体1上方进行更好地保护。

具体地:连接端4安装在底板3的两侧,且连接端4关于底板3的中心轴对称;因此,通过连接端4关于底板3的中心轴对称,提手5可以更好的对电气强度测试本体1进行移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焊接板2增加了电气强度测试本体1的固定,底板3的两侧开设有豁口,豁口的内侧连接有第一转轴8与第二转轴12,第一转轴8的表面贯穿有第一支撑板9,当第一转轴8进行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支撑板9进行翻转,因为第一支撑板9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防护板10,所以当第一支撑板9进行翻转时带动第一防护板10进行翻转,第二转轴12的表面贯穿有第二支撑板13,当第二转轴12进行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支撑板13进行翻转,因为第二支撑板13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防护板14,所以当第二支撑板13进行翻转时带动第二防护板14进行翻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