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用地监察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7828297发布日期:2021-12-07 21:3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用地监察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铁路用地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用地监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北斗高精度定位、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移动互联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3.铁路用地一般沿铁路分布,横跨多个地域,呈现数量多、分布错杂、形状不规则且权属界限不明显的特点。现阶段铁路用地监察主要依赖人工管理,以管地单位为主体进行人工巡查、问题披露、现场复核、问题追踪处理等。在铁路用地被非法侵占的现场调查核实工作中,土地巡查人员仍需携带纸质图纸档案,现场测量用地界线、核算被侵占面积,存在查找地籍资料不便、用地界线定位难、核算占地面积不准等问题。
4.铁路用地监察工作效率不高,面对线长、面广、管理资源紧缺的现状,人工巡查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弊端:1、巡查工作总体效率较低,巡查计划针对性较弱,对现场巡查数据缺乏一体化管理。2、巡查现场难以获取权属资料,纸质资料不易携带,且现场判识是否存在违法侵占行为存在操作困难,对于侵占的程度,往往只能依靠经验大概估算。3、巡查中遇到的隐患问题、现场情况无法第一时间反馈到业务处室,贻误处理铁路用地安全隐患的时机。4、巡查所需的铁路用地档案资料容易损坏或丢失,特别是早期的蓝图档案资料,同时,查找、管理档案资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大了土地监察人员和档案管理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用地监察方法及装置,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陷,实现对铁路用地数字化管理,解决人工巡查过程中信息核查困难且勘测核算不准确的问题。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用地监察方法,用于在设有定位装置的移动设备端运行,所述方法包括:
8.基于第一触发信息发起铁路用地巡查,获取所述移动设备预存储的地籍资料并进行可视化展示,所述地籍资料至少包括各铁路用地的边界信息;
9.基于第二触发信息发起地块核查,获取待核查地块边界上的多个定位点;其中,各定位点由所述移动设备根据地图显示页面内的多个采点触发信息得到,或各定位点由所述移动设备在所述待核查地块边界上获取定位信息得到;
10.将所述地籍资料中待核查地块的边界信息与各定位点进行对比,若所述边界信息与各定位点重合则生成核查通过信息,若所述边界信息与各定位点不重合则生成核查不通过信息。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设定间隔时间更新所述地籍资料并加密存储在所述移动设备。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定位点由所述移动设备根据地图显示页面内的多个采点触发信息得到,包括:
13.在所述地图显示页面内可视化展示指定区块的地图;
14.接收审核人员通过点击所述地图显示页面产生的多个采点触发信息,并将各采点触发信息对应的位置标记为定位点;
15.根据所述地图确定并标记各定位点的定位信息。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定位点由所述移动设备在所述待核查地块边界上获取定位信息得到,包括:
17.在审核人员沿所述待核查地块的边界运动过程中,连续获取所述移动设备的定位信息,并记录为多个定位点。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定位点由所述移动设备在所述待核查地块边界上获取定位信息得到,包括:
19.获取审核人员在所述待核查地块边界上多个核查位置点击指定按键生成的第三触发信息;
20.根据各第三触发信息获取所述移动设备在各核查位置处的定位信息,并记录为各定位点。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信息为北斗定位信息或gis定位信息。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二触发信息发起地块核查,获取待核查地块边界上的多个定位点之后,还包括:
23.根据各定位点对应的定位信息计算所述待核查地块的核查面积;
24.将所述核查面积与所述地籍资料中待核查地块的规划面积进行比较,若一致则生成核查通过信息,若不一致则生成核查不通过信息。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巡查过程中连续获取所述移动设备的定位信息,形成巡查轨迹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26.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27.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是:
29.所述铁路用地监察方法及装置中,所述方法基于移动设备存储地籍信息,以实现数字化查阅。通过移动设备实时获取并记录巡查轨迹,对核查任务进行数字化管理。通过在移动设备所显示的地图上设置定位点或通过获取移动设备的定位信息,对待核查地块进行定位和勘测,能够快速得到待核查地块的边界信息,并与地籍资料中记载的内容进行比对核查,实现数字化测量和自动化审核,极大提高了审核人员的工作效率。
30.本发明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实践而获知。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到并获得。
31.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发明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
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附图说明
3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3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铁路用地监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铁路用地监察方法绘制踩点流程示意图;
35.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铁路用地监察方法绘制踩点的地图显示页面;
36.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铁路用地监察方法定位采点流程示意图;
37.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铁路用地监察方法中检验待核查地块面积流程示意图;
38.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铁路用地监察方法的巡查逻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40.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41.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42.铁路用地是铁路运输生产必备的物质基础,铁路用地监察管理是保护铁路用地合法权益和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铁路用地通常沿铁路沿线展开,横跨多个地域,呈现数量多、分布错杂、形状不规则且权属不统一的特点。现有技术中,对于铁路用地的监管通常只能完全借助于人工进行,而铁路用地的核查需要参照大量地籍资料,以传统形式携带图纸档案并通过现场测量用地边界的操作,会导致资料查找不便、用地界线定位困难以及核算占地面积不准的问题。铁路用地档案资料容易损坏或丢失,特别是早期的蓝图档案资料,同时,查找、管理档案资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地,对于现场核查出现的土地侵占、用途变更等问题,无法及时上报,会延误处理造成安全隐患。
43.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用地监察方法及装置,在移动设备设备上运行,如手机、平板或pc等,用于数字化查阅地籍资料和用地边界测量,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非法侵占状况,提升土地监察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4.需要预先说明的是,移动设备由审核人员携带和使用,同时,移动设备还连接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用于记录铁路用地位置信息、权属信息等内容的地籍信息,通过电子化存储至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可以采用可视化图片的形式进行存储,也可以由定位信息和数据构成地籍资料列表。地籍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具体需求设置,移动设备可以基于互联网直接访问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以获取所需要的地籍信息;也可以将地籍信息不断更新和缓存至移动设备端,实现离线查看。
45.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用地监察方法,用于在设有定位装置的移动设备端运行,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3:
46.步骤s101:基于第一触发信息发起铁路用地巡查,获取移动设备预存储的地籍资料并进行可视化展示,地籍资料至少包括各铁路用地的边界信息。
47.步骤s102:基于第二触发信息发起地块核查,获取待核查地块边界上的多个定位点;其中,各定位点由移动设备根据地图显示页面内的多个采点触发信息得到,或各定位点由移动设备在待核查地块边界上获取定位信息得到。
48.步骤s103:将地籍资料中待核查地块的边界信息与各定位点进行对比,若边界信息与各定位点重合则生成核查通过信息,若边界信息与各定位点不重合则生成核查不通过信息。
49.在步骤s101中,第一触发信息可以是由审核人员点击移动设备上的指定按键产生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触发信息也可以由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发送至移动设备端,用于满足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派发巡查任务的场景。移动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下载地籍资料并缓存在本地,以实现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够随时查阅。移动设备和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之间通过加密通信和加密存储的方式进行信息请求和传输。进一步地,地籍资料中各铁路用地的边界信息可以通过线条标记在地图中,也可以通过记录多个定位点的位置信息框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地籍信息还包括权属信息、土地用途信息、土地使用期限信息等。
5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设定间隔时间更新地籍资料并加密存储在移动设备。由于地籍信息在不断变更修订,所以可以设置移动设备按照设定间隔时间对地籍信息进行更新。
51.在步骤s102中,第二触发信息可以是由审核人员主动点击移动设备上的设定按钮发起的,也可以由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派发至移动设备以满足监察任务派发的需求。第二触发信息中,还可以包含待核查地块的标识信息,用于确认核查流程的对象。由审核人员确定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待核查地块边界上的多个定位点。定位点的确定方式可以包括多种,一方面,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难过地图显示页面显示地图,由审核人员根据现场勘察状况,在地图显示页面内点击地图上的特定的点,以锚定确认定位点,通过多个定位点标记出待核查地块的边界。另一方面,也可以由审核人员持移动设备沿待核查地块的边界移动,通过移动设备连续记录定位信息,并记录为多个定位点,从而标记出边界。也可以由审核人员持移动设备到达待核查地块边界上的目标位置后,手动记录当前移动设备的定位信息,并记录为定位点。定位点的数量和位置要能够保证标记出完整的待核查地块的边界,例如,直边可以通过定位两个端点来标记,而对于不规则的边界则需要更多定位点进行连续标记以描述边界轮廓。
52.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2中,各定位点由移动设备根据地图显示页面内的多个采点触发信息得到,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步骤s201~s203:
53.步骤s201:在地图显示页面内可视化展示指定区块的地图。
54.步骤s202:接收审核人员通过点击地图显示页面产生的多个采点触发信息,并将各采点触发信息对应的位置标记为定位点。
55.步骤s203:根据地图确定并标记各定位点的定位信息。
56.在本实施例中,由审核人员主动标记定位点,根据实地查验结果,手动对地图显示页面上标记待核查地块的实际范围。因此,各定位点是由审核人员基于观察和判断,人为选择的地图中的点,各定位点的位置信息是基于地图的定位信息得到的。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2中,各定位点由移动设备在待核查地块边界上获取定位信息得到,包括步骤s301:在审核人员沿待核查地块的边界运动过程中,连续获取移动设备的定位信息,并记录为多个定位点。
58.在本实施例中,仅需要审核人员沿待核查地块的边界移动即可,测量步骤完全由移动设备通过获取定位信息得到,实现完全自动化。本实施例可以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位置可以精确到亚米级,使得对待核查地块的测量更将精确。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gis定位信息。
59.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2中,各定位点由移动设备在待核查地块边界上获取定位信息得到,如图4所示,包括步骤s401和s402:
60.步骤s401:获取审核人员在待核查地块边界上多个核查位置点击指定按键生成的第三触发信息。
61.步骤s402:根据各第三触发信息获取移动设备在各核查位置处的定位信息,并记录为各定位点。
62.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设备不会实时记录审核人员的轨迹,也不需要审核人员完全沿待核查地块的边界进行移动采集定位点,审核人员只需要到达几个能够标记边界的典型位置,再通过移动设备采集定位信息确定定位点即可。例如,对于规则的长方形地块,审核人员仅需要到达四个顶点位置分别通过移动设备获取定位信息并记录为定位点,则可以标记出该长方形地块的边界。相应的,对于由直边连接而成的三角形、五边形等地块,都仅需标记各顶点所在位置的定位点。而对于弧边或异性边界,则需要根据时间需要适当添加并记录定位点,或者可以直接引用步骤s301的方式,由移动设备根据审核人员运动轨迹连续记录定位点。
63.在步骤s103中,移动设备自动将地籍资料中记载的改核查地块的边界信息与步骤s102中所标记的定位点进行比对,用于确认测量得到的边界与地籍信息中记载的待核查地块的合法边界是否一致。具体的,对比各定位点的位置信息是否与边界信息重合,若重合则表示边界合法,可以生成核查通过信息;若不重合则表示边界不合法,具体的,如果各定位点在合法边界信息所框定的范围以内则表示该待核查地块被侵占,如果各定位点在合法边界信息所框定的范围以外则表示该待核查地块存在超范围使用。
64.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当各定位点在地籍信息所记载边界的合理范围内时,认定为重合,否则不重合。例如,将地籍信息所记载边界两边1m范围确定为重合范围,定位点在重合范围内则认定为重合。
6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04:在巡查过程中连续获取移动设备的定位信息,形成巡查轨迹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66.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在巡查过程中不断记录审核人员的定位信息,标记巡查轨迹,可以对巡查行为的监管,也可以通过巡查轨迹自动筛选审核人员当前位置周边的地籍信息并进行展示,简化地籍信息的检索流程。
67.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2之后,基于第二触发信息发起地块核查,获取待核查地
块边界上的多个定位点之后,如图5所示,还包括步骤s501和步骤s502:
68.步骤s501:根据各定位点对应的定位信息计算待核查地块的核查面积。
69.步骤s502:将核查面积与地籍资料中待核查地块的规划面积进行比较,若一致则生成核查通过信息,若不一致则生成核查不通过信息。
70.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对待核查地块的边界进行查验之外,还依据一般标准核查铁路用地的面积,根据面积对铁路用地使用情况进行判断。具体的,由于定位点均在待核查地块的边界上,步骤s501中,基于各定位点的定位信息可以计算待核查地块实际面积,参照地籍信息中所记录的待核查地块的面积,比对确待核查地块是否存在被侵占等其他不合法情况。
71.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3中,若边界信息与各定位点不重合则生成核查不通过信息之后,还包括:将核查不通过信息上传至预设服务器,用于报警提示。
72.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巡查发现的铁路用地使用不规范或铁路用地被侵占的情绪,通过移动设备自动上报至预设服务器,也即前述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并由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第一时间反馈到责任部分,以防止贻误处理铁路用地安全隐患或权责纠纷的时机。
73.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边界信息与各定位点重合的情况下,还可以生成核查通过信息,并由移动设备自动将核查通过信息发送至预设服务器,也即前述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以及时反馈和保存核查结果。
74.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75.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76.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77.本实施例,在移动设备上运行,该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该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中记载有数字化存储的地籍信息,并且该地籍信息基于实际应用信息不断更新。移动设备按照指定间隔时间从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获取并更新地籍信息,以保障移动设备端本地存储的地籍信息为最新。其中移动设备可以采用专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移动设备应当有满足企业、行业或国家安全标准的加密措施,以防止信息泄露。
78.在地籍资料查找的过程中,通过铁路用地监察服务器上运行的铁路内网地籍资料系统,将地籍资料加密之后定期离线至移动设备上,实现了把地籍资料装进口袋里的目标,方便随时随地查阅。
79.在定位过程中,移动设备采用北斗高精度服务,可以将位置精确到亚米级别,相对于一般的位置描述方式更直观、准确。
80.在核算面积过程中,可以利用北斗高精度服务,使用专用智能设备,结合地图测量服务功能准确绘制出待核查地块占用土地图斑,测量出占用土地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图斑绘制支持手动绘制采点、自动跟随采点、定位采点绘面3种模式。图斑自动计算出待核查地块的面积,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81.(1)手动绘制采点,通过审核人员在移动设备屏幕所显示的地图上选择多个定位点,并基于地图信息获取各定位点的坐标,完成多个定位点的定位信息采集后,自动计算出
待核查区块的面积。
82.(2)跟随采点,通过移动设备跟随审核人员的移动轨迹连续采集审移动设备的定位信息,并进一步记录为采样点,审核人员沿待核查区块走动一圈后自动计算出围绕区域面积。
83.(3)定位采点,由审核人员到达待核查区块边界上多个点位时,通过移动设备端采集当前位置的坐标,并记录为各定位点,定位三个点以上即可自动计算出区域面积。
84.具体的,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与铁路相关的用地巡查过程中,由移动设备自动记录位置信息,并生成巡查轨迹。进一步的,在对待核查地块进行核查时,若发现疑似问题,则进一步进行问题核实,通过检索移动设备端记载的地籍信息进行宗地查询,查看待核查地块的边界信息、权属信息等内容,通过北斗高精度服务进行定位,基于前述图斑绘制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对待核查地块进行图斑绘制,测量待核查地块的边界和面积,并与地籍信息中记载的内容进行对比。若确认待核查地块存在被侵占或其他不合规问题,则记录问题并将问题相关数据进行上传后继续巡查;也可以在排除问题后继续巡查。此外,若在用地巡查过程中未发现疑似问题,则控制本次巡查结束。
85.本实施例中,将铁路用地移动监察系统建立在移动计算环境、有限处理能力的移动设备终端下,将gis、北斗和网络通信技术一体化,提供移动中的、分布式的、随遇性的地理信息服务。将装载有铁路用地移动监察系统的移动设备应用在用地巡检中,使数据采集和测量合为一体,实时采集违法用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监测土地利用现状,提高土地外业监察工作效率,优化现有铁路用地监察作业模式,提升监察管理水平。
86.综上所述,所述铁路用地监察方法及装置中,所述方法基于移动设备存储地籍信息,以实现数字化查阅。通过移动设备实时获取并记录巡查轨迹,对核查任务进行数字化管理。通过在移动设备所显示的地图上设置定位点或通过获取移动设备的定位信息,对待核查地块进行定位和勘测,能够快速得到待核查地块的边界信息,并与地籍资料中记载的内容进行比对核查,实现数字化测量和自动化审核,极大提高了审核人员的工作效率。
8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明白,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描述的各示例性的组成部分、系统和方法,能够以硬件、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具体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

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88.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89.本发明中,针对一个实施方式描述和/或例示的特征,可以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
施方式中以相同方式或以类似方式使用,和/或与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相结合或代替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
9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