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批量扫描处理的手机定位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9776发布日期:2021-02-20 20:0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批量扫描处理的手机定位总成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总成,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批量扫描处理的手机定位总成。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手机作为便携式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受到光照、振动、跌落等因素的影响。为保障用户体验,在手机出厂前,厂家均会进行产品进行多种可靠性测试。组装完成的手机都需要进行抽检,抽检的手机要经过性能测试、结构测试、环境老化测试等一百五十多项实验测试之后才能进入量产,其中结构测试中需要对手机外形进行测量,利用精密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仅限于少量机型的抽检过程,操作过程繁琐,且易发生划痕或其他破损问题,当抽检数量大则难以开展,大批量手机抽验过程中,缺少批量快速得到手机外形尺寸的设备,尤其是在手机批量扫描过程中,缺少快速且稳定定位手机的相关结构,导致安装和拆卸手机过程耗时长,影响扫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批量扫描处理的手机定位总成。
[0004]
一种用于批量扫描处理的手机定位总成,包括载物台、多个定位框和多个定位底座,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底座,定位底座与定位框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定位框与其对应的定位底座可拆卸连接,定位框包括方形壳体、底板、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两个第二弹性连接件、两个第一挡板和两个第二挡板,方形壳体水平设置在载物台上,方形壳体的底面设置有底板,方形壳体通过底板与其对应的定位底座可拆卸连接,两个第一挡板竖直并列设置在方形壳体的两端,两个第二挡板竖直并列设置在方形壳体的两侧,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和两个第二弹性连接件均设置在方形壳体上,两个第一挡板通过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在方形壳体的两端作出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两个第二挡板通过两个第二弹性连接件在方形壳体的两侧作出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
[0005]
作为优选方案,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并列设置在两个第一挡板之间,每个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两个第一挡板中一个所述第一挡板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方形壳体与两个第一挡板中另一个所述第一挡板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弹性连接件并列设置在两个第二挡板之间,每个第二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两个第二挡板中一个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每个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方形壳体与两个第二挡板中另一个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
[0006]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弹性连接件的结构与第二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相同,第一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弹簧和第二支撑杆,第一弹簧设置在方形壳体内,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穿过方形壳体与第一弹簧的两端相连接。
[0007]
作为优选方案,载物台上加工有与定位底座一一对应配合的安装口,安装口内加
工有盲孔,定位底座包括支撑柱、第三弹性连接件和两个支脚,支撑柱竖直设置在盲孔内,支撑柱的底端与盲孔的孔底固定连接,第三弹性连接件水平穿设在支撑柱的顶端,第三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支脚,两个支脚通过第三弹性连接件在安装口的底面上作出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
[0008]
作为优选方案,第三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三支撑杆、第二弹簧和第四支撑杆,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与两个支脚中的一个所述支脚的底面相连接,第四支撑杆与两个支脚中的另一个所述支脚的底面相连接。
[0009]
作为优选方案,支脚为条形板体,条形板体的一端与第三弹性连接件相连接,条形板体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挡块,挡块为阶梯台,挡块的小头端与条形板体相连接。
[0010]
作为优选方案,安装口为矩形口,两个支脚分别朝向安装口的两侧设置,安装口的两侧各加工有一个方形延长口,每个方形延长口与安装口相连通。
[0011]
作为优选方案,支撑柱的外径比盲孔的内径小6~16mm。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3]
一、本实用新型为辅助批量处理手机的扫描装置的定位总成,为多个手机扫描前提供待扫描的共面状态,定位手机快速,拆卸手机快速,根据不同的手机外形尺寸进行对应的定位,安装快速,安装难度低。
[0014]
二、定位框的定位效果多向且灵活,便于调节,通过方形壳体、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两个第二弹性连接件、两个第一挡板和两个第二挡板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对不同外形尺寸的手机进行四周式紧固定位效果,定位操作快速且定位效果稳定。定位框的设置位置灵活,能够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在载物台上的安装位置和安装个数。
[0015]
三、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7]
图1为定位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定位框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定位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弹性连接件和第二弹性连接件均处于拉伸状态;
[0020]
图4为多个定位底座设置在载物台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0022]
图6为定位底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三弹性连接件处于伸长状态,图中两个剪头分别表示两个支脚的向外移动方向;
[0023]
图7为第三弹性连接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2-载物台;7-定位框;7-1-方形壳体;7-2-第一弹性连接件;7-3-第二弹性连接件;7-4-第一挡板;7-5-第二挡板;7-6-底板;26-边槽;27-柔性垫片;40-定位底座;40-1-支撑柱;40-2-第三弹性连接件;40-2-1-第三支撑杆;40-2-2-第二弹簧;40-2-3-第四支撑杆;40-3-支脚;41-安装口;41-1-盲孔;42-挡块;43-方形延长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0027]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8]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包括载物台2、多个定位框7和多个定位底座40,所述载物台2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底座40,定位底座40与定位框7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定位框7与其对应的定位底座40可拆卸连接,定位框7包括方形壳体7-1、底板7-6、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7-2、两个第二弹性连接件7-3、两个第一挡板7-4和两个第二挡板7-5,方形壳体7-1水平设置在载物台2上,方形壳体7-1的底面设置有底板7-6,方形壳体7-1通过底板7-6与其对应的定位底座40可拆卸连接,两个第一挡板7-4竖直并列设置在方形壳体7-1的两端,两个第二挡板7-5竖直并列设置在方形壳体7-1的两侧,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7-2和两个第二弹性连接件7-3均设置在方形壳体7-1上,两个第一挡板7-4通过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7-2在方形壳体7-1的两端作出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两个第二挡板7-5通过两个第二弹性连接件7-3在方形壳体7-1的两侧作出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
[0029]
本实施方式中方形壳体7-1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配合扣合形成。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方形盖体,方形壳体7-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cm。上壳体的下端面上加工有与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7-2和两个第二弹性连接件7-3一一对应配合的上放置槽,下壳体的上端面上加工有与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7-2和两个第二弹性连接件7-3一一对应配合的下放置槽。
[0030]
进一步的,方形壳体7-1的两侧和两端分别加工有边槽26,为手扣操作过程中提供有利位置。
[0031]
进一步的,两个第一挡板7-4和两个第二挡板7-5的纵向截面均为l形,两个第一挡板7-4和两个第二挡板7-5朝向方形壳体7-1的一侧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柔性垫片27,用于安装和拆卸手机过程中避免对手机操作意外划伤。
[0032]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两个第一弹性连接件7-2并列设置在两个第一挡板7-4之间,每个第一弹性连接件7-2的一端与两个第一挡板7-4中一个所述第一挡板7-4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弹性连接件7-2的另一端穿过方形壳体7-1与两个第一挡板7-4中另一个所述第一挡板7-4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弹性连接件7-3并列设置在两个第二挡板7-5之间,每个第二弹性连接件7-3的一端与两个第二挡板7-5中一个所述第二挡板7-5固定连接,每个第二弹性连接件7-3的另一端穿过方形壳体7-1与两个第二挡板7-5中另一个所述第二挡板7-5固定连接。
[0033]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的进一步限定,第一弹性连接件7-2的结构与第二弹性连接件7-3的结构相同,第一弹性连接件7-2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弹簧和第二支撑杆,第一弹簧设置在方形壳体7-1内,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穿过方形壳体7-1与第一弹簧的两端相连接。
[0034]
进一步的,第一弹簧为现有产品,其为现有高强弹性性能的弹簧。
[0035]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硬质杆。
[0036]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的进一步限定,载物台2上加工有与定位底座40一一对应配合的安装口41,安装口41内加工有盲孔41-1,定位底座40包括支撑柱40-1、第三弹性连接件40-2和两个支脚40-3,支撑柱40-1竖直设置在盲孔41-1内,支撑柱40-1的底端与盲孔41-1的孔底固定连接,第三弹性连接件40-2水平穿设在支撑柱40-1的顶端,第三弹性连接件40-2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支脚40-3,两个支脚40-3通过第三弹性连接件40-2在安装口41的底面上作出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
[0037]
本实施方式中底板7-6的厚度范围为0.5~2cm,底板7-6厚度能够使载物台2和方形壳体7-1之间间隙设置,从而确保方形壳体7-1和安装口41之间拆卸时存在空隙,便于实现手机扫描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过程。
[0038]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的进一步限定,第三弹性连接件40-2包括第三支撑杆40-2-1、第二弹簧40-2-2和第四支撑杆40-2-3,第二弹簧40-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40-2-1和第四支撑杆40-2-3,第三支撑杆40-2-1与两个支脚40-3中的一个所述支脚40-3的底面相连接,第四支撑杆40-2-3与两个支脚40-3中的另一个所述支脚40-3的底面相连接。
[0039]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簧为现有产品,其为现有高强弹性性能的弹簧。
[0040]
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口41的底面上加工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分别设置在两个支脚40-3的下方,两个滑槽分别与盲孔41-1相连通,两个滑槽分别为两个支脚40-3移动过程中第三弹性连接件40-2的伸长提供空间。
[0041]
当第三弹性连接件40-2由自然状态被伸长时,两个支脚40-3之间的相对距离变长,即第二弹簧40-2-2被拉长,第三支撑杆40-2-1和第四支撑杆40-2-3分别处于两个滑槽内;
[0042]
当底板7-6从第三弹性连接件40-2拆卸下来时,第三弹性连接件40-2根据自身弹力回复原态,第三支撑杆40-2-1和第四支撑杆40-2-3在第二弹簧40-2-2的带动下处于各自两个滑槽内的长度减少。
[0043]
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口41的底面对两个支脚40-3起到托住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支脚40-3移动的平稳性。
[0044]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的进一步限定,支脚40-3为条形板体,条形板体的一端与第三弹性连接件40-2相连接,条形板体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挡块42,挡块42为阶梯台,挡块42的小头端与条形板体相连接。
[0045]
本实施方式中底板7-6的端部形状与挡块42的形状相配合,从而实现底板7-6放置在两个支脚40-3之间时,两个支脚40-3的两个挡块42能够对底板7-6的两端起到稳定卡接定位的效果。
[0046]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的进一步限定,安装口41为矩形口,两个支脚40-3分别朝向安装口41的两侧设置,安装口41的两侧各加工有一个方形延长口43,每个方形延长口43与安装口41相连通。
[0047]
本实施方式中方形延长口43为支脚40-3的移动提供位置,有利于提高支脚40-3的移动范围,还能够为手指拿捏提供可操作空间。
[0048]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的进一步限定,支撑柱40-1的外径比盲孔41-1的内径小6~16mm。支撑柱40-1的外径与盲孔41-1的内径之间的差值为一个支脚40-3的水平移动距离的范围,即两个支脚40-3之间可调范围为10~20mm,适用于稳定夹持多种类型的手机。
[0049]
工作过程:
[0050]
将载物台2中每个带有定位底座40的安装口41内安装定位框7,定位框7与定位底座40一一对应安装,一种安装过程为:
[0051]
将一个支脚40-3不动,将底板7-6的一端顶靠在该支脚40-3上,将底板7-6逐渐放平在两个支脚40-3之间,利用底板7-6的长度拉伸第三弹性连接件40-2直至底板7-6的另一端贴靠在另一支脚40-3上即可实现定位框7的定位。
[0052]
另一种安装过程为:
[0053]
同时拉伸两个支脚40-3,在第三弹性连接件40-2的作用下,两个支脚40-3作出背向运动,二者之间的距离与底板7-6的长度配合时,释放两个支脚40-3,两个支脚40-3在第三弹性连接件40-2回复力的作用下夹持底板7-6,从而实现夹持定位框7的过程。
[0054]
安装完毕定位框7后,将手机安装在定位框7的过程为:
[0055]
利用根据手机外形尺寸操作两个第一挡板7-4和两个第二挡板7-5,将手机的一端顶紧在一个第二挡板7-5上,将手机底面放平在方形壳体7-1的顶面上,下落过程中当手机的侧部落在两个第一挡板7-4之间时,确保两个第一挡板7-4中一个第一挡板7-4不动,拉动另一个第一挡板7-4直至手机的两侧夹持在两个第一挡板7-4之间,最终当手机的另一端靠近另一个第二挡板7-5处时,通过第二弹性连接件7-3使另一个第二挡板7-5移动,两个第二挡板7-5之间的距离变长,直至手机的两端夹持在两个第二挡板7-5后即为完成手机的定位过程。
[005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