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温探头,具体涉及一种通讯散热器散热性能测试工装上的新型测温探头。
背景技术:2.目前一般通讯散热器散热性能测试工装上的测温探头如图1所示。热电偶采用锡膏焊接的方式把其焊接到铜针顶部,铜针的尾部插入定位块上的孔内,孔内有弹簧,铜针可在里面受压插入及抬起弹出,起到缓冲作用。定位块固定在气缸上,随气缸往复运动。通过气缸施加压力,把热电偶按压到产品上指定的位置点上来测量该点的温度值。
3.目前采用的测温探头,有以下两个缺点:一是由于热电偶里面的两根线已经焊接在一起,即使热电偶未贴紧产品表面,热电偶也能感应出温度,但是该值并不是该点产品表面的真实温度,所以这样会导致测试不稳定以及不准确;二是由于热电偶焊接在铜针上,当热电偶贴紧产品表面时,产品表面的热量会从铜针导走,从而影响该点的温度,导致测得的温度偏低。以上两点综合影响着目前的测温探头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测温探头,热电偶里面的两组测试线未预先焊接在一起,而是把它们分开并列固定在缓冲柱头部,当热电偶未完全贴紧产品表面时,仪表上显示无数据,从而让测试员知道热电偶未贴紧产品表面,需要重新调整工装或产品位置,因此可以预判热电偶是否与产品表面接触良好和避免产品上的热量从测温探头导走,从而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反复多次测试,间接地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新型测温探头,包括气缸,与所述气缸连接的定位块,缓冲柱和通过所述缓冲柱固定在所述定位块上的热电偶,所述缓冲柱包括缓冲柱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缓冲柱本体一端的缓冲柱头部,所述缓冲柱头部的顶端设置有两组竖直排列的连接孔,每组所述连接孔的外侧边设置有一组固定孔,每组所述固定孔包括上孔和下孔;所述热电偶包括热电偶本体和并列设置在所述热电偶本体端部的两组测试线;每组所述测试线对应一组所述连接孔和一组所述固定孔,每组所述测试线的端部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固定孔的上孔、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对应的所述固定孔的下孔后回接到所述测试线的端部。
7.进一步的,每组所述连接孔包括竖直排列的两个穿孔。
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柱头部材质为电木。
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柱本体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所述缓冲柱头部。
10.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柱本体上还设置有卡扣,所述缓冲柱本体外侧开有腰型孔,所述卡扣穿过所述腰型孔固定在所述弹簧上。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固定孔直径为.mm。
12.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材料为6061铝合金。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热电偶里面的两组测试线未预先焊接在一起,而是把它们分开并列固定在缓冲柱头部,当热电偶未完全贴紧产品表面时,由于两组测试线是分离的,即热电偶是未导通的,在仪表上显示的是无数据,从而让测试员知道热电偶未贴紧产品表面,需要重新调整工装或产品位置,因此可以预判热电偶是否与产品表面接触良好和避免产品上的热量从测温探头导走,从而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反复多次测试,间接地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6.图1为现有技术中测温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热电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柱与热电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说明:
22.1、热电偶,2、缓冲柱,3、定位块,4、气缸,5、缓冲柱本体,6、缓冲柱头部,7、连接孔,8、固定孔,9、热电偶本体,10、测试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4.参见图1
‑
图5所示,一种新型测温探头,包括气缸4,与气缸4连接的定位块3,缓冲柱2和通过缓冲柱2固定在定位块3上的热电偶1,缓冲柱2包括缓冲柱本体5和设置在缓冲柱本体5一端的缓冲柱头部6,缓冲柱头部6的顶端设置有两组竖直排列的连接孔7,每组连接孔7的外侧边设置有一组固定孔8,每组固定孔8包括上孔和下孔;热电偶1包括热电偶本体9和并列设置在热电偶本体9端部的两组测试线10;每组测试线10对应一组连接孔7和一组固定孔8,每组测试线10的端部依次穿过对应的固定孔8的上孔、对应的连接孔7、对应的固定孔8的下孔后回接到测试线10的端部。
25.进一步的,每组连接孔7包括竖直排列的两个穿孔。
26.进一步的,缓冲柱头部6材质为电木,电木是隔热材料,避免产品上的热量从缓冲柱头部6导走。
27.进一步的,缓冲柱本体5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连接缓冲柱头部6,当缓冲柱头部6连着热电偶1压紧产品表面时,缓冲柱头部6能缩回并压缩缓冲柱本体5里面的弹簧,从而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测温探头把产品上的铜管压凹陷。
28.进一步的,缓冲柱本体5上还设置有卡扣,缓冲柱本体5外侧开有腰型孔,卡扣穿过腰型孔固定在弹簧上。
29.进一步的,连接孔7和固定孔8直径为0.8mm。
30.进一步的,定位块3材料为6061铝合金。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32.测试时,气缸4顶部带动上面的定位块3,缓冲柱2以及热电偶1向前顶出,把热电偶1压紧在产品表面上进行测试;测试完成时,气缸4顶部再带动上面的定位块3,缓冲柱2以及热电偶1向后缩回。
33.热电偶1里面的两组测试线10未预先焊接在一起,而是把它们分开并列固定在缓冲柱头部6,当热电偶1未完全贴紧产品表面时,由于两组测试线10是分离的,即热电偶1是未导通的,在仪表上显示的是无数据,从而让测试员知道热电偶1未贴紧产品表面,需要重新调整工装或产品位置;当热电偶1完全贴紧产品表面时,两组测试线10会与产品表面接触,由于产品是铝或铜材料,会使两组测试线10导通,从而在仪表上能显示出热电偶1与产品表面接触点的温度。
34.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为:
35.首先采用cnc工艺把直径为6mm长度为30mm的缓冲柱2的缓冲柱头部6及其上面的直径为0.8mm的连接孔7和固定孔8加工出来,其材料为电木,然后与弹簧,卡扣等部件装配成缓冲柱2;把热电偶1里面的两组测试线10分开,分别穿进及穿出缓冲柱头部6的连接孔7和固定孔8,完成后确认两组测试线10互不接触,并各自有一段露在缓冲柱头部6的顶面上;采用cnc工艺制作出21.5mm*41mm*8mm的定位块3,其材料为6061铝合金;把缓冲柱2采用m4螺丝锁在定位块3上;把定位块3采用m4螺丝锁在气缸4上,完成该新型测温探头。
36.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