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悬浮物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6052发布日期:2020-11-27 10:1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体悬浮物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样保存装置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悬浮物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悬浮物是指悬浮在水中的无机和有机的颗粒物经过过滤剩留在滤膜上的物质,水中有悬浮物存在会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增加浑浊度。若悬浮物过多会阻碍溶解氧向水体下部扩散,导致一些水生生物因呼吸受阻而亡。国家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对地表水中的悬浮物以透明度为指标衡量,因此,在废水监测中,悬浮物是反应水污染程度的一项主要指标,也是必测项目之一。

有些水在野外收集采样,为避免水质变性,以及防止微生物滋生,造成后期检测结果不准确,需要进行冷却、冷藏处理,现有的冷却方式大都采用冰袋或干冰,冰袋的制作成本高,在野外直接触碰冰袋或干冰很容易冻伤手,不便于工作人员采集。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820823673.0的一种采样水体冷却装置,现有技术它包括:桶体、样品盒、手提架、盖体、连接块和限位块。所述连接块与样品盒不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桶体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开设有倒“t”形沟槽,所述手提架与连接块通过倒“t”形沟槽连接,所述桶盖为中空设置,形成罐装干冰的填充室。使用时,需要通过手提架旋入装好样品瓶的样品盒,再盖体干冰加入到桶体内部。

但是该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旋入样品盒的方式,速度过慢影响桶体内原有低温,会引起水样中待检测物理参数及化学组分的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水体悬浮物采样装置解决上述问题,便于稳定箱体内部温度以及减小样品结冰几率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体悬浮物采样装置包括桶体和盖体,所述盖体与桶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桶体内壁上开设有多条垂直于桶底的定位轨道,所述桶体内设有与桶体内径相匹配的样品盒和干冰盒,所述样品盒和干冰盒上设有与定位轨道相配的多个定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体悬浮物采样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取下盖体,通过定位轨道,放入与取出样品盒,也可通过定位轨道,放入和取出干冰盒,最后盖上盖体;这种定位设计快速取出和放入样品,减少桶内的温度发生变化的几率;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样品盒上、下以及上下均设置干冰盒,达到不同的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轨道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沿桶体轴线方向排列的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设有斜面,所述斜面垂直于桶底;

所述样品盒和干冰盒侧壁内开设有多个空腔,所述样品盒和干冰盒侧壁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空腔内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弹簧跳珠,所述弹簧跳珠的跳珠端设于通孔内并突出于通孔,所述弹簧跳珠的另一端固定于空腔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轨道直接开设在筒体上,加工复杂程度低,使得制作成本下降。多个弹簧跳珠的使用可以提升样品盒以及干冰盒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程度,减少因外界力量过大时,发生机构失效的几率。

作为优选,所述干冰盒设有盒盖,所述干冰盒与盒盖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盒内的干冰进行添加,使得干冰盒可持续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样品盒内开设有放置样品瓶的安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样品瓶在样品盒内放置稳固,抗摔防撞等级高,利用运输存放。

作为优选,所述样品盒的内侧与盒盖的中心位置处均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棍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样品盒和干冰盒的取放,无需伸手进入,确保工作人员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棍体的一端设有把手,所述棍体的另一端两侧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二盲孔内壁设有两条与限位块相匹配的倒“t”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t”型槽与限位块的配合,使得棍体与样品盒等拆卸便利,棍体上的把手能辅助使用者用力,便于组装以及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桶体内壁有泡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桶体保温性能,减小因为桶体自身的热量传递,使得桶内温度升高快的现象产生的几率。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上设有单向气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气阀作用为导出桶体气体,减缓桶体内因干冰升华导致的气压上升。

作为优选,所述样品盒与干冰盒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样品盒与干冰盒的通气孔,可以使得样品盒和干冰盒上下气压平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使用定位轨道,避免了使用螺纹旋入的方式,比现有技术可以更快完成样品盒的放入过程;

二、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在样品的盒上下两侧、上侧和下侧放入干冰盒,提升了装置的灵活性;

三、可根据实际的情况,在干冰盒内放入其他的低温固体,比如冰袋,保证整个装置在非正常使用状态都可达到降温制冷效果;

四、干冰盒与样品盒的盒壁为多孔状,能减轻整个装置质量,提升装置的便携性;

五、桶体内壁的泡沫层,能对装置内部进行保温,减缓桶体的热传递,进而延长装置内部恒温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水体悬浮物采样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水体悬浮物采样装置半剖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c部放大图;

图6为定位轨道与定位机构的配合时剖面图;

图7为干冰盒盖和样品盒上的盲孔与棍体。

图中:1、盖体;11、单向气阀;2、棍体;21、把手;22、限位块;3、桶体;31、定位轨道;32、保温泡沫;4、样品盒;5、干冰盒;51、盒盖;6、安置槽;7、第二盲孔;71、倒“t”型槽;8、定位机构;81、弹簧跳珠;811、跳珠端;82、空腔;83、第一盲孔;84、斜面;85、通孔;9、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1示出了一种水体悬浮物采样装置,包括桶体3和盖体1,盖体1与桶体3为可拆卸连接,这里优选为螺纹连接。桶体3内壁上设有两条垂直于桶底的定位轨道31,定位轨道31可以为多条,在加工成本与样品盒的稳定性平衡下,这里优选两条定位轨道31。

参见图1,图1中的盖体1上设有单向气阀11,本实施例安置单向气阀11于外侧,单向气阀11位置亦可设计在盖体1内部,其单向导通桶内到外界的气体即可。单向气阀11主要作用为保证桶内气压的平衡,以及减小旋紧桶体3和盖体1后,外界热气进入到桶内的几率。

参见图1,桶体3内壁设有泡沫层32。实施例的泡沫层32指含保温功能的泡沫,例如聚氨酯泡沫、酚醛泡沫和聚苯板等,这里优选聚氨酯泡沫,可以提升桶体3保温性能,减小因为桶体3自身的热量传递,延长装置的保温时常。

参见图3和图4,桶体3上的定位轨道31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沿桶体3轴线方向排列的第一盲孔83,所述第一盲孔83设有斜面84,所述斜面84垂直于桶底;样品盒4和干冰盒5与桶体3内径相匹配,样品盒4和干冰盒5上设有两个与定位轨道31相配的定位机构8。定位机构8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数量,这里优选两个。样品盒4与干冰盒5通过定位机构8与定位轨道31配合,达到放入与取出的效果。

参见图6,图3为定位机构8与定位轨道31配合的状态,定位机构8设置在样品盒4和干冰盒5的侧壁空腔82内,定位机构8包括弹簧跳珠81,弹簧跳珠81的跳珠端811设于通孔85内并突出于通孔85,所述另一端固定于空腔82内壁上。

装置的定位功能实现方式如下:第一盲孔83供跳珠端811伸入,当跳珠端811伸入时候,定位机构8便无法进行相对于桶体3的上下运动,实现了将干冰盒5和样品盒4定位于桶体3的一定高度。在需要改变高度以及取出时,只需要将跳珠端811沿斜面84退出第一盲孔83,便可使得使定位机构8失效,进而达到改变高度以及取出的要求。

参见图3,样品盒4上设有样品槽6,这样的设计使得样品瓶在样品盒内放置稳固,利用运输存放。

参见图3,干冰盒5设有可拆卸连接的盒盖51,此处可拆卸连接可以是卡扣连接、螺纹连接和插接连接等,这里选用螺纹连接,这样能保证干冰盒5内干冰可反复添加。

参见图1、图3和图7,干冰盒5与样品盒4中心处,设有第二盲孔7,第二盲孔7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棍体2。第二盲孔7内设有两条倒“t”型槽71,棍体2的一端设有限位块22。限位块22与倒“t”型槽71尺寸相匹配。棍体2的另一端设有把手21,可辅助使用者用力。这样的设计使得使用者无需伸手进入桶体3,减少使用者接触到干冰的几率,确保使用者安全。

参见图3,样品盒4与干冰盒5开设有多个通气孔9,此处的设计为了方便桶体内空气流动。并且多孔的设计,也能减轻装置的质量,可提升装置的便携性。在实施例中,样品盒4为中空设计,且联通样品槽6以及通气孔9,这样帮助冷气更快接触样品瓶,提升冷却效果。

具体的使用过程如下:使用样品瓶收集水样,打开桶盖1,通过棍体2取出干冰盒5和样品盒4;将样品瓶放入样品槽6,再通过棍体2沿定位轨道31将样品盒4放入桶内,再通过棍体2沿定位轨道31放入干冰盒5,最后盖上桶盖1。整个装置的使用过程快速便捷,便于稳定箱体内部温度并且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水体悬浮物采样装置进行了详尽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对本实用新型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构思和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