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析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7159发布日期:2021-06-01 23:3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离析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试验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离析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是重要的基础建设材料,现有的品种包括防水防潮石油沥青、管道防腐沥青、专用石油沥青、油漆石油沥青、电缆沥青、绝缘沥青等,主要应用与防水行业、公路建设、碳素材料建设、民用炸药等等。但沥青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组分会受热易发生分层现象,影响沥青的使用,故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点。

沥青是一种胶体结构,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的衍生物组成,其结构复杂,目前学术界采用溶剂沉淀及色谱柱法的“四组分”分析法,将沥青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沥青四组分在密度、极性、分子量等性能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沥青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组分会发生分层现象,在性能上表现为分层后上下两层的针入度、软化点产生差距。

离析是评价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标准sh/t0740-2003中将样品加热至流动状态倒入铝管模具中,高温163℃条件下放置48h,然后放入冰箱中完全固化,然后用刀从液面下将模具等分为三段,分别测试上段、下段软化点,以软化点差值来表征离析的程度,分析标准中的实验操作步骤,发现存在以下不足:

1、烘箱加热温度高,存在安全隐患;

2、使用刀具分离已冷冻成固体的样品,也存在安全隐患;

3、实验中将样品等分为三段,易受到操作人主观因素影响而产生误差;

4、样品自烘箱拿出放入冰箱冷冻过程耗时较长,已产生分离的组分可能会重新混合,导致误差产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标准操作步骤中不足,并且测试方便、操作简单的离析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析测试装置,能够灵活调节样品的分离取样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析测试装置,包括:

杯体,所述杯体包括可伸缩段,所述可伸缩段能够伸缩以调节所述杯体的高度;

第一漏口,所述第一漏口设置于所述杯体的侧壁,并位于所述可伸缩段的上部;

第二漏口,所述第二漏口设置于所述杯体的底部。

优选地,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杯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夹层内。

优选地,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的底部设有超声波液位计,用于检测所述杯体内的样品高度。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段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漏口与所述杯体的顶部的距离为所述杯体高度的预定值。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段为波纹管。

优选地,所述杯体由铝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漏口处设有第一自动阀。

优选地,所述第二漏口处设有第二自动阀。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自动阀和所述第二自动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自动阀和所述第二自动阀的开闭。

优选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杯体的内壁,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杯体的外壁,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杯体上的可伸缩段能够调节杯体的高度和第一漏口的位置高度,便于根据杯体内的样品量调节杯体的高度,以及根据分离量调节第一漏口的高度,使样品按比例分离,提高样品的取样精度,克服操作人员分离的主观影响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离析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杯体;2、加热装置;3、第一漏口;4、可伸缩段;5、第二漏口;6、杯盖;7、超声波液位计;8、显示器;9、升温调控按钮;10、降温调控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离析测试装置,包括:杯体,杯体包括可伸缩段,可伸缩段能够伸缩以调节杯体的高度;第一漏口,第一漏口设置于杯体的侧壁,并位于可伸缩段的上部;第二漏口,第二漏口设置于杯体的底部。

具体地,可伸缩段可以调节杯体的高度以及杯体的容量,从而调节杯体内的样品容量,第一漏口位于可伸缩段的上部,通过可伸缩段能够调整第一漏口的位置高度,从而调节杯体内即将分离样品的高度,通过第一漏口将上部样品按一定比例分离,通过第二漏口可将下部样品按一定比例分离,提高样品取样的精度。

作为一个示例,杯体呈圆筒型,杯体的直径尺寸为50mm,可伸缩段处于收缩状态时,杯体的高度尺寸为200mm。

作为优选方案,该离析测试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杯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壁和外壁,内壁和外壁之间形成夹层,加热装置设置于夹层内。通过加热装置对杯体内的样品进行加热,提高样品加热的均匀度。

作为优选方案,可伸缩段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时,第一漏口与杯体的顶部的距离为杯体高度的预定值,可根据要求设计第一漏口的位置高度。

作为一个示例,可伸缩段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时,第一漏口与杯体的顶部的距离为杯体的高度三分之一。

根据实验要求,需将样品等分为三段,均匀分离上部样品、中部样品和下部样品,当杯体的可伸缩段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时,第一漏口距离杯体顶部的高度为杯体高度的三分之一,能够使位于杯体上部的三分之一样品精确分离,通过第二漏口将杯体底部的三分之一样品精确分离,从而精确有效的将样品等分。

作为一个示例,通过可伸缩段调节杯体的高度,用于调节第一漏口位于杯体内的上部样品的分离高度。

具体地,通过可伸缩段根据样品量向上调节杯体的高度,然后根据样品上部的分离量逐渐向下调节第一漏口的位置高度,直至将上部样品精确分离。

作为优选方案,可伸缩段为波纹管。

具体地,可伸缩段为伸缩管结构,除波纹管外,还可以包括套筒和旋转补偿管等代替。

作为优选方案,杯体由铝制成,为提高杯体的导热性和可伸缩性。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漏口处设有第一自动阀,第二漏口处设有第二自动阀,通过第一自动阀和第二自动阀实现对第一漏口和第二漏口的开闭控制。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自动阀和第二自动阀连接,用于控制第一自动阀和第二自动阀的开闭,通过控制器能够精确控制杯体内样品分离量。

作为优选方案,该离析测试装置还包括杯盖,杯盖的底部设有超声波液位计,用于检测杯体内的样品高度。

具体地,使用时,杯盖与杯体连接,杯盖下表面设有超声波液位计,可以有效进行样品液面高度测量。

作为一个示例,超声波液位计通过控制器与第二自动阀连接,控制第二自动阀的开闭,精确辅助控制第二漏口分离流出的样品量。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杯体的内壁,显示屏设置于杯体的外壁,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器电性连接。

作为一个示例,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组成升温-控温系统,并与杯体外部的显示器电性连接,显示器下方设有温控按钮,用于调节加热器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产生安全隐患。

作为一个示例,整个装置的电力由电池或外接电源提供。

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离析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离析测试装置,包括:杯体1,杯体1包括可伸缩段4,可伸缩段4能够伸缩以调节杯体1的高度;第一漏口3,第一漏口3设置于杯体1的侧壁,并位于可伸缩段4的上部;第二漏口5,第二漏口5设置于杯体1的底部。

该离析测试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2,杯体1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壁和外壁,内壁和外壁之间形成夹层,加热装置2设置于夹层内。该离析测试装置还包括杯盖6,杯盖6的底部设有超声波液位计101,用于检测杯体1内的沥青高度。可伸缩段4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时,第一漏口3与杯体1的顶部距离为杯体1的高度三分之一,通过可伸缩段4调节杯体1的高度,用于调节第一漏口3位于上部沥青的分离高度。可伸缩段4为波纹管,杯体1由铝制成。第一漏口3处设有第一自动阀。第二漏口5处设有第二自动阀。

该离析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自动阀和第二自动阀连接,用于控制第一自动阀和第二自动阀的开闭。该离析测试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器8,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杯体1的内壁,显示屏设置于杯体1的外壁,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器8电性连接,显示器下方设有升温调控按钮9和降温调控按钮10,用于调节加热器的温度。

采用本实施的离析测试装置对沥青离析的方法,包括如步骤:

步骤1:沥青加热至流动后,倒入杯体内;

步骤2:设置加热装置的温度为163℃,开始对沥青加热;

步骤3:温度稳定后,恒温加热48h,杯体垂直静置;

步骤4:加热完毕后,调整可伸缩段的高度,打开第一自动阀,使上层沥青从第一漏口流出,即沥青上层1/3流出;

步骤5:打开第二自动阀,使下层沥青从第二漏口流出,即沥青下层1/3流出,避免沥青重新混合,造成误差;

步骤6:分别测试测试上层沥青和下层沥青的针入度,比较差值。

通过杯体上的可伸缩段4和超声波液位计7,保证沥青被有效分为三等分,克服操作人员的主观影响因素。该沥青离析方法使用针入度进行沥青离析表征,避免使因冷冻固化过程中里沥青重新混合产生的误差。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