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7061发布日期:2021-06-01 23:3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沙取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



背景技术:

底泥通常是指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形成的一种物质。

为了研究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底泥中的积累、分布、转化和迁移的规律,需要利用底泥采样器采集底泥样品,然后利用相关设备对底泥相关样品进行分析,由于底泥取样工作大多是户外进行,因此在进行作业前需要将底泥采样器运输至作业区,而现有底泥采样器的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从而影响底泥采样器的实用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该设备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以及组合,减少占用空间,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特别适合野外底泥采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包括冲击管,所述冲击管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圆心处沿其轴向方向插设有连接杆,且与所述第一端盖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伸入所述冲击管内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轴端盖,所述轴端盖与所述冲击管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轴端盖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远离所述连接杆一端螺纹连接有钻管,所述钻管内部设有取样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备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以及组合,减少占用空间,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特别适合野外底泥采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取样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一端设有挡盖,所述管体远离所述挡盖一端在其横截面设有若干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与所述管体内侧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管体内侧连接,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弹簧一侧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管体靠近挡盖一端开设有若干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取样设备接触到底泥之后,通过施加向下的压力,底泥压迫取样管的挡板向内打开进入取样管,当取样完成后,取样管的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切断底泥恢复位置,防止底泥样品在提拉过程中掉落,影响底泥取样作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冲击管内侧远离所述第一端盖一端设有重物锤,所述重物锤与所述冲击管固定连接,所述冲击管外侧设有若干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获得深层的底泥样品,通过把手带动冲击管上下运动,带动重物锤往复锤击连接杆,可以加深钻孔。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钻管外侧沿其轴向设有透明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方便地观察到底泥样品的情况以及取样管,避免重复打开钻管的端盖观察,影响底泥取样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体为透明材质,所述管体外侧沿轴向方向设有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体为透明材质以及刻度线,便于直接观察底泥样品的情况,便于底泥样品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体外侧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可与所述钻管内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取样管上端直径小于钻管内径,为了避免取样管晃动,通过固定环将取样管固定,减少因扰动造成对底泥样品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该设备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以及组合,减少占用空间,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特别适合野外底泥采样;

2.通过在取样管底部设置挡板,当取样设备接触到底泥之后,通过施加向下的压力,底泥压迫取样管的挡板向内打开进入取样管,当取样完成后,取样管的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切断底泥恢复位置,防止底泥样品在提拉过程中掉落,影响底泥取样作业;

3.为了获得深层的底泥样品,通过把手带动冲击管上下运动,带动重物锤往复锤击连接杆,可以加深钻孔。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取样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取样管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钻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冲击管;2、第一端盖;3、连接杆;4、轴端盖;5、第二端盖;6、钻管;7、取样管;8、重物锤;9、把手;10、透明面板;71、管体;72、挡盖;73、挡板;74、弹簧;75、漏水孔;76、刻度线;77、固定环;78、环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包括冲击管1,冲击管1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端盖2,第一端盖2圆心处沿其轴向方向插设有连接杆3,且与第一端盖2滑动连接,连接杆3伸入冲击管1内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轴端盖4,轴端盖4与冲击管1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杆3远离轴端盖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端盖5,第二端盖5远离连接杆3一端螺纹连接有钻管6,钻管6的头部为锥形,钻管6内部设有取样管7。该设备在使用前,先将连接杆3穿过第一端盖2,再将轴端盖4拧紧到连接杆3上,使连接杆3不能脱离第一端盖2,将连接杆3以及轴端盖4插入冲击管1,轴端盖4在冲击管1内壁可以滑动,再将第一端盖2拧紧到冲击管1上,实现冲击管1与连接杆3之间的相对滑动,将取样管7置于钻管6内部后,将第二端盖5拧紧到钻管6上,最后将连接杆3与第二端盖5的另外一端连接,实现此设备的连接组合,拆卸时顺序反之即可,该设备减少占用空间,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特别适合野外底泥采样。

如图2、图3所示,取样管7包括管体71,管体71一端设有挡盖72,管体71远离挡盖72一端在其横截面设有2片挡板73,挡板73的形状为扇形,挡板73一端与管体71内侧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74与管体71内侧连接,挡板73远离所述弹簧74一侧设有环形板78,环形板78与管体71固定连接,弹簧74处于压缩状态,由于存在环形板78,弹簧74使2片挡板73初始为闭合状态,且不会向外打开,当取样设备接触到底泥之后,通过施加向下的压力,底泥压迫取样管7的挡板73向内打开进入取样管7,当取样完成后,取样管7的挡板73在弹簧74的作用下,切断底泥恢复位置,防止底泥样品在提拉过程中掉落,影响底泥取样作业。管体71靠近挡盖72一端开设有3排漏水孔75,刚采集的底泥样品中含有水,可以通过漏水孔75排尽。管体71为有机玻璃材质,管体71外侧沿轴向方向设有刻度线76,便于直接观察底泥样品的情况,便于底泥样品信息的记录和存储,管体71外侧套设有固定环77,固定环77可与钻管6内侧抵接,由于取样管7上端直径小于钻管6内径,为了避免取样管7晃动,通过固定环77将取样管7固定,减少因扰动造成对底泥样品的影响。

如图1所示,冲击管1内侧远离所述第一端盖2一端设有重物锤8,重物锤8与冲击管1固定连接,冲击管1外侧设有2个把手9,为了获得深层的底泥样品,通过把手9带动冲击管1上下运动,带动重物锤8往复锤击连接杆3,可以加深钻孔。如图4所示,钻管6外侧沿其轴向设有透明面板10,透明面板10材质为有机玻璃,可以更方便地观察到底泥样品的情况以及取样管7,避免重复打开钻管6的端盖观察,影响底泥取样的操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该设备在使用前,先将连接杆3穿过第一端盖2,再将轴端盖4拧紧到连接杆3上,使连接杆3不能脱离第一端盖2,将连接杆3以及轴端盖4插入冲击管1,再将第一端盖2拧紧到冲击管1上,将取样管7置于钻管6内部后,将第二端盖5拧紧到钻管6上,最后将连接杆3与第二端盖5的另外一端连接,实现此设备的连接组合,拆卸时顺序反之,取样时,将设备竖直插入,握住把手9带动冲击管1以及重物锤8往复锤击,加深钻孔。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