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80475发布日期:2021-05-25 14:5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性能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



背景技术:

国家标准“gb/t12706.3—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um=40.5kv)电缆”规定电缆的例行试验在3.5u0耐压5min或者2.5u0耐压30min,以及1.73u0下进行局放试验。电缆末端由于材料不连续导致电场分布比电缆本体内的电场分布更加复杂,突出表现在绝缘屏蔽边缘处电场强度明显增强,电压升高电缆会出现电晕、闪络或者电缆击穿等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压电缆采用油杯进行耐压和局放试验,试验前将电缆绝缘屏蔽层剥去一定长度,然后将电缆末端浸入装有变压器油的油杯中,使变压器油没过电缆绝缘屏蔽断口,随后开展耐压和局放试验。

但上述试验方式仍存在一些弊端,一是试验时由于变压器油容易污染、受潮,造成耐压和局放试验通不过,因此需要频繁更换变压器油,或者对变压器油进行净化、干燥处理,前者造成变压器油的浪费,后者给试验带来不便。二是在更换试验样品过程中,变压器油的使用容易造成地面油污,使得试验现场不符合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三是电缆例行试验后电缆末端需要从成品电缆上去除,电缆末端过长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能够简化电缆测试过程的操作,无需变压器油,避免试验场地污染,减少电缆末端浪费带来的试验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包括外管体以及嵌套设置于外管体内的橡胶管;

所述外管体两端周部分别固连橡胶管两端周部,且橡胶管外侧壁与外管体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使得橡胶管与外管体之间形成能够容置绝缘气体的封闭腔室;

外管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封闭腔室的通气口,通气口上连接有通气阀;

橡胶管内嵌设有应力锥或应力管。

本发明在应用时,可将去除绝缘屏蔽层的被试电缆端部置入橡胶管内,然后通过向封闭腔室内通入绝缘气体,使得橡胶管连带应力锥或应力管抱紧在被试电缆上。开始测试后,应力管或应力锥将发挥电场分布控制的能力,使得电缆终端的电场分布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可选的,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还包括用于与被测电缆末端导体电连接的均压环。均压环可用于防止电缆末端放电对试验的影响,其具体安装形式可参考现有技术。

可选的,测试状态下,所述封闭腔室内充入有绝缘气体;所述绝缘气体为氮气或干燥空气。

可选的,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还包括金属材质的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分别固定设置于外管体和橡胶管的两端;底座和上盖中心位置分别设有电缆孔。

可选的,所述电缆孔的直径、橡胶管的内径皆略大于被测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可方便在试验时的安装与拆卸。

可选的,所述外管体包括同轴对接且内径相同的绝缘管与金属管,且绝缘管的长度远大于金属管的长度;金属管下端固连底座,绝缘管上端固连上盖;

所述应力管或应力锥的下端高于金属管上端;

所述通气口设置于金属管管壁上。

以上方案,金属管的设置可方便通气阀的安装,将金属管设计的尽量短则可保障橡胶管外周的绝缘性。同时使得应力管或应力锥安装的位置高于金属管上端,也即,将应力锥或应力管设置于绝缘管内而非金属管内,可防止电缆末端率先对金属管放电,同时保障应力锥的电场分布控制性能。

可选的,所述绝缘管采用玻璃纤维浸渍环氧树脂制成,且表面涂设有绝缘漆;所述橡胶管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或者硅橡胶制成;所述高介电常数橡胶材料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或者硅橡胶。

可选的,所述橡胶管两端的周部分别与橡胶管轴向管部之间呈l型设置有第一外延部,所述第一外延部的外端固定夹设于底座与外管体管壁之间,或者上盖与外管体管壁之间。可保障封闭气室的密封性。

可选的,所述外管体两端的周部分别与外管体轴向管部之间呈l型设置有第二外延部,所述第二外延部与上盖或底座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外延部的外端延伸至第二外延部与上盖或底座之间。所述固定连接可采用螺栓连接形式,如同时螺纹贯穿底座/上盖、第一外延部和第二外延部,简化结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采用气体作为绝缘介质实现对电缆的试验,避免了变压器油的使用,不需要对变压器油进行处理,不会造成试验场地的污染问题;而且试验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无需对电缆末端进行过多的占用,可节省被试电缆末端在试验后减除所带来的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气压抱紧式电缆试验终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气压抱紧式电缆试验终端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01-被试电缆导体,02-被试电缆绝缘屏蔽层,1-底座,2-上盖,3-绝缘管,31-第二外延部,4-金属管,41-通气阀,5-橡胶管,51-应力锥,52-应力管,53-第一外延部,6-绝缘气体,7-均压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采用气体代替变压器油作为绝缘介质实现对电缆的试验,同时结合高介电常数的橡胶材料、应力锥或应力管,实现电缆试验过程中的电场分布控制。

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设计为: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包括外管体以及嵌套设置于外管体内的橡胶管5;

所述外管体两端周部分别固连橡胶管两端周部,且橡胶管外侧壁与外管体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使得橡胶管与外管体之间形成能够容置绝缘气体的封闭腔室;

外管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封闭腔室的通气口,通气口上连接有通气阀41;

橡胶管5内嵌设有应力锥51或应力管52。应力锥、应力管与橡胶管同轴设置。

在应用时,可将去除绝缘屏蔽层的被试电缆端部置入橡胶管内,然后通过向封闭腔室内通入绝缘气体,使得橡胶管连带内部应力锥或应力管抱紧在被试电缆上。开始测试后,应力管或应力锥将发挥电场分布控制的能力,使得电缆终端的电场分布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包括外管体、橡胶管,还包括底座1、上盖2和均压环7,橡胶管内嵌设应力锥51以在试验过程中控制电场分布。

底座1和上盖2分别固定设置于外管体和橡胶管5的上下两端;底座和上盖中心位置分别设有电缆孔。电缆孔的直径、橡胶管的内径皆略大于被测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可方便在试验时的安装与拆卸。

外管体包括同轴对接且内径相同的绝缘管3与金属管4,且绝缘管的长度远大于金属管的长度;金属管4下端固连底座1,绝缘管3上端固连上盖2。应力管或应力锥的下端高于金属管上端。通气口设置于金属管管壁上。

橡胶管两端的周部分别与橡胶管轴向管部之间呈l型设置有第一外延部51,第一外延部的外端固定夹设于底座1与金属管4管壁之间,或者上盖2与绝缘管3管壁之间,且橡胶管外侧壁与外管体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使得橡胶管与外管体之间形成能够容置绝缘气体6的封闭腔室,且能够保障封闭气室的密封性。

外管体两端即绝缘管3的上端和金属管4的下端,其两者周部分别与外管体轴向管部之间呈l型设置有第二外延部31,第二外延部31与上盖2或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且第一外延部53的外端延伸至第二外延部31与上盖2或底座1之间。此处固定连接可采用螺栓连接形式,如同时螺纹贯穿底座/上盖、第一外延部和第二外延部,简化结构。

本实施例中,绝缘管采用玻璃纤维浸渍环氧树脂制成,且表面涂设有绝缘漆;橡胶管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或者硅橡胶制成。

应力锥可采用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采用应力锥实现电场分布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几何形状控制电场分布,嵌有应力锥的橡胶管通过高压气体将其压紧到电缆末端的绝缘表面上,以控制电缆试验终端的电场分布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应用本实施例的试验流程为:首先去除电缆末端01一定长度的绝缘屏蔽层并打磨光滑,然后将本实施例的试验终端套在电缆末端上,将均压环与电缆末端01导体连接,然后通过通气阀充气使橡胶管抱紧在电缆上,试验结束后放掉高压气体使橡胶管回缩,此时即可将试验终端从电缆上取下。试验过程操作方便简单,无污染,成本低。

实施例2

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橡胶管内嵌设应力管52以在试验过程中控制电场分布。

应力管可采用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采用应力管实现电场分布控制的基本原理为:采用材料参数控制电场分布,嵌有高介电常数应力管的橡胶管通过高压绝缘气体压紧到电缆末端的绝缘表面上,以控制电缆试验终端的电场分布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