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野外监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26202发布日期:2021-12-07 20: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质灾害野外监测平台,其上固定安装有地质野外监测设备,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一构造有容纳槽的混凝土浇筑部,以及位于所述混凝土浇筑部上且构造有保护腔的平台安装部;混凝土浇筑部,其构造为浇筑在地下的混凝土块且上端面设置有半球型凹槽;平台安装部,其构造为一中空状的半球体且平面朝上,可包括一设置在平台安装部上端面的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内设置有移动盘,所述平台安装部内固定设置有与圆形开口位置对应的圆筒,所述圆筒与圆形开口连通,所述圆筒内设置有控制移动盘竖直移动的控制组件,所述移动盘上端面同轴固定连接有中空状的安装柱用来安装地质监测设备;所述平台安装部上还设置有防护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平台,防护机构设置于平台安装部上,其包括两组中心对称设置的防护架,每组所述防护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钢条,所述弧形钢条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且所述弧形钢条通过两端的转轴与平台安装部上端面转动连接,所述弧形钢条与平台安装部上端面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阻尼减震柱,所述阻尼减震柱两端分别与弧形钢条以及平台安装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弧形钢条与平台安装部之间均密封固定设置有钢丝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平台,其中两个所述弧形钢条的半径大于另外两个所述弧形钢条的半径以使四个所述弧形钢条均可进行转动,所述弧形钢条与平台安装部上端面之间呈度的夹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平台,控制组件,包括一竖直设置在圆筒内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下端与圆筒内底壁转动连接,所述移动盘上设置有与螺纹杆匹配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杆上端匹配穿过螺纹通孔延伸至安装柱的中空内部,所述圆筒内壁竖直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限位滑条,所述移动盘上设置有若干与限位滑条匹配的卡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测平台,所述圆筒内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螺纹杆下端上固定套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平台,所述平台安装部上还设置有辅助保护部,所述辅助保护组件包括一固定设置在平台安装部上端面的密封筒,所述密封筒上端设置有开口并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有封闭盖,所述密封筒内置入有气囊,所述密封筒内底壁上固定设置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气囊固定连接并连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平台,所述气囊在完全充气膨胀的状态下呈月牙状,所述气囊采用高强度尼龙布制作。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平台,所述容纳槽底部设置有圆孔凹槽,所述圆孔凹槽内竖直固定设置有液压粗杆,所述容纳槽内壁上还倾斜设置有若干限位凹槽,若干所述限位凹槽内均固定设置有液压细杆,若干所述液压细杆均通过输油管与液压粗杆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输油管上固定连接有油泵。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监测平台,所述输油管采用分叉管,所述油泵固定设置在输油管的未分叉管段。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监测平台,油泵和伺服电机均与地质监测设备内部的电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地质灾害野外监测平台,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一构造有容纳槽的混凝土浇筑部,以及位于混凝土浇筑部上且构造有保护腔的平台安装部;混凝土浇筑部,其构造为浇筑在地下的混凝土块且上端面设置有半球型凹槽;平台安装部,其构造为一中空状的半球体且平面朝上,可包括一设置在平台安装部上端面的圆形开口,圆形开口内设置有移动盘,平台安装部内固定设置有与圆形开口位置对应的圆筒,圆筒与圆形开口连通,圆筒内设置有控制移动盘竖直移动的控制组件,移动盘上端面同轴固定连接有中空状的安装柱用来安装地质监测设备;平台安装部上还设置有防护机构。该装置可以有效的对地质监测设备进行防护。可以有效的对地质监测设备进行防护。可以有效的对地质监测设备进行防护。


技术研发人员:周霞 陈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省兴业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8
技术公布日:2021/1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