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7590发布日期:2021-10-16 10:4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材料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自密实固化土回填技术是一种在回填过程中使回填材料产生流动效应进行填充的施工技术。该项技术所用填筑料(固化土)是以现场基坑开挖土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添加固化剂,加水拌和形成高流动度混合料浆,可以实现填筑的自流平、自密实效果,避免了常规回填材料需压实操作的步骤,填筑质量可靠,在工程应用中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廉的特点。
3.自密实固化土进行性能设计时的控制指标主要是抗压强度。自密实固化土的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有关,受施工搅拌过程的影响也很大,合适的搅拌时间能够在保证自密实固化土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为了正常发挥自密实固化土的性能,自密实固化土搅拌必须均匀、充分。
4.在自密实固化土回填施工中,关于自密实固化土搅拌质量的评判方法还是空白。且目前,自密实固化土主要采用厂拌或者现场拌和,不同厂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自密实固化土合理搅拌时间、匀质性判定时差别很大,自密实固化土搅拌质量不可控,影响了自密实固化土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自密实固化土产品质量的发挥,且采用固化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进行评价,检测时间长,不具备及时性,因而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装置和相应的检测方法,准确、快速、便捷的评判固化土的搅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现有技术中固化土搅拌质量不可控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固化土容器,用于容纳固化土,所述固化土容器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固化土流出速率的流出口阀门;
8.圆筒,设有封底,所述圆筒与所述固化土容器连接,且所述圆筒与所述固化土容器连通;
9.容器盖,安装在所述固化土容器的开口端;以及
10.固定筛网,设置在所述圆筒内或所述固化土容器内。
11.优选地,所述固化土容器的形状为倒圆锥台形。
12.优选地,所述圆筒与所述固化土容器嵌套连接,且所述圆筒上设有用与限位所述圆筒与所述固化土容器的固定螺栓。
13.优选地,所述圆筒上设有用于标定容积大小的容积刻度线。
14.优选地,所述圆筒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圆筒内部情况的透明观察窗;所述容积刻度线设置在所述透明观察窗上。
15.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器盖上的数据输出组件。
16.优选地,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容器盖、所述固化土容器、所述圆筒中至少一个可拆卸连接。
17.优选地,所述容器盖、所述固化土容器、所述圆筒表面分别涂覆有防粘涂层。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评价客观准确,该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采用固化土拌和物湿容重变异系数及筛余质量百分率作为匀质性评价指标,能定量评价固化土的搅拌匀质性。测试快捷具有及时性,该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可在固化土拌合完毕和浇筑前快速测得拌和物的匀质性情况,保证每盘固化土的搅拌质量。操作简便,该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安装、操作过程简单,测试人员经简单培训后可独立完成测试过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的所采用的另一种容器盖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的所采用的另一种容器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容器盖;2、固化土容器;3、流出口阀门;4、固定筛网;5、圆筒;6、固定螺栓;7、数据输出组件;8、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请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进行说明。所述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包括固化土容器2、圆筒5、容器盖1、以及固定筛网4,固化土容器2用于容纳固化土,固化土容器2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设有用于控制固化土流出速率的流出口阀门3;圆筒5设有封底,圆筒5与固化土容器2连接,且圆筒5与固化土容器2连通;容器盖1安装在固化土容器2的开口端;固定筛网4设置在圆筒5内或固化土容器2内。
26.具体的是,固化土容器2上安装有可盖住固化土容器2的容器盖1,固化土容器2底部上层设置有流出口阀门3,流出口阀门3底部下层设置有固定筛网4,圆筒5底端设有封底。
27.在本实施例中,固化土容器2的形状为倒圆锥台形,方便固化土填料由固化土容器2中流出。
28.在本实施例中,圆筒5与固化土容器2嵌套连接,且圆筒5上设有用与限位圆筒5与固化土容器2的固定螺栓6。嵌套连接方便圆筒5及时承接由固化土容器2流出的固化土填料。固定螺栓6的设置方便圆筒5与固化土容器2之间的连接或分离。
29.在本实施例中,圆筒5上设有用于标定容积大小的容积刻度线。容积线刻度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知晓流入圆筒5内的体积大小。
30.在本实施例中,固化土容器2或/和圆筒5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3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测试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2.(1)试验前,预先称量并记录固化土容器2和圆筒5的重量g0、g1;
33.(2)从搅拌设备中随机选取自密实固化土拌合物,随后将待测试自密实固化土加入到固化土容器2内,并抹平表面,记录固化土容器2和待测试固化土的总重量w
i1

34.(3)将检测装置放在振动台上,盖上容器盖1,打开固化土容器2底部的流出口阀门3,开启振动台,使自密实固化土拌合物中透过固定筛网4流入圆筒5内,30s后关闭振动台,如固化土采用现场拌和无振动台设备,可在圆筒5底部放置一根直径25mm的钢筋,左右交替颠击地面,直至固化土拌和物筛分完成;
35.(4)称量固化土容器2内筛余的固化土的质量w
i2

36.(5)记录圆筒5内固化土的容积v,并称量圆筒5和筒内固化土总质量w
j

37.(6)通过计算得到自密实固化土的筛余质量百分率a
i
和湿容重r
j
,计算公式为:
38.1)筛余质量百分率:
39.2)固化土湿容重:
40.(7)从搅拌设备中选取多组具有代表性的固化土拌和物试样进行试验,分别测试固化土的筛余质量百分率a
i
和湿容重r
j
,并计算固化土湿容重变异系数c
v
,定量判断固化土的匀质性优劣。
41.固化土湿容重变异系数:
42.其中,a
i
和c
v
越小,该设备搅拌的固化土整体匀质性越好
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评价客观准确,该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采用固化土拌和物湿容重变异系数及筛余质量百分率作为匀质性评价指标,能定量评价固化土的搅拌匀质性。测试快捷具有及时性,该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可在固化土拌合完毕和浇筑前快速测得拌和物的匀质性情况,保证每盘固化土的搅拌质量。操作简便,该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安装、操作过程简单,测试人员经简单培训后可独立完成测试过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44.在本实施例中,固化土容器2、容器盖1、圆筒5表面分别涂覆有防粘涂层。防粘涂层的设置避免了固化土填料在该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内的附着,方便人们对该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的清洗。
45.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圆筒5上设有用于观察圆筒5内部情况的透明观察窗;容积刻度线设置在透明观察窗上。透明观察窗的设置使工作人员更直观、快速的对圆筒5内的情况进行了解,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46.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固定筛网4与圆筒5或固化土容器2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筛网4上设有滑块,圆筒5或固化土容器2上设有与滑块适配的滑槽,以及同时与滑槽和滑块适配的螺杆锁定件。
47.在本实施例中,该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还包括刮板8,刮板8与容器盖1、固化土容器2、圆筒5中至少一个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是,刮板8的两端分别与容器盖1的上端面连接,且刮板8为弧形结构,刮板8与容器盖1分离时,刮板8可用于刮平固化土容器2内的固化土填料。刮板8与容器盖1连接时,刮板8可用于充当容器盖1的“提手”。
48.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该还种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测试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容器盖1上的数据输出组件7,数据输出组件7包括与容器盖1连接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计算主机组件,其中计算主机组件内集成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自密实固化土匀质性的试验方法中的公式算法,与计算主机组件电连接的供电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上且与计算主机、供电组件电连接的显示及输入组件。工作人员可在显示及输入组件上输入实验数据,经过计算主体组件的计算后会自动输出计算结果。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