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拉力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2444发布日期:2021-04-21 04:57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拉力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拉力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大致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重视材料检验,保证材料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拉力试验装置,能便捷检测建筑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最大拉伸距离,增强装置可移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拉力试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移动组件、拉力检测器、上固定夹具、下固定夹具和驱动电机,所述装置主体连接有驱动电机,给装置提供所需电能,所述驱动电机与移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装置主体两相对侧面均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与移动组件连接,所述滑槽与第一滑块滑动配合,实现对建筑材料施加拉力,所述移动组件下表面与拉力检测器连接,对拉力进行测量并显示,所述拉力检测器下表面与下固定夹具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底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下固定夹具相匹配的上固定夹具,所述上固定夹具与所述下固定夹具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两夹具相互配合实现对建筑材料的固定;
5.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框架、把手和滚轮,所述框架一表面与把手连接,所述框架设置有若干液压伸缩杆和若干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与移动组件连接,所述滑槽与第一滑块滑动配合,所述液压伸缩杆和第一滑块之间固定连接,实现移动组件整体的移动,所述框架下表面与若干滚轮连接,若干所述滚轮均设置有滚轮固定块;
6.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板、连接板和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两相对侧面均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动板通过第一滑块与装置主体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通过连接板滑动连接,移动组件整体带动下固定夹具提升,测拉力;
7.所述拉力检测器包括横梁、显示屏、称重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横梁上表面与第二滑动板连接,所述横梁一表面有显示屏、称重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实现对建筑材料所能承受拉力和所能承受拉伸距离的显示;
8.所述下固定夹具包括固定块、操作杆、滑动螺丝、滑动夹和固定夹,所述固定块和固定夹均与横梁固定连接,横梁下表面设置有滑道,所述第二滑块与滑动夹连接,所述滑道与第二滑块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夹与固定夹两相对表面均均设置有防滑片,增大与建筑材料的摩擦,所述滑动螺丝贯穿固定块,所述滑动螺丝与滑动夹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杆与滑动
螺丝相互配合,实现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滚轮固定块数量为四个。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滑片数量为四个,所述防滑片为橡胶材质。
11.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称重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均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操作杆与电机电性连接,转化为电信号。
12.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一表面设置有滑道,所述框架与上固定夹具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称重传感器,准确测出建筑材料所承受的拉力,通过电性连接,实现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呈现在显示屏上,方便读取。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把手和滚轮,实现装置转移运送过程中的便捷性。
1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实现针对不同大小的板材,装置的灵活运用。
17.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拉力试验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拉力试验装置主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拉力试验装置液压伸缩杆位置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拉力试验装置的剖面视图。
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
装置主体,2

移动组件,3

拉力检测器,4

上固定夹具,5

下固定夹具,6

驱动电机,101

框架,102

把手,103

滚轮,104

液压伸缩杆,201

第一滑块,202

第一滑动板,203

连接板,204

第二滑动板,301

横梁,302

显示屏,303

称重传感器,304

位移传感器,501

固定块,502

操作杆,503

滑动螺丝,504

滑动夹,505

固定夹,506

防滑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7]
请参阅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拉力试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移动组件2、拉力检测器3、上固定夹具4、下固定夹具5和驱动电机6,装置主体1连接有
驱动电机6,给装置提供所需电能,驱动电机6与移动组件2电性连接,装置主体1两相对侧面均设置有滑槽,第一滑块201与移动组件2连接,滑槽与第一滑块201滑动配合,实现对建筑材料施加拉力,移动组件2下表面与拉力检测器3连接,对拉力进行测量并显示,拉力检测器3下表面与下固定夹具5连接,装置主体1底表面设置有与下固定夹具5相匹配的上固定夹具4,上固定夹具4与下固定夹具5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两夹具相互配合实现对建筑材料的固定;
[0028]
装置主体1包括框架101、把手102和滚轮103,框架101一表面与把手102连接,框架101设置有若干液压伸缩杆104和若干滑槽,第一滑块201与移动组件2连接,滑槽与第一滑块201滑动配合,液压伸缩杆104和第一滑块201之间固定连接,实现移动组件2整体的移动,框架101下表面与若干滚轮103连接,若干滚轮103均设置有滚轮固定块;
[0029]
移动组件2包括第一滑动板202、连接板203和第二滑动板204,第一滑动板202两相对侧面均连接有第一滑块201,第一滑动板202通过第一滑块201与装置主体1连接,第二滑动板204与连接板203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板202与第二滑动板204通过连接板203滑动连接,移动组件2整体带动下固定夹具5提升,测拉力;
[0030]
拉力检测器3包括横梁301、显示屏302、称重传感器303和位移传感器304,横梁301上表面与第二滑动板204连接,横梁301一表面有显示屏302、称重传感器303和位移传感器304,实现对建筑材料所能承受拉力和所能承受拉伸距离的显示;
[0031]
下固定夹具5包括固定块501、操作杆502、滑动螺丝503、滑动夹504和固定夹505,固定块501和固定夹505均与横梁301固定连接,横梁301下表面设置有滑道,第二滑块与滑动夹504连接,滑道与第二滑块滑动配合,滑动夹504与固定夹505两相对表面均均设置有防滑片506,增大与建筑材料的摩擦,滑动螺丝503贯穿固定块501,滑动螺丝503与滑动夹504固定连接,操作杆502与滑动螺丝503相互配合,实现固定。
[0032]
优选地,滚轮103的数量为四个,滚轮固定块数量为四个。
[0033]
优选地,防滑片506数量为四个,防滑片506为橡胶材质。
[0034]
优选地,显示屏302、称重传感器303和位移传感器304均与电机电性连接,液压伸缩杆104与电机电性连接,操作杆502与电机电性连接,转化为电信号。
[0035]
优选地,框架101一表面设置有滑道,框架101与上固定夹具4连接,位移传感器为wfs位移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为gsl称重传感器。
[0036]
本装置操作过程中,启动驱动电机6,操作杆502作业,滑动螺丝503带动滑动夹504滑动,与固定夹505形成固定趋势,固定建筑材料,上固定夹具4与下固定夹具5均采用此种方式,使建筑材料固定,移动组件2在液压伸缩杆104的作用下带动下固定夹具5向上运动,建筑材料在拉力作用下,可通过位移传感器304和称重传感器303测出其最大拉力和最大拉伸距离,通过显示屏302转化为电信号显示出来,把手102和滚轮103的设置方便该装置进行移动与固定之间的切换。
[003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8]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