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模块风冷测试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5401发布日期:2020-11-19 19:2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准模块风冷测试机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箱,具体涉及一种标准模块风冷测试机箱。



背景技术:

电子行业生产出来各种标准模块,要对标准模块的各种性能进行测试,比如高低温度测试,振动测试等。通常会把标准模块固定在机箱里面,方便进行测试。现有机箱的各个面板都是整块的,取放模块的过程,要求打开整块面板才能操作。打开整块面板,直接导致机箱中风量的变化大,温度变化大,致使测试结果不准确。另一方面在对标准模块做振动测试过程,现在技术中常常将机箱和振动台直接焊在一起,也导致的机箱的可操作性受到折扣。机箱如何与振动台固定,才能更好利于实验,避免产生共振等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测试机箱与振动台的固定焊接方式,致使测试机箱操作不方便,另外现有测试机箱需要打开整块面板取放标准模块,导致标准模块测试结果不准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准模块风冷测试机箱,解决如何方便的固定测试机箱和振动台,以及如何减少盖合面板带给来的风量和温度的变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标准模块风冷测试机箱,包括顶板2、底板1、前面板3和后框架4,顶板2的两侧边分别与前面板3侧边和后框架4侧边连接,底板1的两侧分别与前面板3对面侧边和后框架4对面侧边连接,形成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面对向设置有两组风扇5,所述风扇5靠近所述箱体中心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导轨架6,所述导轨架6靠近所述箱体中心的一面均设置多个并排的导轨,所述后框架4上设置有lrm底座41,lrm底座41穿过所述后框架4,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风扇5的两侧分别设置腰形孔b11,所述腰形孔b11与m12螺纹钉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机箱的基础上,在底板1靠近所述风扇5的两侧分别设置腰形孔b11,腰形孔b11是用于振动试验时,将本实用新型测试机箱固定到振动台上。由于振动台螺纹孔使用的是m12螺纹钉,故将腰形孔b11的尺寸设置为与m12螺纹钉配合使用的尺寸。提高了测试机箱和振动台的可操作性。

进一步的,所述前面板3包括前左面板31、前中面板32和前右面板33,所述前左面板31两侧边分别与顶板2和底板1连接,所述前右面板33两侧边分别与顶板2和底板1连接,前中面板32位于所述前左面板31和所述前右面板33之间,所述前中面板32一侧与所述顶板2或所述底板1铰接。优选的,所述前中面板32一侧与所述顶板2或所述底板1通过合页铰接。另外,所述前右面板33上设置标准模块的电源指示灯,通过电源指示灯方便检测和观察标准模块的通电情况。

将前面板2分成三块面板,位于两侧的面板连接在顶板和底板之间,中间面板的一侧与底板或者顶板铰接。取放标准模块时,两侧的面板固定不动,仅盖合中间面板,就能实现取放的操作。减小了取放标准模块过程,对机箱内风量、温度等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后框架4远离机箱的一面上设置测试插槽,所述测试插槽用于插入测试模块7,可以通过测试模块7来测试本实用新型机箱的各种性能参数,比如温度、散热情况等。

进一步的,所述后框架4设置有风扇及指示灯的过线孔,方便通电线路的布局。

进一步的,将所述顶板2、所述底板1、所述前面板3和所述后框架4的厚度均设置为15~20mm。测试机箱要满足高低温及振动试验要求,高温时要求风扇能兼顾机箱内的所有模块,不能出现个别模块吹不到风的情况,振动试验时机箱不要出现共振的情况,机箱各结构件基板厚度建议15~20mm。风冷测试机箱的重量控制在15kg以内最好。

进一步的,所述标准模块上设置有起拔器和锁紧条。优选的,所述起拔器型号为qbqi-g-al或qbqi-g-004。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2靠近所述风扇5的两侧分别设置腰形孔a21,腰形孔a21大小设置成方便手握的尺寸,用做提手,方便机箱的提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测试机箱面板上设置与螺纹钉m12配合使用的腰形孔,方便测试机箱在振动测试时与振动台的固定。另外测试机箱的前面板分成三个部分,通过中间部分的盖合来取放标准模块,减少了测试机箱内部的风量和温度等环境的变化,提高了标准模块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正面爆炸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侧面爆炸图;

图3为测试机箱各面板重量表。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底板,11-腰形孔b,2-顶板,21-腰形孔a,3-前面板,31-前左面板,32-前中面板,33-前右面板,4-后框架,41-lrm底座,5-风扇,6-轨道架,7-测试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标准模块风冷测试机箱,包括顶板2、底板1、前面板3和后框架4,顶板2的两侧边分别与前面板3侧边和后框架4侧边连接,底板1的两侧分别与前面板3对面侧边和后框架4对面侧边连接,形成箱体。箱体的内侧面对向设置有两组风扇5,每组风扇有多个处于同一平面并排的风扇,风扇5靠近箱体中心的一面分别设置有导轨架6,导轨架6靠近箱体中心的一面均设置多个并排的导轨,两个导轨架上的导轨一一对应,用于标准模块的插入。后框架4上设置有lrm底座41,lrm底座41穿过后框架4,顶板2靠近风扇5的两侧分别设置腰形孔a21,腰形孔a21设计成提手,方便机箱的提取。底板靠近风扇5的两侧分别设置腰形孔b11,由于振动台螺纹孔为m12,故将腰形孔b11设计成与m12螺纹钉配合使用的尺寸,方便做振动测试时机箱与振动台的固定。

前面板3包括前左面板31、前中面板32和前右面板33,前左面板31两侧边分别与顶板2和底板1连接,前右面板33两侧边分别与顶板2和底板1连接,前中面板32位于前左面板31和前右面板33之间,前中面板32一侧与顶板2或底板1铰接。将前面板2分成三块面板,位于两侧的面板连接在顶板和底板之间,中间面板的一侧与底板或者顶板铰接。取放标准模块时,两侧的面板固定不动,仅盖合中间面板,就能实现取放的操作。相比现有机箱取放标准模块时打开整个前面板,减小了取放标准模块过程中,对机箱内风量、温度等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实施例前中面板32一侧底板1通过合页铰接。前右面板33设置标准模块的电源指示灯,用于指示标准模块的通电情况。

后框架4远离机箱的一面上设置测试插槽,测试插槽用于插入测试模块7,通过测试模块对测试机箱中的标准模块进行测试。后框架4设置有风扇及指示灯的过线孔。顶板2、底板1、前面板3和后框架4的厚度均设置为15~20mm。测试机箱要满足高低温及振动试验要求,高温时要求风扇能兼顾机箱内的所有模块,不能出现个别模块吹不到风的情况,振动试验时机箱不要出现共振的情况,机箱各结构件基板厚度建议15~20mm,不做减重处理,合理风扇选型。

风冷测试机箱的质量控制在15kg以内最好,如图3所示。

标准模块上设置起拔器和锁紧条。起拔器型号可以为qbqi-g-al或qbqi-g-004,仅材质不同:al为铝合金材质,较轻;004为不锈钢材质,较重。起拔器用于助拔、助插、模块矫正左右对中和模块前后对插到位,锁紧条用于矫正模块上下方向定位、模块固定防振和模块导冷散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