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采样装置

文档序号:25002553发布日期:2021-05-11 14:5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密闭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闭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自然环境中存在大量被动态水流覆盖的底泥,例如常见的江河湖海底部的淤泥,这种被动态水流覆盖的底泥以及水体持续地释放温室气体,特别是在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向水体中排放了大量的氮磷等污染物的情况下,为温室气体产生所需的生化反应提供了充足的底物和有利的环境条件,使得被动态水流覆盖的底泥以及水体成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被动态水流覆盖的底泥以及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不充分,特别是检测手段的落后无法满足本领域深入研究的客观需要。

为了提高被动态水流覆盖的底泥以及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在采集气体时尽量避免外界的干扰,保证气体的来源稳定。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在采集气体过程中保证气体来源稳定的有效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闭采样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何在被动态水流覆盖的底泥以及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检测过程中,保证气体的来源稳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密闭采样装置,包括密封盒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盒的顶部设置有开口,该开口的边缘设置有柔性保护套;密封盒顶部的开口的大小与密封盖的大小匹配,所述密封盖的四周固定有密封胶圈,当所述密封盖与密封盒的开口接触时,密封盖上的密封胶圈和密封盒上的柔性保护套压实,实现在气体抽取过程中与外界完全隔离;该密封盖上面装有多参数传感器和进气针,该进气针与tga分析系统相连,通过tga分析系统配备的抽气泵,将所述密封盒内的气体抽取到tga分析系统内部进行分析。

所述的密封盒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口,该进水口与循环泵连接;所述密封盒内设置有待检测的底泥,检测时通过所述的进水口向所述密封盒内注入设计流量的水,通过改变出口的高度,保证所述密封盒内实验水流的水深,借助循环泵控制密封盒内的水流循环。

优选地,通过所述的进水口注入所述密封盒内的水为纯净水或者自行配制的实验水。

所述多参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盐分传感器。

所述密封盖与第三轴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轴可移动地安装在该纵向控制轴上,所述的第三轴能够沿着该纵向控制轴做垂直方向移动,该纵向控制轴可移动地安装在横向控制轴上,所述的纵向控制轴能够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沿着横向控制轴做水平方向移动,通过所述横向控制轴、纵向控制轴和第三轴实现所述密封盖的垂向和水平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上面的多参数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线缆与数据采集器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密封盖上面的进气针通过气路与tga分析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闭采样装置借助密封盖底部的密封胶圈和密封盒上的柔性保护套,使密封盖与密封盒顶部的开口的四周紧密结合,实现密封盒的密封,进而实现在气体抽取过程中与外界完全隔离。本实用新型通过密闭采样装置使得在采样测量的过程中,采集气体不受外界干扰,保证气体的来源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底泥以及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密封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密封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密封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闭采样装置包括密封盒3和密封盖5,所述密封盒的顶部设置有开口,该开口的边缘设置有柔性保护套;密封盒顶部的开口的大小与密封盖5的大小匹配,所述密封盖的四周固定有密封胶圈,当所述密封盖与密封盒的开口接触时,密封盖上的密封胶圈和密封盒上的柔性保护套压实,实现在气体抽取过程中与外界完全隔离;该密封盖5上面装有多参数传感器和进气针,该进气针与tga分析系统1相连,通过tga分析系统配备的抽气泵,将所述密封盒内的气体抽取到tga分析系统内部进行分析。

所述的密封盒3上还设置有进水口31和出口32,该进水口与循环泵33连接;所述密封盒内设置有待检测的底泥,检测时通过所述的进水口向所述密封盒内注入设计流量的水,通过改变出口的高度(在不同的高度位置设置多个出口,例如在3个不同的高度位置分别设置3个出口,每个出口均连接一个阀门,通过打开或关闭阀门选择打开或关闭不同高度上的出口,实现改变出口的高度),保证所述密封盒内实验水流的水深,借助循环泵控制密封盒内的水流循环。

优选地,通过所述的进水口注入所述密封盒内的水为纯净水或者自行配制的实验水。

所述多参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盐分传感器。

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盖5与第三轴14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轴14可移动地安装在该纵向控制轴13上,所述的第三轴14能够沿着该纵向控制轴13做垂直方向移动,该纵向控制轴13可移动地安装在横向控制轴6上,所述的纵向控制轴13能够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沿着横向控制轴6做水平方向移动,通过所述横向控制轴6、纵向控制轴13和第三轴14实现所述密封盖5的垂向和水平的移动。

具体地,所述纵向控制轴13沿着横向控制轴6做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密封盖5水平移动到需要测定的密封盒3的上方;所述第三轴14沿着该纵向控制轴13做垂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密封盖5垂直向下移动,进而使所述密封盖5与密封盒顶部的开口接触,借助密封盖底部的密封胶圈和密封盒上的柔性保护套,使密封盖与密封盒顶部的开口的四周紧密结合,实现密封盒的密封。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上面的多参数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线缆17与数据采集器15连接,当所述密封盖与密封盒紧密结合之后,安装在所述密封盖上的多参数传感器进入所述密封盒中的流动水体当中,该多参数传感器测到的数据通过传感器线缆进入数据采集器,该数据采集器将该多参数传感器测到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中的软件系统中,该电脑中的软件系统分析该多参数传感器测到的数据从而获取水质数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密封盖上面的进气针通过气路16与tga分析系统1相连,通过tga分析系统内部配备的抽气泵,将所述密封盒内的气体抽取到tga分析系统内部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输到数据采集器当中,该数据采集器把该分析结果传输到电脑中,由电脑保存数据。

在底泥以及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检测过程中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闭采样装置时,将底泥装入密封盒3中,在该密封盒的进水口注入设计流量的水,通过改变该密封盒的出口的高度,保证所述密封盒内实验水流的水深,借助循环泵控制密封盒内的水流循环。将装有底泥的密封盒放入恒温水池2中,该恒温水池2内设置有温控水,所述密封盒被所述恒温水池2中的温控水包围。所述恒温水池2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用于将温控水的温度维持在检测需要的范围内;供水池4通过供水管道10与恒温水池2的进水管11连通;排水池7通过出水管12与恒温水池2的出水口连通。优选地,所述供水管道10上设置有蠕动泵8和电磁阀9。

将所述密封盖5水平移动到需要测定的装有底泥的密封盒3的上方时,使所述密封盖垂直向下移动,进而使所述密封盖5与密封盒顶部的开口接触,借助密封盖底部的密封胶圈和密封盒上的柔性保护套,使密封盖与密封盒顶部的开口的四周紧密结合,实现密封盒的密封。

通过调节恒温水池内的温度,使其稳定在实验需要的范围内,装有底泥的密封盒在该恒温水池内放置并维持30-60分钟之后,装有底泥的密封盒内部的温度通过热交换的方式与外面恒温水池内的温度一致,使该温度保持稳定;控制恒温水池的出水口位置的高度(在不同的高度位置设置多个出水口,例如在3个不同的高度位置分别设置3个出水口,每个出水口均连接一个阀门,通过打开或关闭阀门选择打开或关闭不同高度上的出水口,实现控制恒温水池的出水口位置的高度),控制恒温水池内水流的深度,通过调节蠕动泵的供水量大小调节恒温水池内的水流速度。

安装在所述密封盖上的多参数传感器进入所述密封盒中的流动水体当中,该多参数传感器测到的数据通过传感器线缆进入数据采集器,该数据采集器将该多参数传感器测到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中的软件系统中,该电脑中的软件系统分析该多参数传感器测到的数据从而获取水质数据。

通过所述密封盖上面的进气针和tga分析系统内部配备的抽气泵,将所述密封盒内的气体抽取到tga分析系统内部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输到数据采集器当中,该数据采集器把该分析结果传输到电脑中,由电脑保存数据。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