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用气体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4184发布日期:2021-06-22 15:30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用气体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用气体检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消防出警对现场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使用到气体检测仪,气体检测仪是一种对气体泄露浓度进行检测的仪器仪表工具。

现有的装置在使用的时候由于装置在运输携带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震动,当装置受到震动的时候容易对装置内部的精密仪器造成损伤,从而使得装置受损。

因此,发明一种消防用气体检测仪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用气体检测仪,通过第一装置外壳对固定杆外侧的第二弹簧进行挤压,同时通过滑块对第一导杆进行挤压,当第一导杆受到挤压的时候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拉扯,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用气体检测仪,包括第一装置外壳,所述第一装置外壳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装置外壳内部底端均匀安装有减震气囊,且减震气囊顶端安装有贯穿第一通孔的检测装置本体,所述第一装置外壳内部一端顶端安装有第二装置外壳,且第一装置外壳内部顶端另一端安装有第三装置外壳,所述第一装置外壳内壁一侧顶端开设有贯穿至第二装置外壳与第三装置外壳内部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二装置外壳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隔板,且隔板靠近检测装置本体一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入端安装有贯穿隔板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装置外壳底端的内壁开设有第三管道,所述水泵输出端安装有贯穿第二装置外壳与第三管道相连接的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道远离第四管道一端安装有贯穿至第三装置外壳内部的第五管道,所述第一装置外壳内壁顶端两端皆开设有腔体,所述第一通孔两端皆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部设置有贯穿至第一通孔内部的滑块,所述滑块靠近腔体一端安装有贯穿至腔体内部的第一导杆,所述腔体内部第一导杆外侧皆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检测装置本体两端顶端皆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底端皆安装有贯穿滑块与检测装置本体相连接的固定杆,所述滑块顶端与底端固定杆外侧皆设置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装置外壳底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底端安装有贯穿第二通孔的导气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装置外壳两端皆开设有第三通孔,且第三通孔内部远离检测装置本体一端安装有防尘网,所述第三通孔内部靠近检测装置本体一端安装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杆内部皆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内部设置贯穿至腔体内部的第二导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通过滑块相互对称,且第二弹簧的数量设置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第四管道与第五管道通过检测装置本体相互对称。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通过检测装置本体相互对称,且固定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检测装置本体对减震气囊进行挤压,再通过检测装置本体带动固定块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同时通过检测装置本体带动滑块对第一导杆进行带动,当第一导杆受到带动的时候对第一弹簧进行拉扯挤压,再通过第二导杆在第二滑槽的内部进行移动对第一导杆的移动进行导向;

2、通过水泵将第二装置外壳内部的液体输送至第四管道内部,再通过第四管道输送至第三管道内部,同时通过第三管道输送至第五管道内部,同时通过第五管道输送至第三装置外壳内部,再由第三装置外壳内部输送至第一管道内部后回到第二装置外壳的内部进行循环,再通过风扇对第一装置外壳内部的进行送风,当风通过第四管道对的表面对装置内部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装置外壳;2、第一通孔;3、减震气囊;4、检测装置本体;5、第二通孔;6、导气管;7、第三通孔;8、防尘网;9、风扇;10、第二装置外壳;11、第三装置外壳;12、第一管道;13、隔板;14、水泵;15、第二管道;16、第三管道;17、第四管道;18、第五管道;19、腔体;20、第一滑槽;21、滑块;22、第一导杆;23、第一弹簧;24、第二滑槽;25、第二导杆;26、固定块;27、固定杆;2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消防用气体检测仪,包括第一装置外壳1,所述第一装置外壳1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2,所述第一装置外壳1内部底端均匀安装有减震气囊3,且减震气囊3顶端安装有贯穿第一通孔2的检测装置本体4,所述第一装置外壳1内部一端顶端安装有第二装置外壳10,且第一装置外壳1内部顶端另一端安装有第三装置外壳11,所述第一装置外壳1内壁一侧顶端开设有贯穿至第二装置外壳10与第三装置外壳11内部的第一管道12,所述第二装置外壳10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隔板13,且隔板13靠近检测装置本体4一端安装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输入端安装有贯穿隔板13的第二管道15,所述第一装置外壳1底端的内壁开设有第三管道16,所述水泵14输出端安装有贯穿第二装置外壳10与第三管道16相连接的第四管道17,所述第三管道16远离第四管道17一端安装有贯穿至第三装置外壳11内部的第五管道18,所述第一装置外壳1内壁顶端两端皆开设有腔体19,所述第一通孔2两端皆开设有第一滑槽20,且第一滑槽20内部设置有贯穿至第一通孔2内部的滑块21,所述滑块21靠近腔体19一端安装有贯穿至腔体19内部的第一导杆22,所述腔体19内部第一导杆22外侧皆设置有第一弹簧23,所述检测装置本体4两端顶端皆安装有固定块26,且固定块26底端皆安装有贯穿滑块21与检测装置本体4相连接的固定杆27,所述滑块21顶端与底端固定杆27外侧皆设置有第二弹簧28。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装置外壳1底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5,所述检测装置本体4底端安装有贯穿第二通孔5的导气管6。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装置外壳1两端皆开设有第三通孔7,且第三通孔7内部远离检测装置本体4一端安装有防尘网8,所述第三通孔7内部靠近检测装置本体4一端安装有风扇9。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杆22内部皆开设有第二滑槽24,且第二滑槽24内部设置贯穿至腔体19内部的第二导杆25。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弹簧28通过滑块21相互对称,且第二弹簧28的数量设置为四个。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管道17与第五管道18通过检测装置本体4相互对称。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杆27通过检测装置本体4相互对称,且固定杆2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4,通过检测装置本体4对减震气囊3进行挤压,再通过检测装置本体4带动固定块26带动固定杆27对第二弹簧28进行挤压,同时通过检测装置本体4带动滑块21在第一滑槽20的内部进行滑动,再通过滑块21对第一导杆22进行带动,当第一导杆22受到滑块21带动的时候对第一弹簧23进行拉扯挤压,再通过第二导杆25在第二滑槽24的内部进行移动对第一导杆22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得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对装置进行缓冲防护;

参照说明书附图1-4,水泵14通过第二管道15将第二装置外壳10内部的冷却液体输送至第四管道17的内部,再通过第四管道17将第二装置外壳10内部得到液体导向第三管道16的内部,同时通过第三管道16将冷却液体输送至第五管道18内部,再由第五管道18进入到第三装置外壳11的内部,再通过第三装置外壳11内部输送至第一管道12内部,经由第一管道12进入到第二装置外壳10的内部进行冷却液体的循环,再通过第三通孔7内部的防尘网8进行过滤后,同时通过风扇9对第一装置外壳1内部的进行送风,当风通过第四管道17对的表面低温进行吹动对装置内部进行降温。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