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69885发布日期:2021-10-24 09:5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检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


背景技术:

2.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是变电站的心脏,变压器故障将会引起大面积停电,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变压器良好工况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密切关系。
3.在变压器高压试验准备阶段,各种仪器的连接线箱内部摆放杂乱,选用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连接线时极不方便,且试验线过多不便携带,每次出工前找线、理线的工作耗时耗力。试验结束阶段,现场连接线的回收情况无法直观掌握,需要试验人员、试验负责人多次检查确认,存在安全隐患的同时也延长了停电时间;针对该问题,我们认为变压器试验前后因为整线、理线占用时间长,并且存在遗漏连接线的可能性,例如因为老旧变压器的作业面狭小、试验现场光线不足、试验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等,都可能导致连接线遗漏在变压器上;基本此技术背景之下,发明人设计一种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试验人员可快速准备及检查遗留连接线,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试验人员通过本装置,可快速准备及检查遗留连接线,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包括线箱箱体及通过合页与线箱箱体固定的翻盖;线箱箱体内部竖直设有隔板将线箱箱体分隔成电线槽和硬件控制槽;检测线路通断状态与显示告警的控制系统设于硬件控制槽内,显示面板固定于硬件控制槽上,所述电线槽内叠加设置有第一隔层和第二隔层;所述第一隔层为三面包围的箱体结构,其内部竖直设有第一隔档,将第一隔层内部划分为五个放线区域;所述第二隔层为三面包围的箱体结构,其内部竖直设有第二隔档,将第二隔层划分为左右两个放线区域;第二隔层的左侧为均分的四个小空间,其内部安装有理线架;所述线箱箱体与合页相反一侧设有搭扣锁;所述线箱箱体上设有提手,所述提手位于搭扣锁之间。
6.具体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7.总控单元,其用于检测试验连接线路通断状态,并将信号传递给显示告警装置;
8.显示告警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和告警装置,显示装置和告警装置分别与总控单元连接,总控单元检测完试验连接线路后,输出信号给显示告警装置进行显示与告警;
9.开箱触发单元,其与总控单元连接,通过控制翻盖的闭合切换显示装置和告警装置工作状态;
10.电源模块,其与总控单元电连接,为整个系统供电。
11.具体的,所述总控单元包括单片机,直流电阻线模块、介损线模块、短接铜线模块、
电源线与地线模块分别与单片机电连接。
12.具体的,所述显示装置安装于线箱箱体内部的显示面板上;告警装置设于线箱箱体的外侧。
13.具体的,所述开箱触发单元包括第一霍尔开关、第二霍尔开关和磁铁;第一霍尔开关、第二霍尔开关设于硬件控制槽内,磁铁设于翻盖上,磁铁位置与第一霍尔开关、第二霍尔开关位置相对应。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试验人员通过本装置,可快速准备及检查遗留连接线,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15.此外,本发明还具备如下特点:
16.1.所述电线槽内叠加设置有第一隔层和第二隔层,常用的电缆线可以整理在第一隔层与第二隔层内,同时第一隔层、第二隔层可拆卸取出。
17.2.通过磁铁与第一霍尔开关、第二霍尔开关作为触发装置,通过控制翻盖的闭合切换显示装置和告警装置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合页位置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位置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硬件控制槽位置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隔层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隔层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框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总控单元电路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总控单元电路图a处放大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总控单元电路图b处放大图。
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控单元电路图c处放大图。
29.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总控单元电路图d处放大图。
30.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开箱触发单元电路图。
31.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块电路图。
32.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物图。
33.图中:线箱箱体1、合页2、翻盖3、电线槽4、硬件控制槽5、显示面板6、第一隔层7、第二隔层8、第一隔档9、第二隔档10、理线架11、搭扣锁12、提手13、第一霍尔开关14、第二霍尔开关15、磁铁16、隔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以下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结合图1至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其原理结构如下。
37.一种智能型变压器试验接线箱,包括线箱箱体1及通过合页2与线箱箱体1固定的翻盖3;线箱箱体1内部竖直设有隔板17将线箱箱体1分隔成电线槽4和硬件控制槽5;检测线路通断状态与显示告警的控制系统设于硬件控制槽内,显示面板6固定于硬件控制槽5上,电线槽4内叠加设置有第一隔层7和第二隔层8;所述第一隔层7为三面包围的箱体结构,其内部竖直设有第一隔档9,第一隔档9将第一隔层7内部划分为五个放线区域;所述第二隔层8为三面包围的箱体结构,其内部竖直设有第二隔档10,第二隔档10将第二隔层8划分为左右两个放线区域;第二隔层10的左侧为均分的四个小空间,其内部安装有理线架11;一台变压器的高压试验共有七项,其中,绕组直流电阻试验、有载分接开关试验和绕组短路阻抗试验所用试验接线完全通用,介质损耗及电容量试验不同厂家仪器可通用,与其他试验项目仪器不通用;绝缘电阻试验中兆欧表试验接线随仪器放置在一起,无需单独收纳,绕组变形试验为诊断性试验项目,在常规试验中使用不频繁,无需考虑;四色的直阻橡胶绝缘线、电源线、接地线可收纳在第一隔层7内部的五个放线区域内;低压短接铜线、中压短接铜线、高压短接铜线、平衡短接铜线分别放在第二隔层10的左侧为均分的四个小空间内,并通过理线架11进行固定,介损线放置于第二隔层10的右侧区域;试验接线箱中收纳四色的直阻橡胶绝缘线、电源线、接地线、短接铜线、介损高压红线与黑线五种通用性好的连接线即可满足大部分变压器试验需求,故变压器试验连接线集中存放在一个箱中可行;线箱箱体1与合页2相反一侧设有搭扣锁12;线箱箱体1上设有提手13,所述提手13位于搭扣锁12之间,通过设置提手13方便携带。
38.如图7所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总控单元,其用于检测试验连接线路通断状态,并将信号传递给显示告警装置;显示告警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和告警装置,显示装置和告警装置分别与总控单元连接,总控单元检测完试验连接线路后,输出信号给显示告警装置进行显示与告警;开箱触发单元,其与总控单元连接,通过控制翻盖的闭合切换显示装置和告警装置工作状态;电源模块,其与总控单元电连接,为整个系统供电。
39.具体的,如图8

12所示,所述总控单元包括单片机,直流电阻线模块、介损线模块、短接铜线模块、电源线与地线模块分别与单片机电连接;单片机选择stc89c52单片机,可降低成本和技术难度;abcd四个模块分别为直流电阻线模块、介损线模块、短接铜线模块、电源线与地线模块;以直流电阻线模块为例,单片机的p1.0、p1.2、p1.4、p1.6分别采集直阻线a、b、c、o的缺失与损坏情况,p1.1、p1.3、p1.5、p1.7对应输出ttl电平驱动显示告警单元动作,如a相缺失或损坏则 p1.1输出1s为周期的高低电平交替信号,驱动指示灯以1s为周期闪烁。若4组直阻线齐全,则h1(直阻线总指示)输出为低电平,亮灯,否则输出高电平,指示灯灭。abcd四个模块所有线路齐全无损坏则p2.0口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触发箱外指示报警信号。其它模块类似。
40.所述显示装置安装于线箱箱体1内部的显示面板上;告警装置设于线箱箱体1的外侧;如图13所示,开箱触发单元包括第一霍尔开关14、第二霍尔开关15和磁铁16;第一霍尔
开关14、第二霍尔开关15设于硬件控制槽5内,磁铁16设于翻盖2上,磁铁16位置与第一霍尔开关14、第二霍尔开关15位置相对应;开箱触发单元为实现内外显示面板交替工作,达到电路合理化、资源化及省电目的。第一霍尔开关14、第二霍尔开关15靠近安装在翻盖2上的磁铁16触发,翻盖2闭合磁铁16触发两个霍尔开关同时动作输出低电平,第一霍尔开关14低电平触发后,若试验线齐全无损坏,则单片机p2.0口输出高电平,通过npn三极管控制侧面板可用指示灯亮,蜂鸣器不动作,否则,单片机p2.0口输出低电平,pnp三极管导通,可用指示灯灭,蜂鸣器动作。
41.第二霍尔开关15与继电器相连,控制线箱箱体1内显示面板的共阳极,当箱盖翻盖2闭合,低电平触发继电器动作,断开共阳极电路,内部显示面板停止工作。
42.如图14所示,电源模块采用18650锂离子充电电池,并且与充放电模块连接。
43.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