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荷载试验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6668发布日期:2022-03-23 11:2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荷载试验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荷载试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点荷载试验仪。


背景技术:

2.点荷载试验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工程领域,例如:矿山工程、土木工程及地质工程等,点荷载试验相比较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具有便携性、快速性、低廉性等特点,点荷载试验过程中,采用点荷载试验仪完成岩石试块的强度测定,主要有底座、手摇液压泵、锥形压头、以及固定杆等部件组成,在工作现场,选取要测定的岩石试块,放在点荷载试验仪的上下两个加压锥形头之间,手摇液压千斤顶压杆直至岩石试块破坏后,停止加压,例如申请号“201822189617.9”的一种点荷载试验仪,包括用于放置与固定岩石试块的承载盒,方便小块体后期的拼接复原。
3.但是该装置在工作时不方便固定岩石,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该装置在进行工作时不便于改变岩石的点荷载试验位置,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工作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荷载试验仪,解决了该装置在工作时不方便固定岩石,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点荷载试验仪,包括底板和底座,所述底板的底部固接有底座,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固定装置;
6.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圆杆、梯形板、直杆、弯杆、滑套、滑杆、弹簧和压块;
7.所述圆杆的外壁与外壳的底部通孔间隙配合,所述圆杆的顶部固接有梯形板,所述梯形板的顶部凹槽间隙配合有直杆,所述直杆的顶部与外壳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梯形板的一侧贴合有弯杆,所述弯杆的顶部固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壁滑动卡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外壳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套的一侧和外壳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顶部固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外壁与外壳的顶部通孔间隙配合。
8.优选的,两个所述弯杆以外壳的中心为基准呈左右对称分布。
9.优选的,两个所述弯杆的内侧均安装有圆轮。
10.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多个立柱,述底板的上方设有移动装置;
11.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方壳、竖杆、套筒、双头螺柱和滑块;
12.所述方壳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方壳的顶部通孔间隙配合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固接有外壳,所述竖杆的底部固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螺纹相连有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的外壁一侧与方壳的一侧间隙配合,所述双头螺柱的外壁通过轴承与立柱的下方转动相连,所述套筒的底部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壁与底板的顶部凹槽滑动卡接。
13.优选的,多个所述立柱的上方安装有方板,所述方板的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侧通过导线电性相连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部与方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下方通孔通过螺栓固接有压头。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荷载试验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点荷载试验仪通过圆杆、直杆和弯杆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在固定岩石时,先按压圆杆的把手,圆杆在运动时可带动梯形板发生运动,梯形板在运动时可带动两个弯杆向外侧运动,进而将弹簧压缩,此时两个压块张开,使用者将岩石放置在两个压块之间,然后松开圆杆的把手,此时的弹簧由于失去外力支撑发生弹性形变带动压块将岩石固定,整个过程简单快捷,解决了该装置在工作时不方便固定岩石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套筒、滑块和竖杆之间的配合,使用者需要改变试验位置时,可转动双头螺栓的把手,双头螺柱两侧的螺纹相同,双头螺柱在运动时可带动外壳左右运动,便实现了试验位置的改变,解决了该装置在进行工作时不便于改变岩石的点荷载试验位置的问题,满足现代人们的工作需求。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剖视图;
17.图3为图2中圆杆、直杆和弯杆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2中套筒、滑块和竖杆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板,2、底座,3、外壳,4、固定装置,401、圆杆,402、梯形板,403、直杆,404、弯杆,405、滑套,406、滑杆,407、弹簧,408、压块,5、移动装置,501、方壳,502、竖杆,503、套筒,504、双头螺柱,505、滑块,6、立柱,7、方板,8、液压缸,9、压力传感器,10、压头,1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及编码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3.由图1-4可知,本案中的点荷载试验仪,包括底板1和底座2,底板1的底部固接有底座2,底板1的上方设有外壳3,外壳3的内部设有固定装置4,固定装置4包括圆杆401、梯形板402、直杆403、弯杆404、滑套405、滑杆406、弹簧407和压块408,圆杆401的外壁与外壳3的底部通孔间隙配合,圆杆401的顶部固接有梯形板402,梯形板402的顶部凹槽间隙配合有直杆403,直杆403的顶部与外壳3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梯形板402的一侧贴合有弯杆404,弯杆404的顶部固接有滑套405,滑套405的内壁滑动卡接有滑杆406,滑杆406的一端与外壳3的
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滑杆406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407,弹簧407的两端分别与滑套405的一侧和外壳3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滑套405的顶部固接有压块408,压块408的外壁与外壳3的顶部通孔间隙配合,两个弯杆404以外壳3的中心为基准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弯杆404的内侧均安装有圆轮;
2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使用者在固定岩石时,先按压圆杆401的把手,圆杆401在运动时可带动梯形板402发生运动,梯形板402在运动时可带动两个弯杆404向外侧运动,进而将弹簧407压缩,此时两个压块408张开,使用者将岩石放置在两个压块408之间,然后松开圆杆401的把手,此时的弹簧407由于失去外力支撑发生弹性形变带动压块408将岩石固定,整个过程简单快捷,解决了该装置在工作时不方便固定岩石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25.底板1的顶部固接有多个立柱6,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移动装置5,移动装置5包括方壳501、竖杆502、套筒503、双头螺柱504和滑块505,方壳501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相连通,方壳501的顶部通孔间隙配合有竖杆502,竖杆502的顶部固接有外壳3,竖杆502的底部固接有套筒503,套筒503的内壁螺纹相连有双头螺柱504,双头螺柱504的外壁一侧与方壳501的一侧间隙配合,双头螺柱504的外壁通过轴承与立柱6的下方转动相连,套筒503的底部固接有滑块505,滑块505的外壁与底板1的顶部凹槽滑动卡接,多个立柱6的上方安装有方板7,方板7的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9的型号为hm29,压力传感器9的一侧通过导线电性相连有液压缸8,液压缸8的型号为mob,液压缸8的顶部与方板7的下方固定连接,液压缸8的下方通孔通过螺栓11固接有压头10;
2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使用者需要改变试验位置时,可转动双头螺栓504的把手,双头螺柱504两侧的螺纹相同,双头螺柱504在运动时可带动外壳3左右运动,便实现了试验位置的改变,解决了该装置在进行工作时不便于改变岩石的点荷载试验位置的问题,满足现代人们的工作需求。
27.通过上述可知,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使用者在固定岩石时,先按压圆杆401的把手,圆杆401在运动时可带动梯形板402发生运动,梯形板402在运动时可带动两个弯杆404向外侧运动,进而将弹簧407压缩,此时两个压块408张开,使用者将岩石放置在两个压块408之间,然后松开圆杆401的把手,此时的弹簧407由于失去外力支撑发生弹性形变带动压块408将岩石固定,整个过程简单快捷,解决了该装置在工作时不方便固定岩石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者需要改变试验位置时,可转动双头螺栓504的把手,双头螺柱504两侧的螺纹相同,双头螺柱504在运动时可带动外壳3左右运动,便实现了试验位置的改变,解决了该装置在进行工作时不便于改变岩石的点荷载试验位置的问题,满足现代人们的工作需求,其中方板7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液压缸8在运动时的压力值经压力传感器9记录最后传到方板7正面的显示屏,便于使用者记录。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
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