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粮仓气密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型气密性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2.当前粮食储藏技术手段逐渐更新趋势下,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对绿色储粮更加重视。气调储粮正逐渐代替熏蒸杀虫储粮,成为各粮库新的储粮方式。但是由于气调储粮对仓房气密性要求较高,而我国当前储粮仓房有很大一部分由于建仓时间较早,气密性效果较差,进行气调储粮时,整仓处理难度较高,而且费用居高不下,制约着气调储粮的发展和推广。在当前进行的气调储粮实验中,由于仓房气密性差别,导致气调储粮效果跟费用有较大差距,由此可见气调储粮对仓房气密性要求很高。所以,粮库为保证气调储粮的效果,通常会提前对仓房气密性进行检测。
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653743u公开了《用于粮仓气密性检测的对接装置及其检测系统》,包括有对接盖和若干g型夹,所述对接盖为圆形板或方形板,对接盖的中部具有盖口、盖口附近具有连通孔,对接盖的正面上设有连接通盖口的对接管和连接通连通孔的测压管,对接盖的背面上设有密封片。
4.目前,仓房气密性检测主要仪器有u型压力计,膜盒式压力表等传统检测仪器,这些仪器相对来说检测精度差,数据读取相对困难,受操作员影响较大,存在检测误差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提高气密性检测准确度,方便使用和操作的一种新型智能型气密性测定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型气密性测定装置,包括通风机:
7.所述通风机的出气口设置有软管,且软管通过连接法兰与粮仓的进气口连接;
8.所述粮仓的出气口设置有对粮仓内气体导出并过滤的排气组件,且排气组件的出气端设置有采样箱,且采样箱通过测压管与测定组件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测定组件包括测定箱,测定箱的内部设置有与测压管导通的测定仓,且测定仓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测定箱上设置有触控面板。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通风机的出气口设置有变形管,且变形管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一蝶阀,且第一蝶阀与软管连接。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有与粮仓连接的进口,以及与采样箱连接的出口,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吸附海绵。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排气管上且位于吸附海绵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蝶阀。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采样箱的内部嵌设有滤架。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2.所述通风机和测定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推车。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智能型气密性测定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该测定装置克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实现了粮仓内气密性的自动、准确的检测效果,同时,气密性检测精度高,设备运行稳定、便捷、快速,有效克服了当前检测仪器存在的测定误差较大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测定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智能型气密性测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样箱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推车;2、通风机;3、变形管;4、第一蝶阀;5、软管;6、连接法兰;7、排气组件;71、排气管;72、第二蝶阀;73、进口;74、吸附海绵;75、出口;8、采样箱;81、滤架;9、测压管;10、测定组件;101、测定箱;102、触控面板;103、测定仓;104、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33.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智能型气密性测定装置,包括通风机2:
34.通风机2的出气口设置有软管5,且软管5通过连接法兰6与粮仓的进气口连接;
35.粮仓的出气口设置有对粮仓内气体导出并过滤的排气组件7,且排气组件7的出气端设置有采样箱8,且采样箱8通过测压管9与测定组件10连接。
36.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测定装置与粮仓时,将通风机2上的软管5通过连接法兰6与粮仓的通风口相连,(当使用正压测粮仓内气密性时,连接通风机2的出风口;当使用负压测粮仓的气密性时,连接通风机2的进风口),此时,采样箱8采集粮仓内的气体数据,并在测压管9的导通下,进入到测定组件10内,即可对采样箱8内的气密性的衰减速率进行检测,从而
实现粮仓内气密性的测定效果,克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实现了粮仓内气密性的自动、准确的检测效果,同时,气密性检测精度高,设备运行稳定、便捷、快速,有效克服了当前检测仪器存在的测定误差较大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测定装置的使用效果。
37.如图4所示,测定组件10包括测定箱101,测定箱101的内部设置有与测压管9导通的测定仓103,且测定仓103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04,测定箱101上设置有触控面板102,触控面板102采用plc芯片控制,观察触控面板102界面的粮仓压力读数,看压力达到压力上限时电动阀门是否关闭,并注意记录粮仓降压时间;
38.粮仓气密性检测标准规定:对于平房仓,压力半衰期≥40秒为合格;对于浅圆仓和立筒仓,压力半衰期≥60为合格。
39.若风机开启工作30分钟压力仍不能达到500pa,说明泄漏量远大于标准规定的泄漏量,粮仓气密性不符合要求,应采取粮仓密封措施。
40.如图1所示,通风机2的出气口设置有变形管3,且变形管3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一蝶阀4,且第一蝶阀4与软管5连接,第一蝶阀4采用电动控制方式,可以在及时的开闭调节,控制通风机2向粮仓内通风的时间长短和风量多少。
41.如图1和图2所示,排气组件7包括排气管71,排气管71上设置有与粮仓连接的进口73,以及与采样箱8连接的出口75,排气管71的内部设置有吸附海绵74,可以对进入排气管71内气体中的粉尘颗粒起到过滤的作用,防止粉尘颗粒进入到采样箱8内,从而确保测压管9内气体的整洁度,提高气密性的测定准确度。
42.如图2所示,排气管71上且位于吸附海绵7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蝶阀72,第二蝶阀72采用电动控制方式,吸附海绵74过滤下来的粉尘颗粒向下滑落并聚集,之后开启第二蝶阀72,即可使得排气管71内的粉尘颗粒向下滑落,对粉尘颗粒进行收集。
43.如图3所示,采样箱8的内部嵌设有滤架81,用来对采样箱8内气体中的杂质起到二次吸附的作用,进一步的提高测压管9内气体的整洁度,提高测定的精度。
44.如图1所示,通风机2和测定组件10的底部设置有推车1,方便对测定装置进行移动调节,从而便于测定装置的移动操作。
45.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