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探针光片样品台

文档序号:27394078发布日期:2021-11-15 22:4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探针光片样品台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质光片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探针光片样品台。


背景技术:

2.电子探针是一种可以用来分析光片中矿物微区化学组成的分析仪器,因此在地质探测过程中有时需要将待研究分析的岩石和矿物制作成光片,光片只需要把岩石表面抛光,它的厚度一般为0.5cm~1.2cm。目前光片的高度的不统一,这样在安装厚度有差异的光片时,一是采用胶泥垫平不同厚度电子探针光片,弊端有两个,一肉眼观察下近似齐平,实际总会有微弱的高低不平或倾斜,这样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不断聚焦,二测试过程中随着样品台移动或样品仓达到真空,胶泥容易变形造成光片发生或强或弱的倾斜/移动,丢失测试目标或降低测试精度;二是只选择高度相近的样品完成一次进样测试,弊端是需分多次进样测试,浪费时间。因此操作复杂,且测试效率低,不利于多样本的测试;
3.另外,光片放置在安装区,仅靠胶泥和导电胶固定,固定效果差,光片在测试过程中随着样品台移动、胶泥变形而容易发生松动或掉落,从而造成电子探针信号发生漂移或测试目标丢失。
4.最后,目前电子探针光片中在安装到样品台的过程中,因为电子探针光片的待测试面朝上,测试面容易受到测试人员接触并被污染,从而造成测试的不准确。
5.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电子探针光片样品台,通过样品台的翻转以使电子探针光片在安装到样品台的底部时测试面朝下,避免电子探针光片的测试面受到测试人员接触而被污染,而翻转后电子探针光片的测试面朝上且顶部相齐平,可减少样品台在测试过程中频繁地聚焦,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且能有效地适应不同厚度电子探针光片的放置,适应范围广。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探针光片样品台,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样品台的翻转以使电子探针光片在安装到样品台的底部时测试面朝下,避免电子探针光片的测试面受到测试人员接触而被污染,而翻转后电子探针光片的测试面朝上且顶部相齐平,可减少样品台在测试过程中频繁的地聚焦,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且能有效地适应不同厚度电子探针光片的放置,安装稳固牢靠,适应范围广。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探针光片样品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座、设置在滑轨座上的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且与滑轨座顶部平行的的样品台,所述滑轨座上设置有对样品台支撑的支撑块;
8.所述样品台的底部设置有与底座配合的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设置在样品台的底部且伸入底座内的套筒和穿设在套筒中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伸出套筒的两端穿过所述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和套筒的顶部相齐平,所述样品台能绕连接轴旋转,所述套筒上
设置有两个对称布设的限位块,所述底座中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连接轴能带动套筒靠近或者远离限位槽;
9.所述样品台上设置有四个容纳光片的安装区,每个安装区均设置有锁紧件。
10.上述的一种电子探针光片样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矩形座体和两个对称设置在矩形座体上的座体耳,两个座体耳和矩形座体围成供套筒安装的容纳腔,所述矩形座体和两个座体耳围成u形结构,所述限位槽位于矩形座体内,所述限位槽的长度小于两个座体耳之间的间距,所述连接轴伸出套筒的两端均穿过座体耳;
11.所述样品台上设置有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
12.上述的一种电子探针光片样品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座体耳分别为左座体耳和右座体耳,所述左座体耳内设置有左腰形通孔,所述右座体耳内设置有右腰形通孔,所述连接轴穿过套筒的两端分别穿过左腰形通孔和右腰形通孔,且所述连接轴能沿左腰形通孔和右腰形通孔滑移,以使连接轴带动套筒靠近或者远离限位槽移动。
13.上述的一种电子探针光片样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台的底部设置有左连接耳与右连接耳,所述套筒设置在左连接耳与右连接耳之间,所述左连接耳和右连接耳均位于容纳腔内,所述左连接耳的外侧壁和一个座体耳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右连接耳的外侧壁和另一个座体耳的内侧壁相贴合;
14.所述连接轴伸出套筒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左连接耳和底座中的左腰形通孔,所述连接轴伸出套筒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右连接耳和底座中的右腰形通孔。
15.上述的一种电子探针光片样品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为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的夹角为180
°
,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长度小于套筒的长度,所述第一限位块或者第二限位块均能嵌入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槽的槽深和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的宽度相适应。
16.上述的一种电子探针光片样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台为矩形台面,四个所述安装区的结构均相同,每个所述安装区均包括供光片伸入的方形通孔和与所述方形通孔连通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方形通孔的横截面积,且所述方形通孔沿高度方向的中心线和圆形通孔的中心线重合;
17.所述方形通孔和圆形通孔的连接处形成对光片顶部进行限位的凸沿。
18.上述的一种电子探针光片样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穿过样品台且能伸入方形通孔内的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栓呈垂直布设;
19.所述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栓靠近方形通孔顶部布设。
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1.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操作便捷,适应范围广。
22.2、本实用新型连接部件包括套筒和穿设在套筒中的连接轴,在套筒位于样品台的底部和连接轴穿过底座的作用下,实现样品台和底座的连接;另外套筒和连接轴间隙配合,从而便于套筒绕连接轴旋转,以实现样品台的逆时针180
°
翻转,便于在电子探针光片安装到样品台时测试面朝下,避免其受到接触而被污染,而样品台顺时针翻转180
°
复位后,确保电子探针光片的测试面向上且相齐平,后期测试过程中,样品台不用频繁地聚焦,则能有效地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
23.3、本实用新型设置限位槽,是为了当样品台复位后,以使一个限位块插入限位槽中,从而确保样品台复位到位,且确保样品台的顶面和滑轨座的顶面相平行;另外当样品台逆时针翻转180
°
后,以使另一个限位块插入限位槽中,从而确保样品台逆时针翻转180
°
到位,且能对样品台进行支撑,方便电子探针光片的安装。
24.4、本实用新型设置四个容纳光片的安装区,从而实现多个电子探针光片的安装,提高了测试效率;另外每个安装区均设置有锁紧件,可以有效地适应不同厚度电子探针光片的放置,增强固定效果,适应范围更广。
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样品台的翻转以使电子探针光片在安装到样品台的底部时测试面朝下,避免电子探针光片的测试面受到测试人员接触而被污染,而翻转后电子探针光片的测试面朝上且顶部相齐平,可减少样品台在测试过程中频繁地聚焦,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且能有效地适应不同厚度电子探针光片的放置,安装稳固牢靠,适应范围广。
2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的后视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样品台和连接部件的仰视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部件和底座(限位块伸入限位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部件和底座(限位块移出限位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区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1—滑轨座;2—支撑块;3—底座;
[0037]3‑
1—矩形座体;3

2—座体耳;3

3—限位槽;
[0038]3‑
4—左腰形通孔;3

5—右腰形通孔;3

6—容纳腔;
[0039]
4—连接轴;5—样品台;5

1—第一开口部;
[0040]5‑
2—第二开口部;6—连接部件;6

1—左连接耳;
[0041]6‑
2—右连接耳;6

3—套筒;6

4—第一限位块;
[0042]6‑
5—第二限位块;7—方形通孔;8—圆形通孔;
[0043]
9—凸沿;10

1—第一锁紧螺栓;10

2—第二锁紧螺栓;
[0044]
14—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滑轨座1、设置在滑轨座1上的底座3和设置在底座3上且与滑轨座1顶部平行的样品台5,所述滑轨座1上设置有对样品台5支撑的支撑块2;
[0046]
所述样品台5的底部设置有与底座3配合的连接部件6,所述连接部件6包括设置在样品台5的底部且伸入底座3内的套筒6

3和穿设在套筒6

3中的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伸出
套筒6

3的两端穿过所述底座3,所述底座3的顶部和套筒6

3的顶部相齐平,所述样品台5能绕连接轴4旋转,所述套筒6

3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设的限位块,所述底座3中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3

3,所述连接轴4能带动套筒6

3靠近或者远离限位槽3

3;
[0047]
所述样品台5上设置有四个容纳光片的安装区,每个安装区均设置有锁紧件。
[0048]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包括矩形座体3

1和两个对称设置在矩形座体3

1上的座体耳3

2,两个座体耳3

2和矩形座体3

1围成供套筒6

3安装的容纳腔3

6,所述矩形座体3

1和两个座体耳3

2围成u形结构,所述限位槽3

3位于矩形座体3

1内,所述限位槽3

3的长度小于两个座体耳3

2之间的间距,所述连接轴4伸出套筒6

3的两端均穿过座体耳3

2;
[0049]
所述样品台5上设置有第一开口部5

1和第二开口部5

2。
[0050]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座体耳3

2分别为左座体耳和右座体耳,所述左座体耳内设置有左腰形通孔3

4,所述右座体耳内设置有右腰形通孔3

5,所述连接轴4穿过套筒6

3的两端分别穿过左腰形通孔3

4和右腰形通孔3

5,且所述连接轴4能沿左腰形通孔3

4和右腰形通孔3

5滑移,以使连接轴4带动套筒6

3靠近或者远离限位槽3

3移动。
[0051]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样品台5的底部设置有左连接耳6

1与右连接耳6

2,所述套筒6

3设置在左连接耳6

1与右连接耳6

2之间,所述左连接耳6

1和右连接耳6

2均位于容纳腔3

6内,所述左连接耳6

1的外侧壁和一个座体耳3

2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右连接耳6

2的外侧壁和另一个座体耳3

2的内侧壁相贴合;
[0052]
所述连接轴4伸出套筒6

3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左连接耳6

1和底座3中的左腰形通孔3

4,所述连接轴4伸出套筒6

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右连接耳6

2和底座3中的右腰形通孔3

5。
[0053]
如图5、6和7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为第一限位块6

4和第二限位块6

5,第一限位块6

4和第二限位块6

5之间的夹角为180
°
,第一限位块6

4和第二限位块6

5的长度小于套筒6

3的长度,所述第一限位块6

4或者第二限位块6

5均能嵌入限位槽3

3中,所述限位槽3

3的槽深和第一限位块6

4与第二限位块6

5的宽度相适应。
[0054]
如图4和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样品台5为矩形台面,四个所述安装区的结构均相同,每个所述安装区均包括供光片伸入的方形通孔7和与所述方形通孔7连通的圆形通孔8,所述圆形通孔8的横截面积小于方形通孔7的横截面积,且所述方形通孔7沿高度方向的中心线和圆形通孔8的中心线重合;
[0055]
所述方形通孔7和圆形通孔8的连接处形成对光片顶部进行限位的凸沿9。
[0056]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包括穿过样品台5且能伸入方形通孔7内的第一锁紧螺栓10

1和第二锁紧螺栓10

2,所述第一锁紧螺栓10

1和第二锁紧螺栓10

2呈垂直布设;
[0057]
所述第一锁紧螺栓10

1和第二锁紧螺栓10

2靠近方形通孔7顶部布设。
[0058]
本实施例中,样品台5上设置第一开口部5

1和第二开口部5

2,是为了给两个给座体耳3

2让位,以使样品台5逆时针翻转180
°
过程中,有效地容纳座体耳3

2。
[0059]
本实施例中,连接轴4伸出底座3的端部设置有锁紧螺母14。
[0060]
本实施例中,限位槽3

3的长度和第一限位块6

4与第二限位块6

5的长度均相同,从而容纳第一限位块6

4与第二限位块6

5。
[0061]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限位块6

4和第二限位块6

5之间的夹角为180
°
,当样品台5顺时针翻转180
°
复位后,以使第一限位块6

4插入限位槽3

3中,从而确保样品台5复位到位,且确保样品台5的顶面和滑轨座1的顶面相平行;另外当样品台5逆时针翻转180
°
后,以使第二限位块6

5插入限位槽3

3中,从而确保样品台5逆时针翻转180
°
到位,且能对样品台5进行支撑,方便电子探针光片的安装。
[0062]
本实施例中,设置左腰形通孔3

4和右腰形通孔3

5,是为了连接轴4沿左腰形通孔3

4和右腰形通孔3

5滑移,以使连接轴4带动套筒6

3靠近或者远离限位槽3

3移动,在套筒6

3靠近限位槽3

3移动的过程中,直至第一限位块6

4或者第二限位块6

5插入限位槽3

3中且套筒6

3外侧壁贴合矩形座体3

1侧面,从而实现限位。
[0063]
本实施例中,当样品台5需要翻转180
°
进行电子探针光片安装时,拆除锁紧螺母14,操作连接轴4沿左腰形通孔3

4和右腰形通孔3

5方向滑移,直至第一限位块6

4移出限位槽3

3,手动操作样品台5绕连接轴4逆时针翻转180
°

[0064]
然后操作连接轴4沿左腰形通孔3

4和右腰形通孔3

5反向滑移,直至第二限位块6

5移动至限位槽3

3中,完成样品台5逆时针180
°
翻转,之后,测试人员在各个安装区9安装电子探针光片;
[0065]
当电子探针光片安装完毕之后,操作连接轴4沿左腰形通孔3

4和右腰形通孔3

5方向滑移,直至第二限位块6

5移出限位槽3

3,手动操作样品台5绕连接轴4顺时针翻转180
°
;然后操作连接轴4沿左腰形通孔3

4和右腰形通孔3

5反向滑移,直至第一限位块6

4移动至限位槽3

3中,完成样品台5顺时针翻转180
°
复位,以使电子探针光片的测试面朝上。
[0066]
本实施例中,当在各个安装区9安装电子探针光片时,具体过程如下:
[0067]
将光片的测试面装入方形通孔7中,直至光片的测试面贴合凸沿9,然后调节第一锁紧螺栓10

1和第二锁紧螺栓10

2,直至第一锁紧螺栓10

1和第二锁紧螺栓10

2抵接在光片的周侧面以使对光片进行锁紧,提高了电子探针光片安装的稳定性,避免了样品台进入电子探针中发生漂移,从而造成测试精度的下降。
[0068]
本实施例中,设置方形通孔7,是考虑当放置正方体或者矩形体的光片时,可以使光片的两个外侧面与方形通孔7的内侧壁贴合,光片的另外两个外侧面通过第一锁紧螺栓10

1和第二锁紧螺栓10

2的抵接锁紧,实现稳固安装;当放置圆柱体光片时,可以使光片的圆周侧面区域能与方形通孔7的两个内侧壁部分接触以及第一锁紧螺栓10

1和第二锁紧螺栓10

2的抵接锁紧,从而实现四点固定,这样能有效地适应圆柱体、正方体或者矩形体的光片。
[0069]
本实施例中,设置凸沿9,是为了对光片的顶部进行限位,以使各个光片安装完成后,样品台5顺时针翻转180度复位,以使电子探针光片的测试面朝上且顶部相齐平,可减少样品台在测试过程中频繁地聚焦,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另外凸沿9的区域较小,不影响光片的测试。
[0070]
本实施例中,设置容纳腔3

6不仅为了容纳套筒6

3,还便于样品台5的翻转。
[0071]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矩形座体3

1的顶部设置有让位槽,以适应电子探针光片的底部。
[0072]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块2位于四个安装区围设的中间区域,不影响光片的安装,支撑块2的顶部和样品台5的底部相贴合。
[007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样品台的翻转以使电子探针光片在安装到样品台的底部时测试面朝下,避免电子探针光片的测试面受到测试人员接触而被污染,而翻转后电子探针光片的测试面朝上且顶部相齐平,可减少样品台在测试过程中频繁地聚焦,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且能有效地适应不同厚度电子探针光片的放置,安装稳固牢靠,适应范围广。
[007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