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厂巡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0317发布日期:2020-09-04 11:4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工厂巡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厂巡检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厂巡检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厂是工业生产、开发的场所,工作人员在厂房内进行工作,维护良好的化工厂房环境是进行生产的前提。化工厂中温湿度、空气质量等不仅影响工厂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影响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于化工厂进行巡检很有必要,但是目前的化工厂巡检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化工厂巡检较多还依赖为人工检测、通风、干燥和降尘等,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高;

第二,化工厂巡检的装置功能单一,这样化工厂需要安装空气过滤机、干燥机和降尘器等多个设备,增加了投入成本;

第三、化工厂巡检的各个装置所占空间较大。

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化工厂巡检装置,实现对化工厂空气的过滤、干燥和降尘,劳动强度低,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系数和工厂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化工厂巡检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实现对化工厂空气的过滤、干燥和降尘,劳动强度低,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系数和工厂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工厂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机构上的过滤干燥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机构上的喷洒机构和设置在所述车体机构上的升降台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机构上的监控模块,所述车体机构的顶部设置有照明机构;

所述监控模块包括监控箱、设置在监控箱内的电子线路板和设置在监控箱上的显示屏,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和与微控制器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与传感器组;

所述车体机构包括车体、两个设置在车体底部的行走轮和设置在车体底部的万向轮,所述喷洒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外箱体、设置在外箱体内的水箱和与所述水箱连接的水泵,以及与水泵连接的喷头,所述外箱体上设置有调节喷头沿外箱体宽度方向移动的调节机构;

所述升降台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外箱体上部的上横杆、设置在外箱体下部的下底板、四个对称连接于上横杆与下底板之间的导杆和设置在上横杆与下底板之间的升降板,所述下底板上设置对称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与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过滤干燥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箱、加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

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粉尘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粉尘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相接。

上述的一种化工厂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内设置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与行走轮传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接有用于驱动行走电机的行走电机驱动器。

上述的一种化工厂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的入口通过第一水管与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设置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喷头位于第二水管伸出外箱体的端部,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出外箱体。

上述的一种化工厂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的入口设置有抽气机,所述抽气机的入口设置有抽气管,所述抽气机的出口通过通气管与所述过滤箱的入口连接;

所述过滤箱的出口与加热器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排气阀,所述连接管靠近加热器端部处设置有第二排气阀,所述冷凝器的底部与水箱连接,所述冷凝器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排气管。

上述的一种化工厂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机构包括设置在外箱体顶部的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的竖杆和安装在竖杆顶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照明灯,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接有用于控制照明灯的继电器,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接有用于驱动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驱动器。

上述的一种化工厂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设置有测距模块,所述下底板的前侧设置有第一避障模块、第二避障模块和第三避障模块,所述测距模块、第一避障模块、第二避障模块和第三避障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的一种化工厂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外箱体上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的丝杆和套设在丝杆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供喷头安装的卡槽,所述喷头伸出底座,所述丝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接有用于控制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驱动器。

上述的一种化工厂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多道滤网,多道所述滤网由入口至出口分别为微米网状滤尘网、g4滤网、活性炭纤维滤网和f8袋式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传感器组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粉尘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是为了对化工厂的温湿度、粉尘浓度和烟雾等参数进行检测。

2、本实用新型设置过滤干燥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箱、加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设置过滤箱能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并将净化后的空气发送至加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进行除湿干燥处理,从而实现对化工厂空气的过滤和干燥。

3、本实用新型设置喷洒机构包括水箱、水泵和喷头,是为了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喷头沿外箱体的宽度方向移动,提高了对化工厂内大范围的喷洒,避免人工手动喷洒,且提高了喷洒的均匀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进而实现喷洒降尘。

4、本实用新型设置升降台机构包括升降板和液压杆,是为了在液压杆的推动下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便于化工厂内货物的运输和抬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实现对化工厂空气的过滤、干燥和降尘,劳动强度低,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系数和工厂设备的使用寿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温湿度传感器的电路原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粉尘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烟雾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屏的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和照明灯的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电机驱动器和第一电机的电路原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电机驱动器和第二电机的电路原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行走电机驱动器和行走电机的电路原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报警器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体;2—监控箱;3—行走轮;

3-1—行走电机;4—轮轴;5—显示屏;

6—水箱;7—第一水管;8—水泵;

9—阀门;10—第二水管;11—喷头;

12—支撑板;13—抽气机;14—抽气管;

15—过滤箱;15-1—箱体;15-2—微米网状滤尘网;

15-3—g4滤网;15-4—活性炭纤维滤网;15-5—f8袋式过滤网;

16—连接管;17—第一排气阀;18—第一出气管;

19—第二排气阀;20—加热器;21—安装板;

22—照明灯;22-1—继电器;23—竖杆;

24—第一电机;25—调节机构;25-1—第二电机;

25-2—滑块;25-3—丝杆;25-4—底座;

25-5—第一限位开关;25-6—第二限位开关;26—蒸发器;

27—冷凝器;27-1—第二排气管;28—进水管;

29—上横杆;30—导杆;31—升降板;

32—液压杆;33—下底板;34—外箱体;

35—粉尘传感器;36—烟雾传感器;37—第一电机驱动器;

38—第二电机驱动器;39—行走电机驱动器;

40—微控制器;41—无线通信模块;42—测距模块;

43—报警器;43-1—第一避障模块;43-2—第二避障模块;

43-3—第三避障模块;44—温湿度传感器;45—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机构上的过滤干燥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机构上的喷洒机构和设置在所述车体机构上的升降台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机构上的监控模块,所述车体机构的顶部设置有照明机构;

所述监控模块包括监控箱2、设置在监控箱2内的电子线路板和设置在监控箱2上的显示屏5,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40和与微控制器40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41与传感器组;

所述车体机构包括车体1、两个设置在车体1底部的行走轮3和设置在车体1底部的万向轮45,所述喷洒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1上的外箱体34、设置在外箱体34内的水箱6和与所述水箱6连接的水泵8,以及与水泵8连接的喷头11,所述外箱体34上设置有调节喷头11沿外箱体34宽度方向移动的调节机构25;

所述升降台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外箱体34上部的上横杆29、设置在外箱体34下部的下底板33、四个对称连接于上横杆29与下底板33之间的导杆30和设置在上横杆29与下底板33之间的升降板31,所述下底板33上设置对称设置有液压杆32,所述液压杆32的伸缩端与升降板31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过滤干燥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箱15、加热器20、蒸发器26和冷凝器27;

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湿度传感器44、粉尘传感器35和烟雾传感器36,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4、粉尘传感器35和烟雾传感器36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40的输入端相接。

本实施例中,两个行走轮3和万向轮45呈等腰三角形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内设置有行走电机3-1,所述行走电机3-1与行走轮3传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40的输出端接有用于驱动行走电机3-1的行走电机驱动器39。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泵8的入口通过第一水管7与水箱6连通,所述水泵8的出口设置有第二水管10,所述第二水管10上设置有阀门9,所述喷头11位于第二水管10伸出外箱体34的端部,所述水箱6上设置有进水管28,所述进水管28伸出外箱体34。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箱15的入口设置有抽气机13,所述抽气机13的入口设置有抽气管14,所述抽气机13的出口通过通气管与所述过滤箱15的入口连接;

所述过滤箱15的出口与加热器20之间设置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上设置有第一出气管18,所述第一出气管18上设置有第一排气阀17,所述连接管16靠近加热器20端部处设置有第二排气阀19,所述冷凝器27的底部与水箱6连接,所述冷凝器27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排气管27-1。

本实施例中,所述照明机构包括设置在外箱体34顶部的第一电机24、与第一电机24输出轴传动连接的竖杆23和安装在竖杆23顶部的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的底部设置有照明灯22,所述微控制器40的输出端接有用于控制照明灯22的继电器22-1,所述微控制器40的输出端接有用于驱动第一电机24的第一电机驱动器37。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板31的底部设置有测距模块42,所述下底板33的前侧设置有第一避障模块43-1、第二避障模块43-2和第三避障模块43-3,所述测距模块42、第一避障模块43-1、第二避障模块43-2和第三避障模块43-3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40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25包括安装在外箱体34上的底座25-4、设置在底座25-4上的第二电机25-1、与第二电机25-1传动连接的丝杆25-3和套设在丝杆25-3上的滑块25-2,所述滑块25-2上设置有供喷头11安装的卡槽,所述喷头11伸出底座25-4,所述丝杆25-3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25-5和第二限位开关25-6,所述第一限位开关25-5和第二限位开关25-6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4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40的输出端接有用于控制第二电机25-1的第二电机驱动器38。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箱15包括箱体15-1和设置在所述箱体15-1内的多道滤网,多道所述滤网由入口至出口分别为微米网状滤尘网15-2、g4滤网15-3、活性炭纤维滤网15-4和f8袋式过滤网15-5。

本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40的输出端接有报警器43。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箱体34上设置有供过滤箱15安装的支撑板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竖杆2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5-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丝杆25-3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水管7和第二水管10均可采用软管,便于移动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40为stm32f103zet6微控制器。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4为am2301温度湿度传感器,所述am2301温度湿度传感器的vdd引脚与5v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am2301温度湿度传感器的data引脚分为两路,一路经电阻r1与5v电源输出端连接,另一路与微控制器40的pa14引脚连接,所述am2301温度湿度传感器的gnd引脚接地,所述am2301温度湿度传感器的nc引脚悬空。

本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器44为am2301温度湿度传感器,其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卓越的长期稳定性,且其功耗极低,安装便捷。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粉尘传感器35为gp2y1010au0f粉尘传感器p14,所述gp2y1010au0f粉尘传感器p14的vled引脚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52接5v电源输出端,另一路经电容c51接地;所述gp2y1010au0f粉尘传感器p14的led-gnd引脚与所述gp2y1010au0f粉尘传感器p14的s-gnd引脚接地,所述gp2y1010au0f粉尘传感器p14的led引脚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59与微控制器40的pe14引脚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61接地;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gp2y1010au0f粉尘传感器p14的vo引脚与微控制器40的pc5引脚相接,所述gp2y1010au0f粉尘传感器p14的vcc引脚接5v电源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粉尘传感器35对化工厂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粉尘浓度发送至微控制器40,微控制器40得到粉尘浓度值与粉尘浓度要求值进行比较,当粉尘浓度值大于粉尘浓度要求值时,将阀门9打开,水箱6内的水通过第一水管7、水泵8、第二水管10和喷头11喷水对化工厂进行喷水降尘;还可以通过过滤箱15进行除尘。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烟雾传感器36为mq2烟雾传感器p7,所述mq2烟雾传感器p7的vcc引脚接5v电源输出端,所述mq2烟雾传感器p7的gnd引脚接地,所述mq2烟雾传感器p7的do引脚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21接5v电源输出端,另一路与mos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接;所述mos场效应管q1的源极分两路,一路与电阻r22的一端相接,另一路与微控制器16的pd0引脚相接;所述mos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电阻r19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的连接端接3.3v电源输出端。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5为zx12232c显示屏,所述zx12232c显示屏的vdd引脚接5v电源输出端,所述zx12232c显示屏的vss引脚接地,所述zx12232c显示屏的vo引脚与滑动电阻r29的滑动端相接,所述zx12232c显示屏的引脚、e1引脚、e2引脚、r/w引脚、rs引脚分别与微控制器40的pa1、pa2、pa3、pa4、pa5引脚相接,所述zx12232c显示屏的d0-d7引脚分别与微控制器40的pa6-pa13引脚相接,所述滑动电阻r29的一个固定端接5v电源输出端,所述滑动电阻r29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gp2y1014au0f粉尘传感器内设置一个红外发光二管和光电晶体管,对角布置成允许其检测到在空气中的灰尘反射光,gp2y1014au0f粉尘传感器中心有个洞可以让空气自由流过,定向发射led光,通过检测经过空气中灰尘折射过后的光线来判断灰尘的含量,即输出的是一个模拟电压正比于所测得的粉尘浓度。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继电器22-1为继电器k1-1,所述照明灯22为led灯led1-1,所述继电器k1-1的线圈的一端分三路,一路接12v电源输出端,另一路经电阻r1-5接发光二极管d1-4的阳极,第三路接二极管d1-3的阴极;所述继电器k1-1的线圈的另一端分三路,一路接发光二极管d1-4的阴极,另一路接二极管d1-3的阳极,第三路接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经电阻r1-6接微控制器40的pa15引脚,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继电器k1-1的公共触点接12v电源,所述继电器k1-1的常开触点接led灯led1-1的一端,所述led灯led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继电器k1-1的常闭触点闭合。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使用照明灯22时,微控制器40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1-1导通,继电器k1-1的线圈获电,继电器k1-1的常开触点闭合,led灯led1-1的一端接通12v,led灯led1-1亮;反之,微控制器40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1-1截止,led灯led1-1不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24、第二电机25-1和行走电机3-1均可参考42bygh34步进电机。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第一电机24、第二电机25-1和行走电机3-1均可采用舵机进行驱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器37、第二电机驱动器38和行走电机驱动器39均可参考tb6600步进电机驱动器,其高性能、低价格,使电机噪音小。

本实施例中,水泵8可参考mp-6r.6rz.10rn泵。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驱动器37的pus+引脚、dir+引脚、ena+引脚均接5v电源,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器37的pus-引脚、dir-引脚、ena-引脚分别与微控制器40的pb3引脚、pb4引脚和pb5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器37的a+引脚、a-引脚、b+引脚、b-引脚分别与第一电机24的a+引脚、a-引脚、b+引脚、b-引脚连接。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实际连接过程中,第二电机驱动器38的pus+引脚、dir+引脚、ena+引脚均接5v电源,所述第二电机驱动器38的pus-引脚、dir-引脚、ena-引脚分别与微控制器40的pb0引脚、pb1引脚和pb2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驱动器38的a+引脚、a-引脚、b+引脚、b-引脚分别与第二电机25-1的a+引脚、a-引脚、b+引脚、b-引脚连接。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实际连接过程中,行走电机驱动器39的pus+引脚、dir+引脚、ena+引脚均接5v电源,所述行走电机驱动器39的pus-引脚、dir-引脚、ena-引脚分别与微控制器40的pb0引脚、pb1引脚和pb2引脚连接,所述行走电机驱动器39的a+引脚、a-引脚、b+引脚、b-引脚分别与行走电机3-1的a+引脚、a-引脚、b+引脚、b-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电机3-1的输出轴与轮轴4传动连接,所述行走轮30安装在轮轴4上。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43为蜂鸣器ls1,所述蜂鸣器ls1的阳极经电阻r11接5v电源输出端,所述蜂鸣器ls1的阴极接三极管q1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3的基极经电阻r40接微控制器30的pb8引脚,所述三极管q13的发射极接地。

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距传感器42可参考tfminiplus激光雷达传感器,其是一款小型激光雷达模组距离传感器,体积小,低功耗,测距盲区缩小,提高了数据稳定性和准确度。

本实施例中,实际连接过程中,所述测距传感器42的txd引脚与微控制器40的txd引脚例如pb10引脚,所述测距传感器42的rxd引脚与微控制器40的rxd引脚例如pb111引脚。

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41为4g无线通信模块,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40为wh-lte-7s4v2的4g无线通信模块。

本实施例中,实际连接过程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40通过max232串口模块即uartk串口模块与微控制器40的串口txd引脚和rxd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避障模块43-1、第二避障模块43-2和第三避障模块43-3均为tcrt5000红外避障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过程中,所述第一避障模块43-1位于下底板33的前侧右端,所述第二避障模块43-2位于下底板33的前侧中部,所述第三避障模块43-3位于下底板33的前侧左端。

本实施例中,实际连接过程中,第一避障模块43-1、第二避障模块43-2和第三避障模块43-3的输出端分别于微控制器40的pc7引脚、pc8引脚和pc9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时,与微控制器40连接的引脚也调换为其他的io引脚,便于io资源利用。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时,第一避障模块43-1、第二避障模块43-2和第三避障模块43-3不断发射红外线,当发射的红外线没有被反射回来时,第一避障模块43-1、第二避障模块43-2和第三避障模块43-3输出低电平至微控制器40,则控制器40得到无障碍物;

当第一避障模块43-1、第二避障模块43-2和第三避障模块43-3发射的红外线被反射回来时,第一避障模块43-1、第二避障模块43-2和第三避障模块43-3输出高电平至微控制器40,则微控制器40得到有障碍物。

本实施例中,在车体1前进的过程中,第二避障模块43-2实时检测车体1前行的道路上有无障碍物并将检测到的有无障碍物信号发送至微控制器40,第一避障模块43-1实时车体1右转弯时有无障碍物并将采集到的有无障碍物信号发送至微控制器40,第三避障模块43-3实时车体1左转弯时有无障碍物并将采集到的有无障碍物信号发送至微控制器40;

当第二避障模块43-2检测到前行的道路上未有障碍物时,微控制器40通过两个行走电机驱动器39控制两个行走电机3-2转动,两个行走电机3-2转动带动两个行走轮3转动,两个行走轮3转动带动车体1前行;当第二避障模块43-2检测到前行的道路上有障碍物且第一避障模块43-1检测到车体1右侧无障碍物时,微控制器40通过两个行走电机驱动器39控制两个行走电机3-2转动,带动车体1右转弯;

当第二避障模块43-2检测到前行的道路上有障碍物且第三避障模块43-3检测到车体1左侧无障碍物时,微控制器40通过两个行走电机驱动器39控制两个行走电机3-2转动,带动车体1左转弯;

当第二避障模块43-2检测到前行的道路上有障碍物、第一避障模块43-1检测到车体1右侧有障碍物且第三避障模块43-3检测到车体1左侧有障碍物时,微控制器40通过两个行走电机驱动器39控制两个行走电机3-2反向转动,两个行走电机3-2反向转动带动两个行走轮3反向转动,两个行走轮3反向转动带动车体1后退,从而实现车体机构的行进。

本实施例中,在车体机构沿化工厂移动的过程中,可在升降板31上放置货物进行运输,当需要对货物进行抬升时,测距传感器42对升降板31距离下底板33的间距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间距发送至微控制器40,微控制器40通过显示屏5对间距进行显示,便于了解货物抬升高度,从而满足抬升要求。

本实施例中,设置导杆30,是为了穿设在升降板31的四角,从而在升降板31液压杆32作用下升降时能进行定位,避免升降板31发生倾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车体机构沿化工厂移动的过程中,温度湿度传感器32对化工厂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温湿度发送至微控制器40,粉尘传感器32对化工厂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粉尘浓度发送至微控制器40,烟雾传感器32对化工厂的有无烟雾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有无烟雾信号发送至微控制器40,微控制器40将接收到的温湿度、粉尘浓度和有无烟雾信号通过显示屏5进行显示;

当粉尘传感器32大于粉尘浓度设定值时,操作第二排气阀19关闭,第一排气阀17打开,抽气机13抽取的空气送入过滤箱15,经过滤箱15对送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并将净化后的空气经第一排气管18排出;

或者当烟雾传感器32检测到有烟雾时,操作第二排气阀19关闭,第一排气阀17打开,抽气机13抽取的空气送入过滤箱15,经过滤箱15对送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处,并将净化后的空气经第一排气管18排出;

另外,当粉尘传感器32大于粉尘浓度设定值时,还可操作水泵8打开,水箱6中的水经第一水管7、第二水管10和喷头11喷洒降尘,另外在喷头11喷洒降尘的过程中,微控制器40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器38控制第二电机25-1转动,第二电机25-1转动带动丝杆25-3转动,丝杆25-3转动带动滑块25-2沿丝杆25-3长度方向移动,滑块25-2沿丝杆25-3长度方向移动带动喷头11沿外箱体34的宽度方向移动,从而提高了对化工厂内大范围的喷洒,避免人工手动喷洒,且提高了喷洒的均匀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进而实现喷洒降尘。

另外,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温度湿度传感器32检测的温度大于温度设定值且温度湿度传感器32检测的湿度小于湿度设定值时,也可操作水泵8打开,水箱6中的水经第一水管7、第二水管10和喷头11喷洒降温;其次,化工厂发生火灾时,还可操作水泵8打开,水箱6中的水经第一水管7、第二水管10和喷头11喷洒灭火,方便利用。

当温度湿度传感器32检测到的湿度大于湿度设定值时,操作抽气机13、过滤箱15、加热器20、蒸发器26和冷凝器27工作,抽气机13抽取的空气送入过滤箱15,经过滤箱15对送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并送入加热器20,加热器20对空气加热后并送入蒸发器26内进行蒸发,蒸发的空气进入冷凝器27冷凝形成的小水滴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水箱6内收集,部分气体经第二排气管27-1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实现对化工厂空气的过滤、干燥和降尘,劳动强度低,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系数和工厂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