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2.基桩孔是为加固地下基础,提高建筑物基础的承重能力与抗震能力而钻的灌注混凝土桩的孔,基桩孔钻出之后,在孔内下入钢筋笼,再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固结之后就成为与周围土层紧密接触的基础桩。
3.在桩孔加工后,需对桩孔进行孔径检测,虽然现有的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可以对桩孔的检测,但存在进行现有的桩孔孔径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时,较为不便,无法对桩孔孔径进行快速检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存在进行现有的桩孔孔径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时,较为不便,无法对桩孔孔径进行快速检测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固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设有传动机构;
6.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圆杆、转盘、第一伞型齿轮、第二伞型齿轮和第二圆杆;
7.所述第一圆杆通过轴承与第一箱体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圆杆的左右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一伞型齿轮和转盘,所述第一伞型齿轮的左侧啮合相连有第二伞型齿轮,所述第二伞型齿轮的内壁固接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分别通过两个轴承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内壁转动相连。使用者对桩孔进行孔径检测时,使用者可一手抓取手柄,一手转动转盘,使得转盘可带动第一圆杆进行转动,第一圆杆转动时,通过第一伞型齿轮和第二伞型齿轮的啮合相连,使得第二圆杆进行转动,第二圆杆转动时,通过第三伞型齿轮和第四伞型齿轮的啮合相连,使得第二圆杆可带动双头螺杆转动,进而使得双头螺杆通过滑块和滑槽的滑动相连,可带动两个横杆和弧形板进行同步分别相两侧移动,并将弧形板与桩孔的内壁进行贴合,进而进行快速的检测,并通过手柄和转盘的左右放置,便于使用者使用。
8.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加工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相连有滑块。双头螺杆转动时,可带动横杆进行转动,横杆转动时,通过滑块和滑槽的滑动相连,使得横杆通过双头螺杆的转动,可进行稳定的左右移动,提高横杆的移动稳定性,进而提高对桩孔的孔径检测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左侧固接有手柄。
10.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内壁设有延长机构;
11.所述延长机构包括支撑座、双头螺杆、第三伞型齿轮、第四伞型齿轮、横杆、套筒和弧形板;
12.所述支撑座固接于第二箱体的内壁顶部左侧,所述支撑座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双
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的外壁固接有第三伞型齿轮,所述第三伞型齿轮的顶部啮合相连有第四伞型齿轮,所述第四伞型齿轮固接于第二圆杆的底部,所述双头螺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螺纹相连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滑块的顶部固接在一起,两个所述横杆的外壁均间隙配合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分别固接于第二箱体的外壁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横杆的外壁一端均固接有弧形板。
13.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前端面设有标记机构;
14.所述标记机构包括通槽、块体、指针和刻度线;
15.所述通槽加工于第二箱体的前端面,所述通槽的内壁间隙配合有两个块体,两个所述块体的后端面分别固接于两个横杆的前端面,两个所述块体的前端面均固接有指针,两个所述指针的后端面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加工于第二箱体的前端面。两个横杆进行同步分别相两侧移动时,两个横杆可分别带动块体和指针进行同步运动,使得两个指针可在刻度线处进行标记孔径数值,当横杆停止移动后,使用者可通过指针可在刻度线处标记的孔径数值,对桩孔的孔径进行检测,较为便捷,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7.该建筑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通过第一伞型齿轮、第二伞型齿轮、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等之间的配合,使得使用者对桩孔进行孔径检测时,使用者可一手抓取手柄,一手转动转盘,使得转盘可带动第一圆杆进行转动,第一圆杆转动时,通过第一伞型齿轮和第二伞型齿轮的啮合相连,使得第二圆杆进行转动,第二圆杆转动时,通过第三伞型齿轮和第四伞型齿轮的啮合相连,使得第二圆杆可带动双头螺杆转动,进而使得双头螺杆通过滑块和滑槽的滑动相连,可带动两个横杆和弧形板进行同步分别相两侧移动,并将弧形板与桩孔的内壁进行贴合,进而进行快速的检测,并通过手柄和转盘的左右放置,便于使用者使用。
18.通过块体、指针、通槽和刻度线等之间的配合,使得两个横杆进行同步分别相两侧移动时,两个横杆可分别带动块体和指针进行同步运动,使得两个指针可在刻度线处进行标记孔径数值,当横杆停止移动后,使用者可通过指针可在刻度线处标记的孔径数值,对桩孔的孔径进行检测,较为便捷。
19.通过滑块、第二箱体和滑槽等之间的配合,使得双头螺杆转动时,可带动横杆进行转动,横杆转动时,通过滑块和滑槽的滑动相连,使得横杆通过双头螺杆的转动,可进行稳定的左右移动,提高横杆的移动稳定性,进而提高对桩孔的孔径检测稳定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关系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通槽、块体和指针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1中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中第四伞型齿轮、双头螺杆和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手柄,4、滑槽,5、滑块,6、传动机构,601、第一圆杆,602、转盘,603、第一伞型齿轮,604、第二伞型齿轮,605、第二圆杆,7、延长机构,701、支撑座,702、双头螺杆,703、第三伞型齿轮,704、第四伞型齿轮,705、横杆,706、套筒,707、弧形板,8、标记机构,801、通槽,802、块体,803、指针,804、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
‑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第一箱体1的底部固接有第二箱体2,第一箱体1的内壁设有传动机构6,传动机构6包括第一圆杆601、转盘602、第一伞型齿轮603、第二伞型齿轮604和第二圆杆605,第一圆杆601通过轴承与第一箱体1的内壁转动相连,使得第一圆杆601可在第一箱体1处进行转动,第一圆杆60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一伞型齿轮603和转盘602,使得转盘602可带动第一圆杆601和第一伞型齿轮603进行转动,第一伞型齿轮603的左侧啮合相连有第二伞型齿轮604,使得第一伞型齿轮603可带动第二伞型齿轮604进行转动,第二伞型齿轮604的内壁固接有第二圆杆605,使得第二伞型齿轮604可带动第二圆杆605进行转动,第二圆杆605分别通过两个轴承与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内壁转动相连,第二箱体2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加工有滑槽4,两个滑槽4的内壁均滑动相连有滑块5,使得滑块5可在滑槽4的内壁进行左右滑动,第一箱体1的左侧固接有手柄3。
27.第二箱体2的内壁设有延长机构7,延长机构7包括支撑座701、双头螺杆702、第三伞型齿轮703、第四伞型齿轮704、横杆705、套筒706和弧形板707,支撑座701固接于第二箱体2的内壁顶部左侧,支撑座701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双头螺杆702,使得双头螺杆701可在支撑座701处进行转动,双头螺杆702的外壁固接有第三伞型齿轮703,使得双头螺杆702可带动第三伞型齿轮703进行转动,第三伞型齿轮703的顶部啮合相连有第四伞型齿轮704,使得第四伞型齿轮704可带动第三伞型齿轮703和双头螺杆702进行转动,第四伞型齿轮704固接于第二圆杆605的底部,双头螺杆702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螺纹相连有横杆705,两个横杆705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滑块5的顶部固接在一起,两个横杆705的外壁均间隙配合有套筒706,使得横杆706可在套筒706的内壁进行左右移动,两个套筒706分别固接于第二箱体2的外壁左右两侧,两个横杆705的外壁一端均固接有弧形板707。
28.第二箱体2的前端面设有标记机构8,标记机构8包括通槽801、块体802、指针803和刻度线804,通槽801加工于第二箱体2的前端面,通槽801的内壁间隙配合有两个块体802,使得块体802可在通槽801的内壁进行左右移动,两个块体802的后端面分别固接于两个横杆705的前端面,使得横杆705可带动块体802进行左右移动,两个块体802的前端面均固接有指针803,两个指针803的后端面设有刻度线804,刻度线804加工于第二箱体2的前端面。
29.当使用该建筑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时,使用者对桩孔进行孔径检测时,使用者可一手抓取手柄3,一手转动转盘602,使得转盘602可带动第一圆杆601进行转动,第一圆杆601转动时,通过第一伞型齿轮603和第二伞型齿轮604的啮合相连,使得第二圆杆605进行转动,第二圆杆605转动时,通过第三伞型齿轮703和第四伞型齿轮704的啮合相连,使得第二圆杆605可带动双头螺杆702转动,进而使得双头螺杆702通过滑块5和滑槽4的滑动相连,可带动两个横杆705和弧形板707进行同步分别相两侧移动,并将弧形板707与桩孔的内壁进行贴合,进而进行快速的检测,并通过手柄3和转盘602的左右放置,便于使用者使用,两个横杆705进行同步分别相两侧移动时,两个横杆705可分别带动块体802和指针803进行同
步运动,使得两个指针803可在刻度线804处进行标记孔径数值,当横杆705停止移动后,使用者可通过指针803可在刻度线804处标记的孔径数值,对桩孔的孔径进行检测,较为便捷。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