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值守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5206发布日期:2021-10-09 11:4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值守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值守称重,具体涉及一种无人值守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自动化在各个领域的迈进,传统货车称重作业必须由磅房工作人员协助完成,即通过人工按一定操作流程完成称重作业,但其效率较低和错误率较高,受限于人工的主观意愿,这些部分往往是企业不能控制的。因此,为了尽可能排除此类原因对称重作业效率的影响,出现了无人值守货车称重系统,以相同功能的设备替代原来执行此部分操作的人工,设备会按照预设的程序严格的执行,能够显著提升称重作业的效率。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系统科学的运用了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采用ic卡门禁一卡通系统、蓝牙或rfid无线射频技术绑定电子车牌、红外定外防止车辆上下磅作弊,智能道闸系统控制车距,视频实时拍照、录像和传输,语音播报系统智能提醒,配合智能称重软件实现磅房无人值守称重。然而,在对车辆称重时,若车辆在称重磅面上偏离中心过大,称重传感器的测重数值会出现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值守称重装置,使得待称车辆位于磅面中部,使得磅面受力均衡,提升测量稳定性和准确性。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人值守称重装置,其中,包括上坡道、下坡道、磅面、称重电脑、车牌识别器、车辆通行传感器和抬杆,所述磅面可使待称车辆移动至表面中部处。
5.作为优选,所述磅面上有推中凸条,所述推中凸条包括中高条和侧低条,所述侧低条分布于所述中高条的两侧且高度低于所述中高条,所述中高条和所述侧低条为自所述磅面竖直向上凸起的、沿着所述磅面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直条,所述推中凸条分布于接近所述磅面的前、后端边处。
6.作为优选,在所述侧低条上有防止车轮打滑的防侧滑槽。
7.作为优选,所述防侧滑槽为自所述侧低条的上表面靠近所述车辆通行传感器一侧的边缘向远离所述车辆通行传感器一侧的边缘方向延伸且间距逐渐变大的凹槽。
8.作为优选,所述中高条上有高条凹槽,所述高条凹槽为自所述中高条的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弯曲凹槽。
9.作为优选,在所述磅面上还有用于引导和排除积水的排水部。
10.作为优选,所述排水部包括横条槽和导水凹板,所述横条槽为自所述磅面向下凹陷的间隔凹槽条,所述导水凹板为放置于所述横条槽中的下凹弧形直条面板,所述排水部分布于所述磅面宽向中心线的两侧。
11.作为优选,还包括碾压翘起部,所述碾压翘起部包括板中轴、压块槽、下压块和板端弹簧,所述板中轴为自所述导水凹板的中部向所述横条槽的壁面延伸的圆柱杆,所述压
块槽为自所述磅面的表面沿着车轮前进方向延伸向下凹陷的直条凹槽,所述下压块为放置于所述压块槽中的圆盘状饼块,所述板端弹簧为自所述横条槽的底面靠近外侧边缘处向上连接所述导水凹板的底面的弹簧。
12.作为优选,所述导水凹板上还有集水板,所述集水板为自所述导水凹板的两侧边缘向上反向延展的倾斜面板,所述集水板设置于所述导水凹板相对所述板中轴远离所述磅面两侧的边缘上。
13.作为优选,还包括滑轮部,所述滑轮部包括滑轮弧面和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为自所述板中轴所在铅垂线与所述磅面相交处竖直向上延展的平面板,所述滑轮弧面为自所述支撑面向下延展并逐渐靠近所述磅面宽向边缘的下凸弧面板。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得待称车辆位于磅面中部,使得磅面受力均衡,提升测量稳定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无人值守称重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磅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推中凸条处俯视示意图。
18.图4为磅面侧视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5为导水凹板工作示意图。
20.图6为集水板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下坡道,2、磅面,3、称重电脑,4、车牌识别器,5、中高条,6、侧低条,7、防侧滑槽,8、导水凹板,9、下压块,10、集水板,11、滑轮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24.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无人值守称重装置,其中,包括上坡道、下坡道1、磅面2、称重电脑3、车牌识别器4、车辆通行传感器和抬杆,磅面2可使待称车辆移动至表面中部处。磅面2的下方安装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连接称重电脑3,称重电脑3可通过信号传输来控制抬杆,其中,车牌识别器4和车辆通行传感器均连接称重电脑3。车辆通行传感器布置于上坡道处,用于发出车辆称重信号,得到信号的称重电脑3再发送信号给车牌识别器4,车牌识别器4开始记录车牌并传回称重电脑3,此时,称重电脑3将车牌与对应重量信息整理并关联,对比标准重量库数据后,判断称重车辆是否超重,若是,则不发送抬起抬杆的信号。
25.如图2、图3、图4所示,磅面2上有推中凸条,推中凸条包括中高条5和侧低条6,侧低条6分布于中高条5的两侧且高度低于中高条5,中高条5和侧低条6为自磅面2竖直向上凸起的、沿着磅面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直条,推中凸条分布于接近磅面2的前、后端边处。推中凸条主要起到防止待称重车辆前后位置过偏的情况出现,若称重车辆位置太靠前或靠后,不利于称重传感器准确称重,也不利于磅面2长期受力,故当车辆车轮过于靠前时,碾压于前
方的推中凸条上的中高条5和侧低条6上时被“推回”靠近后方的推中凸条方向,从而使得带称重车辆被较好得限制于前、后方推中凸条之间。
26.在侧低条6上有防止车轮打滑的防侧滑槽7。防侧滑槽7对应车轮连线的延长线上,这样,当车辆滚动到侧低条6上时,即可防止侧向打滑。
27.防侧滑槽7为自侧低条6的上表面靠近车辆通行传感器一侧的边缘向远离车辆通行传感器一侧的边缘方向延伸且间距逐渐变大的凹槽。自后向前延伸的防侧滑槽7之间的宽度逐渐变大,可以依靠两侧凹槽的倾斜角度避免车辆向两侧打滑,使得称重车辆平稳碾压推中凸条。
28.中高条5上有高条凹槽,高条凹槽为自中高条5的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弯曲凹槽。高条凹槽可以增加中高条5上表面的粗糙度。
29.如图2、图4、图5所示,在磅面2上还有用于引导和排除积水的排水部。排水部包括横条槽和导水凹板8,横条槽为自磅面2向下凹陷的间隔凹槽条,导水凹板8为放置于横条槽中的下凹弧形直条面板,排水部分布于磅面2宽向中心线的两侧。积聚于磅面2上的积水或积雪不仅会影响称重结果,还会增大车轮打滑的风险,故而需要清理磅面2上的积水,横条槽不仅有利于积水或积雪流入至导水凹板8中,同时也为车轮转动提供受力点,增加了磅面2粗糙度,即使发生车辆车轮打滑,也可被前后方的横条槽止住,其次,导水凹板8的外侧可将积水排出磅面2。
30.还包括碾压翘起部,碾压翘起部包括板中轴、压块槽、下压块9和板端弹簧,板中轴为自导水凹板8的中部向横条槽的壁面延伸的圆柱杆,导水凹板8可通过板中轴的抵触在横条槽中绕板中轴转动,压块槽为自磅面2的表面沿着车轮前进方向延伸向下凹陷的直条凹槽,下压块9为放置于压块槽中的圆盘状饼块,板端弹簧为自横条槽的底面靠近外侧边缘处向上连接导水凹板8的底面的弹簧。导水凹板8通过板中轴连接于横条槽中,这样,当有车辆驶入,车辆的车辆会碾压下压块9,使得下压块9在压块槽中下移,下压块9向下挤压导水凹板8,使得导水凹板8的内侧部分翘起与磅面2之上,可将位于导水凹板8中的积水或积雪更好地快速排出,一来起到主动清洁积水或积雪甚至积灰的效果,二来可以避免称重重量被积聚物质重量影响。压块槽和下压块9可在车辆的前进方向上间隔分布,以便各导水凹板8均可被翘动。
31.如图6所示,导水凹板8上还有集水板10,集水板10为自导水凹板8的两侧边缘向上反向延展的倾斜面板,集水板10设置于导水凹板8相对板中轴远离磅面2两侧的边缘上。在导水凹板8的翘起侧设置向下聚拢的集水板10,可以将掉落于横条槽之间的雨水或灰尘引导至导水凹板8中。
32.如图2、图5所示,还包括滑轮部,滑轮部包括滑轮弧面11和支撑面,支撑面为自板中轴所在铅垂线与磅面2相交处竖直向上延展的平面板,滑轮弧面11为自支撑面向下延展并逐渐靠近磅面2宽向边缘的下凸弧面板。由推中凸条可将车辆在磅面2上的位置限制于前后方向的中部,由滑轮部可将车辆在磅面2上的位置限制于宽度方向或左右方向的中部,避免车辆在宽度方向上出现明显的侧偏,即当车辆碾压至滑轮弧面11上时,会延滑轮弧面11滑落至最侧边,两侧的滑轮弧面11共同引导,防止磅面2受到过于偏离的车重而影响称重准确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