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微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4699发布日期:2021-03-02 19:1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体微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结构,具体是一种流体运动状态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流量开关被广泛应用在智能泵上,用于检测泵内流体的运动状态,进而辅助程序对泵的启停进行智能化控制,但是受成本与空间限制,当前智能泵搭载的流量开关是利用干簧管原理,由液体推动嵌有磁铁的装置触动干簧管进而实现信号的传导,只有两个信号点,普遍精度低下,且易受锈堵、高温等外界因素干扰,致使泵的智能化控制频繁出现失灵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泵智能化领域提供一种高精度的流体微动检测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流体微动检测装置,包括旋转支架,旋转体,顶盖;
[0006]
所述旋转支架为圆管型,底部设有若干环形阵列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倾斜设置;导流叶片一端连接旋转支架内壁,另一端连接设于旋转支架圆心处的底柱;
[0007]
所述顶盖设于旋转支架顶部,圆心处设有顶柱,顶柱通过连接筋与顶盖外壁相连;
[0008]
所述旋转体垂直设于旋转支架内,位于顶盖下方;旋转体中心为一圆柱体,圆柱体上设有旋转叶片。
[0009]
底柱中心处设有朝上的不打穿的下底孔,顶盖的顶柱圆心处设有朝下的不打穿的上底孔。
[0010]
顶盖为镂空式饼型。
[0011]
圆柱体两端设有连接柱,旋转体通过圆柱体两端的连接柱分别与顶盖的上底孔和旋转支架底部的下底孔转动式配合在一起。
[0012]
所述倾斜设置的导流叶片的叶片平面与旋转叶片之间正面投影角度的角度范围在90度与180度之间。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优异效果是:
[0014]
1.能实现线性的信号采集真正实现微动传感,高精度检测流体运动状态(可检测流速);
[0015]
2.无干簧管磁性结构,弥补了易受外界干扰的缺陷;
[0016]
3.利用双导流叶片装置,通过不同角度组合,应用于各类流体抽送使用场景,充分监测流体微动状态。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支架的底部剖面示意图;
[0019]
图3-1是本实用新型顶盖顶视图;
[0020]
图3-2是本实用新型顶盖剖面图。
[0021]
图中:1、旋转支架;2、导流叶片;3、底柱;3.1、下底孔;4、旋转体;4.1、旋转叶片;4.2、连接柱;5、顶盖;5.1、顶柱;5.2、连接筋;5.3、上底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如图1,一种流体微动检测装置,包括旋转支架1,旋转体4,顶盖5。
[0023]
所述旋转支架1为圆管型,底部设有若干环形阵列的导流叶片2,导流叶片2倾斜设置。导流叶片2的数量按实际要求设置,如图2中为3片。导流叶片2一端连接旋转支架1内壁,另一端连接设于旋转支架1圆心处的底柱3,底柱3中心处设有朝上的不打穿的下底孔3.1(参见图2)。
[0024]
参见图3-1和图3-2,所述顶盖5为镂空式饼型,设于旋转支架1顶部,圆心处设有顶柱5.1,顶柱5.1圆心处设有朝下的不打穿的上底孔5.3。顶柱5.1通过若干连接筋5.2与顶盖5外壁相连。
[0025]
再参见图1,所述旋转体4垂直设于旋转支架1内,位于顶盖5下方;旋转体4中心为一圆柱体,圆柱体上设有旋转叶片4.1。圆柱体两端设有连接柱4.2,旋转体4通过圆柱体两端的连接柱4.2分别与顶盖5的上底孔5.3和旋转支架1底部的下底孔3.1转动式配合在一起。所述倾斜设置的导流叶片2的叶片平面与旋转叶片4.1之间正面投影角度α的角度范围在90度与180度之间。
[0026]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0027]
当流体如流动方向(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流经检测装置内部,通过导流叶片2转向冲击旋转叶片4.1,旋转体4开始旋转,且旋转速度与流体流速呈正相关线性变化,将流体的动态形式转化为旋转体4易被检测的旋转状态。导流叶片2与旋转叶片4.1夹角α角度可变,当两者角度为90度时,流体将正面冲击旋转叶片4.1,此时旋转体4能感知极其微小的流体动态,检测精度为最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