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3819发布日期:2021-02-20 19:3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计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电能表在出厂销售前均需要通过相关校验设备对其计量准确度进行校验,及时发现不合格产品,确保电能表的出厂合格率。目前我国电力输出输送主要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承担,使用的电能表均需根据两家电网公司所订立标准生产,两种标准的电能表上的两排接线口之间的距离不一致,给正常的校验带来诸多不便。在校验两种规格的电能表时,需要在电能表校验设备手动拆装不同规格的检测载具,耗费较多时间,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旨在满足两种规格的电能表的检测需求,减少换产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所述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包括:
[0005]
底座;
[0006]
传送装置,设于所述底座,用于传送待检测电能表;
[0007]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一定位机构和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连接的第二定位机构,且所述第一定位机构与所述传送装置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用于限定待检测电能表的相对两侧;及
[0008]
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所述传送装置间隔设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对待检测电能表检测。
[0009]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
[0010]
第一气缸,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传送装置间隔设置;
[0011]
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连接;
[0012]
多个定位销,多个所述定位销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背向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销的间距相同;
[0013]
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连接组件带动多个所述定位销上升,以使多个所述定位销限定待检测电能表的一侧。
[0014]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0015]
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连接;
[0016]
多个支撑柱,间隔设于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及
[0017]
连接板,与多个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连接,多个所述定位销间隔设于所述连接板背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
[0018]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
[0019]
第二气缸,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并与所述支撑柱、多个所述定位销间隔设置;
[0020]
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
[0021]
移动板,与所述传动组件远离所述第二气缸的一侧活动地连接;及
[0022]
多个夹紧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夹紧件的间距相同;
[0023]
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传动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移动板带动多个所述夹紧件移动并限定待检测电能表远离所述定位销的一侧。
[0024]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夹紧件包括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两端的两个夹紧条,且两个所述夹紧条与所述主体呈夹角设置,两个所述夹紧条用于对待检测电能表的一侧抵接。
[002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压缩杆和弹簧,所述压缩杆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移动板;所述压缩杆的外侧壁设有凸台;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压缩杆,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板和所述凸台弹性抵接。
[0026]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0027]
第三气缸,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传送装置、所述定位装置间隔设置;
[0028]
承载台,与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连接,并与所述定位装置间隔设置;及
[0029]
多个检测机构,间隔设于所述承载台背向所述第三气缸的一侧;每一所述检测机构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插针,所述插针用于与待检测电能表的接口接触电连接;
[0030]
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承载台带动所述检测机构沿垂直于所述传送装置传送方向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插针与位于所述传送装置上的待检测电能表插接。
[003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包括导轨和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承载台背向所述第三气缸的一侧连接;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移动,以使所述承载台42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
[003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滑块的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承载台设有至少两个调节孔,且所述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平行;每一所述定位柱穿过一所述调节孔,以使所述承载台沿所述调节孔的延伸方向移动。
[003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传感器50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检测电能表是否移动至所述传送装置。
[0034]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包括底座、传送装置、定位装置及检测装置;传送装置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一定位机构和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连接的第二定位机构,且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和所述传送装置呈间隔设置;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所述传送装置间隔设置;当传送装置将电能表传送至检测位置时,利用第一定位机构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移动至电能表的两侧并夹紧,随后检测装置对夹紧后的电能表进行检测,如此,定位装置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可对两种不同规格的电能表进行限位,无需手动拆装不同规格的检测载具,进而减少换产时间,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3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2]
附图标号说明:
[0043]
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底座323移动板20传送装置324夹紧件30定位装置324a主体31第一定位机构324b夹紧条311第一气缸3221a凸台312连接组件40检测装置313定位销41第三气缸312a支撑板42承载台312b支撑柱42a调节孔312c连接板43检测机构32第二定位机构43a插针321第二气缸44直线模组322传动组件45定位柱322a压缩杆50传感器322b弹簧
ꢀꢀ
[0044]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6]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7]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8]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
[004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及图6,所述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包括底座10、传送装置20、定位装置30及检测装置40,传送装置20设于所述底座10,用于传送待检测电能表;所述定位装置30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0的第一定位机构31和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1连接的第二定位机构32,且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1与所述传送装置20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1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2用于限定待检测电能表的相对两侧;检测装置40设于所述底座10,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1和所述传送装置20间隔设置,所述检测装置40用于对待检测电能表检测。
[0050]
在本实施例中,传送装置20包括至少两个传送带、多个从动轮及电机,电机与多个从动轮通过传送带实现传动连接,且每一传送带上相同间隔设置有带格,相邻的两个带格的间距均大于两个尺寸的电能表的宽度,便于放置在传送带上的电能表可通过带格不容易偏移位置;多个传送带呈间隔设置,便于第一定位机构31和第二定位机构32移动至电能表的两侧;当传送装置20传送至预设的检测位置时,定位装置30的第一定位机构31和第二定位机构32分别限定电能表的左右两侧,通过调节第一定位机构31和第二定位机构32之间的间距,进而可调节夹紧电能表的间隔,如此,定位装置的第一定位机构31和第二定位机构32可对两种规格的电能表进行限位,无需手动拆装不同规格的检测载具,进而减少换产时间,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005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包括底座10、传送装置20、定位装置30及检测装置40;传送装置20设于所述底座10;所述定位装置30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一定位机构31和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1连接的第二定位机构32,且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1与所述传送装置20间隔设置;检测装置40设于所述底座10,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1和所述传送装置20间隔设置;当传送装置20将电能表传送至检测位置时,利用第一定位机构31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2移动至电能表的两侧并夹紧,随后检测装置40对夹紧后的电能表进行检测,如此,定位装置30的第一定位机构31和第二定位机构32可对两种规格的电能表进行限位,无需手动拆装不同规格的检测载具,进而减少换产时间,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0052]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第一定位机构31包括第一气缸311、连接组件312及多个定位销313,第一气缸311设于所述底座10,并与所述传送装置20间隔设置;连接组件312与所述第一气缸311的伸缩杆连接;多个所述定位销313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312背向所述第一气缸311的一侧,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销313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一气缸311驱动所述连接组件312带动多个所述定位销313上升,以使多个所述定位销313限定待检测电能表的一侧。
[005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311设于底座10上,且第一气缸311的伸缩杆沿竖直方向伸缩,第一气缸311的伸缩杆与连接组件312的一侧连接,连接组件312相对的另一侧则与多个定位销313连接;多个定位销313分成多个相同间隔设置的定位销组,每一定位销组包括
两个呈间隔设置的定位销313,且相邻的两个定位销组的间隔大于两种尺寸的电能表的宽度,由此提高第一定位机构31的限定范围。可选地,在相邻的两个传送带之间的位置设置一承载板和多个承载柱,多个承载柱间隔设于底座10,承载板与多个承载柱背向底座10的一端连接,该承载板用于支撑被传动带传送的多个电能表,提升电能表传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0054]
当多个电能表被传送装置20带动至预设的检测位置时,第一气缸311的伸缩杆带动连接组件312升起,连接组件312带动多个定位销313同时升起,每个定位销组的两个定位销313与每一电能表的一侧抵接,进而实现限定电能表的一侧。
[0055]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连接组件312包括支撑板312a、多个支撑柱312b及连接板312c;支撑板312a与所述第一气缸311的伸缩杆连接;多个支撑柱312b间隔设于所述支撑板312a背向所述第一气缸311的一侧;连接板312c与多个所述支撑柱312b远离所述支撑板312a的一端连接,多个所述定位销313间隔设于所述连接板312c背向所述支撑柱312b的一侧。
[0056]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12c沿传送装置20的传送方向延伸形成,且多个定位销313以相同间隔设置于连接板312c背向多个支撑柱312b的一表面;连接板312c通过支撑板312a和多个支撑柱312b间接与第一气缸311的伸缩杆连接,由此减小整个第一定位机构31的体积。
[0057]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4,所述第二定位机构32包括第二气缸321、传动组件322、移动板323及多个夹紧件324;第二气缸321与所述连接板312c连接,并与所述支撑柱312b、所述定位销313间隔设置;传动组件322与第二气缸321连接;移动板322与所述传动组件322远离所述第二气缸321的一侧活动地连接;多个夹紧件324间隔设于所述移动板323,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夹紧件324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二气缸321驱动所述传动组件32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移动板322带动多个所述夹紧件323移动并限定待检测电能表远离所述定位销313的一侧。
[0058]
在本实施例中,当连接板312c被第一气缸311带动升起后,但连接板312c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并没有改变,由此第二气缸321与连接板312c连接,使得第二气缸321可在连接板312c完成上升动作后,继续带动多个夹紧件324沿水平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气缸321的伸缩杆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当连接板312c被第一气缸311驱动上升后,第二气缸321的伸缩杆伸出并带动传动组件322往传送装置20传送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传动组件322再带动移动板322和多个夹紧件324也往相同方向移动,使得多个夹紧件324与电能表远离多个定位销的一侧抵接,从而实现夹紧电能表。
[0059]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4,每一所述夹紧件324包括主体324a和设于所述主体324a两端的两个夹紧条324b,且两个所述夹紧条324b与所述主体324a呈夹角设置,两个所述夹紧条324b用于对待检测电能表的一侧抵接。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夹紧条324b与主体324a连接形成u形结构件,进而使得每一夹紧件324的两个夹紧条324b可同时对待检测电能表的一侧接触,增加与待检测电能表抵接的面积,从而提升夹持效果。
[0060]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4,所述传动组件322包括压缩杆322a和弹簧322b,所述压缩杆322a与所述第二气缸321的伸缩杆连接,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移动板323;所述压缩杆322a的外侧壁设有凸台3221a;所述弹簧322b套设在所述压缩杆322a,且所述弹簧322b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板323和所述凸台3221a弹性抵接。
[0061]
在本实施例中,鉴于国家电网公司标准的电能表与南方电网公司标准的电能表在宽度上存在6mm尺寸差,为了消除这个尺寸差,在与第二气缸321的伸缩杆连接的压缩杆322a套设一弹簧322b,并将弹簧322b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移动板323和凸台3221a;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气缸321的伸缩杆的伸缩距离大于电能表与相邻的电能表的定位销313的距离;如此设置,当第二气缸321的伸缩杆伸出后,压缩杆322a移动至靠近电能表与定位销313抵接的位置,此时弹簧322b在压缩杆322a的凸台3221a的推动下压缩并产生弹力,使得移动板323在弹簧322b的弹力推动下,始终与待检测电能表的另一侧弹性抵接,进而消除两种尺寸的电能表的尺寸差。
[0062]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和图6,所述检测装置40包括第三气缸41、承载台42及多个检测机构43,第三气缸41设于所述底座10,所述第三气缸41与所述传送装置20、所述定位装置30间隔设置;承载台42与所述第三气缸41的伸缩杆连接,并与所述定位装置30间隔设置;多个检测机构43间隔设于所述承载台42背向所述第三气缸41的一侧;每一所述检测机构43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插针43a,所述插针43a用于与待检测电能表的接口接触电连接;所述第三气缸41驱动所述承载台42带动所述检测机构43沿垂直于所述传送装置20传送方向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插针43a与位于所述传送装置20上的待检测电能表插接。
[0063]
在本实施例中,当定位装置30的第一定位机构31和第二定位机构32夹紧待检测电能表的两侧后,此时控制第三气缸41带动承载台42往垂直于所述传送装置20传送方向的方向移动,使得承载台42上的检测机构43的插针43a插入待检测电能表的接口处,进而可让检测机构43可对电能表进行检测工作。值得说明的是,检测机构43为标准检测装置,该检测机构43具有旋转件,通过旋转旋转件可调节检测机构43的插针43a的位置或与检测机构43内部的检测元件的连接关系。
[0064]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和图6,所述检测装置40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0的直线模组44,所述直线模组44包括导轨和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承载台42背向所述第三气缸41的一侧连接;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移动,以使所述承载台42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直线模组44的滑块在导轨上滑动,使得承载台42被第三气缸41带动移动时更顺畅,加快检测机构43的检测速度。
[0065]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和图6,所述检测装置40还包括设于所述滑块的至少两个定位柱45,所述承载台42设有至少两个调节孔42a,且所述调节孔42a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送装置20的传送方向平行;每一所述定位柱45穿过一所述调节孔42a,以使所述承载台42沿所述调节孔42a的延伸方向移动。
[0066]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的通用性,也将承载台42可相对底座10在水平方向移动;当更换不同规格的电能表后,可手动推动承载台42沿传送装置20的传送方向移动,此时承载台42可通过定位柱45沿调节孔42a的延伸方向移动,即可调节检测机构43与电能表的相对位置,调节后再通过螺钉将承载台42与滑块锁定;即当定位柱45滑动至调节孔42的一侧孔壁时,检测机构43与国家电网公司标准的电能表对准位置,当定位柱45滑动至调节孔42的另一侧孔壁时,检测机构43与南方电网公司标准的额电能表对准位置。调节孔42a为长圆形孔。
[0067]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6,所述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传送装置20的传感器50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50电连接,所述传感器50用于检测待
检测电能表是否移动至所述传送装置2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传送装置20的一侧设置传感器50,该传感器50与传送装置20的进料位置相对设置,如此设置,控制器可根据传感器50发送的电信号及时控制第一定位机构31和第二定位机构32运作,从而加快电能表自动检测系统的运作速度。
[006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