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车型共用的顶盖总成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6350发布日期:2020-11-20 09:3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车型共用的顶盖总成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顶盖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多车型共用的顶盖总成检具。



背景技术:

车顶盖是车厢顶部的盖板。对于轿车车身的总体刚度而言,顶盖不是很重要的部件,这也是允许在车顶盖上开设天窗的理由。

现有的汽车顶盖在进行检测的时候,通过设置有对应的检测笔,利用检测笔对对应的检测孔进行对应的检测。

但是,由于车顶盖的体型较为的大,只通过检测笔进行对应的检测,只能对对应的检测孔的位置进行对应的检测,而车型上部的平整度难以进行对应检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车型共用的顶盖总成检具,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车顶盖的体型较为的大,只通过检测笔进行对应的检测,只能对对应的检测孔的位置进行对应的检测,而车型上部的平整度难以进行对应检测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车型共用的顶盖总成检具,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可拆卸连接模具,所述模具外侧设有多个第一滑槽,多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分别设有多个升降式压料结构,多个所述升降式压料结构挤压连接所述模具上的汽车顶盖;

所述支撑座侧边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可拆卸连接定位式检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对称设有四个第一支撑腿,四个所述第一支撑腿对称设置,且四个所述第一支撑腿均呈类“z”字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式压料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连接第一丝杆,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丝杆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连接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上方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端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设有开口,对应所述开口对应连接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滑板一侧上方设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板,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方均设有多个检测笔,多个所述检测笔多多个定位孔进行对应的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第三滑板,所述第三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轴连接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板,且所述第三滑板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方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式检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可拆卸连接两个l型板,所述支撑座上下方对称设有两个第四滑槽,两个所述l型板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四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方设有两个第一连接环,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环内设有第一转动杆,所第一转动杆一端设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转动杆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上方螺旋连接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连接柱下方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可拆卸连接第二检测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杆内侧设有第一伸缩板,所述第一伸缩板上方设有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一挤压板挤压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在支撑座上设有模具,便于对应的顶盖放置,放置完成后,在通过设置有对应的升降式压料结构对顶盖进行对应的固定,然后通过检测笔进行对应的定位孔进行检测,看定位孔是否有偏移或深度是否正确;

其次,设置有移动结构,利用移动结构的移动,来实现对应的定位式检测结构的移动,并利用第二检测笔来实现对应高度的顶盖的检测,从而实现对顶盖弧度的多点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压料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式检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挤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11-第二滑槽,12-第一支撑板,13-第一支撑腿,14-第一连接板,15-检测笔,2-模具,21-第一滑槽,3-升降式压料结构,31-第一驱动电机,32-第一丝杆,33-第一滑板,331-第二滑板,34-第一气缸,35-第一连接板,351-开口,352-第三滑槽,4-移动结构,41-第三滑板,42-第二驱动电机,43-第二丝杆,44-第二连接板,441-第一连接环,442-第一转动杆,443-第三驱动电机,444-第三连接板,445-定位孔,446-第一伸缩板,447-第一挤压板,45-l型板,46-第四滑槽,5-定位式检测结构,51-第一连接柱,52-第一螺帽,53-第二气缸,54-第二检测笔。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实施例,参照附图1-5,一种多车型共用的顶盖总成检具,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上可拆卸连接模具2,所述模具2外侧设有多个第一滑槽21,多个所述第一滑槽21内分别设有多个升降式压料结构3,多个所述升降式压料结构3挤压连接所述模具2上的汽车顶盖;

所述支撑座1侧边设有第二滑槽11,所述第二滑槽11内设有移动结构4,所述移动结构4可拆卸连接定位式检测结构5。

实施例,参照附图1,所述支撑座1包括第一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12下方对称设有四个第一支撑腿13,四个所述第一支撑腿13对称设置,且四个所述第一支撑腿13均呈类“z”字型设置。

实施例,参照附图1-2,所述升降式压料结构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驱动轴连接第一丝杆3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和所述第一丝杆3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21内,且所述第一丝杆32转动连接第一滑板33,所述第一滑板33上方设有第一气缸34,所述第一气缸34上端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板35,所述第一连接板35一侧设有开口351,对应所述开口351对应连接定位孔。

实施例,参照附图1-2,所述第一连接板35一侧设有第三滑槽352,所述第一滑板33一侧上方设有第二滑板331,所述第二滑板331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槽352。

实施例,参照附图1-2,所述支撑座1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板14,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14上方均设有多个检测笔15,多个所述检测笔15对多个定位孔进行对应的检测。

实施例,参照附图3,所述移动结构4包括第三滑板41,所述第三滑板4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1,且所述第二滑槽11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4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驱动轴连接第二丝杆43,所述第二丝杆4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板41,且所述第三滑板41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板44,所述第二连接板44上方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式检测结构5。

实施例,参照附图3,所述第二连接板44一侧可拆卸连接两个l型板45,所述支撑座1上下方对称设有两个第四滑槽46,两个所述l型板45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四滑槽46。

实施例,参照附图3-4,所述第二连接板44上方设有两个第一连接环44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环441内设有第一转动杆442,所第一转动杆442一端设有第三驱动电机443,所述第三驱动电机44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441,所述第一转动杆442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板444,所述第三连接板444上设有多个定位孔445,多个所述定位孔445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柱51,所述第一连接柱51上方螺旋连接第一螺帽52,所述第一连接柱51下方设有第二气缸53,所述第二气缸53可拆卸连接第二检测笔54。

实施例,参照附图5,所述第一转动杆442内侧设有第一伸缩板446,所述第一伸缩板446上方设有第一挤压板447,所述第一挤压板447挤压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4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