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线路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801474发布日期:2022-02-08 23:1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电路板线路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电路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电路板线路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由于电路板的线路过于密集,所以实际工作时不仅需要电路板导通,还需要考虑路线间的磁场干扰,现有电路板检测都是通过通电检测实际生产时的线路通断,而不能用于检测线路间的磁场干扰,导致了产品实际功率小于理论功率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检测电路板线路磁场的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提供电路板线路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4.技术方案:电路板线路检测系统包括:工作台。
5.磁场感应装置,与工作台连接。
6.固定装置,与磁场感应装置连接,用于将电路板固定在预定位置。
7.供电装置,与工作台连接,并向固定装置方向延伸,用于为电路板供电。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磁场感应装置包括:磁感容器,与工作台连接。
9.磁性介质,收容在磁感容器内,通过设置在磁感容器内的磁性介质,能够在电路板通电后使磁性介质受电路板磁场吸引形成磁场线图案,使检测人员和线路设计人员清楚的观测到电磁干扰的结果,进而优化线路布图,减少检测线路间的磁场干扰,提高产品的实际功率。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磁感容器由非磁性透明材质制成。
11.所述固定装置与电路板连接端由非磁性材质制成,通过非磁性材质制成的固定装置,能够降低磁性材质磁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几率,同时通过非磁性透明材质制成的磁感容器能够想直接观察到磁感线图案形成过程和结果。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磁感容器包括:壳体,与工作台连接。
13.盖板,与主壳体可拆卸连接,通过可拆卸连接的盖板,能够在磁性介质表面不平整时将活动板拆下,然后再使用刮板等工件将磁性介质表面推平整。
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磁性介质在磁感容器内的厚度在预定范围内。
15.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视觉设备,与工作台连接,所述磁感容器的底端在视觉设备的监测范围内,通过将磁性介质在磁感容器内的厚度控制在预定范围内,并使磁感容器的底端在视觉设备的监测范围内,能够实时观察到磁感线圈的形成图案。
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路板线路检测系统还包括:升降装置,与工作台连接,并带动磁感应容器的壳体做往复运动。
17.所述磁感应容器的壳体与升降装置连接,盖板与工作台连接。
18.在工作时,所述升降装置带动壳体位移至与壳体相近的一端,当电路板通电预定
时间后,所述升降装置带动壳体向远离壳体的一端位移,通过升降装置带动壳体向远离壳体的一端位移,使受电路板磁感线吸引的磁性介质,留在盖板靠近壳体一端的表面,使工作人员能够更清楚的看到磁感线圈的形成图案。
19.基于电路板线路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s1. 使用固定装置将电路板固定在预定位置,并使电路板与供电装置连接,使供电装置为电路板供电。
20.s2. 使用视觉设备从磁感容器的底端实时观察到磁感线圈的形成图案,并记录保存磁感线圈的形成图案信息。
21.基于电路板线路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s3. 升降装置带动壳体位移至与壳体相近的一端。
22.s4. 使用固定装置将电路板固定在预定位置,并使电路板与供电装置连接,使供电装置为电路板供电。
23.s5. 当电路板通电预定时间后,升降装置带动壳体向远离壳体的一端位移。
24.s6. 升降装置带动壳体远离壳体预定距离后,工作人员从壳体或盖板之间观察磁感线圈的形成图案。
25.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电路板线路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通过固定装置将电路板固定在磁场感应装置的一侧,使供电装置与电路板连通并为电路板供电,能够在电路板通电后将电路板的磁场线显示在磁场感应装置上,进而能够使检测人员和线路设计人员清楚的观测到电磁干扰的结果,进而优化线路布图,减少检测线路间的磁场干扰,提高产品的实际功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27.图2是本发明的将磁性介质厚度控制在预定范围内实施例局部剖视示意图。
28.图3是本发明的升降装置实施例局部剖视示意图。
29.图1至图3所示附图标记为:工作台1、磁场感应装置2、固定装置3、供电装置4、视觉设备5、升降装置6、磁感容器21、磁性介质22、壳体211、盖板212。
具体实施方式
30.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3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检测电路板线路磁场的检测系统。
32.工作台1、磁场感应装置2、固定装置3和供电装置4。
33.磁场感应装置2与工作台1连接,固定装置3与磁场感应装置2连接,供电装置4与工作台1连接,并向固定装置3方向延伸,如图1、2和3所示,固定装置3是与磁场感应装置2连接的夹钳,还可以使用弹簧夹或气动夹爪作为固定装置3。
34.固定装置3用于将电路板固定在预定位置,供电装置4用于为电路板供电。
35.工作原理:通过固定装置3将电路板固定在磁场感应装置2的一侧,使供电装置4与
电路板连通并为电路板供电,能够在电路板通电后将电路板的磁场线显示在磁场感应装置2上,进而能够使检测人员和线路设计人员清楚的观测到电磁干扰的结果,进而优化线路布图,减少检测线路间的磁场干扰,提高产品的实际功率,解决了电路设计的学习或工作中中没有实际经验的设计人员设计出的线路布图存在磁场干扰导致产品实际效率低与理论效率,又找不到原因无法进行有效优化的问题。
36.在本实施例中,磁场感应装置2包括:磁感容器21和磁性介质22。
37.磁感容器21与工作台1连接,磁性介质22收容在磁感容器21内,该磁性介质22可以是铁粉或磁粉等磁性介质22。
38.通过设置在磁感容器21内的磁性介质22,能够在电路板通电后使磁性介质22受电路板磁场吸引形成磁场线图案,使检测人员和线路设计人员清楚的观测到电磁干扰的结果,进而优化线路布图,减少检测线路间的磁场干扰,提高产品的实际功率。
3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当磁感容器21和固定装置3中存在磁性材质时,都存在磁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几率问题,而且想直接观察到磁感线图案还需要使用透明材质制作磁感容器21。
4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磁感容器21由透明亚克力材质或透明塑料材质或透明石英玻璃材质等非磁性透明材质制成,固定装置3与电路板连接端由铜、铝、亚克力材质、塑料材质或石英玻璃材质等非磁性材质制成。
41.通过非磁性材质制成的固定装置3,能够降低磁性材质磁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几率,同时通过非磁性透明材质制成的磁感容器21能够想直接观察到磁感线图案形成过程和结果。
4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由于电路板通过电流较小,所以存在磁场吸引力较小,磁性介质22表面不平整时,存在视觉干扰的问题。
4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磁感容器21包括:壳体211和盖板212。
44.壳体211与工作台1连接,盖板212与主壳体211可拆卸连接。
4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路板线路检测系统还可以包括刮板等整平工具。
46.通过可拆卸连接的盖板212,能够在磁性介质22表面不平整时将活动板拆下,然后再使用刮板等整平工具将磁性介质22表面推平整。
47.在本实施例中,磁性介质22在磁感容器21内的厚度在预定范围内;检测系统还包括:视觉设备5。
48.视觉设备5与工作台1连接,所述磁感容器21的底端在视觉设备5的监测范围内。
49.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方法包括:s1. 使用固定装置3将电路板固定在预定位置,并使电路板与供电装置4连接,使供电装置4为电路板供电。
50.s2. 使用视觉设备5从磁感容器21的底端实时观察到磁感线圈的形成图案,并记录保存磁感线圈的形成图案信息。
51.通过将磁性介质22在磁感容器21内的厚度控制在预定范围内,并使磁感容器21的底端在视觉设备5的监测范围内,能够实时观察到磁感线圈的形成图案。
5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由于电路板的遮挡导致了磁感线的观察只能从磁感容器21外的侧面或底面去观察磁感线圈的形成图案,当从侧面去观察时由于视角偏差存在无法准确的记录下磁感线圈的形成图案的问题,当从底面去观察时,又需要控制磁性介质22的用
量保持在预定值内避免磁性介质22过厚遮挡视线,该磁性介质22的用量又存在不易把握的问题。
5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电路板线路检测系统还包括:升降装置6。
54.升降装置6与工作台1连接,并带动磁感应容器的壳体211做往复运动,该升降装置6可以是气缸、液压缸或滚珠丝杠机构等直线运动机构,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升降装置6是气缸,在壳体211的两端还设置有滑轨组件和升降板来辅助壳体211的往复运动。
55.在本实施例中,磁感应容器的壳体211与升降装置6连接,盖板212与工作台1连接,使盖板212作为固定件,壳体211作为活动件,通过改变盖板212与壳体211的间距增加可视范围。
56.在工作时,升降装置6带动壳体211位移至与壳体211相近的一端,当电路板通电预定时间后,升降装置6带动壳体211向远离壳体211的一端位移。
57.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电路板线路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s3. 升降装置6带动壳体211位移至与壳体211相近的一端。
58.s4. 使用固定装置3将电路板固定在预定位置,并使电路板与供电装置4连接,使供电装置4为电路板供电。
59.s5. 当电路板通电预定时间后,升降装置6带动壳体211向远离壳体211的一端位移。
60.s6. 升降装置6带动壳体211远离壳体211预定距离后,工作人员从壳体211或盖板212之间观察磁感线圈的形成图案。
61.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视觉装置来观察磁感线圈的形成图案,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视觉装置与工作台1连接,位于盖板212的下方,并且盖板212的下表面位于视觉装置的监测范围内,在s6中可以使用视觉装置观察并记录磁感线圈的形成图案,使工作人员根据磁感线圈之间的交汇情况判断线路间的干扰情况。
62.通过升降装置6带动壳体211向远离壳体211的一端位移,使受电路板磁感线吸引的磁性介质22,留在盖板212靠近壳体211一端的表面,使工作人员能够更清楚的看到磁感线圈的形成图案。
63.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