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轮找中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0681发布日期:2021-02-20 20:0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轮找中心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轮找中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电力、冶金、化工、机械等生产运营中经常需要将电动机、汽轮机等驱动设备的轴的对轮与泵、发电机等被驱动设备的轴的对轮进行连接,而对轮连接的精度往往要求很高,否则会引起设备剧烈振动,导致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生产运行。因此,对轮的找正是装置检修时必不可少的环节。
[0003]
在日常的装置检修过程中,对轮找中心是一项十分细致、复杂的工作,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目前,在对轮找中心时通常使用三组百分表架和百分表,将百分表固定在百分表架上,按照对轮找中心方法将三组百分表架的磁力座分别吸附在一侧的对轮上,调整百分表架的各个连杆的距离和位置,使对称安装的两组百分表的测量头抵在另一侧对轮的端面上,使装在两对称百分表中间的一组百分表测量头抵在另一侧对轮的圆周面上,由此分别测出测量值和端面值。中国专利(cn106123728a)公开了一种测量组件,请同时参考图1和图2,包括距离测量组件、第一基准面以及圆周测量组件、第二基准面;该距离测量组件中包括第一底座和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沿着对轮的径向方向延伸,百分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而在圆周测量组件中,包括第二底座和设置在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对轮的中心轴平行,百分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由此,所述距离测量组件与所述第一基准面配合测定对轮的端面值,所述圆周测量组件与所述第二基准面配合测定对轮的圆周值。显然,中国专利(cn106123728a)的技术方案中,需要采用两组结构不同的百分表固定架才能分别测量对轮的端面值和圆周值,结构复杂,两个百分表(测量端面值和测量圆周值)分别需要配套两种百分表固定架,不具备适用性。同时,在测量的过程中,百分表上显示的测量数值需要通过人眼进行识别和读数,而由于百分表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随着对轮转动,工作人员需要采用手电筒配合镜子才能读取到百分表上的数据,因此,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读数非常不方便,也容易造成读数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轮找中心装置,其结构设计巧妙,适用性强,采用无线轴向位移器和信号接收器进行读数,减少了人工读数的误差,提高了实用性。
[0005]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以下构思实现的:一种对轮找中心装置,包括测量组件和基准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底座、夹持单元、无线轴向位移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夹持单元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第一支杆和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杆端部,所述活动杆可固定在与所述第一支杆垂直的方向或与所述第一支杆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设置在所述活动杆上,且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的指针与所述活动杆垂直,所述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无线轴向位移器
的实时数据;所述基准组件上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当所述活动杆与所述第一支杆垂直时,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与所述第一基准面配合用于测量对轮的端面值;当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与所述第一支杆在同一直线上时,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与所述第二基准面配合用于测量对轮的圆周值。
[0006]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轮找中心装置,通过设置一夹持单元和一铰接结构,旋转活动杆时,无线轴向位移器的指针可分别固定在与对轮的中心轴平行或垂直两个位置,本实用新型仅设置一种夹持单元的结构就可以实现无线轴向位移器的指针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之间转换,结构设计巧妙,适用性和实用性强。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线轴向位移器和信号接收器的配合进行读数,信号接收器可以实时获取无线轴向位移器测量的数据,极大降低了使用者的读数难度,让获取的数据信息更加准确。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基准组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立杆和横杆,所述立杆的内侧面为磁性面,所述磁性面用于吸附在对轮的端面,且可沿着对轮的径向滑动并固定在任意位置;所述第一基准面和第二基准面分别为所述立杆和所述横杆的外侧面。由于立杆和横杆是相互垂直的,当将立杆吸附在对轮的端面时,保证立杆上的第一基准面与所述对轮的径向平行,而横杆上的第二基准面与所述对轮的中心轴平行,方便基准组件的安装和使用。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单元还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杆外部,所述第一支杆可在所述第一套管中沿其长度方向活动并固定至任意位置。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单元还包括第二套管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一套管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二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杆上并可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并固定至任意位置。当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分别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中移动时,可以调节无线轴向位移器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置,进而满足对轮尺寸不同的情况下的使用需求,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对轮。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单元还包括两个顶紧螺母,所述两个顶紧螺母分别垂直穿设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中并可沿垂直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中心轴方向旋进或旋出。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杆的端部沿着长度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上分别设有通孔,所述活动杆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匹配的弹性凸起;使得所述弹性凸起可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上。通过通孔和弹性凸起的配合,可以将活动杆固定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进而改变无线轴向位移器指针的朝向。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组件至少为两套。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磁性底座。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面为弧形面。由于对轮的表面为圆弧,将底座与对轮接触的一面设置为弧形面,安装时更加方便和牢固。
[0015]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现有技术的距离测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现有技术的圆周测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对轮找中心装置第一安装位置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对轮找中心装置第二安装位置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测量组件第一种使用结构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测量组件第二种使用结构图。
[0022]
附图标记:10-第一轮盘、20-第二轮盘、30-测量组件、31-底座、33-无线轴向位移器、321-第一套管、322-第二套管、323-第一支杆、324-第二支杆、325-顶紧螺母、326-活动杆、327-限位件、327a-通孔、41-立杆、42-横杆、a-第三测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请同时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轮找中心装置,其设置在对轮上用于对轮的找中心,包括分别设置在对轮上的测量组件30和基准组件。所述对轮为一对轮盘(通常为电动机、汽轮机等驱动设备的轴的轮盘与泵、发电机等被驱动设备的轴的轮盘进行连接),为了方便说明,以下将两个轮盘分别命名为第一轮盘10和第二轮盘20,“找中心”工作即是将第一轮盘10和第二轮盘20的中心尽可能地对正,使得第一轮盘10和第二轮盘20共轴;所述测量组件30设置在所述第一轮盘10上,所述基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轮盘20上。
[0024]
具体地,所述测量组件30包括底座31、夹持单元、无线轴向位移器33和信号接收器(图未示出),所述夹持单元设置在所述底座31上,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33设置在所述夹持单元上,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33为市场上常见的用于测量轴向位移大小的测量工具,有电磁式和液压式两种;所述信号接收器与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33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可以实时显示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33中的数据。
[0025]
所述底座31为磁性底座31,其内部设有电磁铁,当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磁性底座31具有强度较大的磁性,进而能够稳固地吸附在所述第一轮盘10表面;当所述电磁铁断电时,所述磁性底座31的磁性消失,可以很容易地将其从所述第一轮盘10表面取下。进一步地,所述底座31与所述第一轮盘10接触的一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优选为与第一轮盘10表面的弧度相同,进而使得所述底座31更加稳固地附着在所述第一轮盘10表面。
[0026]
请同时参考图5和图6,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套管321、第二套管322、第一支杆323、第二支杆324、顶紧螺母325和活动杆326。所述第二支杆324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31上,所述第一套管321和第二套管322垂直固定,呈“t”型,所述第二套管322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杆324上并可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并固定至任意位置;所述第一支杆323穿设在所述第一套管321中并可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并固定至任意位置;具体地,所述第一套管321和第二套管322上分别设有与其中心轴垂直的顶紧螺母325,当所述顶紧螺母325的尖端与所述第一支杆323或第二支杆324抵住时,第一支杆323和第二支杆324无法在所述第一套管321和第二套管322中移动;当所述顶紧螺母325的尖端与所述第一支杆323或第二支杆324分离时,所述第一支杆323可沿着所述第一套管321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调节其水平方向的位置,同理,所述第二套管322可沿着所述第二支杆324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调节其竖直方向的高度。
[0027]
所述活动杆326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杆323的端部,且所述活动杆326可绕着所述第一支杆323转动并固定在与所述对轮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或垂直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将所述活动杆326固定在与所述对轮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或垂直的方向的方式有很多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杆323的端部沿着长度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设有第一限位件327和
第二限位件327,所述第一限位件327和第二限位件327上分别设有通孔327a,所述活动杆326上设有与所述通孔327a匹配的弹性凸起;使得所述弹性凸起可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限位件327或第二限位件327上,进而使得所述活动杆326可以分别固定在与所述对轮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或垂直的方向。
[0028]
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33设置在所述活动杆326上,且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33的指针与所述活动杆326垂直,通过调节所述活动杆326的位置,可以调节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33的指针呈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
[0029]
进一步地,所述基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轮盘20上,所述基准组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立杆41和横杆42,呈倒“l”型,所述立杆41与所述对轮接触的一面即内侧面为磁性面,使得所述立杆41可吸附在所述对轮的端面并沿着所述对轮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横杆42与所述对轮的中心轴平行;所述第一基准面为所述立杆41的外表面;当将立杆吸附在所述对轮的端面时,所述第一基准面与所述对轮的端面平行;所述第二基准面为所述横杆42的外侧面,所述第二基准面与所述对轮的中心轴平行。将所述立杆41沿着所述第二轮盘20的端面沿着径向移动,其外露的部分即为所述对轮的端面的延伸面,由此,可以将对轮的端面引出至方便测量的位置。
[0030]
安装时,将所述底座31通电并设置在第一轮盘10表面,将所述立杆41吸附在所述对轮的端面,且使其一部分外露。转动所述活动杆326,当所述活动杆326与所述对轮的径向平行时(即与第一基准面平行时),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33的指针与所述第一基准面垂直,调节第一支杆323、第一套管321以及第二支杆324和第二套管322的相对位置,或者同时将立杆41沿着第二轮盘20的端面移动,使得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33的指针恰好与所述第一基准面垂直并接触。同理,转动所述活动杆326,调节第一支杆323、第一套管321以及第二支杆324和第二套管322的相对位置,可以使得所述无线轴向位移器33的指针恰好与所述第二基准面垂直并接触。
[0031]
使用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三百分表找中心的原理。具体地,准备三组测量组件30和三个基准组件,按照上述安装方法,调整其中两组的测量组件30中的无线轴向位移器的指针,使其与对轮的中心轴平行,并与所述第一基准面垂直并接触,由此,可以测量出对轮的端面值;这两组测量组件30分别位于与对轮中心轴等距离对称的位置;请参考图2,第三组测量组件30a设置在两组测量组件30之间,且其中的无线轴向位移器的指针与第二基准面垂直并接触,由此,可以测量出对轮的圆周值。盘动第一轮盘10和第二轮盘20,使其同时转动,并分别在规定的旋转角度(如0
°
、90
°
、180
°
和360
°
)四个位置记录三组测量组件30的读数,根据找中心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中性偏差量,再利用专用的工具调整第一轮盘10和第二轮盘20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中心偏差量复合要求为止。
[003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轮找中心装置,通过设置一夹持单元,保证无线轴向位移器的指针固定在与对轮的中心轴平行或垂直两个位置,仅设置一种夹持单元的结构就可以实现无线轴向位移器的指针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之间转换,结构设计巧妙,适用性和实用性强。同时,通过设置一铰接结构,可以调节无线轴向位移器的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置,进而满足对轮尺寸不同的情况下的使用需求,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对轮。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线轴向位移器和信号接收器的配合进行读数,信号接收器可以实时获取无线轴向位移器测量的数据,极大降低了使用者的读数难度,让获取的数据信
息更加准确。
[0033]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