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9007发布日期:2020-11-20 09:44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互感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罗氏线圈又叫电流测量线圈、微分电流传感器,是一个均匀缠绕在非铁磁性材料上的环形线圈,输出信号是电流对时间的微分,通过一个对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积分的电路,就可以真实还原输入电流。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罗氏线圈已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各种变化的电流,作为一种电流测量的传感单元,由于其具有测量范围宽、绝缘性能好、频带宽、线性度好、不含铁心、无磁饱和现象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电力互感器发展的新方向。

在互感器中的罗氏线圈本体实际使用过程中,罗氏线圈本体的母头和公头相连接时,经常采用插拔式的结构,这种长时间的插拔容易使公头外壁和母头的内壁产生磨损,从而影响罗氏线圈的连接稳定性,插拔公头和母头时,需要手动施加外力将公头拔出或者推入,插拔的操作会对罗氏线圈进行拉扯,从而容易造成罗氏线圈的损坏,大大影响罗氏线圈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罗氏线圈呈柔性的线圈,所使用场所也不一定处于一个稳定的安静环境,罗氏线圈除端部外处于一个自由状态,在测量一些精密的电流时,轻微的抖动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国专利cn201520945127.0,公开了一种罗氏线圈插拔插头装置,包括骨架、锁头、外壳以及感应接头,所述骨架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空心口和下空心口,所述感应接头安装在所述上空心口内部,所述锁头安装在骨架上用于锁紧所述感应接头,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骨架上,罗氏线圈的一端连接感应接头,另一端安装在所述下空心口内。该专利文件中所公开的就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卡扣形式容易松脱的问题,但是当罗氏线圈使用时,罗氏线圈的两端插合时必须要有一定的对中方向,因此线圈本身始终会存在一个扭力,从而会对罗氏线圈的测量精度造成较大影响,扭力的存在也会影响线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在互感器中使用,设置两级安装,一个不经常使用,另一个经常使用,便于现场使用,连接方式简单,无需对罗氏线圈进行拉扯,增加线圈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对线圈进行固定,避免因设备抖动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所述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设置在互感器壳体内部,包括罗氏线圈、公头、母头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互感器壳体内部,所述罗氏线圈的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通过所述公头和所述母头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罗氏线圈呈圆环状,所述公头固定连接在所述罗氏线圈的端部,所述母头包括连接部和卡帽,所述公头和所述连接部均为圆柱型,所述卡帽呈倒置的桶状,所述卡帽卡接在所述连接部外壁,所述连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母头的上端面、并高出母头上端面一定距离,所述连接部上端面开设有沉孔,所述卡帽上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沉孔与所述通孔的直径均大于所述公头的外径。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帽上端面开设有一字槽,所述连接部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一字槽对应的卡槽,所述公头侧壁设有两个对称的卡柱。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一字槽宽度、所述连接部的卡槽宽度均大于所述卡柱的宽度。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一字槽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卡帽的内径,所述卡帽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和两个所述卡柱外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一字槽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卡柱外侧面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帽的内壁固定设有第一卡环,所述连接部外壁固定设有第二卡环。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卡环位于所述第一卡环上方,所述第一卡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卡环的外径。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弧形。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母头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母头卡接在所述安装座内部并形成自锁。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互感器壳体的内部、所述安装座的对侧固定设有束线座,所述束线座设有圆形的卡孔,所述罗氏线圈从所述卡孔中穿过。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孔靠近安装座的一侧为开放设置,所述卡孔截面形状为优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在互感器中使用,设置两级安装,分别为安装座和连接部,安装座不经常使用,在出厂时进行安装,连接部经常使用,便于现场使用,连接方式简单,无需对罗氏线圈进行拉扯,增加线圈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在罗氏线圈的自由位置设置束线座,可以对线圈进行固定,避免因设备抖动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互感器壳体;2、母头;3、公头;4、罗氏线圈;5、安装座;6、束线座;7、卡帽;8、卡柱;9、连接部;10、第一卡环;11、第二卡环;12、一字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的总体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设置在互感器壳体1内部,包括罗氏线圈4、公头3、母头2和安装座5,安装座5固定在互感器壳体1内部,罗氏线圈4的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通过公头3和母头2可拆卸的连接在安装座5上,罗氏线圈4呈圆环状,公头3固定连接在罗氏线圈4的端部,母头2包括连接部9和卡帽7,公头3和连接部9均为圆柱型,卡帽7呈倒置的桶状,卡帽7卡接在连接部9外壁,连接部9固定设置在母头2的上端面、并高出母头2上端面一定距离,连接部9上端面开设有沉孔,卡帽7上端面开设有通孔,沉孔与通孔的直径均大于公头3的外径。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卡帽7上端面开设有一字槽12,连接部9侧壁上开设有与一字槽12对应的卡槽,公头3侧壁设有两个对称的卡柱8。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一字槽12宽度、连接部9的卡槽宽度均大于卡柱8的宽度。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一字槽12的长度不大于卡帽7的内径,卡帽7的内径大于连接部9的外径和两个卡柱8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一字槽12的长度大于两个卡柱8外侧面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卡帽7的内壁固定设有第一卡环10,连接部9外壁固定设有第二卡环11。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第二卡环11位于第一卡环10上方,第一卡环10的内径小于第二卡环11的外径。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卡环10和第二卡环11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弧形。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母头2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母头2卡接在安装座5内部并形成自锁。梯形截面的角度可通过母头2与安装座5之间的静摩擦因数算得,因材料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摩擦角,在设计初段进行合理设计即可。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互感器壳体1的内部、安装座5的对侧固定设有束线座6,束线座6设有圆形的卡孔,罗氏线圈4从卡孔中穿过。

在上述的一种罗氏线圈的固定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卡孔靠近安装座5的一侧为开放设置,卡孔截面形状为优弧。

本实用新型在出厂安装时,将母头2卡入安装座5内部,施加外力使母头2与安装座5之间形成自锁。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旋转卡帽7使一字槽12与连接部9的卡槽对齐,将公头3的卡柱8放入连接部9的卡槽中,此时公头3处于连接部9的沉孔中,将卡帽7旋转使一字槽12与连接部9的卡槽错开,罗氏线圈4的另一侧卡入束线座6的卡孔中,完成安装;拆卸时同样操作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